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76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0分鐘,共有112位用戶收藏,24人推薦!
農村留守兒童的成長問題近些年受到了很大的關注,據全國婦聯最新調查顯示,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全國兒童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二,如此龐大的數字背后是留守兒童在教育、成長、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河南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大志、大愛、大雅”教育關愛服務團來到信陽市商城縣雙椿鋪鎮(zhèn)古城小學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對當地留守兒童提供關愛陪護和義務支教服務。
一大早,由志愿者組成的家訪小分隊早早準備好,開始在周邊幾個村子進行家訪及調研。為了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成長現狀,他們在前一天晚上便制定好路線。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志愿者隊伍向鎮(zhèn)子的最深處進發(fā)。
志愿者們穿過彎曲狹窄的水稻埂,跨過引水渠上的小橋,向留守兒童較多的村子走去。到了村民家里以后,大家首先對村民的家庭基本情況進行了解,也從家長那里了解了孩子們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在詢問了家長們的教育方式之后,志愿者從孩子的角度與家長進行溝通,提出相關改進的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撫養(yǎng)。在家訪過程中,志愿者們發(fā)現隔代撫養(yǎng)是阻礙孩子們成長的問題,由于留守兒童從小缺乏父母的關愛,而年邁的祖父母僅僅能保障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談不上什么教育,由此造成很多留守兒童自閉、抑郁甚至有嚴重叛逆的情況。
在家訪后,鎮(zhèn)長語重心長地對志愿者們說:“往年也有一些愛心人士來村子里捐物資、資助孩子上學,但留守兒童的成長環(huán)境沒有變,孩子們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其根本還是孩子們缺乏父母的關愛和教育,但要想改變現狀卻是難上加難?!甭犕赕?zhèn)長的一番話,每個人心中都有很多感觸,農村的窘境,父母的無奈,老人的嘆息,都在一次次扣動著志愿者的心弦。種.種問題和困難,更加堅定了志愿者陪護支教服務的愛心,堅定了志愿者改變留守兒童現狀的決心,堅定了志愿者守護這些被遺忘的天使們的信心。
假期關愛留守兒童社會實踐報告范文二: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
晚上好!
我是圖形藝術系07級學生畢勇很榮幸能作為社會實踐的代表站在這里做報告。
剛剛聽了主持人說了那么多華麗的詞匯,我覺得我個人承受不起,我只是做了一名當代普通大學生該去做的事,我們的實踐團隊只不過是把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中的一丁點再教給大山深處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我們只是一名名最普通的大學生。
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充當新型勞動大軍。他們在城市從事第二三產業(yè),而一大批未成年人被留在農村,成為了農村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
金堂縣竹篙鎮(zhèn),該鎮(zhèn)總人口5.5萬,農村人口近4萬,是一個農業(yè)人口大鎮(zhèn)。該鎮(zhèn)有勞動力2.9萬人,而常年在外打工的有1.2萬人,約占勞動力的一半,又是一個勞務輸出大鎮(zhèn)。在龐大的勞務輸出之下,竹篙鎮(zhèn)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打工第一大鎮(zhèn)”。竹篙鎮(zhèn)青松中心小學,共計900名學生,下屬永勝村小,和下屬廻龍村小。
廻龍小學位于竹篙鎮(zhèn)天寶寨村,目前在職教師5人教齡均在30年以上,廻龍小學教學樓是1988年政府撥款建成,20年一直沒有窗戶玻璃,無數個春夏秋冬,學生們就這樣頂著寒風趴在陳舊的桌椅上讀書,
經5.12地震之后,廻龍小學教學樓已成危房,學生不得不轉移到7公里外的青松中心校讀書。期間路途遙遠,山路坑洼不平,一到雨雪天氣,道路泥濘不堪,田間小路狹窄易滑,留守兒童本來就艱難的求學路變得更加艱辛。
誰為留守兒童撐起成長的藍天?誰來給予他們親情的滋養(yǎng)?通過對天寶寨村的調查我們認識到:
留守兒童常年生活在閉塞山村,對外界信息極其缺乏。天寶寨村2800名村民基本是老年人,這些隔代撫養(yǎng)的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祖輩撫養(yǎng)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這些都容易造成留守兒童的判逆、自卑、孤僻、任性等性格。另外隔代撫養(yǎng)的老人對孩子教育能力也存在局限性,也不會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和處理同學間的人際關系。而孩子對于生活、科學和社會等一些知識的需要,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因此這些留守兒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處于空白。
永勝小學位于竹篙鎮(zhèn)半邊街村,20__年由成都教育局和金堂縣教育局撥款修整校舍,硬件設施得到極大地改善。目前在職教師5名,其中四名教師,年齡均在50歲以上,英語,音樂,美術老師極其匱乏,思想道德教育落后。
誰來給予留守兒童信念的支撐。他們的生存和家庭狀況如何呢?我們帶著種.種問題對永勝小學所處的半邊街村幾戶留守兒童家里進行訪問。
永勝小學老教師較多,教齡均在30年以上,對留守兒童關愛缺乏,對思想道德教育欠缺,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大多不好,對學習缺乏熱情和進取心,甚至有的學生厭學、輟學,但是隨著“留守學生”隊伍的日益龐大,教學任務及其繁重,老師很多時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時在教學資源上也缺乏新的教育源泉,特別對英語,及音樂,美術等教師極其缺乏。
父母外出打工常年未歸,缺乏親情關愛,導致性格內向孤僻,極其怕陌生人。還有個別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7,8年未歸,對父母印象模糊。
留守兒童個人衛(wèi)生,個人習慣極差,隨年齡增長,攀比心理加劇。
留守兒童”作為社會上的一個弱勢群體,在失去父母保護的情況下往往是最容易成為傷害和攻擊的對象。
受當前社會等 各種因素影響,其父母思想存在較大的局限性,部分父母認為一個大學生花費高額學費,打工不僅不花錢,而且還賺錢。
有人問我是怎么了解到這些小學的,其實最初是我在青年者志愿協會的一個好朋友,是他幫我找到當地小學校長的電話,然后我就打過去了,于是我便開始一次一次的去看望留守兒童,給他們帶點糖果,帶點書本,帶些文具,他們也都親切的喊我大哥哥。很多人還問我為什么一直關注留守兒童,當我第三次去家訪時,一個女孩叫胡賢云,她在自家屋外的柵欄外見到我時,瞬間綻放出笑容,那是積攢多久的笑容啊,臨走時她那堅定的眼神,仿佛是在告訴我:“大哥哥,我會好好學習的”當時我告訴自己要將關愛進行到底。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可以帶給他們知識,帶給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帶給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憧憬,同時把他們的堅強與微笑帶回到我們的校園。
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幾個我的弟弟妹妹。
村頭的一間土瓦房門外,兩個女孩,一個是姐姐楊麗,在永勝小學讀三年級,一個是妹妹楊宏在上幼兒班,奶奶整天趴在長凳子上,通過爺爺得知他們已經在土瓦房里居住了27年,爺爺今年70歲,奶奶66歲,并且奶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肺氣腫等疾病,前些天因醫(yī)療費昂貴交不起住院費剛出院,現在基本上每天還要消耗20元左右的藥物費。爺爺還說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家里老伴又生病,還要供養(yǎng)兩個這么大的孩子。
左邊照片是姐姐王斯斯,在廻龍小學讀四年級,她推得新自行車是今年爸媽從廣州帶回來的。她抱住的是她的弟弟,右邊是妹妹王思玉,在廻龍小學讀二年級,在她們天真的面容,燦爛的微笑背后卻是艱苦的物質生活,匱乏的精神關愛。奶奶說她們的爸爸媽媽在廣州打工,且患有乙肝,怕給孩子傳染常年不回家,就算回來一次也是偷偷的看下孩子,不敢相認,怕孩子不讓他們再走。男孩叫孫紅富,在廻龍小學讀二年級,通過和他聊天可以看出他溝通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并且對外面了解極其匱乏。
通過與奶奶聊天得知孫紅富后背有軟骨瘤,現在邊讀書邊治療,其父親在成都煉鋼廠打工,母親在成都餅干廠打工,他的外公67歲,外婆64歲,他們已經在這破舊的泥瓦房里居住了27年(地震后已成危房)。她的姐姐孫海瓊,一直躲在奶奶后面,比弟弟還要靦腆,怕生,后來我們談及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奶奶的眼神里透漏出點點酸楚。她說:“我年紀大了,也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再說我每天上山干活對他們也照顧不過來,只要孩子別出事,在學校里好好學習我就放心了”。我們有一位隊員問:“奶奶,到了暑假,孩子怎么辦?”奶奶深陷的眼框里又多了一絲憂傷,看得出她很無奈,說:“要不就在家里,要不就跟我一起上山干活?!?/p>
留守兒童的衣食飽暖、幸福憂傷影響著整個中國的脈搏,關系著整個華夏民族的發(fā)展。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問題能在國家政策及全社會的關注下得到圓滿的解決,使農村留守兒童也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享有一個歡樂、讀書的童年。
____年8月份,圖形藝術系學生會精心選拔了一批志愿參加暑期實踐且在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手工等科目表現較突出的同學為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任課老師。希望此次暑期實踐能為大山深處的留守兒童帶來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我們按天寶寨村的大小,確定三戶間距較大,輻射較廣的人家為我們的義教點,依次為羅義波家、胡艷梅家、羅雪梅家,每個點都會聚集附近的學生來聽課。
針對家庭式義教,為確保教師資源合理配置,我們實行教師輪流制。每倆隊員一組,輪流的對三個點進行義教,每天分為4課時,上下午各兩課時。第一課時上主科,副科老師協助;第二課時上副科,主科老師協助。
通過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我們所有的隊員肩上多了一份重重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彼此告訴對方,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把我們的愛撒向更多需要幫助的地方。
在____年暑期社會實踐中,我僅僅是一名組織者,沒有隊員的付出就沒有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成功,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個人向本次籌備參與08暑期社會實踐的成員,由衷的表示感謝。
我在此呼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我和在做的同學一起送去知識,送去快樂,送去希望,同時帶回堅強與微笑!
第2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48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9分鐘,共有149位用戶收藏,14人推薦!
學習考察農村留守兒童之家考察報告
為了學習探索留守兒童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借鑒先進地區(qū)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成功經驗,促進甘肅省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有新進展,5月,由甘肅省婦聯副主席徐亞榮、省婦聯機關黨委書記丁文建帶隊,省婦聯兒童部、省教育廳及部分市州婦聯主席一行12人,赴安徽、湖北、湖南三省,重點學習考察了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白霓鎮(zhèn)中心小學農村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安徽省黟縣宏村鎮(zhèn)龍川村小學留守兒童之家、安徽省歙縣霞坑村留守兒童活動中心、歙縣民營寄宿制學?!櫫羰貎和瘜W校等,通過現場考察觀摩、看資料、聽介紹、座談交流等,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學到了經驗,啟迪了思維,加深了思考。
一、考察看點情況
1、政府投資,項目運作型
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白霓鎮(zhèn)中心小學農村留守兒童托管中心項目,是由省發(fā)改委支持資金40萬元,縣財政配套50萬元,社會各界捐助20萬元,為廣大留守兒童提供學習、活動、生活(住宿、就餐)一站式服務的公益性陣地。該中心按照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市場化運作、項目化管理的運作模式,走低償服務、獨立發(fā)展的新路子。由婦聯對項目運作進行監(jiān)督,對工作業(yè)務和開展活動情況進行指導。利用鄉(xiāng)鎮(zhèn)(或學校)閑置房屋,由省發(fā)改委投資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對現有房舍進行維修改造),使其具備宿舍、廚房、餐廳、洗浴室、衛(wèi)生間、圖書室、文體活動室、電話吧、工作人員值班室等基本設施;當地政府配套一定的資金,配備太陽能熱水器、洗衣機、500冊以上的圖書、文體器材等;利用社會捐助資金完善留守兒童床單、被褥等生活用品;爭取電信部門支持免費安裝親情電話等。托管中心實行“保姆式”服務,吃、住、行、學習輔導、文體活動、心理關懷、親情聯絡等都有專人負責,同時擔負對監(jiān)護人進行培訓的一條龍服務。中心的留守兒童實行完全寄宿制,每兩周回一次家,平時上學和周末回家均由托管中心負責接送。工作人員實行聘任制,工資由留守兒童每月交納的管理費用中支出。每所農村留守兒童托管中心可輻射周邊5—6個鄉(xiāng)鎮(zhèn)。目前,湖北省發(fā)改委已投入資金660萬元,在全省建有農村留守兒童托管中心18所。,已列入省預算項目建設資金390萬元,將在13個鄉(xiāng)鎮(zhèn)擴大實施。
2、民營帶動,市場運作型
安徽省歙縣民營學校——育鴻留守兒童學校,是由私人投資在縣城建辦的民營學校。主要接收對象為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兒童。學生有寄宿、非寄宿制兩種形式。每名學生每月交納400—500元,寄宿生相應增加。寄宿的留守兒童正課時間在全日制學校上課,放學后接回到育鴻留守兒童學校,晚上有老師進行作業(yè)輔導或學習書畫、音樂等課程。學校設備主要以私人投入為主,當地縣婦聯、教育局投入少量文體器材,多為全國兒基會、省婦聯配送。歙縣被聯合國兒基會和國務院婦兒工委辦確定為全國留守兒童社會干預試點縣。
3、依托基層,村委會管理型
安徽省歙縣霞坑村留守兒童活動中心是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的又一新嘗試。主要由村委會為主導,整合資源,指定專人進行管理。利用村部文化設施、場地、圖書室、文體器具等與留守兒童共享。日常由村上指派專人管理,每周對村民開放,節(jié)假日組織活動,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特點的主題活動,同時還聘請有特長的退休老教師,輔導留守兒童學習繪畫、寫字等??h婦聯投入元和少量的器材,平時進行指導檢查。
4、多方協同,家校關愛型
安徽省黟縣宏村鎮(zhèn)龍川村小學留守兒童之家,主要是由縣政府主導,縣婦聯牽頭,教育局、團縣委等相關單位和學校、鄉(xiāng)村一級的關工委、綜治機構多方協同,對留守兒童給予關愛。學校組織開展各類留守兒童關愛活動,重點加強對留守兒童家長的培訓、勸導和說服工作,教育留守兒童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培養(yǎng),勸說有條件的家庭父母雙方一人外出務工,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二、考察點的特點及做法
總體看,湖北、安徽都是在全國留守兒童工作會議上作了經驗介紹的省份,四個點都是抓建的示范點。不論是留守兒童托管中心、還是留守兒童學校,都成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建立了各項制度,都制作有一定的能夠反映留守兒童工作的版面和標牌。最大的特點是結合實際緊密,機制健全、多部門齊抓共管、設施配套齊全、覆蓋面廣、操作性強、資源共享氛圍濃厚,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扎實細致,效果好??偨Y他們的做法,主要是:
1、堅持政府主導,深化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活動。借政府部門之力,集中力量,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困難。所看到的農村留守兒童示范點,都是借助省、市、縣、鄉(xiāng)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力量,充分發(fā)揮教育、關工委、婦兒工委等部門及村委會的作用,齊抓共管。婦聯充分發(fā)揮監(jiān)管、協調、指導作用,調動政府及社會力量,進行資源配置和共享,實現以政府為主導,跳出婦聯抓工作、著眼全局抓落實的社會角色定位。
2、找準切入點,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社會氛圍。在政府職能、家庭教育和外出務工人員需求之間找準切入點,開展各類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政府履行職能抓穩(wěn)定、抓教育、抓人口素質提高;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出務工的家長尋求代管人;婦聯正是抓住這一實際需求,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搭建平臺,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氛圍。
3、多方齊努力,建立留守兒童長效關愛機制。各示范點管理規(guī)范、細致,有領導機構,有各項制度,有專人管理輔導,活動豐富,成效顯著。有崗村結對、集體結對、個人結對,愛心媽媽結對等形式多樣,開展活動有組織、有記載,有專人管理。留守兒童長效關愛機制初步形成。
三、甘肅省留守兒童之家工作的思考
學習先進經驗,尋找自身不足。目前,甘肅省市縣區(qū)均成立了農村留守流動兒童工作領導機構,省婦聯創(chuàng)辦的32所農村留守兒童之家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建立了工作、學習、生活等各項制度,配備了活動室、電腦、電視、電話、部分文體器材和留守兒童檔案、成長記錄、監(jiān)護人登記表、外出家長登記表等軟硬件設施,一些留守兒童之家開展了愛心媽媽結對活動。但整體上看,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關愛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內容不夠豐富。從近兩年調查了解的情況看,各地均開展了結對關愛活動,但不少市州主要是學校教師和愛心媽媽結對,五老隊伍、廣泛的社會力量還沒有充分發(fā)揮作用。結對后聯系及開展活動的次數有限,形式不多,不少留守兒童課余時間、假期時間尚處于失控、失教狀態(tài)。
二是創(chuàng)建方式比較單一,管理運行難度大。甘肅省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創(chuàng)建方式基本依托中、小學和幼兒園,政府投資,婦聯牽頭,統(tǒng)一配備圖書、電腦、電視、文體器材等設施,學校和幼兒園提供室內室外活動場所,教師作為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員和愛心家長一樣都是提供義務服務。這種方式優(yōu)點是整齊規(guī)范,覆蓋面廣,但建立長效管理運行機制難度大,需要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創(chuàng)建新模式,不斷完善長效運行機制。
四、建議
1、加強協作,理順渠道,重視發(fā)揮教育部門對學校的主管職能作用。近兩年,甘肅省建辦和即將建辦農村留家兒童之家均在鄉(xiāng)鎮(zhèn)學校。特別是今年1000所留守兒童之家政府投入大量的硬件設施,依托學校管好、用好這些設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取得實效,僅靠婦聯組織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充分發(fā)揮教育部門對學校的主管作用,加上婦聯等相關部門的參與、配合和支持,才能使留守兒童之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真正取得實效。
2、完善、細化留守兒童之家管理辦法,突出甘肅省特色。參照外省農村留守兒童之家運行的管理辦法,結合甘肅省實際,需進一步加強、完善、細化全省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管理辦法,使農村留守兒童之家更加制度化、規(guī)范化,突出甘肅省留守兒童工作特色。重點要在網絡建設、家庭教育方面予以強化。強化對留守兒童開展活動的形式、數量等具體指標要求,特別是對假期、課余時間和平時開展關愛活動的經常性和實效性做出有明確規(guī)定(如組織農村留守兒童夏令營,與城市兒童拉手結對,空間互換體驗活動等);對與留家兒童家長聯系的方式、次數、培訓、引導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加大愛心媽媽、愛心家長、五老隊伍、志愿者等結對活動的宣傳力度,壯大愛心結對幫扶隊伍,靈活幫扶形式。留守兒童之家要開通互聯網,使留守兒童能夠通過網絡了解外界信息,與外出務工父母進行視頻對話。同時,對愛心媽媽、志愿者的結對條件、聯系方式、開展活動形式、內容及次數要有明確的量化要求,以促進關愛活動健康、活躍開展。
3、拓寬視野,加大整合資源力度。在發(fā)揮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方面廣謀思路,多想辦法,擴大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的支持率和參與面。各級農村留守兒童領導機構、婦兒工委成員單位聯合開展結對關愛活動,要多方爭取資金,利用當地兒童活動中心等現有資源,發(fā)揮鄉(xiāng)村、社區(qū)黨政組織的作用,與基層組織建設建立資源共享的留守兒童活動或服務中心,使農村留守兒童管理、關護真正落到實處。
第3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08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1分鐘,共有295位用戶收藏,27人推薦!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邊城里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與隔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1566范文網為大家整理了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調查報告選,閱讀!
一片葉子只屬于一個季節(jié),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今年八月我被分到__區(qū)__鎮(zhèn)__村擔任村主任助理一職,從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遠。
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我來自__農村,大學畢業(yè)后再次回歸家鄉(xiāng)農村。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揮灑汗水,奉獻青春,為家鄉(xiāng)農村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己綿薄之力,深感榮焉。
駐村以后,可能與我是師范生的緣故,我對本村的留守兒童問題十分關注。工作后積極調研,掌握分析情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同時,積極參與本鎮(zhèn)08屆優(yōu)秀大學生村官賈苑同志創(chuàng)辦的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關愛活動,現在在中心擔任留守兒童的語文與數學的教輔工作。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所以我覺得關愛留守兒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雖然日復一日,犧牲了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們收獲知識時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隨即消失,再苦再累也無怨無悔。我想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的。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據統(tǒng)計,__村共有39名留守兒童,約占全村兒童的12%,由于這些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隔兩地,父母很少有機會對孩子的日常生活問題、學習教育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溝通,也不能對孩子身上存在的錯誤及時進行指出批評教育糾。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監(jiān)護職責的缺失會極其容易導致留守兒童們在日常生活行為的失范,甚至引起違法犯罪行為,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wěn)定。
通過這次調研活動,使我對我們村留守兒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過這次調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兒童,同時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關注留守兒童,給他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使他們在缺少家庭關愛的時候,同樣能夠感覺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一、我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及學習狀況
(一)、留守兒童在生活、教育上的問題
從調查的兒童中來看,由于臨時監(jiān)護人的年紀一般比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們還要忙于地里的農活,無暇照顧孩子們。大部分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慣,主要表現在對學校作業(yè)的態(tài)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對待學校作業(yè)的態(tài)度是草草應付得過且過,有46.7%的孩子看電視沒有節(jié)制。另外,在調研中我發(fā)現一個令人心憂的現象,部分留守兒童拜金現象極為嚴重,幫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講好價錢才會去干活,讓人痛心。
(二)、老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兒童表示老師很少找自己談話,43%的留守兒童說老師根本沒有找他們談過話,而且都很害怕老師,也不希望老師找自己談話。雖然帶有兒童的心理,但是從這可以看出我們的教育工作還的確很不到位,僅有29.8%的留守兒童表示愿意和老師談談心里話。
(三)、學習壓力大
通過調查,63%的留守兒童感到學習壓力大,24%的留守兒童表示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識字,不能輔導學習,想學好沒有條件。一些孩子告訴我,由于學習成績差,就害怕爸爸媽媽會問起,而自己的家庭條件差,很多同學看不起等,這就形成很大的壓力,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沒有人及時為他疏導,就有可能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學習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一)、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之所以產生心理問題,首先是年齡,因為他們大多都在十五歲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他們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幾個月或一周歲后,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導致心理失衡。調查發(fā)現:留守兒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兒童父母每年回來1次,5.1%的留守兒童父母幾年回來1次,15.4%的留守兒童很少與父母電話聯系。這就很容易使他們形成消極情緒,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二)、臨時監(jiān)護人素質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大多是孩子的爺爺奶奶,他們因為年齡較大,不但要承擔很多家務,而且文化層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臨時監(jiān)護人是初中學歷以上比例僅占29.6%。所以,他們教育孩子的就不會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照顧孩子,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tài)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他們能做到的僅僅是照顧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而已,在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著很大困難。
(三)、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較差
部分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wèi)生、不經常換洗衣服、挑吃挑食、亂花錢等;有的留守兒童行為習慣較差,在家里不聽臨時監(jiān)護人的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服從學校的管理,成為了讓人頭疼的“問題兒童” 。去年我村就有四名留守兒童因觸犯法律被判處十幾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讓人值得深思。
(四)、平時缺乏親情的關愛
父母打工對留守兒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缺乏親情關愛會對孩子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最為直接的也許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難得到很好的照顧,使孩子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留守兒童成長期間缺乏撫慰與關懷,這也是我們應該給予重視的。
(五)、留守兒童安全存在一定隱患
如留守兒童獨自在家或路邊玩耍,路上車輛較多,而老人無暇顧及,造成農村火災或觸電事故時有發(fā)生,安全存在一定隱患。在采訪一陳姓村民時我了解到這樣的一個悲劇,一個兩歲的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在鎮(zhèn)江打工,臨時監(jiān)護人爺爺奶奶又忙于干農活,無暇照看,而掉進家里附近的河中溺水身亡的案例,讓人唏噓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留守兒童之所以存在諸多問題,原因來自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方面。留守兒童問題作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不應只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自己去解決的問題,而應該由全社會共同努力,為留守兒童創(chuàng)造健康成長環(huán)境和空間。因此提出以下建議與對策。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外出務工的父母及留守兒童的代理監(jiān)護人員,應盡量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溫暖、關愛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促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外出務工的父母也應加強與子女的聯系和溝通,盡可能做到多關心孩子。還要加強與代理監(jiān)護人、學校的聯系。外出的父母要經?;丶一虼螂娫捙c孩子溝通,交流感情,和學校溝通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帶上跟隨自己打工讀書生活。要正確教育和引導好孩子,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如果條件允許夫妻最好留一個在家與孩子一起生活。因為家庭的安全感和親情的溫暖是任何外力都無法取代的。
(二)、學校教育方面
1、實行留守學生的普查登記。各中小學校在新學期學生報到時將父母外出情況和家庭成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記錄“留守兒童”的個人情況和監(jiān)護人及臨時監(jiān)護人的情況,準確掌握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為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2、在中小學校普及實行教職工結對幫扶或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學生制度,建立“留守兒童之家”,使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建立健全教師家訪和與留守兒童談心制度。定期召開幫扶教師、留守兒童、臨時監(jiān)護人座談會,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開設親情電話,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知道校長、班主任等老師的電話,加強學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聯系和交流。
3、營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習慣,組織學生廣泛參與各種動手的實踐活動,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最重要的是在學校舉辦的活動中,多鼓勵留守兒童,多把機會留給留守學生,幫助他們走出自閉的心理障礙,[蓮~山課件 ]幫助他們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他們養(yǎng)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三)、政府及社會方面
第一,強化政府統(tǒng)籌管理,加大社會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設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學收費標準,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學條件。對未能入學的民工子女可以通過開辦寄宿制學校,假期學校等,逐步建立社會監(jiān)管體制,打破城鄉(xiāng)體制,給予農民工及其子女切實的市民待遇,運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幫助農民工把子女帶到打工地學習和生活。開辟打工子女就學的“綠色通道”,使其享受與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所在。
第二,鎮(zhèn)、村兩級要逐步探索幫助留守兒童教育的新思路。做好留守兒童的登記普查,在鎮(zhèn)、村設立關愛農民工留守子女的辦事機構,定期到留守家庭了解孩子們的生活、教育情況。把學校與村委聯系起來,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機制,定點幫扶,及時發(fā)現報告留守兒童們的情況與動向,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保證。
第三,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媒體的作用,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引起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引起社會的重視,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尋求解決的辦法和途徑,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格局,讓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讓在家的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結 語
留守兒童是未成年隊伍里的重要組成部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是一項現實而艱巨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相互配合,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現狀,關愛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實現農村教育事業(yè)的健康快速發(fā)展,才能使我們的社會真正實現和諧。
青春有限,選擇無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開始,關愛留守兒童是值得我去為之奉獻一生的事情。
目前,廣大__村民正以嶄新的面貌,飽滿的熱情和高昂的斗志迎接“十二五”的到來,爭取在此期間全村各項事業(yè)都實現質的突破。在制定“十二五”工作目標時,我村支部書記范志紅書記把留守兒童問題列為全村的工作重點之一,并提升至戰(zhàn)略高度。我想有了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我村留守兒童的頭頂一定會出現一片蔚藍的天空。
第4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87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3分鐘,共有108位用戶收藏,15人推薦!
蜿蜒曲折的山路牽動著我們復雜難測的內心。實踐終于浩浩蕩蕩的開始了。
我們的車開在這樣的山路上兩個多小時,終于到達了我們實踐的地方---永嘉縣西岙鄉(xiāng)。以前從未聽過這個地名。所以也帶著些許陌生,但是更多的卻是對這個山清水秀的西岙鄉(xiāng)的好奇。實踐之前就聽隊長說過這里堪稱永嘉的西藏。因為這是在海拔700米的高山上啊!
其實這次實踐的意義和目的在于關愛留守兒童。我們主要通過一對一的心理輔導,和全班的授課支教來實現和表現我們的愛心。這次實踐最大的效益就是讓我了解了小孩子。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天真的玩性,都會讓我們忍俊不禁。我還記得最好玩的事情就是有個調皮的學生叫我痘痘老師,害得我哭笑不得。
還有就是這里的民風民俗都很淳樸,讓我們感受到并不是那么的陌生,而是有一種出外靠朋友的感覺,很開心也很舒適。
最后,我們的愛暖童心實踐隊在支教一個星期后向村民展現了成果展,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次可能很多事情都不是很全面,但是我們卻雪到了很多的事情。讓我成長了很多,我想在今后的教學教育工作中都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很感謝我們實踐隊伍中的每一位朋友。是你們讓我認識到了團隊的精神。
范文三
公元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日清早,我與本隊其他隊員踏上了去往穆寨鄉(xiāng)楊南灣村的班車,開始了我為期兩個星期的“奇幻旅程”。一路上風景清新亮麗而且不失濃郁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秦始皇陵兵馬俑、華清池、驪山等著名的風景名勝盡收眼中,可是我卻無心觀賞這些美景,我的內心在勾勒另一番景象:黑暗簡陋的教室里學生們明亮求知的雙眸;蜿蜒泥濘的鄉(xiāng)間小道上孩子們歡暢的歌聲,青青的操場上師生盡情嬉戲的歡樂身影。
顛簸的班車將我們載到了目的地,一下車,低矮破舊的土房霎時映入眼簾,黝黑淳樸的鄉(xiāng)民帶著些許的拘束招呼我們,而那一幫剛剛還活蹦亂跳的孩童一下子跑開了好遠,羞澀稚氣的臉頰上還著幾分好奇,遠遠地觀望我們這一群“不速之客”。
第二天,我們迎來了二十來名學生(后來是三四十人)。孩子們仍還很羞澀,都不愿打開話匣子,我們老師們便一一與他們耐心交談,詢問了他們基本的學習、生活狀況。漸漸地,孩子們開始與我們大膽聊起來,從他們的話中,我們驚訝地了解到這些年齡還很小的孩子平時要做很多家務活、農活,他們的父母大都打工在外,家中的老人還體弱多病,需要人照顧?!案F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一幫學生在第一天就給我們所有老師上了深刻的一課!
以后數天的生活便步入了正軌。從賞心悅目的山野風光到苦不堪言的食宿條件,從熱情豁達的當地鄉(xiāng)民到令人哭笑不得的學生,從激情洋溢的課堂到無話不談的“夜總會”,從淡淡離愁的分別到歸來后情意綿綿的手機通話,那段生活的點點滴滴匯成了記憶中的一條清澈的小溪流水,時刻滋潤著我的心田。
一、山野風景
下雨的山野,風景尤其迷人。楊南灣小學被青翠的山野環(huán)抱著,在夏雨中,活像一幅風姿雋永的山水畫:遠處、近處,霧氣騰騰;房檐、屋梁,雨滴噠噠。周圍十分安靜,我和隊員余巧玲唱著兒歌,在雨聲中感受自然的悄無聲息的力量,仿佛自己變得純真了很多。
我們很幸運,5__年一遇的天文奇觀日食被我們遇到了。但是,我們也是最不幸運的,日食當天天空陰郁,到處云霧繚繞,我們只能輕微地感受到天色逐漸暗淡了下來。趁著這一天文奇觀的出現,我給學生們詳細地講解了日食和月食,甚至講到了神州飛船和外太空,原以為學生們聽不懂或是不感興趣,沒想到他們每個人都興致勃勃地聆聽,眼睛里泛著亮光,我真恨不得把所有的天文知識都將給他們聽!
看不到日食沒關系,山村的夜晚給我們獻上了一份珍貴的禮物:皎潔的月亮,點點的繁星,鳴叫的昆蟲。城市的夜晚是看不到、聽不到這些的。我們坐在院子的長凳上,議論北斗七星和其他繁星,感覺那些星星很遠,又很近。
支教期間,我有幸出去郊游了一次。我和余巧玲老師帶著一幫孩子去小溪邊玩耍。與其說是我們帶著他們,倒不如說是孩子們領著我們,這一條條山路,他們早已走得熟透了。一路上,綠綠的山坡看起來非常柔軟,非常平滑,我恨不得從這綠毯似的山坡頂上一口氣滾到山下。小溪的水沒有想象的那樣清,可孩子們玩的十分灑脫,大家弄得滿身是水,滿身是泥?;厝サ穆飞希⒆觽儾闪松介g的野花,男孩子們則打打鬧鬧,十分活躍。在與幾個五六年級的女生交談的時候,我感受到山里的孩子十分會體貼理解他人,同時也感知到她們對外面的五彩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憧憬。
二、我的學生們
說到那一幫孩子,他們的玩意可多著呢!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性格迥異,對他們要采取相適應的教育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二年級的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感,而且對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歪門邪道”的知識充滿自豪感。當你給他們講任何“稀奇古怪”的知識時,他們會瞪大水汪汪的眼睛,露出驚訝的表情,認真地聆聽。也經常會有個別學生露出自豪的、“不屑”的神情,高舉小手,大聲叫喊:“老師,老師!我知道,我知道!”然后不管是否經過老師的同意,他們便毫無忌憚地站起來喋喋不休地發(fā)表起自己的觀點來。接著會傳來另一個自豪的聲音“老師,這我也知道!”這時整個教室會嘰嘰喳喳吵成一團,活像開一場激烈的辯論會。不過一會兒,你要講的話題早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一二年級的孩子們是快樂的天使,他們自己會發(fā)掘很多快樂的元素,還會將快樂的一點一滴傳達給每位老師??墒牵铱偢杏X到快樂中的些許憂傷。課堂上他們知道毛主席,但沒聽說過___、周恩來;當被問到“你們是什么族?”他們稍有遲疑,然后自豪地、異口同聲地回答“中國族!”課間,他們會津津有味地吃方便面,有些還露出羞澀的笑容慷慨地招呼老師吃。晚飯后,他們又一股腦全涌到學校來玩游戲,其中數“圈老師”這個游戲最熱門,這群孩子的娛樂方式真是少的可憐,要不然怎么不吃飯就跑到學校來瘋玩。
三四年級的學生是最乖巧的。我有幸當上他們的班主任,近距離去感知他們帶給我心靈的觸動。課堂上,學生們比較積極、勇敢地配合老師:他們能舉一反三,但不像一二年級的學生們那樣講一些風牛馬不相及的話,他們往往能引用前面課堂的知識深化所講課程的深度,拓寬其廣度;他們有著嚴謹的求學態(tài)度,一個字的發(fā)音,一個不清晰的筆畫,甚至一個不起眼的標點符號,他們都要一一確認。課余、放學回家的路上,三四年級的姐姐們大都非常體貼照顧自己一二年級的弟弟妹妹,而且她們回家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
最觸動我的一點是他們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表達謝意的方式很簡單,不經任何雕琢。一堂課后,一個女生跑過來羞澀地遞給我一封信,打開一看,一句句純真的話語感動得我說不出話:老師,謝謝你,你不要走!相信僅這一句話就會撥動每一個支教老師的心弦。到快要離別的時候,孩子們熱火朝天地疊起了手工制品:紙鶴、紙船、百合花、玫瑰花、花籃、錢包、照相機、飛機、褲子、兔子、公雞,還有各種橡皮泥做成的作品,一下課,學生們便將這些小玩意一股腦塞給老師,我們每個老師的房間都積累了一大堆禮物。還有一個平時調皮的女孩子在“給老師的一封信”中給我說說:感謝我在第一天來校時幫她系裙子的紐扣,這讓她感受到受人關懷的溫暖。這么一件小事她還銘記在心頭!
五六年級的學生雖然沒有一二年級學生那樣活躍,三四年級學生那樣認真,但他們很有自己的思想,對事物有獨到的判斷力,也很有責任心。與其說和他們是師生關系,倒不如說是好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象棋,甚至夜晚一起去逮蝎子。
三、食宿條件
說到了蝎子,我便忍不住想講一講支教期間的食宿狀況。雖然有幸沒有受到蝎子、毒蛇的進攻,但各種不知名的昆蟲把我們害得苦不堪言。對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外地人,蚊蟲們毫不留情。我每晚被盯得體無完膚,另一個隊友更慘:腳背和嘴腫了起來。男生們發(fā)揚“女士優(yōu)先”的美德,集體住在一間比較簡陋的教室里,打著通鋪的他們應該也不好受。
打道回府的前一晚,我們所有人一起在那間教室打通鋪,聊到很晚。結果第二天一大清早,我被一股濃烈的燒焦味熏了起來,原來是一個男生的被褥著了火。我和隊長趕緊處理了一下,而其他人仍在沉睡,看來十幾天的工作真是把大家累壞了。
支教期間,做飯是一項艱巨、挑戰(zhàn)的工作。本隊隊員都不是烹飪高手,不少隊員(包括我)甚至幾乎從沒下過廚房。但做飯問題從來未難倒我們,而且,每天的做飯時刻是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的輕松時刻。雖然我們的廚具、廚藝、廚料都很“簡陋”,但“廚師”們明確分工,認真操作,團結合作,虛心進取,使飯菜一天比一天可口,一天比一天豐盛,從起初的家常便飯到后來的“花樣小吃”,“廚師”們忙的不亦樂乎。做飯這段經歷是我支教生活中很寶貴的記憶,很珍貴的財富,我將永遠珍藏著它們。
四、屬于我的課堂
當了十幾年的學生,這回終于可以過過當老師的癮了。為人師表,才真切地感受到當一位老師的不容易。前面已經說過,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定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成功的關鍵。
一二年級的學生很活躍,想象力相當豐富。作為老師,課堂上不僅要啟發(fā)的想象力,還要樹立威信,這樣才能使課堂秩序井然,又張有馳。
三四年級的學生相對比較羞澀,老師一定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敢發(fā)言。也不乏有積極的學生,這時,怎樣使一個人的積極擴大成全班的積極是課堂成功的關鍵。
五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自己的思想,思維也相對比較成熟,作為老師要充分備課,使所講課程有一定廣度和深度。平時要多和他們交流,使他們知曉自己與外界學生的差距,鼓勵他們迎頭趕上。
我主要教三四年級的語文和音樂,授課情況總體較好。語文方面,我為每位學生打印了配有插圖的課文,并在必要時使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還在課堂上夾雜幽默元素,這些都使課堂效率大大提高。音樂課主要以練習為主,適當講一些與所選歌曲相關的知識,以加深他們對歌曲的理解。
但無論是語文課還是音樂課,教給學生們一些普通的生活常理是最重要的。講《麻雀》是在傳達親情,講《一夜的工作》是培養(yǎng)學生對偉人的崇敬之情,講《金色的魚鉤》是讓他們感知革命先烈高尚的人格,樹立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態(tài)度,講《桂林山水》是讓學生徜徉在祖國秀麗風景的畫卷中,培養(yǎng)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還有很多勵志的課文、歌曲,我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我想:十幾天的時間,我給學生們講的??浦R他們能記住的并不多,但這些生活常理將使他們獲益匪淺。
五、“夜總會”
一天中大部分時間是和學生們待在一起的,所以隊員們自己齊聚在一起的時光就顯得彌足珍貴,而黑夜總結大會(簡稱“夜總會”)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它通常在一間光線昏暗的教室舉行,所講內容涉及教學情況、課程安排、家訪情況、伙食安排、隊員評價、齊唱隊歌和閑聊。最有意思的是課程安排,隊長像一個兜售課程的小商小販,大聲叫賣:“五六年級的語文課,誰要?”“一二年級的體育課,誰要?”隊員們則像購物的顧客,提著籃子慢慢挑選。
“隊員評價”也是我們隊很有特色的項目,每次會議針對一個隊員,大家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別人對我的評價比較高,這大大增加了我的自信心。隊友眼中的我和我自己認識到的自我有不小錯差,從他人口中,我更加全面地認識了自身,感覺獲益不小。
每次談完常規(guī)事情,大家都要聊一聊其他話題。比如各自專業(yè)、男女朋友、明星大腕、未來設想、等等。這時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時刻, 其中的快樂可能只有經歷的人才能感受到。
六、當地鄉(xiāng)民
支教期間開心的時候很多,可有些時候也會有莫大的傷感。這些傷感的一份子來源于家訪的經歷。通過家訪,我們了解到當地很多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差:父母大都外出打工,體弱多病的老人留守在家,孩子的生活、學習仍有相當大的困難。不少家長對孩子的上學問題不太重視,有些甚至不支持孩子繼續(xù)念書。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耐心地勸說家長們不要放棄供孩子讀書,還教導學生自己要堅定求學的信念。
雖然當地鄉(xiāng)民生活不寬裕,但他們對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十分熱情。每次家訪,家長們都執(zhí)意留我們吃飯,平時還托孩子送來自家的蔬菜。最要感謝的是村長和校長,他們給我們最基本的食宿問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補充一下,那個失火的被子和一口用壞的鍋是校長的,我們本來要賠償,但校長執(zhí)意不要。
七、尾聲
公元二零零九年八月一日早上,我們準備踏上回程的班車。孩子們一直笑著和我們在村頭玩耍,直到我們上了車,他們才好像意識到什么似的小聲哭了起來。沒有發(fā)生我想象中的“驚天動地”的場面,我們隊員們也是笑著離開的。我不禁感到些許的傷感,異樣的傷感。
第5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6522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7分鐘,共有269位用戶收藏,18人推薦!
結合農村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現狀調查,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從而探討如何結合農村留守兒童自身及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發(fā)揮社會、家庭、學校及留守兒童本身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有利于貫徹落實我國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
一、調研主題的背景
目前民生問題并未得到徹底的解決,其中就存在這么一個需要被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群體——留守兒童,大部分留守兒童缺乏最直接有效的關愛。 其次,家庭教育問題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關注。再者,隨著“中國夢”的提出,勵志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源于家庭教育當中的勵志教育成分的數量和質量將很大程度的影響到留守兒童的學習成長等方方面面,因此了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狀是十分必要的。
二、調研的時間和地點
1、時間:__年7月8日——__年7月21日
2、地點:永新希望學校及其留守兒童所分布在的馬灘村、魏家莊、沙云村、龐家堡、寨子村、馬棚村、東村、新城村、集賢鎮(zhèn)等。
三、調研的主體和對象
主體:西安外國語大學“心.希望”社會實踐服務團
對象:周至縣永新希望學校的留守兒童、教師及留守兒童監(jiān)護人
第二部分:調研的方法和過程
一、調研的方法
1、文獻法
2、訪談法:家訪;采訪學校領導
3、問卷調查法:設置《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家長
篇)》和《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孩子篇)》。
4、參與觀察法
二、調研的過程
1、前期準備:__.06.18—__.07.07
通過各個渠道了解家庭教育、勵志教育、留守兒童等核心概念,并在查閱心希望以往資料、了解當地具體狀況以及永新學校老師同學的基本信息的基礎上,確立“夢想滋養(yǎng)心靈,勵志照亮人生”的主題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調研方向,策劃實踐具體流程,擬定孩子篇和家長篇調查問卷以及訪談提綱。以下是具體的編制維度圖:
2、中期實踐:__.07.08—__.07.21
在班主任組織下,對在校學生共發(fā)放130份孩子篇問卷,收回留守兒童問卷66份,有效份數為65份;共進行43 次家訪,收回43份家長篇問卷,其中留守兒童的有35份,有效份數為33份;共進行一次老師訪談,收回訪談記錄一份。
3、后期總結:__.07.22—__.08.29
第三部分:調研結果及對比分析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勵志教育的基本情況
1、家庭是否對留守兒童進行勵志教育
根據調查問卷孩子篇及父母篇(圖1)反映的情況,從未對孩子進行勵志教育的情況為0,而孩子做家務時(圖2),大部分家長都會表揚孩子,因此留守兒童家庭中是存在勵志教育的。然而當孩子取得好成績時(圖3),有27.27%的父母認為這不重要。同時,當孩子做錯事時(圖4),有25.9%的父母嚴厲批評打罵或者不理不顧??梢钥闯隽羰貎和彝ブ斜M管存在勵志教育,但不明顯,需要引起注意。
2、缺乏家庭勵志教育的原因
在關于“雙方交流多嗎”一題(圖5)中,從孩子和家長的角度都沒有“從來不交流”的情況出現,但經常交流的情況少于50%,說明家長和孩子交流頻率較低;同時有50%左右的家長和孩子都表示交流當中存在著困難(表1),而產生這些困難的原因主要在于代溝的長期存在(沒有共同語言、不敢和家長說以及家長長期在外打工沒有時間)(圖6)。由此可見,目前孩子與家長的交流障礙問題是阻礙家庭勵志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
3、家庭勵志教育的作用體現
圖7
由圖可得知(圖7),留守兒童與全國各地同齡階段的其他孩子相比,都表現出與老師交流頻率低,與同學交流頻率高的特點,都表現出樂觀自信的性格特征。因此從調查問卷中我們無法得知勵志教育對留守兒童人際關系和性格養(yǎng)成方面的直接聯系。但在訪談過程中,我們卻發(fā)現了這樣的聯系:
典型案例:
在對八年級孩子小豪進行家訪的時候,我們很明顯地發(fā)現這個孩子比其他的孩子要更自信大方。除了男孩子特有的淘氣之外,在詢問到要考什么高中什么大學之類的問題時,和其他害羞或是叛逆的孩子不一樣的是,他很自信地說要考鎮(zhèn)上最好的高中,才能讀最好的大學,問道他為何有如此的自信,他很出乎意料地說,“我有我爸爸這么聰明。”孩子的父親常常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歡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父親常常鼓勵孩子,盡管只是口頭上的簡單鼓勵,但是卻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
由此可見:家庭勵志教育在孩子人際關系和性格養(yǎng)成方面起著正面積極的作用。在家中受到鼓勵多的孩子更善于與人交流,表現得自信大方,對自己的夢想有堅定的追求;相反,在家中受到鼓勵少的孩子則更容易產生自卑的情緒,不愛與人交流,缺乏追尋夢想的內動力。
二、勵志教育的來源
1、勵志教育現實主要來源與孩子期望的對比
通過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分析(圖8),我們得知留守兒童平時最常得到老師的鼓勵,其次才是家長,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進行自我鼓勵;而在家長和孩子的期望值當中(圖9),大部分家長(70.27%)認為學校的鼓勵對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只有10.81%的家長認為家庭的鼓勵最重要;然而從孩子的角度而言(圖10),他們最渴望得到的卻是家長的鼓勵(45.59%),老師只占33.82%。由此可得,在農村留守兒童家中盡管家長會鼓勵孩子,但與孩子的期望值還是有較大的偏差,他們對于家庭勵志教育對孩子成長重要性的認識仍舊存在欠缺。
2、勵志教育的其他來源
圖11
勵志教育的來源除了家庭,還有孩子們周圍的文化環(huán)境,包括學校和平日里接觸到的文化媒介。根據統(tǒng)計(圖11),我們發(fā)現書籍被孩子更多地用于攝取知識(51.02%),電視節(jié)目則因其搞笑有趣而被孩子更多地用來放松娛樂(41.20%),而真正給予孩子們鼓勵,激勵其成長的則是名人明星(56.00%),說明名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明星效應的積極成分在勵志教育中起到一定的成效。
三、家庭勵志教育當中激勵方式的比較
在家庭激勵方式中,人們總結了7種激勵方式,分別為語言激勵、行為激勵、競爭激勵、榜樣激勵、目標激勵、物質激勵和興趣激勵。在此次調研中,我們通過對這7種家庭勵志教育方式的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在家長方面:
語言激勵:超過90%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不錯”、“有進步”等鼓勵性的語言;
行為激勵:高達68.75%的家長不會通過擁抱、親吻、拍肩等行為方式去鼓勵孩子,農村人保守內斂,不善于用親密的肢體接觸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競爭激勵:42.40%的家長要求孩子向成績好的同學學習,27.30%的家長鼓勵孩子努力趕上他人,9.10%會罵孩子沒出息,剩下的21.20%則不與其作比較;
榜樣激勵:51.72%的家長會選擇自家優(yōu)秀、成功的親戚作為孩子的榜樣,20.69%的家長會以自身為標榜,但還有27.59%的家長不為孩子設立榜樣,同時沒有家長愿意選擇名人作為榜樣;
目標激勵:76.67%的家長會在日常生活或學習中為孩子設立目標,并保證達到目標后給予相應獎勵,23.33%從來沒這么做過;
物質激勵(圖12):98.30%的家長會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其中給孩子獎勵零花錢、零食和衣服的居多,而書籍及文具只占13.60%;
興趣激勵:超過半數的家長對孩子的興趣發(fā)展采取放任式態(tài)度,任其發(fā)展。
在孩子方面:
語言激勵:超過90%的孩子反映家長會對其說“不錯”、“有進步”等鼓勵性的語言;
行為激勵:68.25%的孩子說家長曾經通過擁抱、親吻、拍肩等行為方式去鼓勵自己,但其中只有16.28%的家長會經常這么做;
競爭激勵:有44.62%的孩子表示父母會鼓勵自己趕超其他優(yōu)秀的孩子;
榜樣激勵:據孩子反映,43.75%的父母會以自家優(yōu)秀成功的親戚作為孩子的榜樣,而以名人、父母自身及不設榜樣則分布稍次且平均,分別為20.31%、18.75%、17.19%;
目標激勵:孩子說父母經?;蚺紶枮樽约涸O立目標的高達87.30%;
物質激勵:孩子反映,在其受到的獎勵中,以衣服、書籍、文具、零花錢、零食為主,且其所占比例相近;
興趣激勵:孩子認為父母對其興趣不予支持的占18.04%。
對比表2的數據,我們發(fā)現,孩子偏向的激勵方式與家長常用的激勵方式存在偏差。孩子更偏向于興趣激勵(32.43%),這說明家長平時比較限制孩子興趣的發(fā)展,取而代之用物質激勵去補償,但事實證明孩子對于物質激勵和對行為激勵、目標激勵、語言激勵、競爭激勵的態(tài)度幾乎一樣,他們更需要的是自我興趣的發(fā)展和被肯定。
而就家長常用的激勵方式而言,他們最常用的是物質激勵(高達40.68%)和語言激勵(32.20%),其他激勵方式則小于10%。綜上發(fā)現,家庭勵志教育存在三個誤區(qū):
1、功利導向。家長在進行勵志教育時,以物質激勵居首,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了金錢為上的觀念,這會導致孩子功利心過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2、榜樣示范。在榜樣激勵中我們發(fā)現家長多以自家親戚作為孩子榜樣,自己以身作則做孩子榜樣的只占20.69%。雖然以自家親戚為榜樣比以名人為榜樣要現實,但孩子平日接觸最多的還是家長,所以家長樹立好榜樣也是激勵孩子成長的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
3、忽略興趣的重要性。調查顯示53.10%的家長不鼓勵也不反對孩子的興趣發(fā)展,有6.30%的家長甚至完全不支持孩子的興趣發(fā)展。正所謂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地方,若我們遏制了他的興趣發(fā)展很有可能就扼殺了一位名家的誕生。
四、勵志教育主題活動的初步實踐
勵志教育主題活動是 “心·希望”團隊支教的新增環(huán)節(jié),旨在將勵志教育主題貫穿到課余活動當中,探討勵志教育的作用。據此我們?yōu)楹⒆觽兣e辦了“世界2分鐘”、“乒乓球比賽”和“英語可以這樣學”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這種形式的活動受到永新希望學校老師的支持和廣大學生的喜愛,充分挖掘了孩子的潛能和內動力,使勵志教育成效明顯。
第四部分:建議及對策
一、政府層面
1、推動當地經濟發(fā)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家庭勵志教育缺失的首要原因是父母長期不在家,而父母外出的原因則在于務農帶來的收入較低,相比之下外出打工收入更多。若政府能積極引進外資,推動當地農業(yè)發(fā)展的升級,帶動當地第二、第三產業(yè)的發(fā)展,從而使農民收入得到可觀的改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則會有更多的人愿意留在農村,更多的父母愿意陪在孩子身邊,讓留守兒童不再留守。
2、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勵志教育
農村地處偏遠,信息閉塞,村民文化水平較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力不從心,時常走進嚴重的誤區(qū)。因此,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農民,提高當地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是十分必要的。
3、加大教育基金投入,建立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學校等教育機構
孩子們正處于思想啟蒙和人生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學校的教育態(tài)度和教育方式是孩子性格形成以及今后行為的關鍵原因和關鍵因素。因此政府應加大教育基金的投入,加大教育力度,在農村學校推廣勵志教育,使留守兒童塑造完好人格。
4、建立完善的補貼制度和獎勵機制
政府需建立完善的補貼制度,對條件較差的農村家庭給予扶助及一系列的物資支持;同時政府還可以在農村建立適當的獎勵機制,對于先進勵志的學校及個人給予獎勵,以此刺激農村勵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二、學校層面
1、重視勵志教育,加強教師培訓
農村學校教育大多僅限于知識層面,在精神教育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對于勵志教育更是了解甚少。因此學校應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提高教師對勵志教育的重視程度,讓他們從以傳授知識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育中轉變到既傳授知識又加強培養(yǎng)學生意志、激發(fā)學生成功志向、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的勵志教育上來。
2、建立可行的勵志教育模式
課堂是勵志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時穿插有關勵志教育的內容。此外,學校在學生的考試評比中可以要求學生按照自身的情況定下目標或者設定一個對手,在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公示優(yōu)秀學生名單或者告知家長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學校還可以效仿“勵志教育三大步”的育人模式。第一步,每天讀一封勵志信;第二步,讓學生填寫成長記錄,原則上要求“只記進步不記懺悔,只記快樂不記煩惱”;第三步,行動與自我評價,讓學生每天對自己的行為自我監(jiān)督和評價。
3、積極開展勵志活動,加強勵志氛圍建設
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邀請勵志教育專家或者對此有研究的教師定期為學生做勵志教育講座;還可采取記誦校風校訓、聆聽杰出青年事跡報告、唱勵志歌曲、看勵志電影系列活動、設興趣班、開展心理健康課程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積極進取的潛質。同時,學校應當重視并營造富有勵志精神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以熏陶學生,可充分利用教室、寢室、食堂等校園空間或者宣傳欄宣傳勵志格言,建設校園勵志文化。
三、家長層面
1、與孩子加強交流,改善溝通方式
要取得有效的溝通,則需不斷改善溝通的方式。首先,父母要與孩子在同一水平線上平等交流;其次,父母要學會傾聽,避免誤解,同時通過細節(jié)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再次,父母要努力創(chuàng)造溝通的機會,除普通的電話交流外,還需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前沿的方式來積極拓展情感交流的渠道。最后,父母應創(chuàng)造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很多留守兒童家庭當中僅有父親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父親”角色的缺失,母親則很難同時扮演兩個角色,在教養(yǎng)孩子中容易走極端,要么過于放松,要么過于嚴厲,導致交流氛圍缺失或失衡。因此,父親應盡量多回家看孩子,母親則應權衡角色的扮演。
2、走出教養(yǎng)誤區(qū),完善家庭勵志教育
在調研中家庭勵志教育存在不重視、功利導向、榜樣示范和忽略興趣等的誤區(qū)。因此,家長需要認清這些誤區(qū)并盡量規(guī)避它們。
同時,家長還應學會通過正確的方式鼓勵孩子,完善家庭勵志教育:第一,要保持對孩子的語言鼓勵。第二,要增加對孩子的行為鼓勵。第三,應適當運用競爭激勵。第四,應正確選擇榜樣運用榜樣激勵。第五,需重視目標激勵。第六,適當減少物質激勵。第七,要支持孩子的興趣發(fā)展。
3、臨時監(jiān)護人應積極擔負責任、履行義務
父母雙方長期在外務工的留守兒童,日常生活和學習大都由祖父母等臨時監(jiān)護人照料,較大的年齡差造成了巨大的代溝。因此,臨時監(jiān)護人應盡好應盡的義務,承擔應有的責任,在保障孩子基本生活的同時,多關心孩子的想法。
四、孩子層面
1、體諒父母,自強不息
沒有哪個留守兒童的父母是愿意離開孩子的,他們四處奔波,辛苦工作終究是為了把家建設得更好。因此,孩子應該更多地體諒和感恩父母,學會承擔,自立自強。
2、敞開心扉,主動交流
一方面,每個孩子應積極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敞開心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關心父母的同時自己也就得到了關懷。另一方面,在學校里,還應積極主動和老師、同學多多交流,做一個樂觀、開朗且大方的人。
3、堅定夢想,不懈追求
首先,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其次,應拓寬知識面,開闊眼界,不局限與眼前,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再者,要勇敢面對困難,不怕失敗;最后,要不斷激勵自己,堅持奮斗,為夢想不懈努力。
五、社會層面
1、加強對留守兒童勵志教育的關注
廣播、報刊、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工作者應對農村留守兒童勵志教育給予關注和報道,定期舉辦與該主題相契合的講座、報告等學術交流活動。
2、發(fā)揮名人效應,傳播正能量
根據問卷反映,名人明星是最能激勵孩子成長的群體,可見偶像的魅力和影響力是巨大的,明星名人都是臺前發(fā)光發(fā)亮,臺后默默努力付出的典范。因此,公眾人物應維護好自身的打造的良好形象,做好榜樣,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多投身公益,傳播正能量。
3、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
志愿者應不斷提高個人素養(yǎng),服務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給留守兒童帶去歡樂和知識,還應學會如何用自己優(yōu)秀的品質在短時間內感染他們,從而激發(fā)他們發(fā)憤圖強、追求夢想的內動力。另外,以短期支教為主要方式的志愿者還應做好回訪工作,保證對留守兒童關愛的持續(xù)性。
第五部分:結束語
“寶貝,我是你的大樹,一生陪你看日出……”這是當下流行的親子節(jié)目主題曲中爸爸們對孩子的承諾,現實當中又何嘗不是。家庭永遠是孩子們心靈的港灣,父母則是為孩子抵擋烈日和風雨的大樹,但孩子終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和庇護,去獨自與烈日相持、與風雨對抗,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但若父母一味的緊閉門窗,包攬一切,讓孩子與困難隔絕,百般寵愛,又或是完全放養(yǎng),連最基本的關愛和鼓勵都不給予,那么孩子將來何來的自信、勇氣和能力去獨當一面,開闊自己的藍天?
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無法成為立于孩子身邊的大樹,但卻可以扎根孩子的心里,無法手相牽,卻能心相連。但愿每一個留守兒童的父母能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多和孩子聯系,多鼓勵孩子,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切實走近農村留守兒童,傾聽他們內心的獨白,彌補他們缺失的愛,助他們發(fā)憤圖強,實現夢想,收獲勵志人生。
第6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43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20位用戶收藏,12人推薦!
農村留守學生教育現狀調研報告
一、留守學生教育的現狀與原因
前不久,_____縣關工委對全縣各中小學校的學生再一次作了調查。調查結果令人擔憂,大部分班級的留守學生超過35%,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學生的整體情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不愛學習,不務正業(yè),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厭學情緒比較嚴重;不思進取,沒有學習目標和人生理想;普遍不守紀律,不遵守法規(guī),常常惹是生非;行為習慣普遍比較差,不講文明禮貌,好吃懶做;是非觀念淡薄,心理發(fā)展畸形。
問題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監(jiān)護管理存在“盲區(qū)”。由于父母不在家,對孩子的關心不夠,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表現、變化;在家年邁的祖輩大多是文盲,既無精力和體力,也無教育能力,再加上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導致后來管不住、管不了,以致放任自流。
第二,家庭對“留守生”教育存在“誤區(qū)”。有的父母認為自己一輩子沒文化照樣過,子女沒多少文化照樣掙錢,因此對孩子的學習關心很少。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長,在孩子用錢方面十分慷慨,使一部分“留守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壞習慣增多。
第三,學校對“留守生”教育存在“困區(qū)”。學校有理、有序、有度的教育與家長的溺愛或放縱產生強烈碰撞,致使學校教育難。很多學生“打不得、罵不得”,部分學生還有逆反心理。如果老師稍有過激行為,少數家長就會以此為難學校和教師。
第四,社會環(huán)境成了“留守生”教育的“雷區(qū)”。部分學生受外界各種思想的影響,常常會出現穿著打扮怪異、早戀、賭博、酗酒、抽煙、盜竊、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
二、“留守生”的教育對策
第一,家長要有一個正確的親情教育觀。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兒童出現的生存危機和道德規(guī)范的問題,家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家長要破除“賺錢是我的事,孩子讀書、成不成才是孩子的事”的思想。有條件的父母,應該把孩子接到身邊,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對事物的對錯、好壞、是非等判斷能力差,家長要盡可能地多關注孩子成長。
第二,關工委、教育部門、學校要高度重視對“留守學生”進行各種教育。
1、學校要建立“留守學生”信息卡,制訂“留守學生”教學工作計劃,把“留守學生”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留守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專項教育活動。
2、學校教師要增強責任心和愛心。既傳授知識又要當好留守子女的“嚴父”和“慈母”,對其缺點和錯誤不姑息遷就,對其生活、思想、感情多加關心、理解和幫助。
3、關工委要加強對留守子女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幫助他們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和學會關愛他人,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解決留守子女問題的關鍵。
4、學校要配備心理輔導老師,加強對留守子女的心理輔導,這是解決留守子女問題的重要途徑。老師要學會洞察留守子女的心理,激活他們情感交流的欲望,教給他們保持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常識和經驗。
5、教育部門、學校還要進行內部體制改革。如建立留守子女寄宿制,改變教育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讓學生愿學、樂學,使學校真正成為他們的樂園。這是解決留守子女問題的有效形式。
6、注重對留守子女的監(jiān)護人進行培訓也是解決留守子女問題的重要一環(huán)。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老干部等,使監(jiān)護人對留守子女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及習慣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使他們轉變觀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水平。
另外,各級共青團、婦聯、公安、文化、要在黨委和政府的統(tǒng)籌協同下,狠抓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治理,徹底掃除各種不健康的書籍、音像對青少年精神的誤導。
第7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94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06位用戶收藏,25人推薦!
實踐之力始于足下,參與就是力量。
這個盛夏青春點燃了夢想,實踐照亮了前行的腳步。我們已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7月中旬我們來到桐城派的故里,人文氣息濃厚的安徽桐城。這里如同印象中的江南水鄉(xiāng)一樣,小橋流水,綠樹紅花。但也如同太多的江南一般,這里有著丘陵,山丘,世代阻擋著人們交流的步伐。一村一世界,大概就是這里真實的寫照。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城鄉(xiāng)不斷在相互逼近,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生活,越來越多人搬離了這里,留在這里的只有貧窮,困頓。如今,我們集結在這里,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去了解在這里的孩子,這里的學校,這里的教育。
行動的力量是偉大的。之所以我們選擇這個項目,是因為新聞媒體越來越多的在報道“鄉(xiāng)村教育空巢化”,鄉(xiāng)村學校教師少,待遇差,教學設施陳舊,鄉(xiāng)村學校的不斷合并,學校在減少,老師在減少。導致了整個鄉(xiāng)村教育呈現一種“空”,無人來管,任其自生自滅。但這一切似乎只是媒體的表象,如今我們想通過自己的走訪,切實做到了解,初步的概念。
我們來到了桐城市下轄的一個小鄉(xiāng)村,叫做小關村。這里只有一條主干道通往桐城市,大山環(huán)繞。仲夏,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學校有著幾分寂寥,又因為學校已經放假,少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更顯得這里的格外凄涼。在學校里眺望,不遠處就是大山。整個學習學校,只有兩棟簡單的教學樓孤單的矗立在這里,教學樓前面那一塊不大的空地就是學生們的操場,說是操場,也只是放著一個籃球框。但這已是學生們的全部娛樂活動的來源。學校的地面已經有些破損,少了人氣的校園,有些雜草已然冒出頭來。這里的一切似乎都靜止了,只余下時間在靜靜的走著。
沿著大道不斷向前走著,道路兩旁種植的都是一些應季蔬菜,很多農田已然荒廢。走在這一路突然有些覺得城鎮(zhèn)化的腳步確實有些快了。路邊的房子大都是大門緊閉,偶爾只有零星的幾個老人坐在門口,路上碰到的不是拄著拐的老人就是蹣跚學步的幼兒。他們或許是這個村子最后的堅守者。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學校周邊不應該是孩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嗎?但事實上一路走來,孩子真的沒有幾個。而且據我們了解,這已經是比較大的村子了。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我們找到一些正在閑聊的人,問詢了一下關于這個學校的事情,其實說到這個學校,他們大多還是頗有感慨。其實從前這里的人口還是很多,孩子們也多,學校周圍很是熱鬧。放學時都是成群結隊的離開,但隨著人口不斷外出打工,留下都是些老弱,或是不愿意出去的人。整個村子就空了。孩子的父母出去了,自然會帶走孩子,不論是考慮到就近照顧還是教育的先進化,父母走了,孩子走了,整個村子最精壯的人口走了,自然村子空了,或許這就是正在中國上演的鄉(xiāng)村的消亡。村民還說只要有點條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了城鎮(zhèn)上學,為的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還有現在鄉(xiāng)村教師的素質太差了,到現在學校里大都都還是教學生們父輩的那些老師。
隨著我們走訪的深入,也為了了解更多的情況,我們約了一個小學老師來了解相關情況,方老師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談起現在的教育狀況,也是頗感難受。她說從前她帶的班里大概有70多個人,但現在只有20多人。其實人數的多少不決定教學質量,只是人多時課堂氣氛活躍,有種教學的成就感。方老師也給我們分析了目前的形式,計劃生育是主要的原因,導致學生生源的減少。還有就是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孩子們更多的選擇了和父母外出,就近入學。談及鄉(xiāng)村教師的質量和收入,老師苦笑著說,確實,教師收入低,導致很多人不愿意選擇教師這一行業(yè),更別說到我們這里的小鄉(xiāng)村來當老師了。以她的學校為例,老師已經屬于大齡教師,而且沒有了原來的教師分配制度,教師的更新制度極慢。新老師的更新慢,這也導致了很多音樂,體育這類的發(fā)展課沒有人帶孩子們上,現在他們只能最多放放音樂讓他們聽聽,體育課就是玩玩。不過說起教育資源,方老師卻說,其實國家的很多扶持制度都很不錯,尤其是對農村地區(qū),不僅有圖書資源,還有遠程教育資源。不過很多這些資源都在閑置著,沒有真正實際投入使用。一方面是大多數老師年齡偏大,對這些資源不懂的利用,另一方面當地政府由于農村人口的不斷減少,也對教育的重視力度逐年下降。目前的鄉(xiāng)村教育真的似乎已經陷入“空巢化”。
鄉(xiāng)村的教育似乎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的魔障,人口減少,學生減少,政府投入減少,老師減少,更多有條件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城鎮(zhèn)上學,鄉(xiāng)村的孩子更少。這也許意味著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城鎮(zhèn)教育,但我們忘了還有一批孩子駐守鄉(xiāng)村,他們沒有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只能繼續(xù)在沒落的鄉(xiāng)村小學讀書,這或許是時代發(fā)展的悲劇。
實踐在桐城,感知在鄉(xiāng)村。通過一系列的走訪,我們對現在的鄉(xiāng)村教育是一種擔憂,逐漸空巢化的農村教育誰來拯救,繼續(xù)堅守在農村的孩子有誰來撐起他們的明天,更多的鄉(xiāng)村教育者又從哪里尋得。這一列問題亟待更多有識之士來尋求答案,為鄉(xiāng)村教育的發(fā)展提供有效建議。
第8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28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75位用戶收藏,20人推薦!
隨著出門經商打工的人多了。留守兒童也自然多了起來,永嘉縣西岙鄉(xiāng)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邊的留守兒童占的比例是最多的,也是最為困難的,而那就是我們 “愛暖童心”實踐隊的目的地。
社會實踐活動就從來到西岙鄉(xiāng)拉開了序幕。頂著烈日炎炎的天氣,經過幾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一個海拔700米,面積43.50平方千米,而人口僅有6000人的的偏遠山區(qū),被喻為“永嘉西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的開始了,通過對這次的體驗讓自己更進一步了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想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會實踐的第一天,我們便分配好了工作,實踐隊主要以支教為主,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招收當地的留守兒童。我們分成了4個小隊,其中三隊出去拜訪附近的鄉(xiāng)村招生,還有一隊則負責后勤工作。招生過后,我們很順利地在西岙中心小學進行了為期一個星期的義務支教。在文化知識和興趣愛好培養(yǎng)方面,我們盡我們所能使他們感受到學習的重要和快樂,當然我們自己也從中學到了很多。
在6月30日下午在鄉(xiāng)政府的會議室舉行了開幕儀式,同時得到了鄉(xiāng)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贊助。7月1-2日,我們在附近相連的村子針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家庭情況和學校的教學情況做了詳細的問卷調查。7月3-4日,我們以6個人為一小隊來到了大若巖和獅子巖風景區(qū),以關愛留守兒童,“留守兒童不留守”名義,開展了萬人簽名和慈善募捐活動。同時,大若巖政府也表示了對我們此次募捐活動的支持。我們此次募捐所得用于購買慰問留守兒童的學習用品上。7月5日晚上,我們在老的中心小學的舞臺上展現了我們這段時間教育和學習的成果,很高興邀請到了鄉(xiāng)政府的工作人員、村長、學校的教導主任和當地的村民前來觀看。演出由于條件的限制,舞臺燈光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學生的賣力演出贏的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實踐在演出的落幕告以段落。
回想在那的日子, 有快樂也有痛苦的。就拿學生來說有的很聽話有的很調皮。對于聽話的孩子,我們可以輕松的教學,而調皮的孩子不聽話使之不好教導。不過我們還是認真的教導好每個學生。
不過在那邊也有很多樂趣。相比城鎮(zhèn),鄉(xiāng)村的山更加的綠;鄉(xiāng)村的水更加的清澈;鄉(xiāng)村的空氣更加的清新;鄉(xiāng)村的天空更加的碧藍;鄉(xiāng)村的人民也更加的純樸。晚上在學校教室的欄桿前看夜空更是別有一番趣味,像數數著天上的繁星或是單單仰望夜空中奇異的星座圖,都能安靜我們的心。不知不覺我們在心底埋下了思念的種子,在以后的歲月里發(fā)芽、成長。不管我們是在支教還是在調查,村民和學生們都積極的配合。他們以一顆真誠的心歡迎我們的到來,一顆感恩的心送我們離開。
總結這次時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是我們每個人的第一次社會實踐,但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實用的,受益非同的社會實踐,相信這將會對我的以后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作為當代大學生,身負重任,更不可懶。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清楚地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經濟發(fā)展的必要性。自然不是說空話就能成功,要付注于行動才會有深的體會,有更多的所得。實踐出真知,毫無疑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第9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569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15位用戶收藏,18人推薦!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黃江鎮(zhèn)20xx年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活動。時間飛逝,很快,一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就結束了。在這一個月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許多方面也有所提高,例如,在交際能力上,我比以前開朗了,更加主動的去認識朋友,跟同學們聊天等等。在這一個月里,鎮(zhèn)政府組織了很多活動。例如,組內交流活動,由各小組組織一個內部活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社會調查活動;興趣培訓活動;第一桶金活動。
組內交流活動中,我們“三黃組”組織了一次打羽毛球的交流活動。我們組織組員一起去打羽毛球,促進各組員的感情。在活動中,我們有說有笑,玩得不亦樂乎~!玩累了,我們就一起去麥當勞填飽肚子。在其中,我們各自說說在大學里的生活,對大學學習的看法,交流交流一下我們的經驗。這次的組內交流活動,使我的交際網擴大了不少,認識了很多同學。
接著,7月25號這天,我們進行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那天,我張文樂,陳勇同學和志愿者黃先生去探望孤寡老人張老人。據張老人說,他5歲的時候就盲了,現在已經86歲了。可以想象他這81年的不見天日的生活有多么的困難,有多么的艱難。那時,我覺得張老人真的挺可憐的。他住的屋子很殘破,很舊。我想為他做點什么,但是,我又不知道我能夠做些什么。我真的真的不知道。我也只能在這里和他聊天,說說話,為他的生活增添一點色彩。我聽黃先生說,政府每個月都會組織一些志愿者來探望這些孤寡老人。的確,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社會的幫助。我由衷的希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我們能夠為這些孤寡老人做更多更多的東西,使他們都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興趣培訓活動中,我參加了交誼舞培訓班。因為培訓班里,我們男生比女生還多,所以,我們的舞蹈老師何老師就交我們跳叉叉舞。雖然,我們只有三天的學習時間,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十分認真的學習。我知道,我們參加了這次活動的學生都對舞蹈有一定興趣。在這短暫的三天里,我們學習到了如何和別人更好的配合,更加增添了我們男女同學彼此之間的認識。從中,我也變得不再那么的羞澀,能主動的邀請女同學一起練習舞蹈。
在社會調查活動中,我覺得這是我們比較辛苦的一次活動了。在這活動的幾天里,我們在我們住的三條村的工廠里和到鎮(zhèn)上的一些企業(yè)里詢問。因為,我們的主題是有關企業(yè)等單位使用什么樣的人才。在活動中,我們當然會遇到一些困難。例如,企業(yè)領導并不想見我們,或者只跟我們聊了幾句就走了等等的問題。但是,我們并沒有氣餒,因為這是考驗我們能力的時候。我們也只能繼續(xù)堅持。最后,我們終于完成了我們的調查活動。雖然,我們在社會調查匯報會里面,發(fā)現我們的調查工作和其他組還有一定的距離,有一定的不足,但是,我們并沒有灰心喪氣。因為,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無論在勇氣方面,吃苦耐勞方面,還是在應變能力方面,我們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所以,我們是獲益不淺的。
最后,我們進行最后的一個活動----第一桶金。第一桶金,為期10天,在這10天里,我們各組成員都發(fā)揮出了自己應有的水平。我們賣的東西都得到了廣大人民的一致好評。為什么這么說了?因為他們都光顧了我們的每一個攤位。而且還不只一次了。這次活動,是我們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最辛苦的一次活動了,為期10天,下午早早的就在公園正門擺好攤。面對著炎熱的太陽,熱得滿身大汗。雖然辛苦,但是我們都沒有過多的抱怨,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做生意,第一次掙錢,我們要全力以付,做到最好。第一桶金活動,使我明白了做生意的艱難,明白了掙錢的不易。雖然總體上都不錯,但是,我們付出了這么多的辛苦,才掙到那么一點點錢,有些組的比我們的還少了?,F在,我明白了父母的辛苦,父母掙錢的不易啊!也真正明白了“一粒一滴汗,粒粒皆辛苦”的含義。以后,我要更加節(jié)省的發(fā)錢了,掙錢不容易啊!
這次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使我在許多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我真的感到很高興。
第10篇 關于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44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92位用戶收藏,16人推薦!
從余坪回來已有數日,一直不愿意寫些什么記錄我短短十天的支教生活,因為有太多太多讓我感動讓我心酸讓我震撼讓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復的回憶不斷涌上心頭……
記得是7月25日,從學校出發(fā)倒地鐵又坐城際到北京,在北京踏上了北京——隴西的火車,從沒做過那么長時間硬座的我們懷著對黃土高坡的無限憧憬和對即將入住的余坪小學的向往與期待,硬是堅持了16個小時。到了早已心心向往的西北后,發(fā)現這里的一切都那么不同,從來沒去過西北的我東瞧瞧西看看,對這里無限好奇,采購完畢就坐車去山上,山路崎嶇,透過車窗將滿城風光盡收眼底,心情激動得無法言說。
安頓好以后,第二天便是與孩子們見面的日子了,我是六年級的班主任,當初想著六年級會比低年級的孩子們懂事聽話,但當我走進教室里的那一刻,黑壓壓地坐滿了人,男生特別多,而且哪里全是六年級的孩子,有初中的有高中的,跟我差不了幾歲,都說著當地的方言,給我?guī)砹擞嗥旱牡谝粋€麻煩,還好有我的小班長杜婷,像一個小領導一樣幫我管理著班級,大方懂事,幫助我很多。
上課的時候大家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不愿意互動回應,每次我問問題的時候大家都大聲回答我,每次布置作業(yè)的時候都特別及時地上交,還有我的課代表杜佳全,從當初的推脫靦腆到最后混成跟我最熟的幾個同學之一,都是令我特別欣慰的事情。
還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吃飯,11個人每天分工合作,井井有條地為大家準備吃的,在家都是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到了山里來竟然也可以自己做吃的自己照顧自己,讓我真正體會到了自己的成長。
課余時間是我與大家熟絡的重要時間段,會與大家聊聊天,談談心,像一個大姐姐一樣關心我的學生,了解我的孩子們,他們的淳樸善良,天真無邪都讓我震撼讓我向往。他們會從家里摘梨給我吃,會帶我到他們的秘密基地玩耍,會跟我分享好多好多小秘密,會在我生病的時候關心我給我找“醫(yī)生”,會在我們停電了沒有午飯吃的時候在校門口等著讓我去他們家里吃,會給我?guī)Ъ依镏蟮挠衩缀屯炼?,會帶我到鄰村轉轉,會給我們做家訪的小翻譯,會在晚上一起坐在草堆上看滿天繁星……那么多那么多美好的回憶都讓我在余坪留下永生難忘的記憶。
最后一天有一個匯報演出,每個班級都要出一個節(jié)目,這可難壞了我這個不會唱歌不會跳舞的小班主任,最后在網上找了個話劇,大家每天都賣力地演出,那么長的臺詞很快就背下來,而我與大家的感情也在排話劇中逐漸升溫,最后的演出完美落幕,我們余坪劇組棒棒的!
還有一起支教的另外10個支教老師,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包容,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其樂融融,還有臨走前一起喝的酒,正是支教讓我們這一幫不認識的同學從陌生走向熟悉,成了要好的朋友。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的學生周剛和佳全,在我們走的那天他們倆提前走下山為我們送別,本想當天就走的我太舍不得,留下來跟他們玩了一天,臨別還是沒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淚。
曾經認為短短十天的支教活動并不能給學生們留下太多印象,我們走了以后還會有更多支教老師到余坪去,很快我們就會被遺忘,但是孩子們給我寫的留言滿是不舍和留戀,回家這么多天了,學生們一直跟我保持聯絡,告訴我不會忘記我,囑咐我注意身體,這些舉動都讓我很驚喜。
這次支教讓我這個還有些孩子氣的任性的小女孩轉換角色去做孩子們的老師,時而跟他們打成一片,時而嚴肅認真,我愿給他們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印象,同時他們在我心里永遠是最真最善最美的孩子。如果可以,多希望能待更長時間,如果有機會,多么想再去幾次,我會帶去一個更稱職更成熟的我,也愿看到仍保持著最質樸最純粹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