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792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44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醉翁亭,位于瑯琊山半山腰,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它和豐名亭都因鐫有歐陽修文、蘇東坡字而著名。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慶歷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它是當時瑯琊寺住持智仙專門為歐陽修而建。當時,歐陽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被貶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飲酒賦文,智仙特為他建造了這亭子。歐陽修自稱“醉翁”,便命亭為醉翁亭,并作了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記》。醉翁亭四周的臺榭建筑,獨具一格,意趣盎然。亭東有一巨石橫臥,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為寶宋齋,內(nèi)藏高約2米,近1米,刻有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兩塊,為稀世珍寶。亭西側(cè)有古梅一株,傳為歐陽修手植,故稱“歐梅”。亭前的釀泉,旁有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 。再往西行,可觀“九曲流觴”勝景。
從醉翁亭西南方上行1公里許,便是瑯琊寺?,樼鹚率俏覈鴸|南名剎,建于唐代大歷年間,唐代賜名“寶應(yīng)寺”,宋代易名“開化禪寺”。后因山名相沿,稱“瑯琊寺”?,樼鹚卵谟吃诰G樹濃蔭之中,潺潺泉水繞寺而過,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正如宋人詩云:“踏石披云一徑通,翠微環(huán)合見禪宮。峰巒密郁泉聲上,樓殿參差樹色中。”
大雄寶殿為寺內(nèi)主要建筑,雄偉壯觀,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橋曰明月橋,池北有一舍為明月觀。大雄寶殿后有藏經(jīng)樓,相傳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經(jīng)回來,有一部藏在這里。從樓右側(cè)下,可抵園,園中翠微亭尤為別致。明月觀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歲寒三友”而得名。
由瑯琊寺東南偏門出便見南天門與無梁殿。無梁殿建在山腰,背*大山,面對南天門,它無一木梁,全系磚石結(jié)構(gòu),故以其獨特的建筑樣式著稱。登上山頂南天門,這里可遠眺長江和江南諸峰的雄姿,近瞰綠蔭如蓋,云霧繚繞,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瑯琊山自然風(fēng)光,令人陶醉。從此下山向北,是一片巨石林立的山坡,這里有歸云洞和石上松等景點。
第2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951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15分鐘,共有267位用戶收藏,22人推薦!
醉翁亭位于瑯琊山半山腰,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也是旅游的很好去處,導(dǎo)游在介紹醉翁亭給游客了解時,解說要詳細。下面是帶來的介紹醉翁亭記的導(dǎo)游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介紹醉翁亭記的導(dǎo)游詞篇一
親愛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本次的導(dǎo)游小宋。今天我作為大家進行講解,我感到十分榮幸。正值五一黃金周,借著假期出來游玩,放松身心,飽覽美景,愉悅身心,能夠一睹千古明樓醉翁亭,覽湖光山色,大伙兒肯定會不虛此行。
環(huán)繞滁州四周全是高山,西南方的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優(yōu)美。遠遠望去,樹木郁郁蔥蔥,景色幽深秀麗的事瑯琊山。沿著山我們現(xiàn)在大概上了六七里,前面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看前面兩峰之間飛瀉而下的水流就是釀泉。前面山路崎嶇,因此要多走幾個之字形的回路,雖然多走幾步也是值得的。大家隨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有一個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的亭子,就是著名的醉翁亭。大家想知道誰設(shè)計了這個亭子,又是誰命名的?是山上的廟里的一個和尚設(shè)計并建造了這個亭子。
這個醉翁就有點意思。醉翁是誰呢?就是鼎鼎大名的歐陽修先生。他當時任太守期間,與客人一起來這里設(shè)宴,酒不醉人人自醉,太守年紀最大,因此,大家都稱呼他“醉翁”,這個亭子也就叫“醉翁亭”了。大家看,這個醉翁亭子,全是用木頭精雕而成??矗剡@把椅子用了好多年了,但還完好如新。整個亭子看上去古香古色,你一定要坐在當年太守常坐的椅子上,閉上眼睛,輕輕觸摸這木椅,一定能體味到當年太守賞盡美景、開懷而飲那種愜意吧!
介紹醉翁亭記的導(dǎo)游詞篇二
游客們,大家好。這里就是著名的滁州了。當年歐陽修老先生就是在這里寫下醉翁亭記的。大家看這四面是山光水色,風(fēng)景宜人,鳥語花香,和小石潭可是有的一比啊。大家可一到亭上去坐坐,是不是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環(huán)滁皆山,果真名不虛傳。放眼望去,是不是有在大興按嶺的感覺呢?著就是美麗的,迷人的,古老的醉翁亭了。
醉翁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記的就是此亭。 宋仁守慶歷年間,朝政腐敗,權(quán)貴當?shù)?。原在朝遷中做官的歐陽修主張革新時政,且不避謗,敢于揭露官吏陰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誣告他。會守聽信饞言,將歐陽修貶謫滁州。 慶歷一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瑯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結(jié)為知音。為了 便于歐陽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 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
從此, 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于客來飲于 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幫自號曰醉翁也。"醉 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 公。有詩贊曰:"為政風(fēng)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如今,此處千載勝境,更加壯觀誘人。
介紹醉翁亭記的導(dǎo)游詞篇三
醉翁亭,位于瑯琊山半山腰,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它和豐名亭都因鐫有歐陽修文、蘇東坡字而著名。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慶歷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它是當時瑯琊寺住持智仙和尚專門為歐陽修而建。當時,歐陽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被貶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飲酒賦文,智仙特為他建造了這亭子。歐陽修自稱“醉翁”,便命亭為醉翁亭,并作了傳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記》。醉翁亭四周的臺榭建筑,獨具一格,意趣盎然。亭東有一巨石橫臥,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為寶宋齋,內(nèi)藏高約2米,近1米,刻有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兩塊,為稀世珍寶。亭西側(cè)有古梅一株,傳為歐陽修手植,故稱“歐梅”。亭前的釀泉,旁有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 。再往西行,可觀“九曲流觴”勝景。
從醉翁亭西南方上行1公里許,便是瑯琊寺。瑯琊寺是我國東南名剎,建于唐代大歷年間,唐代宗賜名“寶應(yīng)寺”,宋代易名“開化禪寺”。后因山名相沿,稱“瑯琊寺”?,樼鹚卵谟吃诰G樹濃蔭之中,潺潺泉水繞寺而過,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正如宋人詩云:“踏石披云一徑通,翠微環(huán)合見禪宮。峰巒密郁泉聲上,樓殿參差樹色中。”
大雄寶殿為寺內(nèi)主要建筑,雄偉壯觀,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橋曰明月橋,池北有一舍為明月觀。大雄寶殿后有藏經(jīng)樓,相傳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經(jīng)回來,有一部經(jīng)書藏在這里。從樓右側(cè)下,可抵園,園中翠微亭尤為別致。明月觀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歲寒三友”而得名。
由瑯琊寺東南偏門出便見南天門與無梁殿。無梁殿建在山腰,背_大山,面對南天門,它無一木梁,全系磚石結(jié)構(gòu),故以其獨特的建筑樣式著稱。登上山頂南天門,這里可遠眺長江和江南諸峰的雄姿,近瞰綠蔭如蓋,云霧繚繞,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瑯琊山自然風(fēng)光,令人陶醉。從此下山向北,是一片巨石林立的山坡,這里有歸云洞和石上松等景點。
醉翁亭導(dǎo)游解說詞篇四
記得在中學(xué)時學(xué)過歐陽修的千古名文——《醉翁亭記》,并且還要背誦的。
醉翁亭地處安徽省的滁州市郊,坐落在瑯琊山的半山腰上,是中國四大名亭之首。與北京先農(nóng)壇的陶然亭、湖南長沙的愛晚亭、浙江杭州的湖心亭,共同構(gòu)成了中國“四大名亭”。
去年,我們?nèi)液臀业母改敢黄饋淼桨不粘莸默樼鹕?,慕名來參觀醉翁亭,從家出發(fā),用了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就來到了瑯琊山的半山腰上。
入得山門來,沿著瑯琊古道步行。道路兩旁,蒼翠蓊郁的大樹遮天蔽日,濃蔭幽靜,滿目蒼翠。耳邊不時地傳來幾聲鳥兒清脆的鳴叫,給靜謐的古道憑添了幾分生氣。 記憶最深的就是那潺潺的流水聲了,頓覺渾身清涼舒爽,好似清泉直落入了心頭。再看身旁那蔥郁的山巒,峰回霧繞,十分壯觀,恍惚中進入了空靈境地,原本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女兒也屏住了呼吸,悄聲細語生怕驚動了林中的生靈。
忽然我們看到一座湖。湖三面環(huán)山,攏翠疊秀,正合《醉翁亭記》里“蔚然而深秀”的意思。我們還在遲疑,于山路彎處正看見一方石刻“深秀湖”。
沿湖北行,站在一座古老的石橋上翹首望去,只見上翹的亭角掩映在蒼翠之中,“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穿過拱門進去,給人的感覺是里面很狹窄,照相都很難取景,往里走,就是一代文宗歐陽修的塑像。“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也。”寫得多美。
亭的旁邊有一整塊巨石,上邊刻著 “醉翁亭”三個大字,碑石順山斜臥,有如歐公喝的爛醉后醉到之態(tài)。在它的后邊,一塊小的石塊上刻著“二賢堂”。這“二賢”我想這二賢其中一位指醉翁歐陽修,而另一位又是誰呢?懷著仰慕的心情在碑石旁徘徊許久,不知不覺,《醉翁亭記》又在心中回蕩,情不自禁輕輕地脫口而出,“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繼續(xù)往上走去瑯琊寺,據(jù)說是中國最古老的無梁殿,父母進去參觀了,而我們?nèi)俗詈笈赖搅松巾斠粋€叫南天門的寺廟,上面風(fēng)很大,進去后又燒香又拜佛。下山的路上,才覺得肚子餓得咕咕叫,以最快的速度下山吃飯。
夕陽西下,聽著腳下泉水叮咚,清冷悅耳。蒼山、古樹、曲橋、小亭,寺廟,禪音構(gòu)成了一幅美倫美奐的山水畫卷。醉翁亭,值得一游……
醉翁亭導(dǎo)游解說詞篇五
醉翁亭,位于滁州瑯琊山。
北宋仁宗慶歷六年,歐陽修被貶到滁州為太守。時心情之壞,可想而知。于是寄情山水,借酒抒懷。常約賓朋飲酒于瑯琊寺。導(dǎo)游說是和尚智仙同情、敬愛歐陽修,特在半山腰為其造亭歇腳飲酒。對此,我不敢茍同,遂以小人之心度之,概因這位太守常帶三朋四友到寺里喝酒,眾僧怎能清修?其又是滁州最高長官,和尚可能是無奈之下,只好出此送神之策。
歐陽修自號“醉翁”,這亭子便題名為“醉翁亭”了。這位風(fēng)流太守不但在亭中喝酒,連公事也常常了于亭中。導(dǎo)游說這是天下第一亭,現(xiàn)在稱天下第一的太多,姑且聽之吧。
讀歐陽修《醉翁亭記》,起句“環(huán)滁皆山也”,區(qū)區(qū)五個字,以其老辣超凡筆力,寫盡滁州形勢,令我敬服得五體投地。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能引起我的共鳴,因我是“釣徒之意非為魚,是為陶情怡性也。”
醉翁亭高、徑皆兩丈余,并無特殊之處,只是亭子?xùn)|側(cè)坐位上有兩快桌子樣的小木板,是歐陽修辦公用的。
登亭四顧,但見遠山環(huán)亭,飛檐古樸。舉首沉思,若前賢就在身邊,懷古思幽之情油然而生,心里一片空明。
醉翁亭西側(cè),有群建筑,皆明清所建。小巧獨特,風(fēng)格各異,曰“醉翁九景”。令我咤異的竟有叫解酲閣,醒園的。
想來歐陽修本意是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要的就是一個樂字,一個醉字。雖在《醉翁亭記》說是“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可歐陽修酒量甚佳,時年未逾四十,這明明帶有調(diào)侃戲謔之成份??蓢@后人卻在此建什么解酲閣,醒園。附庸如是,煞風(fēng)景大也,可供一笑。
萬幸是,當時尚無今人酒后常往的洗頭房、腳浴、桑拿等,若不,“醉翁九景”壯大為“醉翁十二景”,卻也非不能之事。
游瑯琊山時,正值農(nóng)歷二月初,卻聽得清脆蟬鳴,以為奇。
醉翁亭導(dǎo)游解說詞篇六
辛卯歲末,應(yīng)常州好友增紅兄之約,兩個語文人自駕赴皖,至滁州醉翁亭小游。
我們由蘇入皖,從寧到滁,漸近瑯琊景區(qū),便不由自主地欣然背起《醉翁亭記》:“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車子經(jīng)瑯琊古道,直至山門。只見山門樓牌高聳,飛檐斗角,門楣處有蘇軾題寫的“瑯耶山”三字,遒勁有力,顏色斑駁,蒼古深邃,遠處瑯琊逶迤,層巒疊嶂,寒樹叢立,讓我油然而添幾份肅穆之感。
是日天不晴朗,滿目灰暗。走進山門,不見很多游客,少熙攘,少喧嘩,偶聞幾處鳥鳴,感覺很靜。我們很喜歡這樣幽靜的氛圍。
首景即瑯琊墨苑。瑯琊墨苑建筑為蘇州園林風(fēng)格,亭堂飛檐翹角,色彩淡雅和諧,山上峰巒疊翠,山下亭、臺、軒、廊、小橋、假山曲徑相通,景色宜人。特別吸引我們的是墨苑碑廊的黑白碑刻,這里有很多關(guān)于瑯琊山、醉翁亭的墨寶鑲刻于此。我與增紅選擇在文征明書《醉翁亭記》的巨型橫式碑刻下以及蔡元培書的“山水清音”碑刻前留影。
離開瑯琊墨苑,經(jīng)醉翁潭,我們到了醉翁亭。只見醉翁亭前橫臥一條淺淺的山澗,業(yè)已水落石出,一座窄窄的小石橋跨越山澗,聯(lián)接瑯琊古道與醉翁亭。一塊巨石上勒刻“千古醉翁亭”五個大字,系李瑞環(huán)在醉翁亭千年之慶時所書。跨越石橋,踏四五級石階,過一道門楣上刻有“醉翁亭”三字的窄窄方門,連過兩道砌有三兩級石階的門檻,眼前便是醉翁亭。千年醉翁亭,赫然在眼前。站立在醉翁亭里,四柱之外是粉墻黛瓦的鏤空圍墻,透過由古圖案鏤空的墻窗,我看到遠山邈邈,古道盤旋,古木幽森,山澗蜿蜒,我忽然有思接千古的感覺,千年之前,歐公就是在此寫“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的吧?醉翁亭正是如歐公文章所言“有亭翼然”,我還想,千年前的歐公就是于此亭之上享用“宴酣之樂”“眾賓歡也”“太守醉也”的吧? 駐足小坐,忽見幾枝臘梅已開出黃燦燦的花來,且香氣盈盈,我又在遐想,這香氣一定發(fā)自千年之前,歐公當年就是在此聞香把盞、作文寫詩的。想到此,我不由感動,我與歐公已經(jīng)有了一回晤面了,我仿佛看到當年“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的情景了。逗留醉翁亭,見亭柱上有兩副對聯(lián),我很是喜歡,一幅是,“飲既不多,緣何能醉;年猶未邁,奚自稱翁”,另一幅是“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可謂妙絕。環(huán)繞醉翁亭的亭閣不少,比如,二賢堂,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與醉翁亭相映生輝,構(gòu)成了一組古亭堂齋群,或粉墻相隔,或曲徑通聯(lián),或拱門相望,別有一番風(fēng)景。世稱醉翁亭為“天下第一亭”,這不僅有史為證,更是以物為證的。
醉翁亭屬于千年遺址,歐陽公館則屬于現(xiàn)代建筑。它位于醉翁亭西400米處,分東西兩院,以亭廊相連,庭廊兩側(cè)鑲刻了蘇軾、蘇唐卿、祝枝山、趙孟頫、文征明、董其昌等歷代名家書寫的《醉翁亭記》碑刻,置身其中,令人嘆為觀止。歐陽公館即歐陽修紀念館,由郭沫若親筆題寫匾額。館內(nèi)正中懸有“一代文宗”巨匾,且塑有歐陽修塑像和全面介紹歐陽修生平的三十幅壁畫,充分展示了歐陽修的為人、為政、為學(xué)、為文,以歷史本來面貌,將歐陽修的形象再現(xiàn)于廣大游人面前。
館內(nèi)還陳列著歷代收有歐陽修詩文的書籍。館內(nèi)沒有他人,只有我與增紅兩人。我們細細閱讀三十幅壁畫,并站在歐陽修的塑像前,大聲誦讀由蘇軾親書的《醉翁亭記》,感覺到幽古豪放之氣充盈我身。我特別喜歡歐公塑像兩側(cè)柱子上的一副對聯(lián):“一代文宗建名亭撰名文流芳百世,雨番宰輔樹正氣立正義曠典千秋”。斷句誦讀了好幾遍以致成誦。一個語文教師,在醉翁亭下,置身歐陽公館,立于歐公面前,大聲誦讀由蘇軾書寫的《醉翁亭記》,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于是,我想起了1997年的春天,我在武漢黃鶴樓上面對長江默念《黃鶴樓》,20__年的夏天,我在岳陽樓上,面對浩浩湯湯的洞庭湖朗誦《岳陽樓記》的情景。現(xiàn)代與歷史一次次地交匯,我與古人一次次地面晤。穿越時空,總會有偶然的相遇。
從歐陽公館到深秀湖還是有段距離的。用《醉翁亭記》里的句子來說,“峰回路轉(zhuǎn)”,我們“山行六七里”,過“蔚然深秀”門,眼前忽見一泓湖面,四面環(huán)山,一湖如鏡。深秀湖因“蔚然而深秀”而得名,湖水源自瑯琊溪,清澈透底,九曲橋、湖心亭、玉帶橋與四周山色相映成趣。我禁不住快步來到湖邊,俯首蹲身,用手撩撥湖水,清涼透心,水花飛濺,湖面頓時展開漣漪。
我們到深秀湖已是午后,無奈饑腸轆轆,但是,因為時至歲末,飯館已都休業(yè),我們只好在湖邊一家小店里泡了盒快餐面充饑,然而,盡管如此,我們也覺得心滿意足,且與增紅戲言:面客之意不在面,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面也。臨別時,我還買了一把書有《醉翁亭記》的扇面以作紀念。
離開深秀湖,我們又是一路照相,把不少石刻攝進相機,有喬石書的“瑯琊山”,沈鵬書的“與民同樂”,歐陽中石書的“千年醉翁”等。
我與增紅一路下山一路聊天,慨嘆此行無悔,收獲頗豐。增紅說:“何處無亭?何處無湖?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我連聲稱好。晚上,我們在南京與朋友聚,席間觥籌交錯,言談甚歡,其間我自然少不了講述小游醉翁亭所見所感,不知不覺酒多興濃,便隨口而出:“蒼然白發(fā),頹乎其中者,樵夫醉也,樵夫謂誰?昆山老劉也。”
歐公從前建亭撰文雅乎千載,樵夫如今游山抒懷快哉一日。滁州歸來,遂寫《醉翁亭游記》以述感并備忘。
第3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08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33位用戶收藏,12人推薦!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這一流傳千古的名句乃是出自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散文《醉翁亭記》,歐陽修當年就是在醉翁亭寫下它的。今日,我有幸前往瑯琊山,一睹這天下第一亭的風(fēng)采,心里別提多美了。
醉翁亭坐落于瑯琊山半腰,四周綠樹環(huán)抱,樹林陰翳。陣陣鳥鳴伴著潺潺的流水聲縈繞在耳畔,讓人又多了幾分興致。 步入醉翁亭景區(qū),只見一座古樸雅致、別具一格的小亭在桃花的掩映下若隱若現(xiàn)。穿過一扇精致的小門,我們來到了亭前。青黛色的飛檐下矗立著十二根朱紅色的柱子,柱子上雕琢著形態(tài)各異、色彩斑斕的圖騰,門匾上鐫刻著蘇東坡手書的“醉翁亭”三個金燦燦的大字,蔥綠色的圍欄座凳上架著四個小幾,歐陽修當年在此桌上批閱公文的場景躍然在我們眼前。在亭子旁的宋寶齋內(nèi),收藏著兩塊蘇軾手書《醉翁亭記》的石碑,可謂是稀世珍寶。
沿著蜿蜒曲折的釀泉溪水拾階而行,一棵千年古梅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此梅相傳為歐陽修所栽,雖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霜雨雪,卻仍然枝繁葉茂,虬曲勁節(jié),被后人譽為“花中巢許”,贊頌她與歐陽修一般高潔。 朝而往,暮而歸,轉(zhuǎn)眼間已是夕陽在山。林壑、野芳、佳木、泉香……禽鳥亦知山林之樂,何況予兮?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第4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2597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7分鐘,共有116位用戶收藏,27人推薦!
山環(huán)滁州以競秀態(tài),瑯琊深秀漸聞水聲,一片碧波環(huán)繞的醉翁亭已化作樂趣的統(tǒng)一,已留下雨打風(fēng)吹的痕跡,深深地刻下了當年醉翁的足跡。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介紹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希望大家喜歡!
介紹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范文1
安徽省滁州瑯琊山上因為有了醉翁亭,使得這座原本普通的山聞名于世。從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爺爺這千古名句,成為一個傳奇的旅游勝地。
今年秋季的一個雙休日上午,媽媽帶我去了一趟瑯琊山游玩。清晨,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好像被清水洗過一樣。在駛往瑯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媽媽有說有笑,加上導(dǎo)游阿姨風(fēng)趣幽默的話語,更增添車內(nèi)明熱鬧氣氛。從南京到滁州瑯琊山的路途并不遠,汽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便到達瑯琊山下。下車后,導(dǎo)游阿姨領(lǐng)著我們走過古樸的山門牌時,我看見“瑯琊山”三個大字蒼勁而飄逸,從導(dǎo)游阿姨嘴中得知,這三個字和醉翁亭三個字,都是大文豪蘇軾爺爺?shù)恼孥E,這字真漂亮,蘇爺爺不僅寫了一手好文章,也寫得一手好字。
我們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著,路兩旁是挺拔的參天大樹,一棵棵大樹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軍戰(zhàn)士,守護著濃蔭蒼翠的瑯琊山,這些大樹像披了件綠色大衣,一片連著一片的綠,仿佛把四周的空氣都給染綠似的。走了沒一會兒,我終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個亭子像一只即將騰飛的白鶴,亭子依山傍水,亭臺小巧別致,清澈的溪水聲,樹上烏兒的鳴叫聲,給醉翁亭一種幽靜的韻味。
導(dǎo)游阿姨告泝我,當年,歐陽修被朝延貶到滁州時,他特別喜愛瑯琊山的靈氣。經(jīng)常在辦完公務(wù)后,他便到山上來游玩。一天,歐陽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邊觀看下棋的人,被這場大雨澆成落湯雞。于是,有人提議在這里興修一個亭子,這樣即可以避雨,也前來該處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場所。
不久,當?shù)厝嗽诒阍谏缴辖艘蛔ぷ樱ぷ咏ê煤?,取個什么好名字讓當?shù)厝朔噶穗y。一天,歐陽修喝醉灑后來到這里,他醉熏熏地望著亭子沉思一會后,為這座亭子取名為‘醉翁亭‘,并寫下他那篇膾炙人口的《醉翁亭記》。我站在亭子西側(cè)的寶宋齋,望著室內(nèi)兩塊石碑上,鐫刻的《醉翁亭記》全文。此時,我心中有種想喝酒的沖動,想知道當初歐爺爺是如何在醉酒下,寫出這篇傳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瑯琊山上古樹,小橋,溪水,亭閣和寺廟等,構(gòu)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畫卷,留在我的記憶里。
介紹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范文2
山環(huán)滁州以競秀態(tài),瑯琊深秀漸聞水聲,一片碧波環(huán)繞的醉翁亭已化作樂趣的統(tǒng)一,已留下雨打風(fēng)吹的痕跡,深深地刻下了當年醉翁的足跡。
與民同樂,樂在山水,領(lǐng)會在心。山水相映之美,將綠水與青山環(huán)繞。樹的綠是沒有邊緣的,仿佛在向四周擴散,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綠的氣息。水的秀不在于是怎樣清澈,而是倒映著天空與山的影子,這綠色與藍色調(diào)和,勾勒出另一片天地。釀泉水在山間傾瀉,彌漫著酒香的詩情在釀泉水中流淌,與水一道迎面傾瀉而來。人醉在景中,仿佛是人正在水汽中彌漫。
與民同樂,樂在宴酣,暢爽在酒。在溪水中捕魚,用泉水釀酒,這是生活中最真、最醇、最清新的滋味。野味山珍,雜亂擺開,美酒前陳,游戲歡樂,沒有拘束,撇開身份,這就是太守的酒宴。沒有名貴的酒菜,沒有拘束人的禮節(jié),有的僅僅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一片熱鬧輕松的氣氛。于是,連滁州的人民都這樣輕松地生活,快樂地游玩,酒氣彌漫了整座城市。
與民同樂,樂在其樂,以人為樂。朝暮變換之美,樹林禽鳥和鳴,在這一派自然之景中,太守與游人共同歡樂。人民因視與太守同游為榮幸而快樂,而太守卻以人樂而樂,將醉與樂統(tǒng)一,從中便得到了精神的升華,于是便練就了醉翁與民同樂的曠達。
四季更迭,朝暮變換,伴隨著日升日落,云歸云散;花開花落,水落石出,無窮盡的變化,變化著的角度,一同演繹著無窮的樂趣,將山水之秀麗發(fā)揮到極致。
三樂歸一,便是與民同樂。
樂到極致,終歸還與山水。
介紹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范文3
在我閑暇時翻閱課外書,知道宋代歐陽修這么一個人物,寫有傳世之作《醉翁亭記》,我雖沒曾讀過,但也給我留下深刻記憶,使我對瑯琊山醉翁亭充滿了神秘向往之情。今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一天,上午沒有什么課外課,老爸決定帶我們到滁州瑯琊山一游。
瑯琊山位于滁州市西南郊,城山相連,離市區(qū)不遠。而滁州位于安徽東部,是一座歷史悠久,山水秀美的地級城市。它距合肥市120公里,距南京才59公里,我們是全家自駕游。為避免長江大橋的擁堵,老爸帶我走了一趟萬里長江第一隧道,8點半鐘才出門到滁州市也就10時。經(jīng)當?shù)厝藷崆橹更c,自駕車可直接開進山門到景區(qū),很容易也很快地找到了瑯琊山風(fēng)景區(qū)。
瑯琊墨苑是進入瑯琊山勝境的第一個風(fēng)景區(qū)。園林似飛檐翹角,白壁漏窗,方磚青瓦,料想景色不錯。但因下午四點還有一節(jié)輔導(dǎo)課,為了節(jié)約時間,我們沒進去,此游的主要目標也是為醉翁亭而來。我們做著觀光車直奔山頂古瑯琊寺?,樼鹚乱郎桨?,建筑雄偉。寺內(nèi)最大的建筑是大雄寶殿和藏經(jīng)樓。大雄寶殿雕梁畫棟,十分壯觀。藏經(jīng)樓則居高臨下建在寺院的最高處。大雄寶殿旁是玉皇殿,是座無梁殿。上大雄寶殿或玉皇殿,均需通過高高的石階而上,很壯觀。寺內(nèi)還有不少自然名勝,如歸云洞、雪鴻洞、石上松等,各具特色。如是一一細看,得化很長時間。
我們隨之往下走來到醉翁亭,醉翁亭布局緊湊,建筑別致,亭臺小巧,風(fēng)格獨特,具有江南園林特色??偯娣e不大,卻有九處風(fēng)格各異的景致,如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稱“醉翁九景”。游覽醉翁亭的游客最多,熙熙攘攘,很熱鬧。我們在此拍了不少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意在亭很別致,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之意。出意在亭,沿石階而上,是影香亭。有百年古梅,傲立在影香亭與古梅亭之間。游人在此可賞梅聞香。醉翁亭前有讓泉。泉旁是潺潺小溪,溪水清澈見底。亭中有宋代大書法家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為“歐文蘇字”。
亭后最高處有一高臺,為“玄帝宮”。我們登臺環(huán)視,只見群山青翠,林濤陣陣,猶如置身畫中。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放眼青山秀水,感其言簡樸而意境深遠。
但我們只游到瑯琊寺為止,沒有再上南天門,好多景點我們照例是走馬看花,以“到過、看過、知道了”為原則,粗粗一游,只求大概,不求深意。
一點多了,我也有些累了,肚子自然也叫了。我們來到市區(qū)宋城美食街,痛痛快快美餐一番。
第5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379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157位用戶收藏,18人推薦!
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單的涼亭。總面積雖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山的亭園卻內(nèi)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fēng)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寧靜。這里古樹婆娑,亭臺錯落,青山如畫,碧水潺流,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的歐陽修立像,神態(tài)安詳。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離亭不遠,有泉水從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二賢堂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間劈山而筑的瓦房,隱在綠樹之中,肅穆典雅,這就是“二賢堂”。在二賢堂我們見到的對聯(lián)是:駐節(jié)淮南關(guān)心民癀;留芳江表濟世文章。二賢者,歐陽修和王元之是也。歐陽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學(xué)家,一生剛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屬于淮南路,歐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過太守,歐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稱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賢堂,初建于北宋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當?shù)厝耸繛榧o念滁州前后兩任太守王禹偁和歐陽修所建。原堂已毀,現(xiàn)堂為建國后重建。堂內(nèi)有二聯(lián),一曰:“謫往黃岡執(zhí)周易焚香默坐豈消遣乎,貶來滁上辟豐山酌酒述文非獨樂也”,二曰:“醒來欲少胸無累,醉后心閑夢亦清”對兩任太守皆因關(guān)心國事而貶謫滁州憤憤不平,又為兩位太守詩文教化與民同樂深表欽敬。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廬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貧寒,資性敏悟,勤奮苦學(xué)。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曾任諫官,又任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要職,因參與范仲淹的“慶歷革新”而遭貶,當過滁州太守。在文學(xué)上歐陽修以韓愈為宗,力掃晚唐五代文學(xué)的奢靡之風(fēng),提掖了王安石、蘇軾等一大批精英。中國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歐陽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歐門。歐陽修不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輩景仰不已。
寶宋齋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寶宋齋,是專門收藏宋代珍寶的地方,齋內(nèi)的石碑上就鐫刻著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全文,字為蘇東坡手書,歐文蘇字,相得益彰。此齋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馮若愚所建。后人為紀念他的善行又在寶宋齋附近建了一座馮公祠。
寶宋齋,建于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是明人為保護蘇軾手書《醉翁亭記》而建。齋內(nèi)有兩塊石碑,正反兩面鐫刻著蘇東坡所書《醉翁亭記》全文,《醉翁亭記》初刻于慶歷八年,因其字小刻淺難以久傳,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歐陽修門生、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改書大字重刻,文章與書法相當益彰,后人稱為“歐文蘇字,珠聯(lián)璧合”,視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與瑯琊寺中吳道子所畫的《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同為難得的古代文化瑰寶。
寶宋齋南面是一個面積較大的庭院,院內(nèi)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臺建筑。泉水從墻外流入,曲折蜿蜒,如回腸九轉(zhuǎn)。傳說當年歐陽修常在這里與友人共飲,曾仿晉人作“曲水流觴”,為后世引為趣談。后人在“九曲流觴“處建意在亭,并仿歐陽修戲水飲酒作樂,亭似蘇州園林建筑,十分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稱賞梅亭。
賞
第6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79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91位用戶收藏,21人推薦!
安徽省滁州瑯琊山上因為有了醉翁亭,使得這座原本普通的山聞名于世。從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爺爺這千古名句,成為一個傳奇的旅游勝地。
今年秋季的一個雙休日上午,媽媽帶我去了一趟瑯琊山游玩。清晨,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好像被清水洗過一樣。在駛往瑯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媽媽有說有笑,加上導(dǎo)游阿姨風(fēng)趣幽默的話語,更增添車內(nèi)明熱鬧氣氛。從南京到滁州瑯琊山的路途并不遠,汽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便到達瑯琊山下。下車后,導(dǎo)游阿姨領(lǐng)著我們走過古樸的山門牌時,我看見“瑯琊山”三個大字蒼勁而飄逸,從導(dǎo)游阿姨嘴中得知,這三個字和醉翁亭三個字,,都是大文豪蘇軾爺爺?shù)恼孥E,這字真漂亮,蘇爺爺不僅寫了一手好文章,也寫得一手好字。
我們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著,路兩旁是挺拔的參天大樹,一棵棵大樹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軍戰(zhàn)士,守護著濃蔭蒼翠的瑯琊山,這些大樹像披了件綠色大衣,一片連著一片的綠,仿佛把四周的空氣都給染綠似的。走了沒一會兒,我終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個亭子像一只即將騰飛的白鶴,亭子依山傍水,亭臺小巧別致,清澈的溪水聲,樹上烏兒的鳴叫聲,給醉翁亭一種幽靜的韻味。
導(dǎo)游阿姨告溯我,當年,歐陽修被朝延貶到滁州時,他特別喜愛瑯琊山的靈氣。經(jīng)常在辦完公務(wù)后,他便到山上來游玩。一天,歐陽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邊觀看下棋的人,被這場大雨澆成落湯雞。于是,有人提議在這里興修一個亭子,這樣即可以避雨,也前來該處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場所。
不久,當?shù)厝嗽诒阍谏缴辖艘蛔ぷ?,亭子建好后,取個什么好名字讓當?shù)厝朔噶穗y。一天,歐陽修喝醉灑后來到這里,他醉熏熏地望著亭子沉思一會后,為這座亭子取名為‘醉翁亭‘,并寫下他那篇膾炙人口的《醉翁亭記》。我站在亭子西側(cè)的寶宋齋,望著室內(nèi)兩塊石碑上,鐫刻的《醉翁亭記》全文。此時,我心中有種想喝酒的沖動,想知道當初歐爺爺是如何在醉酒下,寫出這篇傳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瑯琊山上古樹,小橋,溪水,亭閣和寺廟等,構(gòu)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畫卷,留在我的記憶里。
第7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379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33位用戶收藏,10人推薦!
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單的涼亭??偯娣e雖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山的亭園卻內(nèi)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fēng)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寧靜。這里古樹婆娑,亭臺錯落,青山如畫,碧水潺流,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的歐陽修立像,神態(tài)安詳。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離亭不遠,有泉水從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二賢堂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間劈山而筑的瓦房,隱在綠樹之中,肅穆典雅,這就是“二賢堂”。在二賢堂我們見到的對聯(lián)是:駐節(jié)淮南關(guān)心民癀;留芳江表濟世文章。二賢者,歐陽修和王元之是也。歐陽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學(xué)家,一生剛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屬于淮南路,歐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過太守,歐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稱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賢堂,初建于北宋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當?shù)厝耸繛榧o念滁州前后兩任太守王禹偁和歐陽修所建。原堂已毀,現(xiàn)堂為建國后重建。堂內(nèi)有二聯(lián),一曰:“謫往黃岡執(zhí)周易焚香默坐豈消遣乎,貶來滁上辟豐山酌酒述文非獨樂也”,二曰:“醒來欲少胸無累,醉后心閑夢亦清 ”對兩任太守皆因關(guān)心國事而貶謫滁州憤憤不平,又為兩位太守詩文教化與民同樂深表欽敬。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廬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貧寒,資性敏悟,勤奮苦學(xué)。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曾任諫官,又任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要職,因參與范仲淹的“慶歷革新”而遭貶,當過滁州太守。在文學(xué)上歐陽修以韓愈為宗,力掃晚唐五代文學(xué)的奢靡之風(fēng),提掖了王安石、蘇軾等一大批精英。中國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歐陽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歐門。歐陽修不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輩景仰不已。
寶宋齋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寶宋齋,是專門收藏宋代珍寶的地方,齋內(nèi)的石碑上就鐫刻著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全文,字為蘇東坡手書,歐文蘇字,相得益彰。此齋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馮若愚所建。后人為紀念他的善行又在寶宋齋附近建了一座馮公祠。
寶宋齋,建于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是明人為保護蘇軾手書《醉翁亭記》而建。齋內(nèi)有兩塊石碑,正反兩面鐫刻著蘇東坡所書《醉翁亭記》全文,《醉翁亭記》初刻于慶歷八年,因其字小刻淺難以久傳,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歐陽修門生、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改書大字重刻,文章與書法相當益彰,后人稱為“歐文蘇字,珠聯(lián)璧合”,視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與瑯琊寺中吳道子所畫的《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同為難得的古代文化瑰寶。
寶宋齋南面是一個面積較大的庭院,院內(nèi)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臺建筑。泉水從墻外流入,曲折蜿蜒,如回腸九轉(zhuǎn)。傳說當年歐陽修常在這里與友人共飲,曾仿晉人作“曲水流觴”,為后世引為趣談。后人在“九曲流觴“處建意在亭,并仿歐陽修戲水飲酒作樂,亭似蘇州園林建筑,十分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稱賞梅亭。
第8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78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251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安徽省滁州瑯琊山上因為有了醉翁亭,使得這座原本普通的山聞名于世。從亭中流淌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爺爺這千古名句,成為一個傳奇的旅游勝地。
今年秋季的一個雙休日上午,媽媽帶我去了一趟瑯琊山游玩。清晨,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好像被清水洗過一樣。在駛往瑯琊山的旅游大巴上,我和媽媽有說有笑,加上導(dǎo)游阿姨風(fēng)趣幽默的話語,更增添車內(nèi)明熱鬧氣氛。從南京到滁州瑯琊山的路途并不遠,汽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便到達瑯琊山下。下車后,導(dǎo)游阿姨領(lǐng)著我們走過古樸的山門牌時,我看見“瑯琊山”三個大字蒼勁而飄逸,從導(dǎo)游阿姨嘴中得知,這三個字和醉翁亭三個字,都是大文豪蘇軾爺爺?shù)恼孥E,這字真漂亮,蘇爺爺不僅寫了一手好文章,也寫得一手好字。
我們沿看蜿蜒的石板路走著,路兩旁是挺拔的參天大樹,一棵棵大樹像一位位威武的解放軍戰(zhàn)士,守護著濃蔭蒼翠的瑯琊山,這些大樹像披了件綠色大衣,一片連著一片的綠,仿佛把四周的空氣都給染綠似的。走了沒一會兒,我終于看到了向往己久的醉翁亭。醉翁亭占地1000平方米,整個亭子像一只即將騰飛的白鶴,亭子依山傍水,亭臺小巧別致,清澈的溪水聲,樹上烏兒的鳴叫聲,給醉翁亭一種幽靜的韻味。
導(dǎo)游阿姨告泝我,當年,歐陽修被朝延貶到滁州時,他特別喜愛瑯琊山的靈氣。經(jīng)常在辦完公務(wù)后,他便到山上來游玩。一天,歐陽修和一位和尚下棋,突然天空下起大雨,他和老尚以及在旁邊觀看下棋的人,被這場大雨澆成落湯雞。于是,有人提議在這里興修一個亭子,這樣即可以避雨,也前來該處游玩的人提供休息的場所。
不久,當?shù)厝嗽诒阍谏缴辖艘蛔ぷ?,亭子建好后,取個什么好名字讓當?shù)厝朔噶穗y。一天,歐陽修喝醉灑后來到這里,他醉熏熏地望著亭子沉思一會后,為這座亭子取名為‘醉翁亭‘,并寫下他那篇膾炙人口的《醉翁亭記》。我站在亭子西側(cè)的寶宋齋,望著室內(nèi)兩塊石碑上,鐫刻的《醉翁亭記》全文。此時,我心中有種想喝酒的沖動,想知道當初歐爺爺是如何在醉酒下,寫出這篇傳世之作的。
回家路上,瑯琊山上古樹,小橋,溪水,亭閣和寺廟等,構(gòu)成了一幅醉翁亭的山水畫卷,留在我的記憶里。
第9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482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4分鐘,共有216位用戶收藏,30人推薦!
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單的涼亭。總面積雖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山的亭園卻內(nèi)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fēng)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寧靜。這里古樹婆娑,亭臺錯落,青山如畫,碧水潺流,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的歐陽修立像,神態(tài)安詳。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離亭不遠,有泉水從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二賢堂
在醉翁亭的北面有三間劈山而筑的瓦房,隱在綠樹之中,肅穆典雅,這就是“二賢堂”。在二賢堂我們見到的對聯(lián)是:駐節(jié)淮南關(guān)心民癀;留芳江表濟世文章。二賢者,歐陽修和王元之是也。歐陽修自不待言,王元之,即王禹偁,宋初文學(xué)家,一生剛直敢言。滁州在宋代屬于淮南路,歐王二人都曾在滁州做過太守,歐是江南西路人(江南又被稱為江表),故有此名句。“癀”,疾苦之意。
二賢堂,初建于北宋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當?shù)厝耸繛榧o念滁州前后兩任太守王禹偁和歐陽修所建。原堂已毀,現(xiàn)堂為建國后重建。堂內(nèi)有二聯(lián),一曰:“謫往黃岡執(zhí)周易焚香默坐豈消遣乎,貶來滁上辟豐山酌酒述文非獨樂也”,二曰:“醒來欲少胸無累,醉后心閑夢亦清 ”對兩任太守皆因關(guān)心國事而貶謫滁州憤憤不平,又為兩位太守詩文教化與民同樂深表欽敬。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廬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貧寒,資性敏悟,勤奮苦學(xué)。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曾任諫官,又任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要職,因參與范仲淹的“慶歷革新”而遭貶,當過滁州太守。在文學(xué)上歐陽修以韓愈為宗,力掃晚唐五代文學(xué)的奢靡之風(fēng),提掖了王安石、蘇軾等一大批精英。中國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歐陽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歐門。歐陽修不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輩景仰不已。
寶宋齋
出醉翁亭往西有一小室,名曰寶宋齋,是專門收藏宋代珍寶的地方,齋內(nèi)的石碑上就鐫刻著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全文,字為蘇東坡手書,歐文蘇字,相得益彰。此齋為明代南京太仆寺少卿馮若愚所建。后人為紀念他的善行又在寶宋齋附近建了一座馮公祠。
寶宋齋,建于明天啟二年(公元1620xx年),是明人為保護蘇軾手書《醉翁亭記》而建。齋內(nèi)有兩塊石碑,正反兩面鐫刻著蘇東坡所書《醉翁亭記》全文,《醉翁亭記》初刻于慶歷八年,因其字小刻淺難以久傳,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歐陽修門生、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改書大字重刻,文章與書法相當益彰,后人稱為“歐文蘇字,珠聯(lián)璧合”,視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與瑯琊寺中吳道子所畫的《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同為難得的古代文化瑰寶。
寶宋齋南面是一個面積較大的庭院,院內(nèi)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臺建筑。泉水從墻外流入,曲折蜿蜒,如回腸九轉(zhuǎn)。傳說當年歐陽修常在這里與友人共飲,曾仿晉人作“曲水流觴”,為后世引為趣談。后人在“九曲流觴“處建意在亭,并仿歐陽修戲水飲酒作樂,亭似蘇州園林建筑,十分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稱賞梅亭。
第10篇 醉翁亭的導(dǎo)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139個字,預(yù)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194位用戶收藏,11人推薦!
游客們,大家好。這里就是著名的滁州了。當年歐陽修老先生就是在這里寫下醉翁亭記的。大家看這四面是山光水色,風(fēng)景宜人,鳥語花香,和小石潭可是有的一比啊。大家可一到亭上去坐坐,是不是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呢?環(huán)滁皆山,果真名不虛傳。放眼望去,是不是有在大興按嶺的感覺呢?著就是美麗的,迷人的,古老的醉翁亭了。
醉翁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記的就是此亭。 宋仁守慶歷年間,朝`腐`,權(quán)貴當?shù)?。原在朝遷中做官的歐陽修主張革新時政,且不避謗,敢于揭露官吏陰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誣告他。會守聽信饞言,將歐陽修貶謫滁州。 慶歷一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瑯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結(jié)為知音。為了 便于歐陽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 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從此, 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于客來飲于 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幫自號曰醉翁也。"醉 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 公。有詩贊曰:"為政風(fēng)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后,吸引了不少游人。當時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來,觀賞之余,創(chuàng)作了琴曲《醉翁吟》,歐陽修親為配詞?,F(xiàn)在馮公祠前面的一副對聯(lián)"泉聲如聽太守操,海日已照瑯琊山",便是說的這件事。事隔數(shù)年之年,歐陽修和沈遵重逢,"夜闌酒半",沈遵操琴彈《醉翁吟》,"宮聲在迭","有如風(fēng)輕日暖好鳥語,夜靜山響春泉鳴"。
琴聲勾起了歐公對當年在亭是游飲往事的追憶,即作詩以贈。 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屬在其旁建同醉。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 時房屋已建到"數(shù)百柱",可惜后來多次遭到破壞。清代咸豐年間,不止個庭園成為一片瓦礫。直到光緒七 年(公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fù)了原樣。 醉翁亭一帶的建筑,布局緊湊別致,亭臺小巧獨特,具有江南園林特色??偯娣e雖不到1000平方米,卻有九處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醉翁亭、宋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fēng)格各異,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讓泉,泉旁是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風(fēng)底。亭中有宋代文學(xué)家、書法家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為"歐文蘇字"。亭后最高處有一高臺,曰"玄帝宮",登臺環(huán)視,但見亭前群山涌翠,橫葉眼底;亭后林濤起伏,飛傳耳際,猶如置身畫中。 醉翁亭因歐陽修及其《醉翁亭》而聞名遐邇,數(shù)百年來雖然多次遭動,但終不為人所忘,曾有人撰寫了一副對聯(lián):"翁去八百載,醉鄉(xiāng)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丹"解放后,人`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多次整修。如今,此處千載勝境,更加壯觀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