當前位置:報告大全 > 報告怎么寫 > 報告開頭

精選地質地貌實習報告開頭(十七篇)

發(fā)布時間:2024-12-03 查看人數(shù):36

精選地質地貌實習報告開頭

1、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與任務 地質地貌實習是我們專業(yè)基本教學實習環(huán)節(jié)。通過此次實習,使同學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并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學們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2、實習時間:xx年7月7日—7月18日 實習地點:國家地質公園秦皇島市 實習人員:太原師范學院——城市與旅游學院學生

3、本溪水洞(地質地貌景觀——喀斯特溶洞) 實習地點: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zhèn)謝家崴子村本溪水洞

4、肇慶地區(qū)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懶人有懶招~本來想把它做成網頁的,只是圖片排版太麻煩了,我又懶,只好干脆直接復制圖片好了。只是熱點編輯也同樣要花時間的~

5、普通地質實驗室實習 實習一、礦物(一) 認識礦物的形態(tài)及主要物理性質,學習肉眼識別礦物物理性質的方法。 實習二、礦物(二) 觀察認識常見礦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礦物的鑒定描述方法。 實習三、風化作用 在校園后山觀察、認識風化作用產生的地質現(xiàn)象,觀察風化殼剖面特征并畫素描圖;初步掌握野外觀察分析地質現(xiàn)象及地質素描的方法。 實習四、地面流水的地質作用 通過教師提供的圖片、錄像,觀察認識地面流水的種類及產生的地質現(xiàn)象;初步掌握沖溝、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灘的沉積物特征;觀察分析河流階地的形成和類型。 實習五、常見的沉積巖 觀察認識常見沉積巖的礦物成分、顏色、結構和構造,初步掌握巖石的鑒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沉積巖。 實習六、地質構造與閱讀地質圖 1.通過構造模塊認識褶皺、斷層的類型,以及在平面上、剖面上的表現(xiàn)特征; 2.通過閱讀一幅地質圖,掌握地質圖讀圖步驟與方法。 實習七、常見的巖漿巖 觀察認識常見巖漿巖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初步掌握巖漿巖的鑒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巖漿巖。 實習八、常見的變質巖 觀察認識常見變質巖的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等鑒別特征,初步掌握變質巖的鑒定描述方法,基本能夠識別幾種常見的變質巖。 實習九、參觀認識古生物(化石) 通過參觀地質陳列室,初步認識地殼歷史中各代主要古生物(化石),理解生物演化規(guī)律及在地質學中的研究價值。 普通地質野外認識實習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學生在完成普通地質室內教學之后,將進行為期三周的野外認識實習。以達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知識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地質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實際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學生具備初步的野外地質調查能力。 (一)實習任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觀察常見的地質現(xiàn)象,分析其相關的地質作用和形成機制,這是本次實習的主要任務。 2.認識實習區(qū)內常見的礦物、巖石、古生物、地層、構造及礦產,分析它們形成的作用。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掌握地質羅盤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巖層產狀的測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質現(xiàn)象的觀察記錄方法;編寫地質實習報告。 (二)實習內容及要求 實習的主要內容(重點)是觀察和分析內、外力地質作用及其現(xiàn)象,在實習中必須學習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難點是有關地質作用與地質現(xiàn)象的因果分析。具體內容及要求 1.觀察認識外力地質作用及其現(xiàn)象 (1)xx市湖邊石灰山地質觀察路線 一天 通過石炭系地層剖面的參觀,初步了解實習區(qū)內的主要地層層序、接觸關系,地層單位名稱、地層厚度、主要巖性特征及構造變動。初步掌握沉積作用、成巖作用的類型,沉積巖野外識別描述方法,以及巖層產狀的測量方法,同時能初步辨認幾種常見的古生物化石。學習繪制信手剖面圖。

6、實習時間:xx年7月7日—7月18日 實習地點:國家地質公園秦皇島市 實習人員:太原師范學院——城市與旅游學院學生

7、地質地貌勘察的實習報告范文 前言 實習時間:xx年年7月7日——7月18日 實習地點:國家地質公園秦皇島市

8、日子過得真快,轉眼間,實習期就要過去了,還得繼續(xù)完成自己的實習報告。在校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實習期的工作?;仡欉@段時間,既忙碌,又充實,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反思的地方。

9、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從5月30號到6月1號,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在肇慶七星巖,黃埔區(qū)蟹山公園,華農樹木林及教三附近進行了地質地貌學的實習.

10、一、實習目的: 1、為了熟悉火成巖、沉積巖、變質巖的各種結構、構造特征,以及當?shù)氐刭|構造、河流地貌、巖溶地質作用等各種地質地貌;

11、一 前言 在學校學習地質基礎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對一些地質現(xiàn)象和一些巖石與礦物有了一些理論和概念上的了解,并為了對以后工作的需要我們要進行一次野外的地質實習工作。此次實習,一方面使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xiàn)象的本領,另一方面,通過學習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體質,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成為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和格人才。

12、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一 實習概況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睘榱伺浜系刭|地貌學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并且使同學們對所學地質地貌學知識有更感性的認識,鞏固教學成果,2003年7月13日,我們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01級的同學在高老師和劉老師的帶領下,到全國首批旅游城市之一的肇慶七星巖地區(qū)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地質地貌實習。盡管只是三天的時間,我們的地質地貌知識也相當有限,但是在已經掌握了當?shù)卦敿毜刭|地貌情況的高老師和劉老師的精心講解和耐心指導下,加上不少學者之前做的調查資料,我們得以比較系統(tǒng)地了解掌握了當?shù)氐牡刭|地貌情況,并學會了一些外出實習的基本要領和考察方法,同時也通過實踐,驗證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13、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使我們鞏固,充實《資源環(huán)境地學基礎》或《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巖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測量學》、《水文地質學》等基礎地質學的理論教學內容,加深對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學會典型地質現(xiàn)象的觀察、描述、綜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以及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精神。

14、從5月30號到6月1號,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在肇慶七星巖,黃埔區(qū)蟹山公園,華農樹木林及教三附近進行了地質地貌學的實習. 5月30日肇慶七星巖

15、地質地貌學實習報告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與任務 地質地貌實習是我們專業(yè)基本教學實習環(huán)節(jié)。通過此次實習,使我們進一步鞏固地質地貌學的基本原理,學習并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們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形成比較完整的學科理論教學體系,為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必要的基礎。

16、地質地貌學的實習報告范文 一.實習目的 1、通過野外實習和實地地貌及水文觀察,理論結合實踐,掌握各種地貌類型的基本形態(tài)、基本特征、物質組成、發(fā)育過程和演化歷史。

17、2024年肇慶市七星巖地區(qū)地質地貌實習報告 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guī)劃學院2002級 洪燦哲 02地理科學 0232130237

精選地質地貌實習報告開頭(十七篇)

從5月30號到6月1號,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在肇慶七星巖,黃埔區(qū)蟹山公園,華農樹木林及教三附近進行了地質地貌學的實習.5月30日肇慶七星巖石灰?guī)r山峰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七星巖由風巖、玉屏巖、石室?guī)r、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阿坡巖七座石灰?guī)r山峰組成,排列就像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鏡的近600公頃湖面上。從表面觀察,七座山峰為灰色與少量白色相夾雜,可以初步判斷為石灰質巖石;由于此地區(qū)雨量多、氣溫高,侵蝕嚴重,灰?guī)r山表面有許多較大的裂痕.通過這些裂痕,可觀察到其解理完整。實習指南上對七星巖的形成過程的圖解,可知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地質地貌信息

  • 精選地質地貌實習報告開頭(十七篇)
  • 精選地質地貌實習報告開頭(十七篇)36人關注

    從5月30號到6月1號,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別在肇慶七星巖,黃埔區(qū)蟹山公園,華農樹木林及教三附近進行了地質地貌學的實習.5月30日肇慶七星巖石灰?guī)r山峰通過查閱有關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