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65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0分鐘,共有178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北九水 為白沙河中游的峽谷地帶。白沙河發(fā)源于巨峰北麓海拔800多米處的天乙泉,始名涼清河,中為九水。嶗山北九水因水有九折而得名,以北九水療養(yǎng)院“九水界橋”為界,分內(nèi)、外九水。澗水自上順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處必彎,彎處必漩,漩處必涌一潭澄水,在嶗山十二景中稱“九水明漪”。
九水風光素被譽為“灘峽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巖,水作龍吟,石同虎距,音樂圖畫,文本天成。” 外九水 自我樂村菊灣溯至北九水療養(yǎng)院,全長6.5公里。 一水始自孫家村村東之菊灣,南有玉筍峰,北有黑虎山,兩山相夾,中為大澗,澗底巨石交錯,姿態(tài)萬千。 二水澗中大石壘迭,排空壁立。澗南有巨巖,名錦屏巖,石色蒼翠。巖下潭水,錦巖倒影,波光漣漪 三水于1967年建三水水庫,為九水新景。水清澈靛藍,從溢洪壩頂凌空跌落,如珍珠壁簾,晶瑩奪目。壩東一峰如老僧打坐入定,名定僧峰,石紋披斜恰如衣紋。 四水南北兩峽對峙如門,名天梯峽,水自峽澗中涌出,銀花四濺,聲蕩幽谷。
三水建水庫后,此峽已沉身庫中,僅可見露出的對峙石壁。 五水四周山巒重繞,青翠四合,名環(huán)翠谷。澗底流水到此較緩,流聲叮咚,間之鳥鳴啁啾,如奏絲竹,又名玉笙澗。 六水為北九水峰巒之險首處。澗北有黃褐色山峰聳立,遠望如一匹駱駝臨澗而臥,,有昂首嘶空、氣吞長川之氣勢,該峰俗名“駱駝頭”。峰側(cè)新鐫“駝峰煙云”四字,為嶗山名勝“駝峰插云”。該峰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由東看似駱駝頭,由西與南望則形似鷹嘴,東北望猙獰粗猛形似惡鬼,故亦有鷹嘴峰、惡鬼峰之名。峰西迭嶂排空,陡峭險惡,名飛虎巖。此處澗水分外湍急,在飛虎巖下,涌成一個形似雞爪的深潭,名為雞爪潭。 七水山谷寬敞,山環(huán)水抱處為七水村,又名河西村。澗東有村名為河東。澗北一峰臨水獨立,呈丹褐色,山勢秀如盆景,名小丹丘。又因巖石突出如發(fā)髻,又叫仙人髻,亦名小梳洗樓。峰頂石上,南向刻有“小丹丘”三字,乃集鄭板橋字。
東北山凹處是通往王哥莊的山口,由此途經(jīng)土淺嶺可抵王哥莊。 八水山勢舒緩,澗水悠悠,漫山皆松,山風徐來,松嘯、流水溶為一片濤聲,名松濤澗。水中石崮上刻有“松濤澗”三字。 九水為外九水的盡頭,是一處不大的山坳,松竹相間,流水潺潺,盛夏亦涼風習習,素有“小關(guān)東”之稱,是風景優(yōu)美的避暑療養(yǎng)勝地。澗南是北九水療養(yǎng)院,澗北是太和觀舊址,又稱九水廟。西山有仙古洞,洞內(nèi)壁光滑,為卵形,巖石結(jié)成,高2米,深3米。明代登州武舉周魯曾題刻“仙古洞”三字于洞左,為叢林所蔽,游人多不知,在山坡巨石上另有題刻“仙古洞”三字。 內(nèi)九水 自北九水療養(yǎng)院溯流而上至靛缸灣,長約3公里。兩山夾立,水流中穿,峭壁危巖,澄潭激湍,與外九水相比,內(nèi)九水峰巒更加峭拔,峽間更為險峻,景物薈萃,奇境屢出,游人至此,目不暇接。 內(nèi)一水,為一山坳,遠山近岫,一派清秀,橋兩側(cè)潭寬水闊,流清石奇。 內(nèi)二水,溯澗上行至雙石屋,倚崖臨水,松竹交蔭,潭光山色。村中有20余戶人家,因村旁有兩石洞似屋而得名。
雙石屋村南,巨石橫陳澗底,潭處石間,澄泓湛碧,寒氣凌人,名“印月潭”。村對岸山峰突起,酷似著甲將軍,故名“將軍崮”。1957年,羅瑞卿大將陪同朱德元帥游覽此地,看到“將軍”,頗覺有味,一番推敲,遂命此景為“將軍遠眺”。二水路旁石上,還鐫刻有郁達夫游嶗山詩文。 內(nèi)三水,東行半里許,漫水橋頭,有一大石上刻篆書“三水”二字。澗水從東北方破峽而來,被澗中大石分隔阻攔形成短瀑,白沫飛濺,狀如馬尾,名“馬尾瀑”。該峽谷從前棲居著許多鸛鳥,峭壁和山崖上多鳥窩,故三水河澗又名“鷹愁澗”。
內(nèi)三水澗中巨石上鐫刻有清代著名畫家高鳳翰五言律詩。澗北山巒陡削,石紋垂直,有“九水石林”之稱。 內(nèi)四水,順澗前行,喬松滿谷,流水淙淙,云霧繚繞,山巒時隱時現(xiàn)。澗對岸一峰如削,秀出云端,從東南方飄來之云霧常被此峰分切,故名“斬云峰”,1980年夏季一場暴雨中,此峰被雷擊腰截。南岸有風景亭高聳,該處河谷有石門,高如城墻,人可穿行其間,因以為亭名。亭旁臥石上刻有“石門亭”三字。 內(nèi)五水,南岸懸崖垂石如裳,望之如士大夫拱手相揖,刻有“大夫石”三字。內(nèi)五水山谷尤狹,澗南懸崖陡壁高約百米,色赭黃,石紋縱橫有致,斑駁絢爛,氣勢磅礴,因其色彩閃爍如鳳錦,故名“飛鳳崖”,谷中圓崮上鐫刻三字。飛鳳崖下有“凝碧潭”,清極而色碧。 內(nèi)六水,山道隨水勢彎曲,水隨山轉(zhuǎn),人傍水行。南岸道旁一潭碧水,名“鏡天潭”,潭旁一巨石,上平如臺,臺上置石桌、石凳,名“觀音臺”。
坐臺上可領(lǐng)略此處風光。澗北赭黃色崖壁拔地而起,高數(shù)十米,狀如船帆,石紋縱橫相綴,在陽光下輝煌似錦,名“錦帆嶂”。另在北岸40米高之峭壁上,刻有“山高水長”四字,字徑1.5米,為北九水最大刻石。 內(nèi)七水,峽谷更加陡峭,兩側(cè)石壁巖石呈青黛色,山上長滿黑松,翠綠如滴,景色幽深,古稱“冷翠峽”。峽谷內(nèi)一崮突起,上有方正奇石,名“天印石”。從內(nèi)八水回視,恰似馬頭,故又名“馬首是瞻”。澗內(nèi)另一懸崖峭立,幾與云接,名“連云崖”。連云崖旁有一巖,似利劍直插青天,此巖與連云崖之間是一道狹窄巖縫,仰視惟見游云而逝,人行其下,甚驚,莫不頻頻撫頂回首再三,故有“一步三回頭”之稱。 內(nèi)八水,冷翠谷東上為石門峽,峽兩岸崖高數(shù)十米,對峙如門,故名。
入峽后為大龍門,古稱“大崖門”,訛傳為“大衙門”,俗稱“大牙門”,清代張鶴改稱為“大龍門”。大龍門東去,出口即為“二龍門”。二門之間,山峰彎曲似弓,翠嶂環(huán)抱如城,故壁上鐫有“月城”二字。月城俗名圈子里,四面皆絕壁,西入東出,水從中流,游人叫號,如甕中音。出月城,在峽南岸凹洞內(nèi)刻有“魚鱗峽”三字,深秋后,峽谷四壁呈赭黃色,又名金華谷。 內(nèi)九水,過金華谷,東南攀登而上。峽谷布滿各種卵石,光滑明亮,似魚鱗排列,流水因此成紋,狀如魚鱗,故名“魚鱗峽”。峽谷廣畝許,三面峭壁凌空,東南方一道瀑布從石壁裂處三折而下,跌入一潭碧水中,轟鳴震蕩,名“潮音瀑”。” 潮音瀑 又名“魚鱗瀑”,位于九水畫廊終端。
以水聲似潮、水形象魚鱗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鐫刻著“潮音瀑”三個大字,為 30年代葉恭綽手書。潮音瀑從懸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瀉;第一折落差約6米,第二折落差約5米,第三折落差約10米,織成一幅寬約5米的水簾,直瀉崖下清潭。三折飛流方向有異,恰如空中飛卷長練。瀑下清潭直徑約22米,深5米,形如缸,色靛藍,清澈見底,名“靛缸灣”。 潮音瀑旁建有石砌仙舫一座,是為紀念在此犧牲的抗日戰(zhàn)士。
西崖頂上有“觀瀑亭”,供游人亭中觀瀑聽潮。“巖瀑潮音”為嶗山勝景之一。 蔚竹庵 位于嶗山北麓鳳崮之下。初建于明朝萬歷十七年(1589)。由全真華山派道士宋沖儒創(chuàng)建。占地2.6畝,分前后兩進庭院。蔚竹庵最初稱“三元殿”,正殿中分別供奉真武大帝、觀音大士和三官神像。其中真武大帝和觀音大士的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為嶗山諸道場中木雕神像之首;三官神像為銅鑄,規(guī)模不大,很有特色。殿壁曾題有古詩一首:“峭石開青壁,嶙峋不記年;叩門驚宿鳥,隔澗聽流泉。樹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煙;蓬君棲隱處,遙望白云間。”點畫出這座道家的世外仙境。 該庵本世紀初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道長唐宗煜,使蔚竹庵在當時的膠澳一帶成為旅游熱點。
1930年,唐道長離庵去西安八仙庵主持廟事,曾經(jīng)協(xié)助楊虎城將軍積極宣傳抗日。 蔚竹庵后面山石高壘,巨石似即落下來聳??蓢@。庵周圍自然環(huán)境保護極好,庵東澗谷,竹林茂盛,澗中流水淙淙,被譽為“蔚竹鳴泉”。1934年,著名作家郁達夫游至此地,曾賦詩一首:“柳臺石屋接澄潭,云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詩鐫刻在雙石屋村旁的巨石上。 柳樹臺 位于竹窩村北,折崮頂西北。海拔500余米,東西兩山夾立,中豁一口。此處風景美麗。德占時期,曾在此筑有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總督療養(yǎng)樓、私人度假別墅等,并修筑臺柳公路自市區(qū)抵此,方便療養(yǎng)、游山度假,使柳樹臺成為著名的風景療養(yǎng)區(qū)和重要的入山通道,名躁一時。德日青島之戰(zhàn),德軍撤離時放火燒毀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其后不同時期,柳樹臺辟有旅館、飯店,為進山游客提供食宿。 花花浪子瀑布 位于北九水桑家河澗谷。澗盡頭處峭壁高聳,懸掛著一幅高約20米、寬約4米的瀑水。該瀑酷似“掛毯”,陡立的峭壁,像一臺繡花機,用水流編織“奇花異卉”。“花朵”紛揚,撒進崖底水潭。瀑布左側(cè),有一巨石,酷似大佛,立于懸崖之頂。瀑布右側(cè)的石崖高處,有石刻“花花浪”大字。
第2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662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0分鐘,共有249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北九水 為白沙河中游的峽谷地帶。白沙河發(fā)源于巨峰北麓海拔800多米處的天乙泉,始名涼清河,中為九水。嶗山北九水因水有九折而得名,以北九水療養(yǎng)院“九水界橋”為界,分內(nèi)、外九水。澗水自上順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處必彎,彎處必漩,漩處必涌一潭澄水,在嶗山十二景中稱“九水明漪”。
九水風光素被譽為“灘峽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巖,水作龍吟,石同虎距,音樂圖畫,文本天成。” 外九水 自我樂村菊灣溯至北九水療養(yǎng)院,全長6.5公里。 一水始自孫家村村東之菊灣,南有玉筍峰,北有黑虎山,兩山相夾,中為大澗,澗底巨石交錯,姿態(tài)萬千。 二水澗中大石壘迭,排空壁立。澗南有巨巖,名錦屏巖,石色蒼翠。巖下潭水,錦巖倒影,波光漣漪 三水于1967年建三水水庫,為九水新景。水清澈靛藍,從溢洪壩頂凌空跌落,如珍珠壁簾,晶瑩奪目。壩東一峰如老僧打坐入定,名定僧峰,石紋披斜恰如衣紋。 四水南北兩峽對峙如門,名天梯峽,水自峽澗中涌出,銀花四濺,聲蕩幽谷。
三水建水庫后,此峽已沉身庫中,僅可見露出的對峙石壁。 五水四周山巒重繞,青翠四合,名環(huán)翠谷。澗底流水到此較緩,流聲叮咚,間之鳥鳴啁啾,如奏絲竹,又名玉笙澗。 六水為北九水峰巒之險首處。澗北有黃褐色山峰聳立,遠望如一匹駱駝臨澗而臥,,有昂首嘶空、氣吞長川之氣勢,該峰俗名“駱駝頭”。峰側(cè)新鐫“駝峰煙云”四字,為嶗山名勝“駝峰插云”。該峰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由東看似駱駝頭,由西與南望則形似鷹嘴,東北望猙獰粗猛形似惡鬼,故亦有鷹嘴峰、惡鬼峰之名。峰西迭嶂排空,陡峭險惡,名飛虎巖。此處澗水分外湍急,在飛虎巖下,涌成一個形似雞爪的深潭,名為雞爪潭。 七水山谷寬敞,山環(huán)水抱處為七水村,又名河西村。澗東有村名為河東。澗北一峰臨水獨立,呈丹褐色,山勢秀如盆景,名小丹丘。又因巖石突出如發(fā)髻,又叫仙人髻,亦名小梳洗樓。峰頂石上,南向刻有“小丹丘”三字,乃集鄭板橋字。
東北山凹處是通往王哥莊的山口,由此途經(jīng)土淺嶺可抵王哥莊。 八水山勢舒緩,澗水悠悠,漫山皆松,山風徐來,松嘯、流水溶為一片濤聲,名松濤澗。水中石崮上刻有“松濤澗”三字。 九水為外九水的盡頭,是一處不大的山坳,松竹相間,流水潺潺,盛夏亦涼風習習,素有“小關(guān)東”之稱,是風景優(yōu)美的避暑療養(yǎng)勝地。澗南是北九水療養(yǎng)院,澗北是太和觀舊址,又稱九水廟。西山有仙古洞,洞內(nèi)壁光滑,為卵形,巖石結(jié)成,高2米,深3米。明代登州武舉周魯曾題刻“仙古洞”三字于洞左,為叢林所蔽,游人多不知,在山坡巨石上另有題刻“仙古洞”三字。 內(nèi)九水 自北九水療養(yǎng)院溯流而上至靛缸灣,長約3公里。兩山夾立,水流中穿,峭壁危巖,澄潭激湍,與外九水相比,內(nèi)九水峰巒更加峭拔,峽間更為險峻,景物薈萃,奇境屢出,游人至此,目不暇接。 內(nèi)一水,為一山坳,遠山近岫,一派清秀,橋兩側(cè)潭寬水闊,流清石奇。 內(nèi)二水,溯澗上行至雙石屋,倚崖臨水,松竹交蔭,潭光山色。村中有20余戶人家,因村旁有兩石洞似屋而得名。
雙石屋村南,巨石橫陳澗底,潭處石間,澄泓湛碧,寒氣凌人,名“印月潭”。村對岸山峰突起,酷似著甲將軍,故名“將軍崮”。1957年,羅瑞卿大將陪同朱德元帥游覽此地,看到“將軍”,頗覺有味,一番推敲,遂命此景為“將軍遠眺”。二水路旁石上,還鐫刻有郁達夫游嶗山詩文。 內(nèi)三水,東行半里許,漫水橋頭,有一大石上刻篆書“三水”二字。澗水從東北方破峽而來,被澗中大石分隔阻攔形成短瀑,白沫飛濺,狀如馬尾,名“馬尾瀑”。該峽谷從前棲居著許多鸛鳥,峭壁和山崖上多鳥窩,故三水河澗又名“鷹愁澗”。
內(nèi)三水澗中巨石上鐫刻有清代著名畫家高鳳翰五言律詩。澗北山巒陡削,石紋垂直,有“九水石林”之稱。 內(nèi)四水,順澗前行,喬松滿谷,流水淙淙,云霧繚繞,山巒時隱時現(xiàn)。澗對岸一峰如削,秀出云端,從東南方飄來之云霧常被此峰分切,故名“斬云峰”,1980年夏季一場暴雨中,此峰被雷擊腰截。南岸有風景亭高聳,該處河谷有石門,高如城墻,人可穿行其間,因以為亭名。亭旁臥石上刻有“石門亭”三字。 內(nèi)五水,南岸懸崖垂石如裳,望之如士大夫拱手相揖,刻有“大夫石”三字。內(nèi)五水山谷尤狹,澗南懸崖陡壁高約百米,色赭黃,石紋縱橫有致,斑駁絢爛,氣勢磅礴,因其色彩閃爍如鳳錦,故名“飛鳳崖”,谷中圓崮上鐫刻三字。飛鳳崖下有“凝碧潭”,清極而色碧。 內(nèi)六水,山道隨水勢彎曲,水隨山轉(zhuǎn),人傍水行。南岸道旁一潭碧水,名“鏡天潭”,潭旁一巨石,上平如臺,臺上置石桌、石凳,名“觀音臺”。
坐臺上可領(lǐng)略此處風光。澗北赭黃色崖壁拔地而起,高數(shù)十米,狀如船帆,石紋縱橫相綴,在陽光下輝煌似錦,名“錦帆嶂”。另在北岸40米高之峭壁上,刻有“山高水長”四字,字徑1.5米,為北九水最大刻石。 內(nèi)七水,峽谷更加陡峭,兩側(cè)石壁巖石呈青黛色,山上長滿黑松,翠綠如滴,景色幽深,古稱“冷翠峽”。峽谷內(nèi)一崮突起,上有方正奇石,名“天印石”。從內(nèi)八水回視,恰似馬頭,故又名“馬首是瞻”。澗內(nèi)另一懸崖峭立,幾與云接,名“連云崖”。連云崖旁有一巖,似利劍直插青天,此巖與連云崖之間是一道狹窄巖縫,仰視惟見游云而逝,人行其下,甚驚,莫不頻頻撫頂回首再三,故有“一步三回頭”之稱。 內(nèi)八水,冷翠谷東上為石門峽,峽兩岸崖高數(shù)十米,對峙如門,故名。
入峽后為大龍門,古稱“大崖門”,訛傳為“大衙門”,俗稱“大牙門”,清代張鶴改稱為“大龍門”。大龍門東去,出口即為“二龍門”。二門之間,山峰彎曲似弓,翠嶂環(huán)抱如城,故壁上鐫有“月城”二字。月城俗名圈子里,四面皆絕壁,西入東出,水從中流,游人叫號,如甕中音。出月城,在峽南岸凹洞內(nèi)刻有“魚鱗峽”三字,深秋后,峽谷四壁呈赭黃色,又名金華谷。 內(nèi)九水,過金華谷,東南攀登而上。峽谷布滿各種卵石,光滑明亮,似魚鱗排列,流水因此成紋,狀如魚鱗,故名“魚鱗峽”。峽谷廣畝許,三面峭壁凌空,東南方一道瀑布從石壁裂處三折而下,跌入一潭碧水中,轟鳴震蕩,名“潮音瀑”。” 潮音瀑 又名“魚鱗瀑”,位于九水畫廊終端。
以水聲似潮、水形象魚鱗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鐫刻著“潮音瀑”三個大字,為 30年代葉恭綽手書。潮音瀑從懸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瀉;第一折落差約6米,第二折落差約5米,第三折落差約10米,織成一幅寬約5米的水簾,直瀉崖下清潭。三折飛流方向有異,恰如空中飛卷長練。瀑下清潭直徑約22米,深5米,形如缸,色靛藍,清澈見底,名“靛缸灣”。 潮音瀑旁建有石砌仙舫一座,是為紀念在此犧牲的抗日戰(zhàn)士。
西崖頂上有“觀瀑亭”,供游人亭中觀瀑聽潮。“巖瀑潮音”為嶗山勝景之一。 蔚竹庵 位于嶗山北麓鳳崮之下。初建于明朝萬歷十七年(1589)。由全真華山派道士宋沖儒創(chuàng)建。占地2.6畝,分前后兩進庭院。蔚竹庵最初稱“三元殿”,正殿中分別供奉真武大帝、觀音大士和三官神像。其中真武大帝和觀音大士的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為嶗山諸道場中木雕神像之首;三官神像為銅鑄,規(guī)模不大,很有特色。殿壁曾題有古詩一首:“峭石開青壁,嶙峋不記年;叩門驚宿鳥,隔澗聽流泉。樹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煙;蓬君棲隱處,遙望白云間。”點畫出這座道家的世外仙境。 該庵本世紀初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道長唐宗煜,使蔚竹庵在當時的膠澳一帶成為旅游熱點。
1930年,唐道長離庵去西安八仙庵主持廟事,曾經(jīng)協(xié)助楊虎城將軍積極宣傳抗日。 蔚竹庵后面山石高壘,巨石似即落下來聳??蓢@。庵周圍自然環(huán)境保護極好,庵東澗谷,竹林茂盛,澗中流水淙淙,被譽為“蔚竹鳴泉”。1934年,著名作家郁達夫游至此地,曾賦詩一首:“柳臺石屋接澄潭,云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詩鐫刻在雙石屋村旁的巨石上。 柳樹臺 位于竹窩村北,折崮頂西北。海拔500余米,東西兩山夾立,中豁一口。此處風景美麗。德占時期,曾在此筑有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總督療養(yǎng)樓、私人度假別墅等,并修筑臺柳公路自市區(qū)抵此,方便療養(yǎng)、游山度假,使柳樹臺成為著名的風景療養(yǎng)區(qū)和重要的入山通道,名躁一時。德日青島之戰(zhàn),德軍撤離時放火燒毀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其后不同時期,柳樹臺辟有旅館、飯店,為進山游客提供食宿。 花花浪子瀑布 位于北九水桑家河澗谷。澗盡頭處峭壁高聳,懸掛著一幅高約20米、寬約4米的瀑水。該瀑酷似“掛毯”,陡立的峭壁,像一臺繡花機,用水流編織“奇花異卉”。“花朵”紛揚,撒進崖底水潭。瀑布左側(cè),有一巨石,酷似大佛,立于懸崖之頂。瀑布右側(cè)的石崖高處,有石刻“花花浪”大字。
山東北九水的導游詞范文
第3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163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0分鐘,共有129位用戶收藏,11人推薦!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光臨東北虎林園參觀游覽,您的光臨就是對保護瀕危物種所獻的愛心。我是本車的講解員×××,非常高興能有幸陪同大家一起來欣賞,了解這些美麗威武神奇的貓科動物,希望我的講解能讓您感到滿意。
東北虎林園座落于美麗的松花江北岸,與太陽島毗鄰。占地面積144萬平方米,是一個集飼養(yǎng)、繁育、科研、保護、野化訓練、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yè),是哈爾濱市獨具特色的標志性旅游景點。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種源繁育基地。整個游覽過程我們將依次穿行8個乘車游覽區(qū)、觀虎臺和步行區(qū),您將可以觀賞到不同年齡的純種東北虎及非洲獅、白虎、白色非洲獅、黑虎、獅虎獸等世界上極為稀少的大型貓科動物。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一號園區(qū)叫野化訓練區(qū),顧名思義這個園區(qū)擔負著對虎進行初期野化訓練的職能。作為"百獸之王"的東北虎,其威武的形象,乃至于象征勇敢者的精神,早已植根于世界文化之中。很久以前虎就同我們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后來作為某些部落的圖騰象征,自此以后,中華民族的文化就與虎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由于人類人口的增長和經(jīng)濟活動的加劇,及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使適合老虎生存需要的森林遭到大面積的砍伐,棲息地面積逐步縮?。煌瑫r由于環(huán)境變化導致虎的食物匱乏,自然界中野生虎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八十年代初,通過林業(yè)部門的調(diào)查顯示:野生的東北虎全世界僅有400余只。目前在中國境內(nèi)僅有15只左右,東北虎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為了使東北虎的野外種群得到恢復,1986年在國家林業(yè)部、國家瀕管辦的支持下,在牡丹江海林境內(nèi)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東北虎飼養(yǎng)繁育基地----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yǎng)繁育中心。"貓科中心"的成立,拉開了我國大種群人工飼養(yǎng)繁育東北虎的序幕。當時的目的是要通過人工繁育手段有效地保護瀕臨滅絕的東北虎,同時考慮在種群達到一定數(shù)量以后,開展國內(nèi)、國際間的貿(mào)易,開發(fā)相關(guān)產(chǎn)品加工、銷售的商業(yè)價值。
1992年中國作為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公約的締約國在國際公約上簽字。1993年國務院下達了《禁止虎骨和犀牛角貿(mào)易的通知》,由于國家政策的調(diào)整,銀行拒絕向"貓科中心"貸款。因為沒有資金,虎的飼料問題無法解決,使東北虎的保護工作和一度陷入了困境。為了對瀕危的東北虎進行更好的保護和更進一步的科學研究,1996年元月成立了黑龍江東北虎林園,開發(fā)利用東北虎的旅游觀賞價值,走以虎養(yǎng)虎的道路,用旅游收入支持保護、科研和野化訓練工作,所以我們說每位參觀者都是在間接地為保護東北虎捐款,您的愛心一定能得到回報。
iucn的物種生存委員會的重引入專家組,1995年制定的"重引入指南"中指出:"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生存,必須嚴格依賴于其積累的經(jīng)驗和幼年所學的知識。"這就要求圈養(yǎng)種源放歸自然之前必須進行野化訓練。東北虎林園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飼養(yǎng)東北虎的種群,而發(fā)展的最終目標就是將其放歸自然。因此,在最大限度地模擬野生東北虎棲息生境的條件下,進行東北虎的野外生存訓練,將有助于恢復東北虎的野性,識別獵物、捕食技能和生存能力。通過近七年的不斷摸索和實踐,東北虎林園在廣大科研和飼養(yǎng)人員的不懈努力下,終于探索出了較為成功的半散放條件下東北虎的飼養(yǎng)管理和野化訓練的模式,虎的種群數(shù)量逐步擴大。從建園初期的二十八只擴大到現(xiàn)在的300多只,而且使人工飼養(yǎng)的東北虎在自身的生存能力、野外適應能力、奔跑速度、捕食技能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為今后"放虎歸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東北虎的放歸是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但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任重道遠。首先要在自然界恢復東北虎的棲息地;第二要在棲息地內(nèi)恢復虎的食物鏈體系;第三還要經(jīng)過養(yǎng)成虎人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 東北虎學名為"西伯利亞虎",起源于亞洲東北部,即我國東北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有300萬年的進化史。它與世界上里?;ⅰ⒚霞永?、蘇門達臘虎、爪哇虎、巴里虎、印支虎、華南虎等7個亞種比較,身長體重,兇猛強悍,稱為"王中之王"。其它亞種均為東北虎向地球其它地區(qū)擴展分化出來的。
虎屬食肉目,貓科,豹屬,是由古食肉類進化而來的。在第三紀早期,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有數(shù)個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獵豹,貫穿各地質(zhì)時期而進化為現(xiàn)今的獵豹;一支是犬齒高度特化的古劍齒虎類;一支是與古劍齒虎類相似的偽劍齒虎類;最后一支是古貓類。古劍齒虎類和偽劍齒虎類分別在第三紀早期和晚期滅絕,古貓類得以幸存,其中類虎古貓就是現(xiàn)今虎的祖先,后來古貓類又分化為三支:真貓類、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后二者均在第四紀冰河期滅絕,只有真貓類幸存下來,并分化成貓族和豹族兩大類群而延續(xù)至今,現(xiàn)今的虎就是豹族成員之一。
虎只分布于歐亞大陸,世界上的虎都屬于一個種,分8個亞種。因人為的影響,虎的分布區(qū)逐步縮小,虎的數(shù)量也急劇下降。巴厘虎、里?;?、爪哇虎分別于上世紀3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絕種,其余的5個亞種也瀕臨險境。產(chǎn)于我國的東北虎和華南虎也已極度瀕危,所以1989年頒布實施的《野化動物保護法》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備忘錄》把虎作為一類保護動物嚴格予以保護,從而進一步確定了對老虎所有亞種的保護地位。
東北虎在我國的東北地區(qū)曾廣泛分布,但近30多年來,東北虎的分布區(qū)已大縮小,到八十年代初僅見于東北部山區(qū)(張廣才嶺和老爺嶺)。東北虎是典型的森林中棲息的動物,它生存的環(huán)境主要是針闊葉混交林或原始闊葉林,它也經(jīng)常到高草灌叢中尋找食物或者在山脊、山頂有石砬子的地方活動。
老虎是夜行性動物,多在夜間出來活動,而白天大多躲在隱蔽的地方休息,所以人們白天看到的老虎多是正在睡懶覺。老虎活動最頻繁的時候是在清晨或者黃昏,但在嚴寒的冬天,白天老虎也出來尋找食物。色彩斑斕的東北虎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分外耀眼,尤現(xiàn)虎之威武,如果天公作美,還可見到罕見的"霜虎奇觀"。
大多數(shù)貓科動物都屬于半避水動物,唯獨老虎擅長游泳,而且水性極好,一口氣游到五六公里不成問題。它也可短時間內(nèi)潛入4米多深的水中將鴨子捕到。如果您注意,將可以看到在我們的每一個園區(qū)內(nèi)都為老虎修建了1-2個大型游泳池,以供老虎夏天在水中嬉戲和納涼。
老虎生性兇猛,在野外主要獵獲大、中型食草動物,如野豬、鹿,其次是野兔、狐貍、野雞之類的中、小型動物;偶爾也捕殺熊、狼這類猛獸充饑,當然沒有足夠的把握老虎是絕對不干的。
東北虎捕食多采用兩種方式:一是伏擊法。利用它發(fā)達的嗅覺和聽覺確定目標,然后靜靜地潛伏在灌木叢中,等獵物走近時驟然跳起,猛撲過去用尖刀般的利齒咬斷獵物的喉管和頸椎,很快將獵物置于死地。二是跟蹤追擊。當老虎發(fā)現(xiàn)動物活動的新鮮痕跡,可以是足跡,也可以是氣味,隨即循跡跟蹤,直到接近獵物,一旦發(fā)現(xiàn)目標,便小心翼翼地匍匐前進,直到確認獵物在有效的攻擊距離內(nèi),老虎便拼力撲去,一般偶蹄動物在虎的猛撲擒拿下很難逃離虎口。老虎的奔跑速度可達20米/秒以上,百米遠的距離瞬間即到。據(jù)資料記載,老虎的捕食不是每次都成功的,在野外一般捕食10次,能捕到
一、二次就很不容易(因為體大,雖然爆發(fā)力很強,奔跑速度很快,但其耐力不足)。通常老虎會將捕獲的獵物叼到或拖到隱蔽的地方開始它的美餐。捕獲大型動物,多數(shù)先在皮薄肉多的地方撕咬,飽餐以后無論剩下多學科少殘體,均棄之而去,不再返回。老虎的性情高傲,不吃自己剩下的食物,更不吃腐肉。
在東北虎林園經(jīng)過野化訓練的老虎在捕捉大型食草動物(如牛、梅花鹿)的時候,還是非常講究技巧的。它們往往潛行跟蹤,大約在獵物距自己20-30米的時候,突然加速,猛然躍起,用前胸壓在牛的背部,以銳利的牙齒緊咬住牛的脖子,一個翻身,順勢就將幾百公斤重的牛掀翻在地。如果遇到掙扎,它們會死死咬住牛的喉嚨,直到牛窒息死亡。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園區(qū)是2號 園區(qū),也叫成虎園。這里放養(yǎng)著十只左右6---7歲的老虎。這群虎是東北虎林園成立后在哈爾濱繁殖的第一批東北虎。一般我們稱4歲以上的虎為成虎,虎的平均年齡壽命為二十年左右,2歲半至3歲性成熟,6---7歲的虎相當于人30歲左右,正值壯年。
純正的東北虎皮毛顏色為淡黃色,并且有黑色條紋。條紋相對也較其它亞種稀疏,腹部到腰窩的毛為白色,頭部的黑紋較密,吻部短而寬,額骨兩側(cè)隆起中央凹陷呈圓拱型。頭骨的重量雄虎一般在2500---2700克,雌虎為1200---1750克。額部有三至五道黑色的橫紋中間變粗相連成一?quot;王"字,戲劇中的許多臉譜都來源于虎的臉譜圖案。很有意思的是老虎的臉譜和人類的指紋一樣,是個體所特有的,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兩只虎的臉譜是完全相同的,這也是過去工作人員在區(qū)分老虎時所必須熟悉和掌握的?,F(xiàn)在隨著種群數(shù)量的增加,為了便于識別,我們在虎的耳朵上都安上了耳號,請大家注意,在下一個園區(qū)虎耳朵上的圓牌號碼就是虎的編號。耳號是按照國際慣例,雄左雌右,雄單雌雙來安放的。如果耳號上的編號為單號那一定是雄虎了。東北虎有火一樣神靈的目光,眼球呈黃褐色,瞳孔圓形,與家貓的縱向狹縫狀不同,它可以根據(jù)光線的強弱擴大或縮小,眼上有一白色毛區(qū),故?quot;白額吊睛"之稱。其眼睛的特征確定了虎有著較寬的視野,但在一般情況下,對靜止的物體反應不敏銳。由于虎最頻繁的活動時間大多在傍晚或黃昏,因此造就虎具有極佳的夜視能力。如果夜間有燈光照射時,一雙眼睛會呈現(xiàn)出鮮艷的綠色反光,很遠就可以看到。東北虎最發(fā)達的感覺器官是它那具有非常敏銳聽力的耳朵,虎憑借著高度的聽覺能力能夠捕捉到森林中最微妙的聲音,感覺出不同的動物、樹枝、花葉等發(fā)出的種種聲響,一旦分辨出它所喜愛的獵物聲音,耳朵會立刻轉(zhuǎn)向響聲發(fā)出的方向,神情也跟著變得專注起來。在野外東北虎能夠聽到幾公里以外的動物的叫聲。更神奇的是它竟能分別出園內(nèi)不同種車輛發(fā)動機的聲音,當投食車還沒有進園的時候,它就已經(jīng)感覺到了?;⒌亩渚哂胸埧苿游锏拿黠@特征,短而圓,耳被為黑色,中央有一塊白斑,這是東北虎特有的標志和警戒色,也是虎夜晚在叢林中幼虎跟隨母虎的標記?;⒃谙嗷ゴ蚨坊虬l(fā)現(xiàn)獵物準備進攻時,兩只耳朵都有會背過去,兩塊白斑向前,一般的動物如果看到這對白斑都會望而卻步。
東北虎共有30顆牙齒,像一把鋒利的餐刀,各司其職,四顆犬齒粗壯有力,長3---5厘米,相當于拇指粗,可以將野豬等大型動物頸椎骨咬斷,也可咬住喉部,將獵物的氣管切開,是虎極其重要的攻擊武器;上下頜各有6顆門齒,用于撕咬獵物的毛皮和拉扯,拖運獵物;還有14顆臼齒,用于切斷獵物,它的咬合力非常強,可達400公斤,甚至可以咬斷獵物的大腿骨?;⒌乃闹执謮?,強健有力,周身肌肉群非常發(fā)達,它的肌肉重量可占全身重量的70%左右。
請大家注意看老虎的腳,也極具貓科動物的典型特征,前足五趾,后足四趾,趾端連有堅硬銳利的虎爪,虎爪也是虎捕殺獵物的有力武器,一爪下去可將獵物撕得皮開肉綻。并且虎爪能自由伸縮,在行走時爪縮回爪鞘,避免磨擦地面。虎爪也象人的指甲一樣不斷地生長,為了不影響自身的行動,刺破掌墊造成行動困難,因此虎常有磨爪的習性。掌墊或趾墊柔軟而有彈性,虎依靠其厚實的掌墊在行走時落地無聲,其它動物很難聽到老虎腳步聲,往往聽到時,虎已潛伏在眼前了。在野外動物學家往往依靠在雪地上的足跡來判斷老虎的年齡、性別,一般成年雄虎的掌墊寬度在10.5---11.5㎝之間,雌虎的掌墊寬度在8.5---9.5㎝左右。
虎的尾長約1米,占體長的一半,尾上有黑色的環(huán)紋,尖端為黑色。傳說中虎尾巴也是它自身的防御武器,但據(jù)我們多年的觀察,虎尾巴的主要功能還是調(diào)解身體在高速運動中保持平衡和控制轉(zhuǎn)向。仔細觀察虎尾處于何種表現(xiàn),便能分析出此時老虎所處的狀態(tài)和心情。如果尾尖微微翹起,并不停的抖動,還伴有低沉的吼聲,這是危險的信號,此時它已處于戒備狀態(tài),不允許靠近,否則將會遭到攻擊;如果尾巴輕輕擺動,并伴有"噴、噴"鼻音,那就是表示親昵、友好,另外在休息時虎的尾巴還起著揮打蚊蟲、防叮咬的作用。俗話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這是由老虎的習性所決定的。虎天生謹、多疑,它的攻擊往往是在獵物的后部發(fā)起,所以它深知后部是全身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因此在有感覺的情況下,從不把后部讓給對手。
虎的體長在1.6---3米之間,在體型上雄虎要遠遠大于雌虎。一般成年雄虎的體重在250---300公斤左右,最大的可達320公斤,雌虎體重在150---200公斤左右。
東北虎的皮毛在5個虎的亞種中顏色最淺,皮毛最厚,在冬季被毛增厚,依靠其較厚的皮下脂肪,能抵御零下40℃---50℃的嚴寒,到夏季便脫去厚厚的絨毛,毛變短變薄。
剛才我給大家介紹了東北虎的形態(tài)特征?;⑹谴笞匀坏慕茏髦?,它的身體厚實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的強勁肌肉在運動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動向前,是那樣平穩(wěn)和安靜,看起來就像在叢林中滑行一樣,它優(yōu)雅美麗,神秘兇猛,是自然界中力與美的最佳融合?;⒃谏鷳B(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處于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級。在動物王國中它是無可爭議的王者,它唯一的天敵就是我們?nèi)祟愖约海H老虎政策委員會科學部主任,美國人喬治·夏勒曾說過這樣一段發(fā)人深省的話:"未來的一代將為本世紀缺乏遠見,缺乏同情,缺乏對未來慷慨的精神,使這世界上最令人激動而又漂亮的動物消失,而感到真正的悲哀"。
現(xiàn)在我們進入的是3號園區(qū),也叫育成虎園。這里大家觀賞到的虎,年齡全是在兩歲半左右。所謂育成虎,就是介于幼虎與成虎之間的虎,這個階段的虎從體貌上看和成虎沒有什么大的差別,已經(jīng)達到了身體成熟,但還未完全達到性成熟,也是最難管理的階段。
東北虎生性機警、孤獨多疑、強壯有力、動作敏捷,行走能力強,一晝夜行走可達80-90公里,在雪層較厚的時候一般也能走20-50公里,虎的跳躍能力也很強,一跳長度約5-7米,高度可達2米?;]有固定的巢穴,一般四處游蕩,但它具有領(lǐng)域性,野生東北虎每只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一般在500-900平方公里,最大的可達4200平方公里以上?;澐炙鼈兏髯缘念I(lǐng)地、區(qū)域是靠它們排泄在樹干、巖石、標志物上的尿液、唾液、咬痕、抓痕的氣味,這些氣味會保持很長的時間,虎一旦嗅到這些氣味,便會立即區(qū)分出是不是同類或某種其它動物,此地是否屬于自己的領(lǐng)地。在一般情況下,虎不會輕易觸犯其它虎的領(lǐng)地,雄虎的勢力范圍是允許雌虎通過的,但不允許居?。ń慌淦诔猓?,其它雄虎若想居住或通過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旦他們觸犯領(lǐng)地則會遭到無情的驅(qū)逐。
虎的胃有很強的消化功能,大家以前都知道狼吞虎咽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人吃東西的時候又急又猛?;⑼ǔ3孕K食物的時候,往往吞食而且速度的確很快,十多斤的牛肉條,用不上三兩分鐘就已經(jīng)進肚了。東北虎不光吃的速度快,而且食量大的驚人,一次可吃30-40公斤,飽食一頓后可數(shù)日不食。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我們的飼養(yǎng)員每天給兩歲以上的老虎喂6---8公斤的牛肉,1---2只雞,還要添加奶、蛋、鈣及各種維生素。為了保持虎的自然食性,每周要給老虎絕食1天,這樣平均每天每只老虎的飼料費在100元左右,全年每只虎光飼料費就將近4萬元,也正是我們在虎的飼料上舍得投入,始終堅持高標準、高質(zhì)量的飼料投喂,您才能看到今天這樣強壯膘悍,威風凜凜的老虎。這也正是我們的老虎和您在其它動物園看到的虎不一樣的原因所在。
現(xiàn)在我們進入的園區(qū)是4號園區(qū),也叫種虎園。這里放養(yǎng)著10多只年齡在11---15歲的成虎。它們老當益壯是東北虎林園元老級的功臣;在虎園剛成立的時候,它們就在這里展出了,我們經(jīng)過的所有園區(qū)的虎幾乎都是它們的子孫后代。
野生的虎一般4歲才性成熟。在人工飼養(yǎng)的條件下,個別雌虎在兩歲半就發(fā)育成熟了。雖然虎常年都可以發(fā)情交配,但主要集中在當年的11月份至翌年3月,一般一個發(fā)情期持續(xù)7---10天左右。情竇初開的雌虎在一個發(fā)情期內(nèi)如果受孕,就不會再次發(fā)情。在交配期,首先是雌虎表現(xiàn)出明顯的特征:溫順、拒食或少食,經(jīng)常在地上打滾,外陰紅腫,通過氣味和吼叫吸引雄虎。雌雄虎相遇后,雌虎主動接近雄虎,親吻并用鼻子去接觸雄虎,發(fā)出"噴、噴"的聲響。在雌虎的刺激下,雄虎也變得非常溫柔,它以愛撫、舔舐雌虎來贏得對方的親昵和信任。這段時間里,作為情侶的雄虎始終寸步不離地緊跟在雌虎的左右,由于雌虎求偶信息的吸引,很可能招來幾只雄虎,這時雄虎之間就免不了為爭奪配偶發(fā)生暴力。關(guān)于虎的交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雌雄虎對配偶都有選擇性,雌虎表現(xiàn)更強烈些,有的雌虎在發(fā)情期內(nèi)只允許一只所喜愛的雄虎交配,有的則允許多個雄虎與之交配。如果雌虎不情愿,即使是虎王也不會達成交配?;⒌娜焉锲跒?05---108天,每胎產(chǎn)仔2---5只。在野生的自然狀態(tài)下,一只雌虎一生中產(chǎn)不了幾次,因為雌虎一旦懷孕,產(chǎn)仔就要靠自己撫養(yǎng)、照料,直到幼虎2歲左右,能完全獨立生活才與幼虎分離。此后,這只雌虎才有可能在再一個發(fā)情期達成交配和受孕。但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為了提高虎的產(chǎn)仔率,在雌虎哺乳100天左右,就給幼虎斷奶,與雌虎分別飼養(yǎng),使各自獨立生活,這樣雌虎恢復后會在下一個發(fā)情期里再次受孕。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雌虎平均每年可以繁殖一胎,有的甚至每年可產(chǎn)兩胎,這就大大地提高了虎的繁殖率,使雌虎的育齡期可延至10年左右。我們堅持的是一年一胎或3年兩胎。
對于初產(chǎn)的雌虎,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沒有經(jīng)驗不會護理或產(chǎn)后沒有奶水的情況,這時我們就得采取人工哺乳的方法,即模仿雌虎哺乳喂養(yǎng)的全過程,用奶粉代替虎奶,同時還得補充一些其它營養(yǎng)物質(zhì),如維生素、鈣和微量元素。飼養(yǎng)員每天24小時監(jiān)護,對幼仔每隔1---2小時就補喂奶一次。同時還得經(jīng)常人工刺激幼仔的胃腸蠕動、消化,刺激排糞、排尿。新聞媒體親切地稱這些幼虎的飼養(yǎng)員為"虎爸爸"、"虎媽媽"。
東北虎林園在飼養(yǎng)、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多年來一直保持著繁育成活率高于90%,人工哺乳成活率在80%以上,每胎產(chǎn)仔數(shù)平均三只以上,遠遠超過了國際1.8只和國內(nèi)2.2只的最高記錄,從而確立其在飼養(yǎng)、繁育方面處于世界領(lǐng)先地位。預計到2005年我們園內(nèi)的東北虎種群數(shù)量將達到500只,2010年達到1000只。
2003年10月,東北虎林園投資80萬元與國家林業(yè)局動植物檢測中心合作開展了"虎dna譜系檔案及遺傳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項目。因為目前東北虎林園采用的飼養(yǎng)方式是人工控制下的關(guān)散放方式,當母虎發(fā)情時,有時有幾只雄虎輪流與其交配。因此,人工記錄譜系檔案時,一些后代的生物學父親就難以確定。這個項目的目標就是利用微衛(wèi)星技術(shù),通過基因水平的分析,建立東北虎種群的dna譜系檔案。然后再通過與免疫有關(guān)的基因的分析,摸清整個種群對疾病的抗性,在這些基因數(shù)據(jù)的基礎(chǔ)上,編制一套遺傳管理軟件,實現(xiàn)種群遺傳管理的電子化和智能化,即對給定的一只雄虎,通過軟件對基因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自動提供哪些雌虎可與之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近交系數(shù)最低,抗病能力最強。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園區(qū)為5號園區(qū),也叫獅虎園。這里的獅子和老虎同為兩歲,它們從小就被混放在一起飼養(yǎng),目的是為了讓它們彼此之間相互熟悉,培養(yǎng)感情,長大后通過自然交配的方式繁育出獅虎獸。這也是我們林園的一項重要科研內(nèi)容,從目前看獅子和老虎相處得還算和睦,但這個項目能否成功,我們將拭目以待。
東北虎和非洲獅同屬于貓科,豹屬,體形和體重相近,一個被人類喻為"獸中之王",另一個被喻為"百獸之王"。人們經(jīng)常會問:如果把這兩種在自然環(huán)境中根本生活不到一起的動物放在一起,哪個會成為勝利者?在動物學家的眼里,虎比獅子更厲害。主要理由是:虎比獅子更殘忍、狡猾。雄獅比雄虎更懶散,虎捕食技能比獅子高,非洲獅的社會性較高,是靠群體的力量戰(zhàn)勝其它動物,而虎是單獨行動的,對付外界以及捕殺獵物完全依靠單獨的力量取勝。如果同等質(zhì)量的虎與獅子真的打斗起來,獅子絕不是老虎的對手,但在自然界,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園區(qū)是6號園區(qū),也叫非洲獅園。這是2000年我園從非洲引進的十五只非洲獅。經(jīng)過三年的繁育,數(shù)量增加到30多只,非洲獅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喜歡群居生活,這是貓科動物中唯一以居群方式生活的物種。這里的獅子年齡在6---7歲。我們在區(qū)分雄獅與雌獅方面主要看被毛的長短。大家看,這只脖頸上長著長長的棕毛,像帶著一條圍脖,體形大的是雄獅;這只脖頸上沒有棕毛,干凈漂亮短毛的是雌獅。獅子在捕捉獵物時沒有老虎文明,它們之間經(jīng)常會爭搶食物,從它們臉上留下的傷疤便可以清楚地看到,舊傷未去,新傷又來。由于獅子是群居生活的,它們中就必須有一個統(tǒng)治者"獅子王"。"獅子王"是在群獅中經(jīng)過數(shù)次的爭斗,最終獲勝的、最兇猛的獅子,在它的身旁經(jīng)常會有一只漂亮的雌獅陪伴。野生獅子可以在水中將羚羊、斑馬等獵物捕獲,但水性比虎差得很遠,很少見到獅虎園子在水中游上幾公里的情景。在野生條件下,雌獅是捕獵能手,雌獅捕到獵物,供自己吃飽后,會讓給雄獅吃。
非洲獅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這些源于非洲熱帶地區(qū)的獅子,到了我國北方,也基本適應了這里寒冷的氣候條件,在冬天它們常常會擠在一起相互取暖來抵御嚴寒。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7號園區(qū),也叫虎王區(qū)。咱們看到的就是園區(qū)中的"虎王",編號為52號的雄虎以及"虎后"37號雌虎。在虎王旁邊的是它的同胞兄弟,編號是53號。虎王兄弟今年已經(jīng)十一歲了,體重都在320公斤以上,它們不但長得威武,強壯膘悍,而且兄弟倆特別團結(jié),很有合作精神。單打獨斗它們從未遇過對手。如果遭到圍攻,兄弟倆會聯(lián)手退敵,非常勇猛。在長期的群虎爭斗中,它們靠自身實力逐步確立了虎王地位,所到之處群虎無不膽顫心驚,四散逃竄。為了保證其它虎的生命安全我們只得把它倆單獨放在一個園區(qū)了。給大家講個故事:前面我為大家介紹了虎一般是吃獨食的,誰先捕到就是誰的,不爭不搶??捎幸淮?虎王"52號捕到一只雞,自己沒舍得吃,它叼著雞走到附近53號身旁,和弟弟頭碰頭蹭了幾下,把雞留給了弟弟,轉(zhuǎn)身又去捕了一只,這時兄弟倆才開始享用美餐。還有一次,那是在2000年的一個冬天,當時弟弟正患皮膚病,身上的被毛大面積脫落,全身奇癢難忍,可是背部的地方怎么也舔不著,這時虎王就走到弟弟身旁幫助弟弟舔,由此可見兄弟倆的手足情深。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虎后","虎后"今年13歲,哈爾濱人為它冠名"大美人",是喜歡它的人們所贈之雅號。"大美人"皮毛光亮,毛色純正,花紋清晰,體態(tài)優(yōu)美,尤其喜好潔凈,經(jīng)常進行"梳洗打扮",因此得其美名。"大美人"也是東北虎林園所有雌虎中產(chǎn)仔最多的一只,母性極強,7年時間共繁育成活后代30只,被喻為"英雄媽媽"。它的照片曾多次出現(xiàn)在關(guān)于虎的書刊、畫冊的封面上,頗具明星風采。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園區(qū)是8號園,也叫"幼虎園",這里放養(yǎng)著近三十只1.5歲左右的幼虎。別看它們個頭挺大,可它們在虎的生長期還處于兒童階段。這個階段的老虎最頑皮,好動,對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在野生狀態(tài)下,雌虎要帶養(yǎng)幼虎到2歲多,這么大的老虎還沒脫離母親的監(jiān)護。而在這里它們在三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獨立生活了。它們在相互嬉戲、打鬧中鍛煉著體能,學習捕食、爭斗的本領(lǐng)。新生幼虎的體重一般在1000---1800克左右,體長在30---40㎝,但它們的生長速度非??臁W畛醯囊粋€月內(nèi)每天以100---250克的速度增長,一百天時體重已達到10---15公斤。這時幼虎已經(jīng)能夠獨立采食和活動了,在人工飼養(yǎng)的情況下,就可使它們斷奶,與母親隔離,幼虎在1歲時體重就已經(jīng)超過成人的體重,達80---100公斤。
虎是獨居動物,在野生狀態(tài)下,除了同胎的幼虎與母虎之外,虎是不會在一起群居的,只有個別時期也有三五成群的現(xiàn)象。但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這種現(xiàn)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主要是受虎群密度大,散放區(qū)域面積相對較小的限制,在這種人為的虎的王國中,把同年齡段的幼虎從小散放到一起,其目的是使它們彼此間相互熟悉和了解,平日才能夠和睦相處。
東北虎一般是吃獨食的,在捕食方面很有"君子風度"。雖然個體間有強弱之分,但在捕食獵物時,誰捕到的就屬于誰,其它虎則臥在四周,不爭不搶,很有涵養(yǎng)。如果在捕捉大型獵物時,由兩只虎共同捕到,就會在一起享用。無論饑餓到何種程度,大多數(shù)虎都能夠自覺遵守紀律,因為它們從小就懂得虎口奪食是非常危險的,僅此就足見其王者風范。
虎與生俱來就有愛清潔的本性,它在兩個月時就學會借用水、唾液,像家貓一樣洗臉,梳理毛發(fā)。冬季它們常常在雪中翻滾,通過雪浴來清理皮毛。在它們每次用完美餐后,便會用舌頭不停地舔舐嘴巴、前爪,把血跡、殘渣、污跡清理掉。東北虎的舌頭比較特殊,正面布滿角質(zhì)化的倒刺?;⒌纳囝^非常重要,它不僅是味覺器官,同時還起著飲水、舔食、調(diào)解體溫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它相當于人類的雙手,尤其在虎產(chǎn)仔、哺乳期,舌頭的功能在母虎身上發(fā)揮的就更加淋漓盡致了。此時舌頭竟能起到比我們?nèi)祟愲p手更細膩的愛撫和照顧幼仔的作用。它先把剛出生的幼虎身上的血跡、胎液全部舔舐干凈,又把幼虎的胎毛舔干,平日里還經(jīng)常舔幼仔,刺激幼虎的生長、發(fā)育、胃腸蠕動、排泄尿、糞便等;正是在母虎的這種愛撫刺激下,幼虎才能健康的成長。
人們普遍認為虎不會爬樹,傳說是因為它的師傅-貓沒有教它這一絕招。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正確,虎在幼齡階段非常喜歡登高爬樹,而且動作非常靈活,但到了成年階段,由于體重過大,爬樹才顯得困難起來。然而在特殊情況下,如遭到攻擊、驚嚇或捕捉樹上的獵物,或攀高作標記等,成年的虎為應急也會爬到一定的高度,我們就曾親眼目睹過一只雌虎為了捕捉樹上的野雞,爬上了4米多高的樹干。
各位游客,咱們前八個乘車觀賞的園區(qū)結(jié)束了,請各位將自己的隨身物品都拿好,咱們下一個進入的園區(qū)是步行區(qū)。
這個園區(qū)主要散放的是不到1歲的東北虎以及世界上非常罕見的白虎、雪虎、白獅子、美洲虎、獅虎獸。咱們首先見到的是將近1歲的東北虎,它們非?;顫姾脛?。幼虎經(jīng)常把樹枝、木棍當作玩具來玩耍。之所以將這些虎散放在步行區(qū)內(nèi),是因為它們還不具有大園區(qū)內(nèi)東北虎的生存能力,這里的老虎在晚上的時候還需要將它們放回舍里休息,也便于飼養(yǎng)員對它們的生活狀況能更好的了解和觀察。您可以給小虎喂上一條肉,近距離地觀察虎的表情和各種神態(tài)。
現(xiàn)在我們走上的是剛剛落成并對外開放的大型觀虎臺。這個觀虎臺長180米,寬7米,可以容納千人在上面觀看老虎的表演,也是為使游客能換個角度,從高處俯視老虎的雄姿而修建的。觀虎臺中央有一個專門用于投食的長廊。如果您有興趣,不妨試一試,親身體驗一下給老虎喂食的樂趣。在我們的腳下是新修建的50間設(shè)施齊全的多功能虎舍。和著微風,聽幾聲遠處傳來的虎嘯,悠閑地散步于觀虎臺上,我想您一定會有一種融入大自然的感覺。
2500年前,我國古代就有白虎的傳說,但人類是首次發(fā)現(xiàn)白虎是在1951年印度的中部。白虎是孟加拉虎遺傳變異所產(chǎn)生的,它是雜合性動物的基因與白色基因雜合(異性雜合)的結(jié)果。目前世界上僅存白虎200只左右。咱們所見的這只身上幾乎沒有條紋的是一只雌性的雪虎,它是白虎與白虎交配后再次變異而產(chǎn)生的。它更為珍貴,目前世界上僅存5只左右,一只價值在10萬美金以上。白虎十分稀有,它們性情溫順,被喻為"君子"和"淑女"。白虎不同于白色動物,如白天鵝、北極熊和白化動物如人工繁育的小白鼠。白虎的眼睛是淡藍色的,而東北虎的眼睛是黃褐色的,但夜間它們都會反射出綠色的光。我們園區(qū)的白虎是分別從瑞典和意大利引進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繁殖了九只小白虎。
白獅子是今年從阿根廷引進的,是同胞兄妹。它們同非洲獅無異,也喜歡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喜歡群居生活。之所以它的毛色呈白色是由于隱形性基因經(jīng)過雜合后形成的,它的父本和母本也可以是白色的,也可能是黃色的。白獅子在雌雄的區(qū)分上,沒有非洲獅那么明顯,主要以體態(tài)大小來區(qū)分。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銀獅,它是2001年從斯洛伐克引進的,它的毛色呈黑色,在陽光的照射下,能顯示出金錢狀花紋。美洲豹喜歡生活在熱帶地區(qū),并且同老虎一樣喜歡獨居,非常善于攀爬、游泳,咱們游客往上面看,只有美洲豹的籠舍上面有鐵網(wǎng)罩著,這是防止它爬到隔壁的籠舍里。豹與虎的主要區(qū)別是:
1、尾長超過體長的一半;
2、犬齒與虎比較更加細長。美洲豹的奔跑速度也比老虎快得多,時速可達80公里左右。這三只美洲豹是兩雄一雌,之所以美洲豹毛色呈黑色,是由于隱形基因所造成。目前世界上美洲豹有15000只左右,但黑化的極少。
獅虎獸來自韓國,它是雄獅與母虎交配所生的后代,是人為制造出的一種動物。在自然界中根本是不存在的。它聚集了老虎和獅子的優(yōu)點,長相更多的像老虎。它的身上有網(wǎng)狀花紋,是老虎和獅都不具有的。但獅虎獸有一個缺點,它沒有生殖能力,同騾子一樣不具備生育能力,但從外觀上可分辨出雌雄。之所以沒有繁育能力,是因為老虎和獅子的染色體不同,不能結(jié)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說的種間隔離。咱們現(xiàn)在所見的獅虎獸都是人工受精培育的,自然交配繁殖出的比例是相當?shù)偷?,?‰---4‰的比例。世界上也僅存有十幾只左右的獅虎獸,所以獅虎獸也越發(fā)珍貴了。
尊敬的各位游客,黑龍江東北虎林園是以企業(yè)的行為,承擔著國家的責任,擔負著全人類的使命,"還虎嘯于山林"是我們養(yǎng)虎人真誠的呼吁和執(zhí)著的追求,我們會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進一步改進現(xiàn)有園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為所飼養(yǎng)繁育的東北虎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間和地域,同時我們還將陸續(xù)引進其它珍貴的貓科動物,增加新的旅游觀賞熱點,您的愛心我們將以百倍的工作努力給予回報,我們期盼著您的再次光臨,再見!
第4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72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04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在我們東北一直有這樣的一句話"大東北三件寶,人參貂皮烏拉草"這三寶是怎么回事呢?聽我漫漫到來~
這幾天我們游覽的時候,不知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黑龍江的姑娘都很漂亮,小伙子都很帥.
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黑龍江獨特的氣候條件所造就.那就是--冷,所以很多人對身體的健康和穿什么樣的衣服很在意.黑龍江還有個特點就老人的壽命都很長,這也和飲食有很大的關(guān)系.那就是喜食人參.
人參是一種多年生本野生植物,是珍貴的中藥材,是東北地區(qū)最古老的的貢品之一,它具有補虛損,延緩衰老的神奇功效,古往今來在東北地區(qū),伴隨人參的生長/采集,留傳著許許多多的神奇的傳說和奇風異俗.
人參喜歡寒冷濕潤,一般生長在腐蝕質(zhì)肥厚,排水條件好,沒有強光照曬,庇蔭度適宜的山坡林下,說來也十分神奇,東北的冬天大地冰東三尺,可人參的根卻可以安然的過冬,可以存活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長白山脈是人參的的重要產(chǎn)區(qū),黑龍江省的張廣才嶺就是長白山的余脈,所以,也是野人參的產(chǎn)地.
貂是東北人狩獵的對象之一,所以它的皮就成了三寶之一,遠在三千多年前滿族人的祖先就捕貂做裘皮衣.漢代以后貂皮價格倍增,后來也成為朝中的貢品之一.清朝初年,貂皮不是很貴,可后來被定為朝服以后,就大漲了.用貂皮做出來的衣服既漂亮又暖和.
烏拉草是一種生長在沼澤地或河邊里的三楞草,曬干后用棒槌打成絲,塞在烏拉鞋里.這種草雖然不是很名貴,但對東北的滿族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種草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博物館里的文物,成為了歷史.所以人們說的"人參貂皮烏拉草"那是東北"老三寶"如今的新三寶是"人參貂皮鹿茸角"
鹿茸和鹿角不完全是一種概念,因為春天割下的"嫩鹿角"才叫"鹿茸"才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它具有教強的滋陰不腎,抗衰老的功效,是上乘的保健品.
第5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648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0分鐘,共有237位用戶收藏,30人推薦!
北九水 為白沙河中游的峽谷地帶。白沙河發(fā)源于巨峰北麓海拔800多米處的天乙泉,始名涼清河,中為九水。嶗山北九水因水有九折而得名,以北九水療養(yǎng)院“九水界橋”為界,分內(nèi)、外九水。澗水自上順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處必彎,彎處必漩,漩處必涌一潭澄水,在嶗山十二景中稱“九水明漪”。
九水風光素被譽為“灘峽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巖,水作龍吟,石同虎距,音樂圖畫,文本天成。” 外九水 自我樂村菊灣溯至北九水療養(yǎng)院,全長6.5公里。 一水始自孫家村村東之菊灣,南有玉筍峰,北有黑虎山,兩山相夾,中為大澗,澗底巨石交錯,姿態(tài)萬千。 二水澗中大石壘迭,排空壁立。澗南有巨巖,名錦屏巖,石色蒼翠。巖下潭水,錦巖倒影,波光漣漪 三水于1967年建三水水庫,為九水新景。水清澈靛藍,從溢洪壩頂凌空跌落,如珍珠壁簾,晶瑩奪目。壩東一峰如老僧打坐入定,名定僧峰,石紋披斜恰如衣紋。 四水南北兩峽對峙如門,名天梯峽,水自峽澗中涌出,銀花四濺,聲蕩谷。
三水建水庫后,此峽已沉身庫中,僅可見露出的對峙石壁。 五水四周山巒重繞,青翠四合,名環(huán)翠谷。澗底流水到此較緩,流聲叮咚,間之鳥鳴啁啾,如奏絲竹,又名玉笙澗。 六水為北九水峰巒之險首處。澗北有黃褐色山峰聳立,遠望如一匹駱駝臨澗而臥,有昂首嘶空、氣吞長川之氣勢,該峰俗名“駱駝頭”。峰側(cè)新鐫“駝峰煙云”四字,為嶗山名勝“駝峰插云”。該峰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由東看似駱駝頭,由西與南望則形似鷹嘴,東北望猙獰粗猛形似惡鬼,故亦有鷹嘴峰、惡鬼峰之名。峰西迭嶂排空,陡峭險惡,名飛虎巖。此處澗水分外湍急,在飛虎巖下,涌成一個形似雞爪的深潭,名為雞爪潭。 七水山谷寬敞,山環(huán)水抱處為七水村,又名河西村。澗東有村名為河東。澗北一峰臨水獨立,呈丹褐色,山勢秀如盆景,名小丹丘。又因巖石突出如發(fā)髻,又叫仙人髻,亦名小梳洗樓。峰頂石上,南向刻有“小丹丘”三字,乃集鄭板橋字。
東北山凹處是通往王哥莊的山口,由此途經(jīng)土淺嶺可抵王哥莊。 八水山勢舒緩,澗水悠悠,漫山皆松,山風徐來,松嘯、流水溶為一片濤聲,名松濤澗。水中石崮上刻有“松濤澗”三字。 九水為外九水的盡頭,是一處不大的山坳,松竹相間,流水潺潺,盛夏亦涼風習習,素有“小關(guān)東”之稱,是風景優(yōu)美的避暑療養(yǎng)勝地。澗南是北九水療養(yǎng)院,澗北是太和觀舊址,又稱九水廟。西山有仙古洞,洞內(nèi)壁光滑,為卵形,巖石結(jié)成,高2米,深3米。明代登州武舉周魯曾題刻“仙古洞”三字于洞左,為叢林所蔽,游人多不知,在山坡巨石上另有題刻“仙古洞”三字。 內(nèi)九水 自北九水療養(yǎng)院溯流而上至靛缸灣,長約3公里。兩山夾立,水流中穿,峭壁危巖,澄潭激湍,與外九水相比,內(nèi)九水峰巒更加峭拔,峽間更為險峻,景物薈萃,奇境屢出,游人至此,目不暇接。 內(nèi)一水,為一山坳,遠山近岫,一派清秀,橋兩側(cè)潭寬水闊,流清石奇。 內(nèi)二水,溯澗上行至雙石屋,倚崖臨水,松竹交蔭,潭光山色。村中有20余戶人家,因村旁有兩石洞似屋而得名。
雙石屋村南,巨石橫陳澗底,潭處石間,澄泓湛碧,寒氣凌人,名“印月潭”。村對岸山峰突起,酷似著甲將軍,故名“將軍崮”。1957年,羅瑞卿大將陪同朱德元帥游覽此地,看到“將軍”,頗覺有味,一番推敲,遂命此景為“將軍遠眺”。二水路旁石上,還鐫刻有郁達夫游嶗山詩文。 內(nèi)三水,東行半里許,漫水橋頭,有一大石上刻篆書“三水”二字。澗水從東北方破峽而來,被澗中大石分隔阻攔形成短瀑,白沫飛濺,狀如馬尾,名“馬尾瀑”。該峽谷從前棲居著許多鸛鳥,峭壁和山崖上多鳥窩,故三水河澗又名“鷹愁澗”。
內(nèi)三水澗中巨石上鐫刻有清代著名畫家高鳳翰五言律詩。澗北山巒陡削,石紋垂直,有“九水石林”之稱。 內(nèi)四水,順澗前行,喬松滿谷,流水淙淙,云霧繚繞,山巒時隱時現(xiàn)。澗對岸一峰如削,秀出云端,從東南方飄來之云霧常被此峰分切,故名“斬云峰”,1980年夏季一場暴雨中,此峰被雷擊腰截。南岸有風景亭高聳,該處河谷有石門,高如城墻,人可穿行其間,因以為亭名。亭旁臥石上刻有“石門亭”三字。 內(nèi)五水,南岸懸崖垂石如裳,望之如士大夫拱手相揖,刻有“大夫石”三字。內(nèi)五水山谷尤狹,澗南懸崖陡壁高約百米,色赭黃,石紋縱橫有致,斑駁絢爛,氣勢磅礴,因其色彩閃爍如鳳錦,故名“飛鳳崖”,谷中圓崮上鐫刻三字。飛鳳崖下有“凝碧潭”,清極而色碧。 內(nèi)六水,山道隨水勢彎曲,水隨山轉(zhuǎn),人傍水行。南岸道旁一潭碧水,名“鏡天潭”,潭旁一巨石,上平如臺,臺上置石桌、石凳,名“觀音臺”。
坐臺上可領(lǐng)略此處風光。澗北赭黃色崖壁拔地而起,高數(shù)十米,狀如船帆,石紋縱橫相綴,在陽光下輝煌似錦,名“錦帆嶂”。另在北岸40米高之峭壁上,刻有“山高水長”四字,字徑1.5米,為北九水最大刻石。 內(nèi)七水,峽谷更加陡峭,兩側(cè)石壁巖石呈青黛色,山上長滿黑松,翠綠如滴,景色深,古稱“冷翠峽”。峽谷內(nèi)一崮突起,上有方正奇石,名“天印石”。從內(nèi)八水回視,恰似馬頭,故又名“馬首是瞻”。澗內(nèi)另一懸崖峭立,幾與云接,名“連云崖”。連云崖旁有一巖,似利劍直插青天,此巖與連云崖之間是一道狹窄巖縫,仰視惟見游云而逝,人行其下,甚驚,莫不頻頻撫頂回首再三,故有“一步三回頭”之稱。 內(nèi)八水,冷翠谷東上為石門峽,峽兩岸崖高數(shù)十米,對峙如門,故名。
入峽后為大龍門,古稱“大崖門”,訛傳為“大衙門”,俗稱“大牙門”,清代張鶴改稱為“大龍門”。大龍門東去,出口即為“二龍門”。二門之間,山峰彎曲似弓,翠嶂環(huán)抱如城,故壁上鐫有“月城”二字。月城俗名圈子里,四面皆絕壁,西入東出,水從中流,游人叫號,如甕中音。出月城,在峽南岸凹洞內(nèi)刻有“魚鱗峽”三字,深秋后,峽谷四壁呈赭黃色,又名金華谷。 內(nèi)九水,過金華谷,東南攀登而上。峽谷布滿各種卵石,光滑明亮,似魚鱗排列,流水因此成紋,狀如魚鱗,故名“魚鱗峽”。峽谷廣畝許,三面峭壁凌空,東南方一道瀑布從石壁裂處三折而下,跌入一潭碧水中,轟鳴震蕩,名“潮音瀑”。” 潮音瀑 又名“魚鱗瀑”,位于九水畫廊終端。
以水聲似潮、水形象魚鱗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鐫刻著“潮音瀑”三個大字,為 30年代葉恭綽手書。潮音瀑從懸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瀉;第一折落差約6米,第二折落差約5米,第三折落差約10米,織成一幅寬約5米的水簾,直瀉崖下清潭。三折飛流方向有異,恰如空中飛卷長練。瀑下清潭直徑約22米,深5米,形如缸,色靛藍,清澈見底,名“靛缸灣”。 潮音瀑旁建有石砌仙舫一座,是為紀念在此犧牲的抗日戰(zhàn)士。
西崖頂上有“觀瀑亭”,供游人亭中觀瀑聽潮。“巖瀑潮音”為嶗山勝景之一。 蔚竹庵 位于嶗山北麓鳳崮之下。初建于明朝萬歷十七年(1589)。由全真華山派道士宋沖儒創(chuàng)建。占地2.6畝,分前后兩進庭院。蔚竹庵最初稱“三元殿”,正殿中分別供奉真武大帝、觀音大士和三官神像。其中真武大帝和觀音大士的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為嶗山諸道場中木雕神像之首;三官神像為銅鑄,規(guī)模不大,很有特色。殿壁曾題有古詩一首:“峭石開青壁,嶙峋不記年;叩門驚宿鳥,隔澗聽流泉。樹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煙;蓬君棲隱處,遙望白云間。”點畫出這座道家的世外仙境。 該庵本世紀初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道長唐宗煜,使蔚竹庵在當時的膠澳一帶成為旅游熱點。
1930年,唐道長離庵去西安八仙庵主持廟事,曾經(jīng)協(xié)助楊虎城將軍積極宣傳抗日。 蔚竹庵后面山石高壘,巨石似即落下來聳??蓢@。庵周圍自然環(huán)境保護極好,庵東澗谷,竹林茂盛,澗中流水淙淙,被譽為“蔚竹鳴泉”。1934年,著名作家郁達夫游至此地,曾賦詩一首:“柳臺石屋接澄潭,云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詩鐫刻在雙石屋村旁的巨石上。 柳樹臺 位于竹窩村北,折崮頂西北。海拔500余米,東西兩山夾立,中豁一口。此處風景美麗。德占時期,曾在此筑有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總督療養(yǎng)樓、私人度假別墅等,并修筑臺柳公路自市區(qū)抵此,方便療養(yǎng)、游山度假,使柳樹臺成為著名的風景療養(yǎng)區(qū)和重要的入山通道,名躁一時。德日青島之戰(zhàn),德軍撤離時放火燒毀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其后不同時期,柳樹臺辟有旅館、飯店,為進山游客提供食宿。 花花浪子瀑布 位于北九水桑家河澗谷。澗盡頭處峭壁高聳,懸掛著一幅高約20米、寬約4米的瀑水。該瀑酷似“掛毯”,陡立的峭壁,像一臺繡花機,用水流編織“奇花異卉”。“花朵”紛揚,撒進崖底水潭。瀑布左側(cè),有一巨石,酷似大佛,立于懸崖之頂。瀑布右側(cè)的石崖高處,有石刻“花花浪”大字。
第6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1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56位用戶收藏,14人推薦!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九水風景區(qū)。
北九水位于嶗山北麓,這里空氣濕潤,氣候清涼,素有“小關(guān)東”之稱,是全國有名的療養(yǎng)、避暑之地。北九水是由來自千米山峰的嶗山山泉匯流而成的,人稱“九水畫廊”。水勢跌宕處形成了十八個寓意深邃的水潭,即“九水十八潭”。這些水潭大小不一、深淺不等、風格各異、意境妙合,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與山水靈秀的完美結(jié)合。我先要乘坐觀光車到“三水”剩下的路則是我們自己走,這一路上,象形石隨處可見,非常的栩栩如生。這一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個賣水和食物的休息區(qū),大家累了后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下。全程基本上都有水道、小溪,大家可以在那里休息娛樂。這里景色很美,路上都裝有垃圾桶,所以請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垃圾隨意亂扔,做一個講文明的人,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不要讓這些垃圾破壞了這美景。
還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山上的落石,不要被落石砸傷。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山上見!
第7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3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28位用戶收藏,29人推薦!
北九水在山東嶗山白沙河上游,嶗山南麓也有處"九水",稱為"南九水",故此這里稱為"北九水",北九水是嶗山風景區(qū)的一條旅游主線。北九水又分為"外九水"和"內(nèi)九水"。外九水、內(nèi)九水在長長的峽谷中一共拐了整整18道彎。進入北九水,自外一水可以直接乘車抵達內(nèi)一水,漫步領(lǐng)略"九泉十八潭"之美景。
人們常說:"不到北九水,不算游嶗山。"北九水以其麗山秀水繪就的優(yōu)美畫廊,馳名中外。嶗頂源泉之水從海拔1100多米的高峰順勢而下,中途又匯集了眾多的溪流,凌空瀉入靛缸灣,又從靛缸灣溢出,沿著長長的深山峽谷,彎彎曲曲,時急時緩,時聚時散,奔騰而下。這樣一來,再配以兩側(cè)群峰聳峙,禽鳥啼鳴,奇光薈萃,綠樹成陰,山與水相互纏繞,形成了一步一景、一灣一色的瑰麗畫廊風光。
這里可謂"五步一換景,十步一重天",隨處可見的象形山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清澈的流水千回百轉(zhuǎn),浪花雪白,潭水碧綠,變化無窮。當步入這幅巨大的畫廊時,自己也自然而然變成了"畫中人"。
第8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77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28位用戶收藏,25人推薦!
北九水在山東嶗山白沙河上游,嶗山南麓也有處"九水",稱為"南九水",故此這里稱為"北九水",北九水是嶗山風景區(qū)的一條旅游主線。北九水又分為"外九水"和"內(nèi)九水"。外九水、內(nèi)九水在長長的峽谷中一共拐了整整18道彎。進入北九水,自外一水可以直接乘車抵達內(nèi)一水,漫步領(lǐng)略"九泉十八潭"之美景。人們常說:"不到北九水,不算游嶗山。"北九水以其麗山秀水繪就的優(yōu)美畫廊,馳名中外。嶗頂源泉之水從海拔1100多米的高峰順勢而下,中途又匯集了眾多的溪流,凌空瀉入靛缸灣,又從靛缸灣溢出,沿著長長的深山峽谷,彎彎曲曲,時急時緩,時聚時散,奔騰而下。這樣一來,再配以兩側(cè)群峰聳峙,禽鳥啼鳴,奇光薈萃,綠樹成陰,山與水相互纏繞,形成了一步一景、一灣一色的瑰麗畫廊風光。這里可謂"五步一換景,十步一重天",隨處可見的象形山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清澈的流水千回百轉(zhuǎn),浪花雪白,潭水碧綠,變化無窮。當步入這幅巨大的畫廊時,自己也自然而然變成了"畫中人"。
大勞東菊灣到北九水療養(yǎng)院為外九水,全長10余里,有老僧峰、駱駝頭、雞爪潭及仙人髻、飛來石、錦屏巖等勝跡。從柳樹臺至沙子口附近的漢河村為南九水,全程約5公里,山舒水緩,林幽壑美,公路蜿蜒,俗稱十八盤,有觀川臺、彈月橋、王子澗、柳樹臺等勝景。
自北九水療養(yǎng)院到魚鱗瀑為內(nèi)九水,長約3公里,魚鱗瀑因河水遇斷崖跌落,浪花狀如魚鱗而得名,又因其聲如潮,亦名潮音瀑。瀑布三折而下,注入二潭,上潭較小,深約4~7米,口緣若缸,水靛藍色,稱靛缸灣;下潭較大,周圍約30余米,旁有石柱亭,崖上刻葉恭綽題“潮音瀑”三大字。靛缸灣下有石門峽,亦名魚鱗口,俗稱“衙門”,瀑布西巖頂有觀瀑亭。兩巖對峙,中斷成門,巖高數(shù)十丈,門寬僅3米,水自門中出,人從澗底過,仰視巨巖懸空,搖搖欲墜,驚險萬狀。
第9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14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31位用戶收藏,20人推薦!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九水風景區(qū)。
北九水位于嶗山北麓,這里空氣濕潤,氣候清涼,素有“小關(guān)東”之稱,是全國有名的療養(yǎng)、避暑之地。北九水是由來自千米山峰的嶗山山泉匯流而成的,人稱“九水畫廊”。水勢跌宕處形成了十八個寓意深邃的水潭,即“九水十八潭”。這些水潭大小不一、深淺不等、風格各異、意境妙合,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與山水靈秀的完美結(jié)合。我先要乘坐觀光車到“三水”剩下的路則是我們自己走,這一路上,象形石隨處可見,非常的栩栩如生。這一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個賣水和食物的休息區(qū),大家累了后可以在那里休息一下。全程基本上都有水道、小溪,大家可以在那里休息娛樂。這里景色很美,路上都裝有垃圾桶,所以請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垃圾隨意亂扔,做一個講文明的人,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不要讓這些垃圾破壞了這美景。
還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山上的落石,不要被落石砸傷。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山上見!
第10篇 東北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233個字,預計看完需要9分鐘,共有206位用戶收藏,23人推薦!
北九水為白沙河中游的峽谷地帶。白沙河發(fā)源于巨峰北麓海拔800多米處的天乙泉,始名涼清河,中為九水。嶗山北九水因水有九折而得名,以北九水療養(yǎng)院“九水界橋”為界,分內(nèi)、外九水。澗水自上順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處必彎,彎處必漩,漩處必涌一潭澄水,在嶗山十二景中稱“九水明漪”。
九水風光素被譽為“灘峽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巖,水作龍吟,石同虎距,音樂圖畫,文本天成?!?外九水 自我樂村菊灣溯至北九水療養(yǎng)院,全長6.5公里。一水始自孫家村村東之菊灣,南有玉筍峰,北有黑虎山,兩山相夾,中為大澗,澗底巨石交錯,姿態(tài)萬千。二水澗中大石壘迭,排空壁立。澗南有巨巖,名錦屏巖,石色蒼翠。巖下潭水,錦巖倒影,波光漣漪三水于1967年建三水水庫,為九水新景。水清澈靛藍,從溢洪壩頂凌空跌落,如珍珠壁簾,晶瑩奪目。壩東一峰如老僧打坐入定,名定僧峰,石紋披斜恰如衣紋。四水南北兩峽對峙如門,名天梯峽,水自峽澗中涌出,銀花四濺,聲蕩幽谷。
三水建水庫后,此峽已沉身庫中,僅可見露出的對峙石壁。五水四周山巒重繞,青翠四合,名環(huán)翠谷。澗底流水到此較緩,流聲叮咚,間之鳥鳴啁啾,如奏絲竹,又名玉笙澗。六水為北九水峰巒之險首處。澗北有黃褐色山峰聳立,遠望如一匹駱駝臨澗而臥,有昂首嘶空、氣吞長川之氣勢,該峰俗名“駱駝頭”。峰側(cè)新鐫“駝峰煙云”四字,為嶗山名勝“駝峰插云”。該峰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由東看似駱駝頭,由西與南望則形似鷹嘴,東北望猙獰粗猛形似惡鬼,故亦有鷹嘴峰、惡鬼峰之名。峰西迭嶂排空,陡峭險惡,名飛虎巖。此處澗水分外湍急,在飛虎巖下,涌成一個形似雞爪的深潭,名為雞爪潭。七水山谷寬敞,山環(huán)水抱處為七水村,又名河西村。澗東有村名為河東。澗北一峰臨水獨立,呈丹褐色,山勢秀如盆景,名小丹丘。又因巖石突出如發(fā)髻,又叫仙人髻,亦名小梳洗樓。峰頂石上,南向刻有“小丹丘”三字,乃集鄭板橋字。
東北山凹處是通往王哥莊的山口,由此途經(jīng)土淺嶺可抵王哥莊。八水山勢舒緩,澗水悠悠,漫山皆松,山風徐來,松嘯、流水溶為一片濤聲,名松濤澗。水中石崮上刻有“松濤澗”三字。九水為外九水的盡頭,是一處不大的山坳,松竹相間,流水潺潺,盛夏亦涼風習習,素有“小關(guān)東”之稱,是風景優(yōu)美的避暑療養(yǎng)勝地。澗南是北九水療養(yǎng)院,澗北是太和觀舊址,又稱九水廟。西山有仙古洞,洞內(nèi)壁光滑,為卵形,巖石結(jié)成,高2米,深3米。明代登州武舉周魯曾題刻“仙古洞”三字于洞左,為叢林所蔽,游人多不知,在山坡巨石上另有題刻“仙古洞”三字。內(nèi)九水自北九水療養(yǎng)院溯流而上至靛缸灣,長約3公里。兩山夾立,水流中穿,峭壁危巖,澄潭激湍,與外九水相比,內(nèi)九水峰巒更加峭拔,峽間更為險峻,景物薈萃,奇境屢出,游人至此,目不暇接。內(nèi)一水,為一山坳,遠山近岫,一派清秀,橋兩側(cè)潭寬水闊,流清石奇。內(nèi)二水,溯澗上行至雙石屋,倚崖臨水,松竹交蔭,潭光山色。村中有20余戶人家,因村旁有兩石洞似屋而得名。
雙石屋村南,巨石橫陳澗底,潭處石間,澄泓湛碧,寒氣凌人,名“印月潭”。村對岸山峰突起,酷似著甲將軍,故名“將軍崮”。1957年,羅瑞卿大將陪同朱德元帥游覽此地,看到“將軍”,頗覺有味,一番推敲,遂命此景為“將軍遠眺”。二水路旁石上,還鐫刻有郁達夫游嶗山詩文。內(nèi)三水,東行半里許,漫水橋頭,有一大石上刻篆書“三水”二字。澗水從東北方破峽而來,被澗中大石分隔阻攔形成短瀑,白沫飛濺,狀如馬尾,名“馬尾瀑”。該峽谷從前棲居著許多鸛鳥,峭壁和山崖上多鳥窩,故三水河澗又名“鷹愁澗”。
內(nèi)三水澗中巨石上鐫刻有清代著名畫家高鳳翰五言律詩。澗北山巒陡削,石紋垂直,有“九水石林”之稱。內(nèi)四水,順澗前行,喬松滿谷,流水淙淙,云霧繚繞,山巒時隱時現(xiàn)。澗對岸一峰如削,秀出云端,從東南方飄來之云霧常被此峰分切,故名“斬云峰”,1980年夏季一場暴雨中,此峰被雷擊腰截。南岸有風景亭高聳,該處河谷有石門,高如城墻,人可穿行其間,因以為亭名。亭旁臥石上刻有“石門亭”三字。內(nèi)五水,南岸懸崖垂石如裳,望之如士大夫拱手相揖,刻有“大夫石”三字。內(nèi)五水山谷尤狹,澗南懸崖陡壁高約百米,色赭黃,石紋縱橫有致,斑駁絢爛,氣勢磅礴,因其色彩閃爍如鳳錦,故名“飛鳳崖”,谷中圓崮上鐫刻三字。飛鳳崖下有“凝碧潭”,清極而色碧。內(nèi)六水,山道隨水勢彎曲,水隨山轉(zhuǎn),人傍水行。南岸道旁一潭碧水,名“鏡天潭”,潭旁一巨石,上平如臺,臺上置石桌、石凳,名“觀音臺”。
坐臺上可領(lǐng)略此處風光。澗北赭黃色崖壁拔地而起,高數(shù)十米,狀如船帆,石紋縱橫相綴,在陽光下輝煌似錦,名“錦帆嶂”。另在北岸40米高之峭壁上,刻有“山高水長”四字,字徑1.5米,為北九水最大刻石。內(nèi)七水,峽谷更加陡峭,兩側(cè)石壁巖石呈青黛色,山上長滿黑松,翠綠如滴,景色幽深,古稱“冷翠峽”。峽谷內(nèi)一崮突起,上有方正奇石,名“天印石”。從內(nèi)八水回視,恰似馬頭,故又名“馬首是瞻”。澗內(nèi)另一懸崖峭立,幾與云接,名“連云崖”。連云崖旁有一巖,似利劍直插青天,此巖與連云崖之間是一道狹窄巖縫,仰視惟見游云而逝,人行其下,甚驚,莫不頻頻撫頂回首再三,故有“一步三回頭”之稱。內(nèi)八水,冷翠谷東上為石門峽,峽兩岸崖高數(shù)十米,對峙如門,故名。
入峽后為大龍門,古稱“大崖門”,訛傳為“大衙門”,俗稱“大牙門”,清代張鶴改稱為“大龍門”。大龍門東去,出口即為“二龍門”。二門之間,山峰彎曲似弓,翠嶂環(huán)抱如城,故壁上鐫有“月城”二字。月城俗名圈子里,四面皆絕壁,西入東出,水從中流,游人叫號,如甕中音。出月城,在峽南岸凹洞內(nèi)刻有“魚鱗峽”三字,深秋后,峽谷四壁呈赭黃色,又名金華谷。內(nèi)九水,過金華谷,東南攀登而上。峽谷布滿各種卵石,光滑明亮,似魚鱗排列,流水因此成紋,狀如魚鱗,故名“魚鱗峽”。峽谷廣畝許,三面峭壁凌空,東南方一道瀑布從石壁裂處三折而下,跌入一潭碧水中,轟鳴震蕩,名“潮音瀑”?!背币羝?又名“魚鱗瀑”,位于九水畫廊終端。
以水聲似潮、水形象魚鱗而得名。瀑布旁陡壁上鐫刻著“潮音瀑”三個大字,為30年代葉恭綽手書。潮音瀑從懸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瀉;第一折落差約6米,第二折落差約5米,第三折落差約10米,織成一幅寬約5米的水簾,直瀉崖下清潭。三折飛流方向有異,恰如空中飛卷長練。瀑下清潭直徑約22米,深5米,形如缸,色靛藍,清澈見底,名“靛缸灣”。潮音瀑旁建有石砌仙舫一座,是為紀念在此犧牲的抗日戰(zhàn)士。
西崖頂上有“觀瀑亭”,供游人亭中觀瀑聽潮。“巖瀑潮音”為嶗山勝景之一。 蔚竹庵位于嶗山北麓鳳崮之下。初建于明朝萬歷十七年(1589)。由全真華山派道士宋沖儒創(chuàng)建。占地2.6畝,分前后兩進庭院。蔚竹庵最初稱“三元殿”,正殿中分別供奉真武大帝、觀音大士和三官神像。其中真武大帝和觀音大士的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為嶗山諸道場中木雕神像之首;三官神像為銅鑄,規(guī)模不大,很有特色。殿壁曾題有古詩一首:“峭石開青壁,嶙峋不記年;叩門驚宿鳥,隔澗聽流泉。樹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煙;蓬君棲隱處,遙望白云間。”點畫出這座道家的世外仙境。該庵本世紀初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道長唐宗煜,使蔚竹庵在當時的膠澳一帶成為旅游熱點。
1930年,唐道長離庵去西安八仙庵主持廟事,曾經(jīng)協(xié)助楊虎城將軍積極宣傳抗日。蔚竹庵后面山石高壘,巨石似即落下來聳??蓢@。庵周圍自然環(huán)境保護極好,庵東澗谷,竹林茂盛,澗中流水淙淙,被譽為“蔚竹鳴泉”。1934年,著名作家郁達夫游至此地,曾賦詩一首:“柳臺石屋接澄潭,云霧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風景似江南?!痹婄澘淘陔p石屋村旁的巨石上。柳樹臺位于竹窩村北,折崮頂西北。海拔500余米,東西兩山夾立,中豁一口。此處風景美麗。德占時期,曾在此筑有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總督療養(yǎng)樓、私人度假別墅等,并修筑臺柳公路自市區(qū)抵此,方便療養(yǎng)、游山度假,使柳樹臺成為著名的風景療養(yǎng)區(qū)和重要的入山通道,名躁一時。德日青島之戰(zhàn),德軍撤離時放火燒毀麥克倫堡療養(yǎng)院。其后不同時期,柳樹臺辟有旅館、飯店,為進山游客提供食宿。花花浪子瀑布位于北九水桑家河澗谷。澗盡頭處峭壁高聳,懸掛著一幅高約20米、寬約4米的瀑水。該瀑酷似“掛毯”,陡立的峭壁,像一臺繡花機,用水流編織“奇花異卉”。“花朵”紛揚,撒進崖底水潭。瀑布左側(cè),有一巨石,酷似大佛,立于懸崖之頂。瀑布右側(cè)的石崖高處,有石刻“花花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