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詞大全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4-04-06 08:48:01 查看人數(shù):53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第1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85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8分鐘,共有166位用戶收藏,11人推薦!

各位老師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四通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時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導游員,大家叫我小劉好了。坐在前方駕駛位置上的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jīng)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今天能擔任本團的導游工作,認識這么多的教師朋友,我覺感到很榮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也希望大家能積極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點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宮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條街,位于南開區(qū)宮南宮北大街,1985年經(jīng)市政府整理恢復其傳統(tǒng)風貌,命名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別于一般的商業(yè)街,在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國四面八方的各種工藝品、文化用品,其中以響譽國內(nèi)外,具有濃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的風箏最有名氣,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那么古文化街到底怎樣呢?還是大家親自游覽后再作評價吧。

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2345,下午4點時車子將會在宮北大街等大家,希望大家不要遲到,請靠窗的游客把窗子鎖緊,貴重的物品請隨身帶好,好,請大家開始下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帖金彩繪,翠頂株楹的仿清牌樓,高大雄偉,上面的彩畫叫做旋子彩畫,上書“津門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帶是82019年前的一處聚落,當時統(tǒng)治北方的金人在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監(jiān)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qū)域,逐漸開發(fā)拓展形成的,六、七百年間始終是天津城市商業(yè)繁華地段,對天津地區(qū)的開發(fā)起過難以估量的作用,稱作津門故里是當之無愧的。

好,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這條街吧,大家注意到?jīng)]有這條街的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都有一幅幅彩畫,這些都是開光清式蘇畫,大多是人物故事。我們來看一下集珍閣下枋間的彩畫,上面畫的是《三國演義》中的8幅畫,有“桃園三結(jié)義”、“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鳳儀亭呂布戲貂嬋”、“當陽拒曹”等,從西蜀角度著重刻畫了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的忠義英勇的故事。我們在看對面梨園閣枋間,上面畫的是古典戲曲名著《西湘記》,描寫的是崔鶯鶯與張君瑞的戀愛故事。

好,我們往前走,邊走邊看,每間店鋪上都有彩畫,每幅彩畫都有一個故事。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宮前廣場。著名的天后宮就坐落在這里了,在進入天后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對面的戲樓,這座戲樓是天津最早的露天舞臺,也是天津最早的群眾自娛自樂場所。戲樓是木結(jié)構(gòu)樓臺式建筑,坐東朝西,東通海河,西向?qū)m前廣場,上面是戲臺,下面是通道,還可以過馬車。原先的戲樓距離天后宮只有5米,周圍都是低矮的平房,顯得擁擠雜亂,文革時戲樓被拆毀,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戲樓是1985年時重建的,高12米,寬10米,進深11.5米,抱柱貼金楹聯(lián)上寫:“望海闊天空千帆迎曉日,喜風清云淡百戲祝豐年”。在過去,戲樓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場所,沒年農(nóng)歷3月23日天后娘娘華誕這一天,酬神演出就達到了高潮,后來日本侵略軍占領天津后,戲樓終止了酬神演出活動。

好,現(xiàn)在我們轉(zhuǎn)過身來看看,天后宮山門前有兩棵高大旗桿,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幡桿,高26米,幡桿由若干根銅糙木和鐵糙木接成,外層纏麻抹灰,再涂上油漆,經(jīng)冬歷夏,堅固結(jié)實。據(jù)說幡桿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使整個建筑群顯得錯落有致,氣勢不凡。后來便為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進香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使用。

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間素稱天后為“娘娘”,所以天后宮又被稱作娘娘宮。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國寺廟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宮卻是坐東朝西的,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津門三岔河是漕運中的必經(jīng)之地,既是河運的起點,又是海運的終點,成為河海聯(lián)運的中轉(zhuǎn)站。當時航海技術(shù)不發(fā)達,漕船經(jīng)常葬身魚腹,為滿足船民、商賈及政府官員在漕運中所需要的精神寄托,祈求海神天后對航行的庇佑,就在海河西岸建起了天后宮,廟門朝東,直面海河,南來北往的船只,都拋錨停泊,進廟燒香。有些船只因沒時間或某種原因無法靠岸,船民、商賈也可以在船上朝拜天后,祈求平安。這樣,既滿足了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也順應了當時繁忙的航運需求,滿足了無法登岸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山門,為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九脊歇山青瓦頂,有三門,中間為圓形拱門,取意古代說法“天是圓的”,兩旁為長方形便門。門額上刻有“敕見天后宮”四字,中間拱門內(nèi)有“護佑三津”的匾額。天后宮初建時并無此山門,這坐山門是乾隆2019年增建的。

大家隨我進去,迎面為木結(jié)構(gòu)的兩柱一樓式的牌樓,左右兩邊分別是鼓樓和鐘樓。走過牌樓,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前殿,殿內(nèi)中間供奉的是護法神王靈官,兩側(cè)為“千里眼”、“順風耳”和“加惡”、“加善”。

我們現(xiàn)在穿過前殿,來到了正殿,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們前面說過天后娘娘可以保佑過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稱天后,必是女神無疑了,她不是玉帝、西王母那些空想編造出來的神位,而是依據(jù)實有的人和某些傳說夸張附會而成的。

史書上說她姓林,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島人。因為出生后一段時間內(nèi)不會哭,故起名林默。她她生長在海島,習于水性。相傳她自幼聰慧,15歲便精通醫(yī)理為人治病,決心終生行善濟人,同時她又熟悉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險的漁民,最終不幸被臺風奪去了年輕的生命,死時年方27。又相傳,在其死后顯靈救助難民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紛紛拿錢修建媽祖廟,祈求渡海平安。當然這也都是些傳說。不過,在宋代,我國的航海事業(yè)雖有較大發(fā)展,但在當時造船和航海技術(shù)的條件下,海上安全是無法保障的廣大的航海人員幻想有一種超人力量來保佑他們平安地飄洋過海。林默的一些動人傳說,自然很容易被選中作為超人力量的偶像。關(guān)于天后的傳說起初只流傳于浙、閩一帶,后逐漸被官府承認,宋朝時先后被封為“靈惠夫人”、“靈惠妃”元朝時被封為“天妃”,到清朝時候才被封為“天后”可見封號逐步加升。

穿過正殿,我們來到了藏經(jīng)閣,藏經(jīng)閣舊稱后樓,是磚木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閣,建于明朝,后經(jīng)多次修整。

穿過藏經(jīng)閣,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啟圣祠,也就是后殿,原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來作為存放皇會期間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輕像的地方。在天后宮內(nèi)兩側(cè)的廂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館,里面介紹了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變遷。從側(cè)面見證了“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城”這一說法。同時還陳列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人,婚俗展覽等。

第2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91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09位用戶收藏,28人推薦!

天津古文化街的導游詞范文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諸位來天津古文化街參觀游覽。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為天津城市增添了幾許異彩,以其特有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著來自遠來的異鄉(xiāng)游客。

這條街上有一座享譽幾百年的古廟,它原名天妃宮”,后該稱天后宮”。天津東臨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天后宮就是在漕運大發(fā)展的情況下,為庇佑漕運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廟宇。

天后宮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坐東朝西,是天津市區(qū)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宮,從東到西,由戲樓、幡桿、山門、樓牌、前殿、正殿、藏經(jīng)閣、啟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鐘鼓樓、張仙閣和配殿等建筑組成。

幡桿,在天后宮門前。據(jù)說,幡桿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使整個建筑群顯得錯落有致,氣勢不凡。后來,幡桿在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進香日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

山門是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組成。門額是用整磚雕刻敕建天后宮”,這個山門是清朝乾隆年間增建的。

進得山門,迎面是木結(jié)構(gòu)的兩柱--樓式牌樓。牌樓是元、明時代天妃宮前的標志。護國庇民”意思是上以護國家,下以庇民生?!?/p>

在牌樓兩側(cè)的,北邊是鼓樓,右邊是鐘樓。

過牌樓,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宮最早的山門,供奉護法神王靈官和人稱四大金剛”的千里眼”、順風耳”、加善”、加惡”。

越過前殿,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龕,身披霞披,頭戴鳳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兩旁。

穿正殿,即為藏經(jīng)閣。藏經(jīng)閣是磚、木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閣。現(xiàn)為民俗博物館展廳。

在藏經(jīng)閣的后面,過甬路,為啟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宮供奉主神,當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天后宮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了佛道混雜,百神聚集的復雜情況。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藥天師、白老太太、龍王、藥王諸神。

現(xiàn)在的天后宮內(nèi)兩側(cè)廂房陳列有介紹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和變遷,陳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及各種民俗造型(婚禮儀仗、服飾等)、清代水機等文物。

綜觀天后宮的建筑,經(jīng)歷了各個時期的重修、大修及重建階段,形成了其特有的風格。

出廟門,以北的一段街,叫宮北大街”,廟門以南的大街即名宮南大街”。

宮南”、宮北”口兩處樓牌共有樓匾四塊。

南口南面樓匾為津門故里”四字,北口北面樓匾是沽上藝苑”,二字八句,對仗工整,恰似極好地一副聯(lián)語。

漫步古文化街,進出店鋪時,您會看到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有一幅幅極具江南造園藝術(shù)風格的蘇畫。構(gòu)圖生動有典,形態(tài)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絢麗無比,風采迷人。

讓我們來瀏覽一下蘇畫吧!

南口集珍閣檐下枋間畫的是《三國演義》,從最東一架梁枋是桃園三結(jié)義”,接下去依次是虎牢關(guān)三英站呂布”、鳳儀亭呂布戲貂禪”、三顧茅廬”、當陽拒曹”、甘露寺劉備招親”、夜戰(zhàn)馬超”、截江奪斗”等八幅,從西蜀角度著重刻畫了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的.忠義、英勇故事。對面的梨園閣枋間也有畫八幅,畫的是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也就是相府小姐崔鶯鶯與趕考書生張君瑞的戀愛故事。從北邊的一架梁枋起依次是張生驚艷”、張生普救寺借廂”、墻角遙見”、崔鶯鶯夜聽琴”、張生跳墻”、書齋相會”、拷打紅娘”、長亭送別”。

此外,鄉(xiāng)景齋枋間的化蝶”、十八相送”;文運堂書店的水漫金山”、祭塔救母”;蕓萃齋、印景軒、風來閣、石古齋的枋間畫的也都是《紅樓夢》中大家熟知的一些故事。

在門面建筑裝飾中除彩繪故事畫外,另樹一幟的是磚、木雕刻裝飾。其內(nèi)容廣泛,多數(shù)帶有濃郁的民俗氣息和吉祥喜慶寓意。

士寶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圖》幾處波瀾起伏、情節(jié)變化的畫面。北頭一幅是:汴河岸邊泊著許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搖櫓。船工的奮力以進,說明載重量之大河水上運輸?shù)姆泵o張情況。中間一幅,畫面正中是汴河上東水門外的虹橋。橋下一只載滿大船正要通過,全體船夫緊張操作,橋上車輛、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構(gòu)成一股都會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高潮部分。

當您走進店鋪前,抬頭瞧瞧門面字號,會發(fā)現(xiàn)這里每家店鋪的牌匾都帶有古老的傳統(tǒng),給講求生意興隆”的商業(yè)環(huán)境增添了不少濃郁的文化氣息。金字牌匾”在文化街各店鋪普遍懸掛,為街區(qū)增添了墨妙異彩。

正是這樣,古文化街無論建筑風貌、店鋪裝修、匾額楹聯(lián),經(jīng)營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賞心悅目;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yè)店鋪叢聚本街,供您觀賞、選購。至于中西樂器、藝術(shù)陶瓷、裝潢小件也都有專店,買上一兩件,固是愜人心意的事,而流連一番,或許也可以受到熏陶、啟迪,攝取到一些營養(yǎng)吧。

好,謝謝大家,我的講解到次結(jié)束了。 但愿后會有期,我能再次為您服務。愿天津古文化街一行留在您美好的回憶中。

第3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5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42位用戶收藏,17人推薦!

tianjin ancient culture street with 600 years history, standing in the area of key section in upstream of the haihe river, is located in nankai district of tianjin. covering an area of 224,200 sq meters, it used to be one of earliest water transport docklands in tianjin where is one of the busiest cities of commerce and trade in history. as a cultural precinct, tianjin ancient culture street is well known by the local and overseas tourists. the two attractions, yuan huang ge and tian hou temple are two historic cultural relics in the list of city level ones reversed.

tianjin ancient cultural street rebuilt in 1980's is one of the great successes in the renovation and redevelopment. the whole block is still conserved the e_isting urban pattern and tiss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yout. the lanes and houses in the street are almost preserved in a good condition with tianjin local feathers. in past time, whenever the day of 23th of march in lunar calendar was coming, a great ceremony would be held here, which it is said that it is the birthday of heaven mother. on the ceremony, many chines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s would be seen, such as shiziwu (dancing play as a lion), huahanchuan (dancing with a ship 杔ike dressing), caigaoqiao (dancing standing on a high stick) and so on.

as the result of e_panding tian hou temple, renovating yu huang ge building and renewing the haihe lou, this street with fine landscape and distinctive architectural style has been a flourish, cultural and tourist area. the new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the street ha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waterfront and connecting with surrounding around, especially the old city in the west.

第4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78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2分鐘,共有200位用戶收藏,15人推薦!

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僅有的兩個5a級景區(qū)之一,是老天津人常去之處,不僅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的天津特色,更匯集了天津的多種手工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到天津旅游的廣大游客的首選之地。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天津最古老的城區(qū)之一——天津古文化街。我們將用40分鐘左右的時間了解天津城的發(fā)展歷史的片段,認識一些曾與天津緊密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感受天津的特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回憶古文化街中曾經(jīng)的往事。特別需要提醒大家,保管好個人物品,注意安全。

天津古文化街中的天后宮聞名于世,它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并且是唯一的御賜修建的媽祖廟。天津古文化街便是以天后宮為中心,逐漸聚集、發(fā)展起來的,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區(qū)域,它主要由宮南、宮北兩條大街組成,全長約680米,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我們今天將依次游覽民俗胡同——“通慶里”,道教圣殿——“玉皇閣”,紀念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嚴復的“天演廣場”,以及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的“天后宮”。此外,在游覽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陸續(xù)看到以蘇式彩畫形式繪于文化街店面上的中國傳統(tǒng)故事、民間英雄,以及吉祥圖案;還會看到各色老字號、傳統(tǒng)民間工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以及天津特色的民俗民風;還可以品嘗天津的特色食品和小吃。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同游覽。

古文化街牌樓

作為天津古文化街的標志性建筑,在南北兩端的入口各有一座貼金繪彩、翠頂朱楹的牌樓。眼前這座牌樓就是其中之一,體現(xiàn)出典型的明清特點,上寫“沽上藝苑”四個大字。沽指水,古時的天津,水陸相間,素有“七十二沽”之稱;天津又是曲藝之鄉(xiāng)、曲藝的窩子,所以稱為“沽上藝苑”再恰當不過。

牌樓的背面上書“金鰲”二字,取鯉魚跳過龍門化龍之意,祝愿來到這里的人飛黃騰達,萬事如意。

走過牌樓后,可以看到地面上密布十二枚銅錢,游人經(jīng)過此地,取“踏金踩銀”之意,祝大家生意興隆、招財進寶。

古文化街兩旁的彩繪

進入文化街,一眼望去,便覺古色古香。除了傳統(tǒng)樣式的建筑外,兩邊店面上的彩繪更是增色不少。這些彩繪是文化街修繕之時請了10余位蘇州的畫師,以中國傳統(tǒng)故事、傳統(tǒng)人物、以及各色花鳥為題材所創(chuàng)造的800余幅作品,題材豐富、內(nèi)容廣泛。

傳統(tǒng)工藝“泥人張”

我國的泥人主要有這么幾大種類:無錫惠山的大阿福;河北??h的泥咕咕;天津的泥人張等。天津泥人張成名于清道光年間,后經(jīng)幾代人傳承,在國際上屢獲殊榮,是天津的著名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

泥人張彩塑的題材豐富,多以傳統(tǒng)故事、傳說中的人物為素材,如《紅樓夢》、《西廂記》、《三國演義》等,還有《鐘馗》、《八仙》等,更有市井人物、普通百姓等。

立于泥人張店面門口的兩個人物稱為“和合二仙”,是泥人張店面的傳統(tǒng)造型,喻意和諧、和睦、和氣、和美、合作之意,取和氣生財、共同發(fā)財之意。

通慶里

在古文化街有一條極具天津地方特色的胡同——通慶里,它始建于民國2年,是目前天津獨具規(guī)模的、中西合璧式的四合院群落,距今有近百年的歷史。它早年是天津的一大鹽商卞家的宅院,既有徽派建筑的特點,又有民國時期建筑的特色,顯示了當時的時代特征。1982年文化街改造的時候沒有急于拆掉,經(jīng)走訪了很多專家,查了很多資料后,沒有拆除,而是加以整修。

通慶里全長約60米,兩頭各有過街三層小樓,中間兩邊各建有五個、共有十個獨立的院落。進入巷口,抬頭就可以看到一個蝴蝶狀的鏤空木雕,寓意通達吉慶,通慶里也是由此得名。甬道地面上有多個印有 “通達吉慶”四個字的純銅的井蓋。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無論怎么念都是非常吉祥的。像“吉慶通達,通達吉慶,通吉慶達”,大家想一想為什么。

作為歷史風貌建筑,通慶里被保留了下來,并得到了修繕。修繕一新的通慶里也隨處顯示著天津的民俗味道。通慶里東西兩側(cè)兩邊的壁畫整修之后加上去的。首先大家看到的這兩幅壁畫,一幅描繪的是節(jié)慶期間民間踩高蹺的熱鬧場面;另一幅稱為“文明娶親”,描繪民國初期天津民間半中半洋的迎親場面;這幅“俏皮話”極具天津地方特色,其中之一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請大家再仔細看一看,還有哪些俏皮話呢?

為了最大保留原有的風貌,原有的構(gòu)件沿用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中間的8個跨院所有的墻磚都是通慶里當初使用的老磚。古文化街是里弄式的建筑,很多建筑有徽派建筑的痕跡。看到二樓圍欄上面十字鏤空的堆砌方法,就是典型徽派建筑特點。

細看整個通慶里可以看出,胡同中的主要建筑是二層的,但是唯獨東西兩側(cè)的小樓為三層過街樓。這個過街樓有很多傳說,因為當初通慶里是卞家的宅院,卞家自然會選擇風水之地。古文化街東臨道教圣殿玉皇閣,南側(cè)不遠就是媽祖文化中心天后宮,在當時是塊風水寶地。兩邊的過街樓喻意“把住東西”。“東西”在中國人眼里有財物之意,那么“把住東西”就是把住了錢財。還有其它衍生出來的說法,一個是起到瞭望哨的作用,因為這么大的宅戶需要家丁看家護院,這個瞭望哨可以俯瞰通慶里的全巷。再有一種說法,因為通慶里當時是磚木結(jié)構(gòu),為了預防火災,所以建設了高于通慶里的建筑。還有一種說法是三樓是供老爺納妾續(xù)弦之用。

在通慶里的這一端畫有另一組壁畫。左手邊的這一幅就是非常著名的《潞河督運圖》,它體現(xiàn)的就是當時天津督運糧食的景象。畫上這幅橋的位置正好是古文化街南邊的東浮橋,現(xiàn)在叫“金湯橋”。以前之所以叫東浮橋是因為當時是一條條小船搭建起來的。在古文化街對面以前就是糧倉。南糧北調(diào)的糧食在這里會擱置一段時間再北上。對面這幅是根據(jù)楊柳青年畫“黃大門”進行雕刻的。之所以叫做“黃大門”是因為在這幅年畫中間有一戶人家的大門,在原畫中這個大門的黃色的,所以叫“黃大門”。它體現(xiàn)了天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年時候的習俗。整幅畫從這邊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一直描繪到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景象。通過這幅畫就能了解到天津的春節(jié)期間的民俗習慣。

玉皇閣

走出通慶里,就可以看到玉皇閣。天津人稱之為“玉皇閣(gǎo)”。據(jù)史料記載玉皇閣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天津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初建成時,“玉皇閣”是當年天津規(guī)模最大的道教廟宇。殿內(nèi)主要供奉的是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僅次于三清的玉皇大帝,它是道教世界中級別最高的神明之一。但在民間的神仙世界中,玉皇大帝卻是眾神之王,統(tǒng)領三界十方,就連人間的皇帝也由它管轄,因此它也就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世界主宰。

玉皇閣的原建筑群落十分龐大,由旗桿、牌樓、山門、鐘鼓樓、前殿、八掛亭、清虛閣、南斗樓、北斗樓以及三清殿組成。其中清虛閣是廟內(nèi)的主體建筑。但到了近代,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玉皇閣的建筑遭到了嚴重破壞,現(xiàn)僅存的清虛閣是玉皇閣建筑群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座明代建筑。只是至今仍然沿用著玉皇閣的名稱。

現(xiàn)存的清虛閣建筑在磚石壘成的臺基上。臺階踏步六級,兩側(cè)設有垂帶石。整個樓閣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檐下設有木制回廊,站在廊中可憑欄遠眺;殿內(nèi)雕梁畫棟,栩栩如生,原來安放在上層的神龕,在修繕后,改設在一層殿中。神像與人間的帝王極為相似,是人間帝王形象的再現(xiàn);在玉皇大帝神像的兩側(cè),還有兩尊侍奉玉皇大帝的侍者,其中的一尊,就是“三只眼的馬王爺”,它是守護玉皇大帝的官員。馬王也叫“靈官”;樓閣的頂蓋為九脊歇山頂,檐心為黃色琉璃瓦,脊、獸和檐頭瓦件是綠琉璃,這種建筑做法在古代建筑中是極為少見的,是當時津城等級規(guī)格最高的木結(jié)構(gòu)樓閣。

玉皇閣是當時天津衛(wèi)的至高點之一,所以每逢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之日,老百姓就會登上玉皇閣,以求登高之意,祈求身體健康、步步高升。

嚴復和天演廣場

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它出生在一個醫(yī)生家庭,青年時期被公派到英國留學,留學期間,他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fā)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術(shù)理論,并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回國后,嚴復從海軍界轉(zhuǎn)入思想界,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發(fā)其救亡圖存的觀點,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號召救亡圖存,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jīng)濟學、政治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較為系統(tǒng)地引入中國,啟蒙與教育了一代國人。

辛亥革命后,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2022年嚴復受袁世凱命擔任北大校長之職,這也說明嚴復在思想界和學術(shù)界的令人信服的顯赫地位。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qū)鹘y(tǒng)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fā)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更深一層的憂慮,嚴復曾經(jīng)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jīng)學合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圣圣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于不墜。”

目前嚴復的故居,就在天津古文化街宮南西側(cè)114-1喬香閣。朋友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尊銅像就是嚴復的塑像,這個小廣場即是“天演廣場”。下面請跟隨我往南走。

途中講解

從天演廣場到天后宮廣場約3分鐘路程,可選擇對街道兩側(cè)的彩畫、老字號進行講解。古文化街的彩畫多描述傳奇小說、傳奇故事和傳奇人物,可適當關(guān)注;老字號有“蔡氏貢撣”、“老美華鞋店”、“楊柳青年畫”和“泥人張彩塑”等

天后廣場

改造后的天后廣場與往日有很大不同。如位于天后宮對面的戲樓,是天津最早的露天舞臺,原先距離天后宮只有5米,是為了答謝媽祖的護佑而給媽祖演戲用的。該戲樓在文革期間被拆毀,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1985年時重建的。每逢周末,某些文藝演出團體便會在這座戲樓上免費為游客表演節(jié)目,多為京劇唱段。有重大節(jié)日時還會有各種民間絕活表演,非常熱鬧。

此外,在天后廣場上還設有多種天津小吃、民間手工藝攤位,各具特色,如吹糖人、捏面人、藥糖、茶湯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飽眼福、口福。

請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天津的這座天后宮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是的,以中國人(北半球大多如此)的建筑觀念來看,建筑多是面南背北的。但面前這座天后宮卻是坐西向東,為什么?因為這樣的朝向使天后宮面對海河,信民不需下船就可以直接遙拜媽祖。

在天后宮前還有兩根高約17米的幡桿,當初在其上高懸紅燈,為海河上的船只指路引航,起到燈塔的作用,后來每逢媽祖誕辰和出皇會,幡桿上都會各懸掛24個大紅燈籠,意為期盼出海的人們早日平安返航。

天后宮

看過了戲樓和幡桿,讓我們一同走進天后宮。天津地方民間稱天后為“娘娘”(女性神祗都被稱為“娘娘”),所以天后宮又被稱作娘娘宮。它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142022年)重建,是天津市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世界三大天后宮之一。史書記載,天后確有其人,家姓林,因生后不哭,取名“默”,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島人。她生而神異,熟習水性,常渡海救助遇險船只,27歲羽化升仙,成為人們信仰的海神。歷代統(tǒng)治者頌揚其功德,多次加封,直至“天后”。其她在海上救人,所以漁民將她供奉為海神,以求庇護。

天后宮是一個道教場所,按道觀的格局而建。最外為山門,門兩側(cè)立黃銅麒麟。麒麟被視為祥瑞之物,辟邪、祈福,人們經(jīng)過他們時,總要伸手摸上一摸,以求平安吉祥,故有“摸摸麒麟頭,一輩子不發(fā)愁;摸摸麒麟背,一輩子不受罪;摸摸麒麟腚,一輩子不得病”的說法,表達人們對她的喜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請游客朋友進天后宮游覽,瀏覽時間為15分鐘,然后在這里集合。

第5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74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20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點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宮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條街,位于南開區(qū)宮南宮北大街,1985年經(jīng)市政府整理恢復其傳統(tǒng)風貌,命名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別于一般的商業(yè)街,在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國四面八方的各種工藝品、文化用品,其中以響譽國內(nèi)外,具有濃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的風箏最有名氣,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1234,下午4點時車子將會在宮北大街等大家,請大家?guī)Ш觅F重物品,隨我下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帖金彩繪,翠頂株楹的仿清牌樓,高大雄偉,上面的彩畫叫做旋子彩畫,上書津門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帶是800年前的一處聚落,當時統(tǒng)治北方的金人在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監(jiān)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qū)域,逐漸開發(fā)拓展形的,六、七百年間始終是天津城市商業(yè)繁華地段,對天津地區(qū)的開發(fā)起過難以估量的作用,稱作津門故里是當之無愧的。

好,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這條街吧,大家注意到?jīng)]有這條街的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都有一幅幅彩畫,這些都是開光清式蘇畫,大多是人物故事。我們來看一下集珍閣下枋間的彩畫,上面畫的是《三國演義》中的8幅畫,有桃園三結(jié)義、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鳳儀亭呂布戲貂嬋、當陽拒曹等,我們再看對面梨園閣枋間,上面畫的是古典戲曲名著《西湘記》,描寫的是崔鶯鶯與張君瑞的戀愛故事。在建筑上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蘇畫之外,還采用了木雕、磚雕等裝飾,全街近百塊匾額多出自全國書法名家手,風采各異。大家可以邊走邊看,細細地品味。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宮前廣場。著名的天后宮就坐落在這里了,在進入天后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對面的戲樓,戲樓是木結(jié)構(gòu)樓臺式建筑,坐東朝西,東通海河,西向?qū)m前廣場,上面是戲臺,下面是通道。文革時戲樓被拆毀,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戲樓是1985年時重建的。在過去,戲樓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場所,后來日本侵略軍占領天津后,戲樓終止了酬神演出活動。

好,現(xiàn)在我們轉(zhuǎn)過身來看看,天后宮山門前有兩棵高大旗桿,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幡桿,高26米。據(jù)說幡桿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后來便為進香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使用。

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間素稱天后為娘娘,所以天后宮又被稱作娘娘宮。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國寺廟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宮卻是坐西朝東的,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廟門朝東,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賈,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順應了當時繁忙的航運求,也滿足了無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隨我走進山門,迎面為木結(jié)構(gòu)的兩柱一樓式的牌樓,左右兩邊分別是鼓樓和鐘樓。走過牌樓,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前殿,殿內(nèi)中間供奉的是護法神王靈官,兩側(cè)為千里眼、順風耳和加惡、加善。

我們現(xiàn)在穿過前殿,來到了正殿,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這座大殿不僅是天津市區(qū)最古老的建筑實例也是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們前面說過天后娘娘可以保佑過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稱天后,必是女神無疑了,她不是那些空想編造出來的神位,而是確有其人。

史書上說她叫林默。她她生長在海島,習于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險的漁民,最終不幸被臺風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又相傳,在其死后顯靈救助難民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紛紛錢修建媽祖廟,逐漸成為了人們供奉的海神。關(guān)于天后的傳說起初只流傳于浙、閩一帶,后逐漸被官府承認,宋朝時先后被封為靈惠夫人、靈惠妃元朝時被封為天妃,到清朝時候才被封為天后。

穿過正殿,我們來到了藏經(jīng)閣,穿過藏經(jīng)閣,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啟圣祠,也就是后殿,原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來作為存放皇會期間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輕像的地方。在天后宮內(nèi)兩側(cè)的廂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館,里面介紹了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變遷。從側(cè)面見證了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城這一說法。同時還陳列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人,婚俗展覽等。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4點宮北大街牌坊下準時集合。

第6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05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6分鐘,共有299位用戶收藏,12人推薦!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諸位來天津古文化街參觀游覽。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為天津城市增添了幾許異彩,以其特有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著來自遠來的異鄉(xiāng)游客。

這條街上有一座享譽幾百年的古廟,它原名天妃宮”,后該稱天后宮”。天津東臨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天后宮就是在漕運大發(fā)展的情況下,為庇佑漕運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廟宇。

天后宮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坐東朝西,是天津市區(qū)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宮,從東到西,由戲樓、幡桿、山門、樓牌、前殿、正殿、藏經(jīng)閣、啟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鐘鼓樓、張仙閣和配殿等建筑組成。

幡桿,在天后宮門前。據(jù)說,幡桿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使整個建筑群顯得錯落有致,氣勢不凡。后來,幡桿在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進香日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

山門是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組成。門額是用整磚雕刻敕建天后宮”,這個山門是清朝乾隆年間增建的。

進得山門,迎面是木結(jié)構(gòu)的兩柱--樓式牌樓。牌樓是元、明時代天妃宮前的標志。護國庇民”意思是上以護國家,下以庇民生。”

在牌樓兩側(cè)的,北邊是鼓樓,右邊是鐘樓。

過牌樓,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宮最早的山門,供奉護法神王靈官和人稱四大金剛”的千里眼”、順風耳”、加善”、加惡”。

越過前殿,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龕,身披霞披,頭戴鳳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兩旁。

穿正殿,即為藏經(jīng)閣。藏經(jīng)閣是磚、木結(jié)構(gòu)的二層樓閣?,F(xiàn)為民俗博物館展廳。

在藏經(jīng)閣的后面,過甬路,為啟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宮供奉主神,當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天后宮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了佛道混雜,百神聚集的復雜情況。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藥天師、白老太太、龍王、藥王諸神。

現(xiàn)在的天后宮內(nèi)兩側(cè)廂房陳列有介紹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和變遷,陳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及各種民俗造型(婚禮儀仗、服飾等)、清代水機等文物。

綜觀天后宮的建筑,經(jīng)歷了各個時期的重修、大修及重建階段,形成了其特有的風格。

出廟門,以北的一段街,叫宮北大街”,廟門以南的大街即名宮南大街”。

宮南”、宮北”口兩處樓牌共有樓匾四塊。

南口南面樓匾為津門故里”四字,北口北面樓匾是沽上藝苑”,二字八句,對仗工整,恰似極好地一副聯(lián)語。

漫步古文化街,進出店鋪時,您會看到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有一幅幅極具江南造園藝術(shù)風格的蘇畫。構(gòu)圖生動有典,形態(tài)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絢麗無比,風采迷人。

讓我們來瀏覽一下蘇畫吧!

南口集珍閣檐下枋間畫的是《三國演義》,從最東一架梁枋是桃園三結(jié)義”,接下去依次是虎牢關(guān)三英站呂布”、鳳儀亭呂布戲貂禪”、三顧茅廬”、當陽拒曹”、甘露寺劉備招親”、夜戰(zhàn)馬超”、截江奪斗”等八幅,從西蜀角度著重刻畫了劉備、關(guān)羽、張飛三人的忠義、英勇故事。對面的梨園閣枋間也有畫八幅,畫的是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也就是相府小姐崔鶯鶯與趕考書生張君瑞的戀愛故事。從北邊的一架梁枋起依次是張生驚艷”、張生普救寺借廂”、墻角遙見”、崔鶯鶯夜聽琴”、張生跳墻”、書齋相會”、拷打紅娘”、長亭送別”。

此外,鄉(xiāng)景齋枋間的化蝶”、十八相送”;文運堂書店的水漫金山”、祭塔救母”;蕓萃齋、印景軒、風來閣、石古齋的枋間畫的也都是《紅樓夢》中大家熟知的一些故事。

在門面建筑裝飾中除彩繪故事畫外,另樹一幟的是磚、木雕刻裝飾。其內(nèi)容廣泛,多數(shù)帶有濃郁的民俗氣息和吉祥喜慶寓意。

士寶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圖》幾處波瀾起伏、情節(jié)變化的畫面。北頭一幅是:汴河岸邊泊著許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搖櫓。船工的奮力以進,說明載重量之大河水上運輸?shù)姆泵o張情況。中間一幅,畫面正中是汴河上東水門外的虹橋。橋下一只載滿大船正要通過,全體船夫緊張操作,橋上車輛、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構(gòu)成一股都會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高潮部分。

當您走進店鋪前,抬頭瞧瞧門面字號,會發(fā)現(xiàn)這里每家店鋪的牌匾都帶有古老的傳統(tǒng),給講求生意興隆”的商業(yè)環(huán)境增添了不少濃郁的文化氣息。金字牌匾”在文化街各店鋪普遍懸掛,為街區(qū)增添了墨妙異彩。

正是這樣,古文化街無論建筑風貌、店鋪裝修、匾額楹聯(lián),經(jīng)營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賞心悅目;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yè)店鋪叢聚本街,供您觀賞、選購。至于中西樂器、藝術(shù)陶瓷、裝潢小件也都有專店,買上一兩件,固是愜人心意的事,而流連一番,或許也可以受到熏陶、啟迪,攝取到一些營養(yǎng)吧。

好,謝謝大家,我的講解到次結(jié)束了。 但愿后會有期,我能再次為您服務。愿天津古文化街一行留在您美好的回憶中。

第7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87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33位用戶收藏,15人推薦!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景點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宮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條街,位于南開區(qū)宮南宮北大街,1985年經(jīng)市政府整理恢復其傳統(tǒng)風貌,命名為“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有別于一般的商業(yè)街,在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國四面八方的各種工藝品、文化用品,其中以響譽國內(nèi)外,具有濃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的風箏最有名氣,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好了,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景點的停車場了,請大家記住我們的車是白色的大金龍,車牌是津a1234,下午4點時車子將會在宮北大街等大家,請大家?guī)Ш觅F重物品,隨我下車。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帖金彩繪,翠頂株楹的仿清牌樓,高大雄偉,上面的彩畫叫做旋子彩畫,上書“津門故里”四字,它肯定地指出了古文化街附近一帶是820xx年前的一處聚落,當時統(tǒng)治北方的金人在這里建立天津城市最在的監(jiān)置——直沽寨。今日的天津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qū)域,逐漸開發(fā)拓展形的,六、七百年間始終是天津城市商業(yè)繁華地段,對天津地區(qū)的開發(fā)起過難以估量的作用,稱作津門故里是當之無愧的。

好,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這條街吧,大家注意到?jīng)]有這條街的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都有一幅幅彩畫,這些都是開光清式蘇畫,大多是人物故事。我們來看一下集珍閣下枋間的彩畫,上面畫的是《三國演義》中的8幅畫,有“桃園三結(jié)義”、“虎牢關(guān)三英戰(zhàn)呂布”、“鳳儀亭呂布戲貂嬋”、“當陽拒曹”等,我們再看對面梨園閣枋間,上面畫的是古典戲曲名著《西湘記》,描寫的是崔鶯鶯與張君瑞的戀愛故事。在建筑上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些蘇畫之外,還采用了木雕、磚雕等裝飾,全街近百塊匾額多出自全國書法名家手,風采各異。大家可以邊走邊看,細細地品味。

好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宮前廣場。著名的天后宮就坐落在這里了,在進入天后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對面的戲樓,戲樓是木結(jié)構(gòu)樓臺式建筑,坐東朝西,東通海河,西向?qū)m前廣場,上面是戲臺,下面是通道。文革時戲樓被拆毀,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戲樓是1985年時重建的。在過去,戲樓是酬神演出的主要場所,后來日本侵略軍占領天津后,戲樓終止了酬神演出活動。

好,現(xiàn)在我們轉(zhuǎn)過身來看看,天后宮山門前有兩棵高大旗桿,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幡桿,高26米。據(jù)說幡桿初立時,一方面掛燈,為往來三岔河口的漕船導航,另一方面則作為天后宮的陪襯物,后來便為進香及廟會期間專門懸掛天后封號長幡使用。

請大家繼續(xù)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天后宮的主體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間素稱天后為“娘娘”,所以天后宮又被稱作娘娘宮。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國寺廟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宮卻是坐西朝東的,這

是為什么呢?我們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廟門朝東,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賈,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順應了當時繁忙的航運求,也滿足了無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隨我走進山門,迎面為木結(jié)構(gòu)的兩柱一樓式的牌樓,左右兩邊分別是鼓樓和鐘樓。走過牌樓,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前殿,殿內(nèi)中間供奉的是護法神王靈官,兩側(cè)為“千里眼”、“順風耳”和“加惡”、“加善”。

我們現(xiàn)在穿過前殿,來到了正殿,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這座大殿不僅是天津市區(qū)最古老的建筑實例也是我國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們前面說過天后娘娘可以保佑過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稱天后,必是女神無疑了,她不是那些空想編造出來的神位,而是確有其人。

史書上說她叫林默。她她生長在海島,習于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險的漁民,最終不幸被臺風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又相傳,在其死后顯靈救助難民的事情時有發(fā)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紛紛錢修建媽祖廟,逐漸成為了人們供奉的海神。關(guān)于天后的傳說起初只流傳于浙、閩一帶,后逐漸被官府承認,宋朝時先后被封為“靈惠夫人”、“靈惠妃”元朝時被封為“天妃”,到清朝時候才被封為“天后”。

穿過正殿,我們來到了藏經(jīng)閣,穿過藏經(jīng)閣,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啟圣祠,也就是后殿,原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來作為存放皇會期間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輕像的地方。在天后宮內(nèi)兩側(cè)的廂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館,里面介紹了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變遷。從側(cè)面見證了“先有天后宮,后有天津城”這一說法。同時還陳列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人,婚俗展覽等。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4點宮北大街牌坊下準時集合。

第8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89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143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和大家介紹一下!

古文化街位于南開區(qū)東北隅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長687米,寬5米,系商業(yè)步行街。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之場所。現(xiàn)已修復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參觀旅游項目。天后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航女神。傳說她是福建莆田人,姓林名默,經(jīng)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后人敬為女神。

元時京城每年需北運大批糧食,先從海路運抵天津,然后再轉(zhuǎn)河運至京城。元政府為祈求航海安全,便將護航女神崇為天妃,并在沿海城鎮(zhèn)建起天后宮。天津的天后宮建于公元1320xx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云集,熱鬧非?!,F(xiàn)今天后宮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的歷史變革,陳列著各種民俗風情實物。皇會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游此會而得名。傳統(tǒng)的演出場所在天后宮前的廣場以及宮南、宮北一帶。古文化街建成后,每逢農(nóng)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辰吉日)在此舉行盛大的皇會,表演龍燈舞、獅子舞、少林會、高蹺、法鼓、旱船、地秧歌、武術(shù)以及京戲、評劇、梆子等。

天津古文化街街頭石碑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 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jīng)營特色,以經(jīng)營文化用品為主。古文化街內(nèi)有近百家店堂。

1989年,以經(jīng)營景泰藍、蘇繡、內(nèi)畫水晶為主的喬香閣落戶古文化街。20xx年來,喬香閣適時擴大經(jīng)營范圍,并將銷售渠道擴展到了德國(布萊梅、柏林、呂貝克) 日本(大阪) 馬來西亞(巴生、吉隆坡等地。在同類化商店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喬香閣始終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堅持以新產(chǎn)品和高品質(zhì)吸引中外顧客。

如今,在店主的精心經(jīng)營下,喬香閣內(nèi)的商品種類增多至景泰藍、蘇繡、內(nèi)畫水晶、珍珠、翡翠、翡翠手、工藝傘、工藝寶劍、華服等十幾種。還有店主獨具匠心手工編織的水晶、珍珠、碧璽各種材質(zhì)的項鏈。喬香 閣希望在國際化浪潮不斷深化的時期,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國產(chǎn)品能夠走出國門,為國增光。

還有多家津門老字號店鋪果仁張、皮糖張、蹦豆張、泥人張等全國聞名的老字號招牌。

由仿中國清代民間小式店鋪組成的街道 。 以元代古跡天后宮為中心,古文化街位于天津南開區(qū)東北隅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至東北角,位于鬧市區(qū),起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東臨海河、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長687米,寬5米,系商業(yè)步行街。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之場所。現(xiàn)已修復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參觀旅游項目。

這條街上有一座享譽幾百年的古廟,它原名“天妃宮”,后改稱“天后宮”。天津東臨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天后宮就是在漕運大發(fā)展的情況下,為庇佑漕運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廟宇。

天津古文化街于1986年元旦建成開業(yè)。自古以來,這一帶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貿(mào)易和年貨市場,每年春季,天津規(guī)模盛大的皇會——娘娘誕辰吉日就在這里舉行,屆時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新建的古文化街內(nèi)除兩端牌樓及宮前戲樓為仿清大式建筑外,其余近百棟房屋皆為仿清民間小式古建筑。

漫步古文化街,進出店鋪時,您會看到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有一幅幅極具江南造園藝術(shù)風格的蘇畫。構(gòu)圖生動有典,形態(tài)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絢麗無比,風采迷人。

在門面建筑裝飾中除彩繪故事畫外,另樹一幟的是磚、木雕刻裝飾。其內(nèi)容廣泛,多數(shù)帶有濃郁的民俗氣息和吉祥喜慶寓意。

士寶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圖》幾處波瀾起伏、情節(jié)變化的畫面。北頭一幅是:汴河岸邊泊著許多船只,河心一只大船上七八人拼命搖櫓。船工的奮力以進,說明載重量之大河水上運輸?shù)姆泵o張情況。中間一幅,畫面正中是汴河上東水門外的虹橋。橋下一只載滿大船正要通過,全體船夫緊張操作,橋上車輛、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構(gòu)成一股都會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高潮部分。

古文化街無論建筑風貌、店鋪裝修、匾額楹聯(lián),經(jīng)營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賞心悅目;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yè)店鋪叢聚本街,供您觀賞、選購。至于中西樂器、藝術(shù)陶瓷、裝潢小件也都有專店,買上一兩件,固是愜人心意的事,而流連一番,或許也可以受到熏陶、啟迪,攝取到一些營養(yǎng)吧。

第9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2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12位用戶收藏,15人推薦!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天津古文化街為津門十景之一,景名“故里尋蹤”。古文化街位于南開區(qū)東門外,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之場所。現(xiàn)已修復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后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參觀旅游項目。

天津的天后宮建于公元1320xx年,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云集,熱鬧非常。天后宮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城、天后宮及皇會的興起和變遷,陳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及各種民俗造型(婚禮儀仗、服飾等)、清代水機等文物。

除了天后宮,這里擁有距今620xx年天津最大的道教殿堂——玉皇閣,最具天津特色的四合院群落——通慶里,和中西合璧式的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劉家大院。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yè)店鋪也叢聚本街。

第10篇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78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2分鐘,共有165位用戶收藏,25人推薦!

天津古文化街是天津僅有的兩個5a級景區(qū)之一,是老天津人常去之處,不僅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的天津特色,更匯集了天津的多種手工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到天津旅游的廣大游客的首選之地。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天津最古老的城區(qū)之一——天津古文化街。我們將用40分鐘左右的時間了解天津城的發(fā)展歷史的片段,認識一些曾與天津緊密相關(guān)的歷史人物,感受天津的特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回憶古文化街中曾經(jīng)的往事。特別需要提醒大家,保管好個人物品,注意安全。

天津古文化街中的天后宮聞名于世,它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并且是唯一的御賜修建的媽祖廟。天津古文化街便是以天后宮為中心,逐漸聚集、發(fā)展起來的,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區(qū)域,它主要由宮南、宮北兩條大街組成,全長約680米,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我們今天將依次游覽民俗胡同——“通慶里”,道教圣殿——“玉皇閣”,紀念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嚴復的“天演廣場”,以及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的“天后宮”。此外,在游覽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陸續(xù)看到以蘇式彩畫形式繪于文化街店面上的中國傳統(tǒng)故事、民間英雄,以及吉祥圖案;還會看到各色老字號、傳統(tǒng)民間工藝、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以及天津特色的民俗民風;還可以品嘗天津的特色食品和小吃。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同游覽。

古文化街牌樓

作為天津古文化街的標志性建筑,在南北兩端的入口各有一座貼金繪彩、翠頂朱楹的牌樓。眼前這座牌樓就是其中之一,體現(xiàn)出典型的明清特點,上寫“沽上藝苑”四個大字。沽指水,古時的天津,水陸相間,素有“七十二沽”之稱;天津又是曲藝之鄉(xiāng)、曲藝的窩子,所以稱為“沽上藝苑”再恰當不過。

牌樓的背面上書“金鰲”二字,取鯉魚跳過龍門化龍之意,祝愿來到這里的人飛黃騰達,萬事如意。

走過牌樓后,可以看到地面上密布十二枚銅錢,游人經(jīng)過此地,取“踏金踩銀”之意,祝大家生意興隆、招財進寶。

古文化街兩旁的彩繪

進入文化街,一眼望去,便覺古色古香。除了傳統(tǒng)樣式的建筑外,兩邊店面上的彩繪更是增色不少。這些彩繪是文化街修繕之時請了10余位蘇州的畫師,以中國傳統(tǒng)故事、傳統(tǒng)人物、以及各色花鳥為題材所創(chuàng)造的800余幅作品,題材豐富、內(nèi)容廣泛。

傳統(tǒng)工藝“泥人張”

我國的泥人主要有這么幾大種類:無錫惠山的大阿福;河北浚縣的泥咕咕;天津的泥人張等。天津泥人張成名于清道光年間,后經(jīng)幾代人傳承,在國際上屢獲殊榮,是天津的著名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

泥人張彩塑的題材豐富,多以傳統(tǒng)故事、傳說中的人物為素材,如《紅樓夢》、《西廂記》、《三國演義》等,還有《鐘馗》、《八仙》等,更有市井人物、普通百姓等。

立于泥人張店面門口的兩個人物稱為“和合二仙”,是泥人張店面的傳統(tǒng)造型,喻意和諧、和睦、和氣、和美、合作之意,取和氣生財、共同發(fā)財之意。

通慶里

在古文化街有一條極具天津地方特色的胡同——通慶里,它始建于民國2年,是目前天津獨具規(guī)模的、中西合璧式的四合院群落,距今有近百年的歷史。它早年是天津的一大鹽商卞家的宅院,既有徽派建筑的特點,又有民國時期建筑的特色,顯示了當時的時代特征。1982年文化街改造的時候沒有急于拆掉,經(jīng)走訪了很多專家,查了很多資料后,沒有拆除,而是加以整修。

通慶里全長約60米,兩頭各有過街三層小樓,中間兩邊各建有五個、共有十個獨立的院落。進入巷口,抬頭就可以看到一個蝴蝶狀的鏤空木雕,寓意通達吉慶,通慶里也是由此得名。甬道地面上有多個印有 “通達吉慶”四個字的純銅的井蓋。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四個字無論怎么念都是非常吉祥的。像“吉慶通達,通達吉慶,通吉慶達”,大家想一想為什么。

作為歷史風貌建筑,通慶里被保留了下來,并得到了修繕。修繕一新的通慶里也隨處顯示著天津的民俗味道。通慶里東西兩側(cè)兩邊的壁畫整修之后加上去的。首先大家看到的這兩幅壁畫,一幅描繪的是節(jié)慶期間民間踩高蹺的熱鬧場面;另一幅稱為“文明娶親”,描繪民國初期天津民間半中半洋的迎親場面;這幅“俏皮話”極具天津地方特色,其中之一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請大家再仔細看一看,還有哪些俏皮話呢?

為了最大保留原有的風貌,原有的構(gòu)件沿用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中間的8個跨院所有的墻磚都是通慶里當初使用的老磚。古文化街是里弄式的建筑,很多建筑有徽派建筑的痕跡??吹蕉菄鷻谏厦媸昼U空的堆砌方法,就是典型徽派建筑特點。

細看整個通慶里可以看出,胡同中的主要建筑是二層的,但是唯獨東西兩側(cè)的小樓為三層過街樓。這個過街樓有很多傳說,因為當初通慶里是卞家的宅院,卞家自然會選擇風水之地。古文化街東臨道教圣殿玉皇閣,南側(cè)不遠就是媽祖文化中心天后宮,在當時是塊風水寶地。兩邊的過街樓喻意“把住東西”。“東西”在中國人眼里有財物之意,那么“把住東西”就是把住了錢財。還有其它衍生出來的說法,一個是起到瞭望哨的作用,因為這么大的宅戶需要家丁看家護院,這個瞭望哨可以俯瞰通慶里的全巷。再有一種說法,因為通慶里當時是磚木結(jié)構(gòu),為了預防火災,所以建設了高于通慶里的建筑。還有一種說法是三樓是供老爺納妾續(xù)弦之用。

在通慶里的這一端畫有另一組壁畫。左手邊的這一幅就是非常著名的《潞河督運圖》,它體現(xiàn)的就是當時天津督運糧食的景象。畫上這幅橋的位置正好是古文化街南邊的東浮橋,現(xiàn)在叫“金湯橋”。以前之所以叫東浮橋是因為當時是一條條小船搭建起來的。在古文化街對面以前就是糧倉。南糧北調(diào)的糧食在這里會擱置一段時間再北上。對面這幅是根據(jù)楊柳青年畫“黃大門”進行雕刻的。之所以叫做“黃大門”是因為在這幅年畫中間有一戶人家的大門,在原畫中這個大門的黃色的,所以叫“黃大門”。它體現(xiàn)了天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年時候的習俗。整幅畫從這邊臘月二十三祭灶開始,一直描繪到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景象。通過這幅畫就能了解到天津的春節(jié)期間的民俗習慣。

玉皇閣

走出通慶里,就可以看到玉皇閣。天津人稱之為“玉皇閣(gǎo)”。據(jù)史料記載玉皇閣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天津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初建成時,“玉皇閣”是當年天津規(guī)模最大的道教廟宇。殿內(nèi)主要供奉的是在道教神系中地位僅次于三清的玉皇大帝,它是道教世界中級別最高的神明之一。但在民間的神仙世界中,玉皇大帝卻是眾神之王,統(tǒng)領三界十方,就連人間的皇帝也由它管轄,因此它也就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的世界主宰。

玉皇閣的原建筑群落十分龐大,由旗桿、牌樓、山門、鐘鼓樓、前殿、八掛亭、清虛閣、南斗樓、北斗樓以及三清殿組成。其中清虛閣是廟內(nèi)的主體建筑。但到了近代,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玉皇閣的建筑遭到了嚴重破壞,現(xiàn)僅存的清虛閣是玉皇閣建筑群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座明代建筑。只是至今仍然沿用著玉皇閣的名稱。

現(xiàn)存的清虛閣建筑在磚石壘成的臺基上。臺階踏步六級,兩側(cè)設有垂帶石。整個樓閣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檐下設有木制回廊,站在廊中可憑欄遠眺;殿內(nèi)雕梁畫棟,栩栩如生,原來安放在上層的神龕,在修繕后,改設在一層殿中。神像與人間的帝王極為相似,是人間帝王形象的再現(xiàn);在玉皇大帝神像的兩側(cè),還有兩尊侍奉玉皇大帝的侍者,其中的一尊,就是“三只眼的馬王爺”,它是守護玉皇大帝的官員。馬王也叫“靈官”;樓閣的頂蓋為九脊歇山頂,檐心為黃色琉璃瓦,脊、獸和檐頭瓦件是綠琉璃,這種建筑做法在古代建筑中是極為少見的,是當時津城等級規(guī)格最高的木結(jié)構(gòu)樓閣。

玉皇閣是當時天津衛(wèi)的至高點之一,所以每逢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之日,老百姓就會登上玉皇閣,以求登高之意,祈求身體健康、步步高升。

嚴復和天演廣場

嚴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它出生在一個醫(yī)生家庭,青年時期被公派到英國留學,留學期間,他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fā)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術(shù)理論,并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

回國后,嚴復從海軍界轉(zhuǎn)入思想界,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發(fā)其救亡圖存的觀點,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號召救亡圖存,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jīng)濟學、政治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較為系統(tǒng)地引入中國,啟蒙與教育了一代國人。

辛亥革命后,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2019年嚴復受袁世凱命擔任北大校長之職,這也說明嚴復在思想界和學術(shù)界的令人信服的顯赫地位。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qū)鹘y(tǒng)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fā)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更深一層的憂慮,嚴復曾經(jīng)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jīng)學合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圣圣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于不墜。”

目前嚴復的故居,就在天津古文化街宮南西側(cè)114-1喬香閣。朋友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尊銅像就是嚴復的塑像,這個小廣場即是“天演廣場”。下面請跟隨我往南走。

途中講解

從天演廣場到天后宮廣場約3分鐘路程,可選擇對街道兩側(cè)的彩畫、老字號進行講解。古文化街的彩畫多描述傳奇小說、傳奇故事和傳奇人物,可適當關(guān)注;老字號有“蔡氏貢撣”、“老美華鞋店”、“楊柳青年畫”和“泥人張彩塑”等

天后廣場

改造后的天后廣場與往日有很大不同。如位于天后宮對面的戲樓,是天津最早的露天舞臺,原先距離天后宮只有5米,是為了答謝媽祖的護佑而給媽祖演戲用的。該戲樓在文革期間被拆毀,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1985年時重建的。每逢周末,某些文藝演出團體便會在這座戲樓上免費為游客表演節(jié)目,多為京劇唱段。有重大節(jié)日時還會有各種民間絕活表演,非常熱鬧。

此外,在天后廣場上還設有多種天津小吃、民間手工藝攤位,各具特色,如吹糖人、捏面人、藥糖、茶湯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飽眼福、口福。

請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天津的這座天后宮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是的,以中國人(北半球大多如此)的建筑觀念來看,建筑多是面南背北的。但面前這座天后宮卻是坐西向東,為什么?因為這樣的朝向使天后宮面對海河,信民不需下船就可以直接遙拜媽祖。

在天后宮前還有兩根高約17米的幡桿,當初在其上高懸紅燈,為海河上的船只指路引航,起到燈塔的作用,后來每逢媽祖誕辰和出皇會,幡桿上都會各懸掛24個大紅燈籠,意為期盼出海的人們早日平安返航。

天后宮

看過了戲樓和幡桿,讓我們一同走進天后宮。天津地方民間稱天后為“娘娘”(女性神祗都被稱為“娘娘”),所以天后宮又被稱作娘娘宮。它始建于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142019年)重建,是天津市區(qū)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世界三大天后宮之一。史書記載,天后確有其人,家姓林,因生后不哭,取名“默”,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島人。她生而神異,熟習水性,常渡海救助遇險船只,27歲羽化升仙,成為人們信仰的海神。歷代統(tǒng)治者頌揚其功德,多次加封,直至“天后”。其她在海上救人,所以漁民將她供奉為海神,以求庇護。

天后宮是一個道教場所,按道觀的格局而建。最外為山門,門兩側(cè)立黃銅麒麟。麒麟被視為祥瑞之物,辟邪、祈福,人們經(jīng)過他們時,總要伸手摸上一摸,以求平安吉祥,故有“摸摸麒麟頭,一輩子不發(fā)愁;摸摸麒麟背,一輩子不受罪;摸摸麒麟腚,一輩子不得病”的說法,表達人們對她的喜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請游客朋友進天后宮游覽,瀏覽時間為15分鐘,然后在這里集合。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各位老師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四通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時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導游員,大家叫我小劉好了。坐在前方駕駛位置上的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jīng)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今天能擔任本團的導游工作,認識這么多的教師朋友,我覺感到很榮幸,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也希望大家能積極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工作。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guān)天津古文化街信息

  • 天津古文化街的導游詞
  • 天津古文化街的導游詞61人關(guān)注

    大家好!歡迎諸位來天津古文化街參觀游覽。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為天津城市增添了幾許異彩,以其特有的中國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著來自遠來的異鄉(xiāng)游客。這 ...[更多]

  •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
  • 天津古文化街導游詞53人關(guān)注

    各位老師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四通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叫雕刻時光,是四通旅行社的導游員,大 ...[更多]

詞大全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