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yè)區(qū)喬灌木養(yǎng)護管理規(guī)范
物業(yè)區(qū)域喬灌木的養(yǎng)護管理規(guī)范
1.喬木修剪
⑴修剪工具:高技剪、高枝鋸、截枝剪、截鋸、枝剪、人字梯、手套、警示牌等。
⑵修剪操作內容:
①檫櫚科植物老化枝葉枯黃面積達2/3時即應剪除,其葉殼在底部開裂達1/3以上時應剝除,修剪時應嚴格保護主干頂芽不受損傷;
②對由于受意外傷害折斷而枯黃的枝葉應及時清剪;
③每年月日12月至次年2月應對喬木修剪,剪除徒長枝、樹身的萌蘗枝、并生枝、下垂枝、交叉枝、扭傷枝、枯枝、爛頭等,并對樹冠適當整形保持形狀,對造型樹木應每兩個月修剪一次外形,以保持形狀;
④修剪整形應達到均衡樹勢、完整樹冠和促進生長的要求;
⑤剪下的枝葉應及時清除,集中運到花木基地處理。
2.灌木修剪
⑴修剪工具、用具主要有:綠籬機、綠籬剪、手套、警示牌等。
⑵修剪內容:
①所有灌木應在冬季進行一次枯枝、弱枝、徒長枝清剪及株型修剪工作;
②非觀花的造型灌木生長季應每月25天進行一次修剪以保持樹冠豐滿、樹型美觀;
③每天巡查中應及時清剪因折斷等而枯黃的枝葉;
④對于散尾葵、棕竹等棕櫚科灌木應及時將枯黃的葉邊清修;
⑤觀花灌木應在花期過后進行較重的修剪,盡量避免在開花前修剪。
3.喬灌木施肥
⑴喬木應每年施肥一次,采用穴施或環(huán)施法,有機肥或復合肥均可。
⑵觀賞用的小灌木每年冬季應施一次有機肥,每年5~6月應追施一次復合肥,入冬前應施一次鉀肥。
⑶小區(qū)內喬灌木不應施用尿素等高氮服速效肥。
4.病蟲害防治
⑴小區(qū)內灌木每月應噴一次廣譜性殺蟲劑和鐐茵劑。
⑵對突發(fā)性病蟲害應及時針對性地噴殺農藥。
⑶對園藝三大害蟲應交替使用幾種藥物噴殺,避免重復用同一種藥導致病蟲產生抗藥性。
⑷噴藥時應注意噴植物的葉背面及根莖部位。
⑸小區(qū)內禁用高毒或強刺激性的農藥。
5.喬灌木養(yǎng)護應達到質量標準
⑴喬木生長健壯,形態(tài)整齊,無凌亂枝條和冗長枝葉,灌木株形整齊,造型植物輪郭清晰,修剪面平直整齊,棱角分明。
⑵沒有長20厘米以上枯枝黃葉、折斷枝、修剪殘留枝。
⑶正確施肥、噴藥,無明顯病蟲害。
⑷喬木基部無30厘米高萌蘗枝,無過長雜草、雜物。
⑸灌木腳部整齊清潔,無過長雜草雜物,無嚴重黃葉、積塵。
⑹喬木修剪截口與枝位平齊,直徑5厘米以上的截口要封蠟。
6.喬灌木養(yǎng)護注意事項
⑴不得擅自改變原植株造型。
⑵不得擅自截剪直徑5厘米以上枝條。
⑶喬木修剪應兩個人以上配合,用人字梯及高枝剪、高枝鋸進行,不提倡爬樹修剪。
⑷喬灌木噴藥應注意風向,注意保護員工及周圍人員安全。
⑸喬灌木修剪、施肥、噴藥等養(yǎng)護工作應及時登記。
⑹山體斜坡上的喬灌木養(yǎng)護操作應注意安全,戴好有關安全設備。
⑺在小區(qū)內進行喬灌木修剪時,工作區(qū)域應擺放警示牌,防止無關人員走近發(fā)生危險。
園林綠化主管應每半個月對管轄范圍內的喬灌木養(yǎng)護進行一次檢查,作為員工績效考評的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