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技術管理制度
技術管理制度(一)
1范圍
本規(guī)定規(guī)定了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和維護要求,規(guī)定了技術標準的使用及文本的控制要求,規(guī)定了企業(yè)技術標準的起草、審查、批準、編號、發(fā)布、印刷、復審及處理的要求。
本規(guī)定適用于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技術標準的管理工作。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guī)定的引用而成為本規(guī)定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guī)定,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guī)定。
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guī)則
gb/t1、2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標準中規(guī)范性技術要素內容的確定方法
3術語和定義
3、1技術標準體系
一定范圍的技術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
3、2技術標準體系表
技術標準體系內的標準按規(guī)定形式排列起來的圖表及文字說明。
3、3技術標準體系表明細目錄
將現行技術標準按體系表確定的層次和門類劃分而編制的目錄。
3、4企業(yè)技術標準
由企業(yè)自行組織編寫、審定,由企業(yè)自行批準發(fā)布的適用于本公司業(yè)務范圍的技術標準。
4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和維護
4、1技術中心應根據公司經營業(yè)務的需要建立并及時維護技術標準體系,主要通過組織編制技術標準體系表及其明細目錄來實現技術標準體系的動態(tài)管理。
4、2技術中心應對公司收集到的有關信息確定其有效性,并及時通過明細目錄更改通知對技術標準體系進行維護。
4、3建設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及二級公司在技術標準使用過程中應及時收集有關信息并向技術中心提供與本業(yè)務系統(tǒng)(公司)相關內容的動態(tài)信息。
4、4項目部在技術標準使用過程中應及時收集與工程實際相關的信息并提供給技術中心。
5技術標準的使用及文本控制
5、1技術標準的使用以工程項目為對象,凡使用技術標準文本的單位(部門)以書面形式確定該工程項目使用的技術標準清單。技術標準清單主要依據合同的要求進行確定,公司技術標準體系表及其明細目錄可作為主要參考依據。
5、2技術中心對公司各部門(單位)使用技術標準的情況應及時了解和掌握。
5、3建設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及二級公司應對本業(yè)務系統(tǒng)(公司)技術標準文本管理及使用情況及時進行檢查。
5、4項目部應根據工程項目進行策劃,確定該工程項目采用的技術標準,并負責自用技術標準文本的管理。
5、5在用文本的控制
5、5、1在用文本不包括圖書室、資料庫的庫存文本。
5、5、2在用文本均為受控文本,其受控標識為標準編號。常用標準文本的有效性按明細目錄所列標準號予以判定。項目部技術標準在用文本的有效性以其技術標準清單中所列標準號予以判定。
5、6廢止標準文本的控制
廢止標準的文本為無效版本,一般應回收銷毀處置,同時配置相應的有效文本。如因工作需要保留使用,應加蓋紅色“===作廢===”印章予以標識。
5、7合訂本的控制
5、7、1使用技術標準合訂本時,應在技術標準文本管理目錄中注明使用的技術標準所在位置(頁碼或總目錄)。
5、7、2合訂本中部分標準廢止時,應在其總目錄頁和相應標準的首頁加蓋作廢標識。
5、8技術標準復印文本的控制
在各項質量活動中,技術標準復印文本不應作為直接應用的依據。如不能及時配發(fā)有效版本而只能采用復印文本時,應由使用單位加蓋公章或復印文本專用章予以確認。獲得正式文本后應及時更換。
5、9技術標準在用文本無論使用者個人保存還是單位集中保存,使用單位應落實專人負責其有效性的控制。
6企業(yè)技術標準的起草、審查、批準、編號、發(fā)布和印刷
6、1技術中心統(tǒng)一管理企業(yè)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組織企業(yè)技術標準的起草、審查、批準、編號、發(fā)布和印刷等工作。
6、2企業(yè)技術標準主要有以下幾種:
a)企業(yè)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制定的企業(yè)產品標準;
b)為提高產品質 量和技術進步 ,制定的嚴于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或地方標準的企業(yè)產品標準;
c)對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選擇或補充的標準;
d)工藝、工裝、半成品和方法標準;
6、3制定企業(yè)技術標準的原則:
a)貫徹國家和地方有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行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和地方標準;
b)保證安全、衛(wèi)生,充分考慮使用要求,保護消費者利益,保護環(huán)境;
c)有利于企業(yè)技術進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和增加社會經濟效益;
d)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e)有利于合理利用國家資源、能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有利于產品的通用互換,符合使用要求,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f)有利于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貿易;
g)本企業(yè)內的企業(yè)標準之間應協調一致。
6、4制定企業(yè)標準的一般程序是:編制計劃、調查研究,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對標準草案進行必要的驗證,審查、批準、編號、發(fā)布。
6、5審查企業(yè)技術標準時,根據需要,可邀請企業(yè)外有關人員參加。
6、6各級企業(yè)技術標準管理部門根據各有關單位的意見按照實際需要,以年度工作計劃形式提出技術標準編制計劃。
6、7企業(yè)技術標準的編寫工作由技術中心組織進行,由具體使用單位或由若干單位聯合成立編寫小組負責起草。企業(yè)技術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guī)則見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guī)則》。企業(yè)技術標準中規(guī)范性技術要素內容的確定方法見gb/t1、2《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標準中規(guī)范性技術要素內容的確定方法》。
6、8編寫小組將完成的技術標準草案在該項標準使用覆蓋的范圍內征求意見,進行適當處理,并填寫《征詢意見匯總處理表》。凡被要求征求意見的單位(部門)有義務認真審查標準草案,其責任人為該單位(部門)的負責人或其授權代表。
6、9編寫小組對征詢意見處理完畢后,向技術中心提出討論稿,由技術中心采取會審或函審形式組織標準討論稿的審定工作。
6、10編寫小組負責處理審定意見,并形成報批稿交技術中心報批。
6、11編寫小組提供的申報文件內容及格式
6、11、1《企業(yè)技術標準報批報告表》
6、11、2《編制說明》的內容應包括:任務來源,制訂的目的和意義,工作簡要過程;采用、參考國內外標準資料情況;標準主要內容的解釋(修訂標準時應增加新舊標準內容的對比并寫明修訂理由 );貫徹標準的要求、措施和建議;其它應予說明的內容。
6、11、3《征詢意見匯總處理表》
6、12審定文件的內容及格式
6、12、1《函審表決書》
6、12、2《企業(yè)技術標準審定紀要》
6、12、3《審定人員名單》
6、13企業(yè)技術標準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镀髽I(yè)技術標準批準通知書》見附件6、
6、14企業(yè)技術標準由技術中心統(tǒng)一編號發(fā)布和組織印刷。企業(yè)技術標準編號的內容及格式見下圖。幅面要求見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guī)則》第8章。
年份
順序號
專業(yè)類及企業(yè)代號
企業(yè)技術標準代號
7企業(yè)技術標準的復審及處理
7、1企業(yè)技術標準實施后,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經營生產的需要,由技術中心組織有關單位適時進行復審,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三年。
7、2企業(yè)技術標準的復審可采用會議審查或函審。會議審查或函審,一般要有參加過該標準審查工作的單位或人員參加。復審結束后,審查小組應寫出復審報告,內容包括:復審簡況;處理意見;復審結論。經技術中心審查同意后,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镀髽I(yè)技術標準復審報告表》見附件7、
7、3企業(yè)技術標準復審結果,按下列情況分別處理:
a)不需要修改的標準確認繼續(xù)有效,確認繼續(xù)有效的標準,不改順序號和年號。當該標準重版時,在該標準封面上標準編號下寫明“××××年確認有效”字樣。
b)需作修改的標準作為修訂項目,列入年度工作計劃。修訂的標準順序號不變,把年號改為修訂的年號。
c)已無存在必要的標準,予以廢止。
技術管理制度(二)
1、信息技術設備應根據設備不同類型定櫥定位有序擺放,做到專室、專用,專人保管。
2、信息技術設備要建立總賬和明細賬,依照編號順序分類登記,做到帳、卡、物相符。設備說明書和配套附件應妥善保管,保證信息技術設備的正常使用。
3、信息技術設備只能用于教育教學活動,不得移作它用。年級和班級應嚴格實行領用制度,借用須辦理借用手續(xù)。
4、嚴禁任何人使用信息技術設備接收、散布、錄放邪教謠言或淫穢信息。
5、學期結束時將所有信息技術設備歸還集中保管。如有丟失、損壞,由審批和借用人員承擔責任。因不熟悉設備性能或操作不當致設備損壞,視情節(jié)輕重由管理人員負部分責任或全責。
6、設備使用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和技術規(guī)范,禁止帶故障運行。(www.)如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故障,不要自行隨意拆卸,應及時報告,由信息技術人員進行處理。
7、加強對信息技術設備的檢查、維修和保養(yǎng),設備使用場所和庫房要注意通風、防塵、防潮、防銹,保持設備完好率。
8、加強對設備存放處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須檢查防火、防盜狀況。
9、定期向校長匯報設備管理和使用情況,并根據教學需要,請示補充必要設備。
學校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管理制度
1、校長室負責監(jiān)控工作的領導、管理、檢查和考核。
2、監(jiān)控室由專人負責。嚴禁攜帶易燃、易爆、有毒的物品進入控制室;室內嚴禁煙火,水杯應放置在遠離電器設備的地方。
3、監(jiān)控人員必須負責做好安全、衛(wèi)生、秩序及其它監(jiān)控范圍內的工作并作好值班的記錄,要定期對監(jiān)控系統(tǒng)進行病毒檢測,發(fā)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向校長室匯報。緊急情況可直接撥打110,然后報告校長。
4、監(jiān)控室制度、監(jiān)控員崗位職責、值班表、報警電話要張貼上墻。
5、嚴格按規(guī)定步驟和程序操作,任何人不得中斷監(jiān)控,更不得刪除監(jiān)控資料,監(jiān)控資料必須保存30天以上??啼浀谋O(jiān)控錄像光盤交檔案室注明起訖日期編號封存。監(jiān)控人員不得擅自向他人提供查看監(jiān)控錄像或調閱有關資料。公務查閱監(jiān)控錄像資料需經校長室批準。
6、安裝ck的部位,在下班前應由該崗位負責人及時開通工作按鈕,并經常檢查其與公安派出所聯網情況,確保緊急情況時能發(fā)出報警信號。
7、確保監(jiān)控探頭范圍內夜間照明燈完好,發(fā)現路燈缺失、損壞應及時維修恢復照明,確保夜間監(jiān)控錄像的質量和效果。
技術管理制度(三)
1、信息技術設備應根據設備不同類型定櫥定位有序擺放,做到專室、專用,專人保管。
2、信息技術設備要建立總賬和明細賬,依照編號順序分類登記,做到帳、卡、物相符。設備說明書和配套附件應妥善保管,保證信息技術設備的正常使用。
3、信息技術設備只能用于教育教學活動,不得移作它用。年級和班級應嚴格實行領用制度,借用須辦理借用手續(xù)。
4、嚴禁任何人使用信息技術設備接收、散布、錄放邪教謠言或淫穢信息。
5、學期結束時將所有信息技術設備歸還集中保管。如有丟失、損壞,由審批和借用人員承擔責任 。因不熟悉設備性能或操作不當致設備損壞,視情節(jié)輕重由管理人員負部分責任 或全責。
6、設備使用應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和技術規(guī)范,禁止帶故障運行。如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故障,不要自行隨意拆卸,應及時報告,由信息技術人員進行處理。
7、加強對信息技術設備的檢查、維修和保養(yǎng),設備使用場所和庫房要注意 通風、防塵、防潮、防銹,保持設備完好率。
8、加強對設備存放處的安全防范,每天下班前必須檢查防火、防盜狀況。
9、定期向校長匯報設備管理和使用情況,并根據教學需要,請示補充必要設備。
第2篇 特種設備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為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職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提高企業(y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所指特種設備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廠內車輛等。
2.礦所用使用特種設備的單位應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察條例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并安排專人負責。
4.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yǎng),并定期進行自檢,做好記錄。
5.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并做好驗定前準備工作。
6.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fā)生異常情況,使用單位應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7.礦特種設備管理單位,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8.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對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作業(yè)知識。
9.特種作業(yè)人員應持證上崗,作業(yè)中應當嚴格執(zhí)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和有關的安全規(guī)章制度。
10.特種設備的新增、選型、購置必須經礦有關單位嚴格審核、逐級審批,方可采購。特種設備應及時注冊、驗收、辦證。
11.機電科不定期對各使用單位進行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和問題及時下達整改單。
12.各使用單位應根據使用的特種設備編制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guī)程,并報管理部門審批。
第3篇 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叉車安全檔案至少包括叉車臺帳、叉車作業(yè)人員臺帳、叉車安全技術檔案。為了確保本單位橋式起重機安全檔案齊全完好,特制定起重機械安全檔案管理制度。
一、叉車臺帳:
內容至少包括橋式起重機名稱、型號、種類、主要技術參數、制造單位、購置時間、檢驗情況、使用狀態(tài)、重大維修情況及其它變更情況。
二、叉車作業(yè)人員臺帳
橋式起重機作業(yè)人員臺帳內容至少包括姓名、作業(yè)類別、作業(yè)證號、取證時間、換證情況,事故記錄。
三、叉車安全技術檔案
1.叉車安全技術檔案是方便日常管理、提供工作見證的重要資料,
應包括以下內容:
1)《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
2)叉車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和維護、保養(yǎng)手冊、電氣原理圖等隨機技術文件和資料;
3)叉車、車輛驗收檢驗、定期檢驗報告和使用單位自行檢查記錄;
4)叉車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5)叉車的運行故障與事故的記錄和應急救援演習記錄;
6)吃擦訂購、改造。
7)叉車改造、大修方案,改造、維修情況記錄。
2.檔案資料均應分類、注冊登記、編制索引,不得遺失和混裝,每年進行一次普查。每臺叉車均應進行統(tǒng)一編號,以便日常管理。
3.使用單位變更時,應當隨機移交檔案。
4.相關人員應及時填寫有關記錄,并存入相應的技術檔案。
5.叉車安全技術檔案由叉車安全檔案管理部門負責保管,叉車安全技術檔案為永久保存,只有當該叉車報廢后技術檔案方可銷毀。
6.叉車安全技術檔案一般不外借、外傳。如需借用,應辦理借用登
記手續(xù),用完后及時歸還。
7.常用資料如有需要復印,可以由部門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由檔案管理人員復印分發(fā),并記錄在案。
8.叉車安全技術檔案資料如有遺失、損壞,應及時上報,設法補救,
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第4篇 技術、設備檔案、圖紙資料管理制度
一、凡全公司的設備圖紙、技術資料(圖紙資料、設備使用說明書及備件目錄等),必須整理整齊,裝訂成冊,由生產設備科統(tǒng)一管理。
二、外文資料由生產設備科組織或聯系有關人員翻譯后交車間使用,車間使用份數應由技術部門根據需要確定,不得隨意流出廠外。
三、有關工藝改革的技術文件,包括計劃申報表,實施工藝措施,鑒定報告等,詳盡整理后及時歸檔。
四、編制全公司專用生產設備科技術資料目錄,索引以方便查閱。
五、生產設備科的圖紙、資料不得隨意借閱,有關管理人員、生產人員確需借閱的,需到供應部辦理借閱手續(xù)。
六、生產設備科應健全資料借閱手續(xù),借閱人需在借閱登記簿上簽字。
七、任何人不得破壞資料的完整性,存檔資料缺損的,由供應部負責,外借資料缺損的由借閱人負責。
八、資料外借期限為兩周,超過兩周的,供應部應主動追索,因生產需要,借閱人仍在使用的,應辦理續(xù)借手續(xù)。
第5篇 施工現場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1 施工的一般安全技術要求
1.1 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時必須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并對工人講解安全操作方法。凡是不了解本制度的施工技術人員和未受過安全技術教育的工人,都不許參加現場的施工工作。
1.2 安全技術交底。在單項工程開工前,項目部的技術負責人必須對分包方進行安全技術總交底;在單位工程、分部和分項開工前,施工技術負責人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1.3 施工用的臨時建筑、設施,必須按有關要求進行設計,并經工程技術負責人審核和上級領導批準后才能施工??⒐ず笠晒こ特撠熑藭踩夹g人員檢驗驗收后,方能使用。
1.4 施工現場平面管理必須充分考慮安全。作業(yè)區(qū)域的孔、洞、坑、溝應蓋好、填平或架設圍欄,并配有明顯標志。工作場所應有安全衛(wèi)生及防火要求,施工作業(yè)通道必須保持暢通,做到安全生產、文明施工。
1.5 遇有六級以上的強風的時候,禁止露天進行超重工作和高空作業(yè)。
1.6 必須做好季節(jié)性的安全工作:夏季防暑降溫,雨季防洪防臺,冬季防滑防凍,防火防煤氣中毒。
1.7 在天然光線不足的施工地點或在夜間作業(yè)時應設置足夠的照明設施。
2 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管理
2.1 對于從事高空作業(yè)的職工,必須定期進行體檢。經醫(yī)生診斷,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癲癇病和其它不適于高空作業(yè)的人,不能從事高空作業(yè)。
2.2 各單位對于高空作業(yè)的人,應該提供工具袋。
2.3 高處作業(yè)的工具、設施、防護用品等必須事先進行檢查,材料、物品必須堆放平穩(wěn),使用的工具要系安全繩,用后要放入工具袋內,嚴禁高處水平與垂直投擲工具、材料。
2.4 兩米(含兩米)以上的高空、懸空作業(yè),必須戴好安全帶,扣好保險鉤,無安全防護設施時,不得施工和作業(yè),不準在高坡、屋架、檀條及其它構件上行走。禁止在未經固定的結構上栓系繩索。高處作業(yè)時穿戴必須利落,嚴禁穿高根鞋、拖鞋、涼鞋和裙子進行高空作業(yè)。
2.5 睡覺不足或釀酒人員,禁止高處作業(yè)。
2.6 未經工地領導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更動、拆遷腳手架和一切高空作業(yè)安全防護設施。
2.7 高處作業(yè)的下方,必須視情況設置圍欄、安全網或劃出安全區(qū),有必要時設專人監(jiān)護。
2.8 要避免同時進行多層立體交叉作業(yè),當施工需要非交叉不可時,應采取特殊有效的安全措施。在進入施工場所之前,應事先與上層施工作業(yè)的單位、施工班組取得聯系,互相協作、配合好,作業(yè)時,一定要設專人監(jiān)護。
2.9 遇有六級以上大風、暴雨或嚴凍的天氣,應停止露天作業(yè)。
3 施工用電安全技術管理
3.1 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工完成。電工等級應同工程的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
3.2 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
3.2.1 掌握安全用電基本常識和所用設備的性能。
3.2.2 使用設備前必須按規(guī)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并檢查電氣裝置和保護設施是否完好。嚴禁設備帶“病”運轉。
3.2.3 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箱。
3.2.4 負責保護所用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關箱。發(fā)出問題,及時報告解決。
3.2.5 搬遷或移動用電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并作妥善處理后進行。
3.3 臨時用電工程的檢查時間:施工現場每周一次。
3.4 配電線路
3.4.1 電纜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
3.4.2 架空線路必須采用絕緣銅線或絕緣鋁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
3.4.3 架空線路導線截面的選擇應滿足下列要求:
3.4.3.1 導線中的負荷電流不大于其允許載流量。
3.4.3.2 線路末端的電壓偏移不大于額定電壓的5%。
3.4.3.3 單相線路的零線截面與相線截面相同,三相五線制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截面不小于相線截面的50%。
3.5 配電箱和開關箱
3.5.1 配電系統(tǒng)應設置室內總配電屏各室外分配電箱或設置室外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實行分級配電。
3.5.2 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宜分別設置,如合置在統(tǒng)一的配電箱內,動力和照明線路應分別設置。
3.5.3 開關箱應由末級分配電箱配電。
3.5.4 總配電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地區(qū)。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m。開關箱與其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
3.5.5 配電箱、開關箱必須防雨防塵。
3.5.6 電氣裝置的選擇
3.5.6.1 配電箱、開關箱的電器必須可靠完好,不準使用破損和不合格的電器。
3.5.6.2 總配電箱應裝設總隔開關、總熔斷器和分路熔斷器(或總自動開關和分路開關)以及漏電保護器。若漏電保護器同時具備過負荷和短路保護功能,則不設分路熔斷器或分路自動開關??傞_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整定值應與分路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整定值相適應。
3.5.6.3 分配電箱應裝設總隔離開關、分路隔離開關、總熔斷器和分路熔斷器(或總自動開關和分路開關)。總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整定值應與分路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整定值相適應。
3.5.6.4 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制,嚴禁用同一個開關電器直接控制兩臺及兩臺以上用電設備(含插座)。
3.5.6.5 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
3.5.6.6 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線口和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底面,嚴禁設在箱體的上頂面、側面、后面或箱門處。移動式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進、出線必須采用橡皮絕緣電纜。
3.5.6.7 進入開關箱的電源,嚴禁用插銷連接。
3.5.7 使用和維護
3.5.7.1 所有配電箱均應標明名稱、用途,并作出分路標識。
3.5.7.2 所有配電室門應配鎖,配電箱和開關箱由專人負責。
3.5.7.3 所有配電箱、開關箱應每月進行檢查和維修一次。檢查和維修人員必須是專業(yè)電工。檢查和維修時必須穿、戴絕緣鞋、手套,必須使用電工絕緣工具。
3.5.7.4 對配電箱、開關箱進行檢查、維修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開關分閘斷電,并懸掛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yè)。
3.5.7.5 所有配電箱、開關箱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按照下述操作順序:
1)送電操作順序: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
2)停電操作順序:開關箱→分配電箱→總配電箱。
4 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
4.1 各單位的壓力容器在安裝、使用、檢驗、修理和改造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標準和規(guī)定。
4.2 各種氣瓶都要進行登記、編號、上臺帳;要定期檢查其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如不符合標準的一律不準發(fā)放和使用。
4.3 使用各種氣瓶的工人,都要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操作培訓,掌握安全操作規(guī)定,未經培訓考試合格的一律不準上崗獨立操作。
4.4 氧氣瓶和乙炔瓶在使用時,其放置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0m;在狹窄處最小處安全距離不應小于5m;同時距離明火十公尺以上,避免在陽光下暴曬,搬動的時候不能碰撞。
4.5 氧氣瓶要有瓶蓋,氧氣瓶的減壓器上應該有安全閥,嚴防沾染油脂,并且不能和可燃氣瓶同放一處。
4.6 乙炔發(fā)生器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乙炔瓶在任何情況時,都必須垂直放置。
4.7 氣瓶使用時,必須戴好防護安全帽,氣瓶開、關時要用不沾油污的專用工具,瓶嘴嚴禁沾油。氣瓶開、關時,操作人員應站在瓶嘴側面。
4.8 使用各種氣瓶,要防爆,嚴禁用火烤;要放在專用小車和氣瓶架上。
5 腳手架安全技術管理
5.1 腳手架工程的施工設計應列入單位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或編制專項施工組織設計。
5.2 安裝鋼管腳手架,應用外徑48-51mm,壁厚3-3.5mm的鋼管,長度以4-6.5m和6.1-6.3m為宜;禁止使用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者有裂紋的鋼管,各個鋼管的連接部分要完整無損,以防傾倒或者移動。
5.3 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發(fā)現有脆裂、變形、滑絲的禁止使用。
5.4 金屬腳手架的立桿,必須垂直地穩(wěn)放在墊木上,在安置墊木前要將地面夯實、整平。
5.5 腳手架施工準備
5.5.1 單位工程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搭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5.5.2 按規(guī)范規(guī)定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對所使用的材料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5.5.3 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掛鉤分類,堆放整齊、平穩(wěn),堆放場地不得積水。
5.5.4 腳手架的搭設場地應進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5.6 腳手板必須使用五公分厚的堅固木板,凡是腐朽、扭紋、破裂和大橫透節(jié)的的木板都不能使用。
5.7 腳手架搭設完畢或分段搭設完畢,應按規(guī)范要求對腳手架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5.8 腳手架工程的現場檢查應著重以下各項:
5.8.1 構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齊全,質量是否合格,連接和掛扣是否緊固可靠。
5.8.2 基礎是否平整堅實、支墊是否符合規(guī)定。
5.8.3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5.8.4 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5.8.5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第6篇 安全生產技術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節(jié) 總則
為規(guī)范信息化建設的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科學化、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特制訂本規(guī)定。
第二節(jié) 管理范圍
信息化建設管理范圍為:安全技術信息化管理。
第三節(jié) 設備使用與管理
1、使用單位操作人員要做好日常維護工作,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操作,否則造成軟硬件損壞的要對操作人員及單位負責人進行處罰。
2、操作人員應對計算機能熟練操作,對單位使用的應用程序要熟練掌握,嚴格按程序進行操作。對不能進行相關操作的,由技術人員負責培訓,以達到熟練操作。
3、各單位操作人員未經許可不準增刪硬盤上的應用軟件和系統(tǒng)軟件,不準對應用軟件的配置進行變更,違者罰款100元。
4、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計算機的各項設置,如:計算機名、網絡ip地址、計算機管理員密碼、登陸方式等,造成計算機不能訪問網絡資源的,對其罰款200元,情節(jié)嚴重、給與開除。
5、計算機上不得存放有破壞本礦計算機網絡正常運行的軟件,如:黑客程序、帶病毒的文件、電影文件等,不得傳播非法文字及圖片、視頻資料,一經發(fā)現罰款200元,并無條件刪除。不得私自拆卸計算機及外設備,更不能私自更換計算機硬件,如有違法者,以更換硬件價值的2倍處罰責任人。
6、技術人員定期對煤礦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檢查和病毒防范等工作,保持電腦正常運行,對值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7、任何人不得因私挪用本礦信息設備和網絡資源,更不能破壞計算機網絡設備,對于有破壞的,以其價值的2倍賠償。
8、礦局域網安裝有防火墻和瑞星網絡殺毒軟件,任何單位不得刪除、卸載、關閉其安裝在計算機上的網絡殺毒軟件,如果發(fā)現軟件出錯或不能正常運行,及時通知公司人員,進行修復或重新安裝。
9、不得在計算機旁堆放雜物,保持計算機正常通風散熱,不得隨意擺放信息設備,沒有特殊情況不得更換計算機位置。違者對其罰款100元。
10、計算機使用者必需經常清潔主機、顯示器、鍵盤,以保持計算機的清潔衛(wèi)生。發(fā)現處罰值班人員1次處罰100元。
11、操作人員工作時間離開計算機10分鐘以上每次罰款50元。
12、遇到煤礦監(jiān)控系統(tǒng)異常不及時匯報的,對其處罰50元。
第7篇 裝飾裝修工程技術文件施工資料管理制度
裝飾裝修工程技術文件、施工資料管理制度
1、技術文件、施工資料管理的目的
工程技術資料是反映工程質量、工作量、進度的依據,是施工過程的真實記錄,是安裝維修、改造的重要檔案。
2、技術資料的內容
2.1施工圖紙(包括設計變更通知單);
2.2設計交底會議紀要;
2.3重大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情況報告、原因分析及其補救措施的原始記錄;
2.4施工組織設計或方案;
2.5隱蔽工程、試氣試壓、電氣測試等各項記錄驗收單;
2.6技術核定單;
2.7分部工程、分項工程質量評定表;
2.8自檢、互檢記錄;
2.9工程質量問題整改通知單;
2.10竣工驗收單;
2.11竣工圖;
2.12材料質保書
3、技術資料歸檔時間:
3.1當月上報竣工的單位工程的技術資料,一般在當月的25日前交質量股,待工程檢查完畢,質量股上交資料室裝訂歸檔。
3.2技術資料一經歸檔后,按上級規(guī)定嚴格保管。
第8篇 礦井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搞好礦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進一步加強礦井防治水技術管理,遏止和杜絕煤礦重大水害事故的發(fā)生,保障職工生命安全,保護國家資源和財產不受損失,依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礦井地質規(guī)程》(試行)、《晉城煤業(yè)集團生產礦井防治水管理辦法》(試行)等要求,結合礦井防治水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 組織機構和職責
第二條 組織機構
1、成立礦井防治水工作領導組。
領導組組長:礦長 書記
常務副組長:總工程師
副 組 長:其他副礦級領導
成 員:地質測量部、生產技術部、調度室、機電管理部、安全監(jiān)察部、通風管理部、計劃財務部、物資供應部、工程部等單位正職。
2、領導組下設礦井防治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地質測量部。
主 任:地質測量部部長
副 主 任:地測部分管防治水部長助理
成 員:調度室、生產技術部、機電管理部、安全監(jiān)察部、通風管理部、計劃財務部、物資供應部、工程部等相關單位的技術負責人組成。
第三條 礦井防治水工作領導組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及上級部門有關礦井防治水方面的方針、政策、法規(guī)等精神。
2、負責礦井防治水工作中重大問題的決策和處理。
3、負責礦井重大水災事故的搶險、指揮、協調。
第四條 礦井防治水辦公室職責
1、負責礦井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貫徹落實礦井防治水工作領導組的決定、決議,制定并落實《礦井防治水管理辦法》和《重大水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負責礦井防治水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考核工作。
3、負責礦井水災事故搶險時的技術工作。
第五條 地質測量部職責
1、履行礦井防治水辦公室職責,負責全礦的防治水技術業(yè)務管理、監(jiān)督、考核工作。每年初編制下發(fā)《年度礦井防治水工作計劃》,修編完善《礦井防治水管理辦法》等有關防治水規(guī)章制度。
2、負責日常水文地質標準化工作,負責水文地質預報工作,提供礦井防治水相關技術資料。
3、編制《重大水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參與《災害預防和事故處理計劃》中水害事故部分的修訂工作,礦井發(fā)生水災事故時協助制定搶險方案并進行相關技術指導。
4、負責編制探放水設計。30000m3以下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實施;30000m3以上設計必須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并上報集團公司資源環(huán)境局審批后實施。嚴格按照探放水設計督促施工隊組施工,并根據隊組提供的鉆探資料進行分析總結。
5、負責編制掘進工作面超前鉆探設計,督促并落實掘進隊組編制措施實施超前鉆探。
6、負責編制綜采工作面防治水方案,參與防治水工程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批工作。
7、掌握防治水工程進展情況,檢查、落實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
8、建立并完善水文地質觀測系統(tǒng),并按規(guī)定進行觀測。
9、對探明的導水斷層、陷落柱等地質構造,依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265條的規(guī)定,設計防水煤柱或巖柱。
10、負責因受采動影響引起的地表裂隙、塌陷調查和治理工作。
11、負責開展防治水科技研究工作,內容包括:(1)研究井田地質構造導水規(guī)律,探討、摸索、制定和落實礦井防治水的可行措施;(2)探討各類防治水措施實施效果,包括探、放、疏、排、截措施實施效果;(3)研究總結礦井排水經驗,對排水系統(tǒng)及時了解情況,發(fā)現、解決問題,達到設計最合理、選型最配套,從而優(yōu)化礦井防排水系統(tǒng);(4)針對水文地質補充勘探查明導水地質構造及煤層頂底賦水性,研究采取合理的防治水措施;(5)探討帶壓開采區(qū)防治水科技攻關工作。
第六條 調度室職責
1、負責防治水相關工作的協調、指揮。
2、每年雨季前編制、下發(fā)雨季三防工作計劃,并牽頭落實。
3、負責在礦井發(fā)生突發(fā)性涌水事故或淹泵、淹巷、淹工作面事故時,統(tǒng)一組織協調搶險工作,保證搶險物資、人員等及時到位。根據礦搶險救災指揮指示啟動《重大水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組織搶險救災。
4、根據地面防排水要求,協調落實防水、疏水和排水系統(tǒng)工程,確保地面防洪安全,防止地表水流入、滲入井下。
5、負責組織水災事故搶險救災隊伍并進行搶險救災演習。
6、負責在發(fā)生水災事故時向集團公司礦山救護隊申請救助。
7、負責在水災事故中搶險救災的其他協調工作。
第七條 生產技術部職責
1、負責采掘開工作面、安裝或回收工作面、井底車場、大巷、盤區(qū)巷道等排水責任區(qū)的劃分、移交、管理、考核工作。
2、負責井下各盤區(qū)、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工程設計,并組織審批、實施和驗收工作。
3、負責督促各施工隊組制定本隊組防排水措施,監(jiān)督檢查防排水情況及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并納入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考核中。
4、負責安排施工隊組在雨季前完成對中央水倉、盤區(qū)水倉的清挖煤泥工作,負責安排施工隊組根據實際情況對井底車場水溝、盤區(qū)大巷水溝、綜采工作面臨時水倉定期進行煤泥清挖。
5、負責臨時、突發(fā)性的防治水工程設計、施工及驗收工作。
第八條 安全監(jiān)察部職責
1、負責參與、監(jiān)督水災事故搶救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組織和協調對事故的調查工作。
2、負責礦井防治水工程質量的監(jiān)督檢查工作。
3、負責監(jiān)督檢查各施工單位防治水措施執(zhí)行情況。
第九條 機電管理部職責
1、負責督促、協調和落實各施工隊組探放水、搶險救災排水設備的儲備和發(fā)放工作。
2、在每年雨季前牽頭組織對中央水泵、盤區(qū)水泵進行一次聯合排水試運轉,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3、根據盤區(qū)、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設計及預測涌水量進行水泵管路的配套選型、安裝協調、調試運行、工程驗收移交工作。
4、負責每月更新井下排水系統(tǒng)圖,并及時發(fā)放相關領導及單位。
5、負責排水設備的能力測試工作。
6、負責對機電隊所轄區(qū)域排水系統(tǒng)的監(jiān)督、管理、考核工作。
7、配合調度室做好水害事故搶險工作。
第十條 通風管理部職責
1、負責防治水日常工作及水災事故搶險的通風管理工作。
2、負責按照盤區(qū)、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程設計要求在橫川密閉時留設泄水孔和返水溝等泄水設施。
第十一條 物資供應部職責
負責探放水、排水物資和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發(fā)放工作。
第十二條 工程部職責
負責礦井基建工程的防治水監(jiān)督、管理工作。
第十三條 井下機電隊職責
1、負責分管范圍排水系統(tǒng)、設備包括管路和電氣設施的日常檢修、維護和保養(yǎng)工作。
2、在水災事故發(fā)生后,負責排水系統(tǒng)安裝及排水工作。
3、負責中央水倉、盤區(qū)水倉、綜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統(tǒng)的管理工作,并對中央水倉、盤區(qū)水倉排水系統(tǒng)每年進行一次聯合試運轉,驗證排水能力。
4、負責對分管范圍的供、排水管路的巡回檢查,防止管路跑、漏水淹沒巷道。
5、負責水災事故中搶險救災的通信和監(jiān)測工作。
第十四條 井下采掘隊組職責
1、負責編制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組織實施探放水及資料收集工作,配合實施水文物探工作。
2、負責將本單位的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納入到作業(yè)規(guī)程,并報地質測量部備案。如因工作面變更或水文條件變化,應及時修改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3、負責按照作業(yè)規(guī)程要求及時掘挖水倉、安裝排水系統(tǒng),保證工作面正常排水。
4、負責所轄范圍內排水系統(tǒng)的檢修、排水工作。
5、負責執(zhí)行本隊施工巷道“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工作,并在工作面懸掛超前鉆探管理牌板,配合做好其它臨時鉆探工作
第三章 技術管理規(guī)定
第十五條 防治水相關規(guī)定
1、各業(yè)務部室、井下隊組指派專人負責防治水工作,并將負責人名單、聯系方式報地質測量部備案。如因工作需要發(fā)生人事變動,必須及時將變更情況上報地質測量部。
2、生產技術部負責防治水工程設計,主要包括盤區(qū)永久水倉、綜采工作面水倉、掘進巷道臨時水倉、泄水巷、大巷水溝等。在盤區(qū)及綜采工作面設計時必須把防治水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考慮。
3、地質測量部按要求在設計前為生產技術部提供相關水文地質等地測資料。
4、工作面圈出后,由地測部采用坑透技術對工作面內構造及富水區(qū)域進行探查,并根據探查情況安排隊組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5、根據礦井銜接計劃開展地面三維勘探、瞬變電磁或電法勘探,查清開采區(qū)域內的構造及富水性,保證礦井安全開采。
6、機電管理部要根據提供的最大涌水量進行設備選型、管路的配套。合理科學地布置各接力排水點的排水系統(tǒng),必須在考慮排水距離、揚程、排水效率等情況下配泵及管路。
第十六條 探放水規(guī)定
(一) 探放水范圍
1、在掘進過程中,執(zhí)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
2、采煤工作面或掘進巷道接近勘探鉆孔時必須超前鉆探,根據鉆探情況進一步采取措施。
3、掘進工作面在頂板富水區(qū)掘進時應鉆探疏放水后再掘進。
4、被貫通巷道有積水、淤泥或水文地質情況不清時應超前探放水。
5、綜采工作面回采前,根據頂、底板賦水情況有針對性探放水。
6、掘進巷道接近采空區(qū)時必須超前探放水。
7、其它如老空區(qū)、積水巷道、強含水層、相鄰生產礦井開采區(qū)、導水構造、封閉不良鉆孔等需探水地點,接近上述地點必須進行探放水。
(二) 探放水要求
1、地質測量部負責確定鉆探設計,設計中明確孔數、孔深、角度(方位角、傾角)、終孔孔徑、超前探距及其它相關技術要求。
2、采掘隊組根據鉆探設計編制鉆探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措施中必須明確規(guī)定瓦斯突然涌出和涌水突然增大時的應急措施,并組織鉆探施工資料收集工作,每月月底將全部原始記錄報地質測量部。
3、探放水前,工作面必須安裝滿足最大排水能力要求的排水系統(tǒng)。
4、必須按照要求嚴格控制距離,保證足夠的鉆探超前距離,現場懸掛鉆探施工牌板,嚴格管理,地質測量部要加強督促檢查。
5、采掘工作面淋水、涌水增大影響生產需要探放水時,超前探放水量不得超過巷道內排水系統(tǒng)的排水能力。
6、對采空區(qū)、積水巷道、導水構造、強含水層、封閉不良鉆孔等需探放水的地點,地測部都必須準確地繪制在礦井充水性圖上,要求標明積水范圍、積水量積水外緣標高等,并外推60米用紅色圈出積水區(qū)的警戒線。
第十七條 防隔水煤柱留設規(guī)定
(一) 受水害威脅的下列區(qū)域之一,必須留設防水保安煤柱
1、受保護的通水鉆孔。
2、在地表水體、含水沖積層下和水淹臨近地帶。
3、與強含水層有水力聯系的斷層或強導水斷層接觸的煤層。
4、有大量積水的老窯和老空區(qū)。
5、導水、充水的陷落柱、斷層等地質構造。
(二)留設防水保安煤柱的要求
1、地質測量部按照有關規(guī)程要求并結合生產實際進行防隔水煤(巖)柱的設計,并報集團公司審批。
2、各類防隔水煤柱內嚴禁布設巷道及工作面。
第四章 井下排水管理規(guī)定
第十八條 井下排水管理
1、中央水泵房水泵必須保證有工作、備用和檢修的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可以在20 h排出礦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目前中央水泵房有五臺d155-67×9型水泵,額定流量為155m3/h,額定揚程為603m。二臺工作,二臺備用,一臺檢修。必須經常保證工作水泵和備用水泵完好。
2、中央水倉的有效容量應能容納8小時的礦井正常涌水量。盤區(qū)水倉的有效容量應能容納4h的盤區(qū)正常涌水量。水倉的空倉容量必須經常保持總容量的50%。中央水倉有效長度270m,凈斷面9.1m2,有效容量2457 m3。
3、井下所有各排水點必須安排專人開泵、排水、清煤泥,保持管轄巷道內無積水或水倉水位處于最低位。
4 、各排水點必須懸掛水倉警示牌及排水設備管理牌,管理牌內容包括水倉編號、隊組名稱、水泵編號、型號、排水量。
5、中央水泵、盤區(qū)水泵及綜采工作面主要排水系統(tǒng)必須建立水泵運行日志,并要求存檔1年。
6、地質測量部必須加強對井下各采掘開生產頭面的排水管理,加大監(jiān)督、考核力度。
第十九條 掘進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各掘進隊組按本工作面防治水措施要求,在工作面安裝排水系統(tǒng),配足水泵及管路,加強排水設備、管路、供電的日常檢修、維護,確保排水系統(tǒng)正常運行,保持巷道內無積水或水倉水位處于最低位,定期安排人員對水倉或水溝進行清淤。排水系統(tǒng)隨工作面掘進必須向前延伸,距工作面不大于30米。
2、地質測量部對可能與采空區(qū)或密閉巷道貫通的掘進頭面必須提前50米下發(fā)貫通通知書,生產技術部根據預報通知書提前安排施工隊組制定專門的防治水措施,如巷道密閉拆開排水前,通風管理部要預先安排瓦斯排放工作。
3、在巷道工程移交時,由機電管理部牽頭,有關單位配合將排水系統(tǒng)做為一項主要工作進行移交,無排水系統(tǒng)或排水系統(tǒng)不完善無法正常排水的巷道嚴禁移交,必須限期整改完后方可移交。
4、各開掘隊組在巷道掘進期間,根據地質測量部提供的預測最大涌水量,必須安裝排水系統(tǒng),包括配備水泵及排水管路,及時在低洼處掘打標準水倉。標準水倉的規(guī)格設計和施工由生產部具體負責。
5、各掘進隊組根據水文地質預報,嚴格執(zhí)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則,杜絕冒險蠻干的行為。對過地質構造可能造成的涌水異常應超前備足水泵及管路,做到早準備、早預防。
6、掘進巷道頂板淋水、涌水影響人員通行和正常施工作業(yè)時,要采用雨布遮擋、接水器導流、挖溝引流等方式,加強水害治理,并嚴禁將淋、涌水引入皮帶或刮板輸送機,造成煤質水分超標或煤倉跑水煤等事故的發(fā)生。
第二十條 回采工作面防治水管理
1、生產技術部做好防治水工程設計、組織實施及驗收工作,機電管理部做好水泵、管路選型及組織安裝和業(yè)務管理工作。各有關單位按照綜采工作面防排水方案,完成分管范圍內防治水工程,并在工程完成后嚴格履行移交驗收手續(xù),相關業(yè)務部室及隊組要在移交單上簽字。綜采隊組要根據回采過程中工作面及順槽巷道實際底板起伏情況,再掘打臨時水倉并安泵接管進行動態(tài)排水,隨時將工作面及順槽低洼處積水排出。
2、綜采隊在回采過程中必須注意觀測老塘出水的變化,發(fā)現異常及時匯報調度室。
3、綜采工作面的開工驗收也必須將工作面的排水系統(tǒng)作為一項主要項目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必須限期整改后方可驗收移交。
4、綜采工作面回采開始后兩側順槽內排水工作歸綜采隊管理。包括巷道文明生產及排水點清挖煤泥工作。
5、地質測量部必須加強由于受采動影響發(fā)生綜采工作面順槽煤柱底鼓裂隙滲漏水治理工作。
第五章 地表水防治
第二十一條 地質測量部在每年5月底前調查礦區(qū)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統(tǒng)的匯水情況,疏水能力等,掌握當地歷年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的資料,為完善礦井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tǒng)提供詳實的水文地質資料。
第二十二條 礦井改擴建的井口及工業(yè)場地內主要建筑物的標高,必須高出當地歷年的最高洪水位。對于低于當地歷年的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須修筑堤壩、溝渠、疏通水路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第二十三條 井口附近和塌陷區(qū)內外的積水或雨水可能流入井下時,有關部門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1、容易積水的地點應修筑溝渠,排泄積水。修筑溝渠時應避開露頭、裂縫和透水巖層。特別低洼地點不能修筑溝渠時,應填平壓實;如果范圍太大無法填平時,可用水泵排水,防止水滲、灌入井下。
2、礦井受河流、山洪威脅時,修筑堤壩和排泄洪渠防止洪水侵入。
3、排到地面的礦井水,必須妥善處理,避免倒?jié)B井下。
4、漏水的溝渠或河床應及時堵漏或改道,地面裂縫和塌陷地點必須填塞。填塞要有安全措施,有記錄(包括充填量、充填時間)及圖紙資料。
5、在雨季,每次降雨時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qū)及其附近的地面有無裂縫和老窯陷落等現象,發(fā)現涌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第二十四條 矸石、爐灰、垃圾等雜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沖刷到的地方。
第二十五條 對使用中的鉆孔,必須加蓋封好。報廢的鉆孔必須及時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層的水通過鉆孔流、灌入井下。
第六章 煤層頂板水防治
第二十六條 地質測量部要查明3#煤層上部各砂巖裂隙含水層、第四系松散層含水層的賦存情況,富水性、邊界條件以及可能的補給水源、補給水量等,查清各個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系;查清礦井范圍內地質構造及其含水特征,掘進開采前對頂板及上部含水層的最大水量提出預測或估算,對采(掘)工作面進行水情水害預測,以便指導生產。
第二十七條 地質測量部要研究煤層頂板充水含水層與開采煤層之間的空間關系,巖性組合特征,采后冒落帶發(fā)育高度與充水含水層在空間上的變化等。
第二十八條 地質測量部積極利用物探手段探查煤層頂板富水性,有針對性對富水區(qū)進行探放水。對煤層上部含水量較大的含水層,采用向3#煤層頂板打探眼(或錨索孔等)疏放水方法,采取疏導、排放、配備合理排水設備等措施。
第七章 煤層底板水害防治
第二十九條 生產技術部依據礦井防治水規(guī)劃要求逐步實施各項防治水工程。
第三十條 地質測量部負責指導采掘隊組編制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措施,經礦總工程師審批后組織實施。
第三十一條 地質測量部采用地面三維地震勘探手段,查明地質構造,并采用地面瞬變電磁等物探手段,查明地質構造的含水性及導水性。同時依據威脅程度,對查明的導水構造進行井下探放。
第三十二條 地質測量部應采用直流電法等井下物探方法,查明施工地點四周構造及其富水情況。按規(guī)程要求留足探放水超前距離。對于有突水危險的地段要制定詳細的探、放、防措施,確保人身安全,進行探放水作業(yè)時必須采用專用探放水設備。
第三十三條 地質測量部牽頭,積極開展礦井水文觀測,逐步建立、完善礦井水文長觀孔動態(tài)監(jiān)測系統(tǒng)及井下水位、水壓自動觀測系統(tǒng)。
第三十四條 地質測量部在構造發(fā)育地段回采過程中要派人觀測,有出水征兆時及時匯報礦調度室,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構造滯后突水。
第八章 采空區(qū)積水防治
第三十五條 采掘工作面接近采空積水區(qū)時,必須堅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
第三十六條 地質測量部要加強采掘過程中的老塘、廢巷、盲硐等容易積水空間的測量、調查、登記、填繪等工作,并要在礦井充水性圖上準確圈出積水線,同時繪出探水(警戒)線。采掘工程進入探水線時必須超前探水。
第三十七條 地質測量部牽頭必須定期收集、調查和核對相鄰煤礦和廢棄的老窯情況,并在井上、下工程對照圖上標出其井田位置、開采范圍、開采年限、積水情況。
第九章 其 它
第三十八條 地質測量部定期開展礦井防治水知識培訓,尤其是班組長以上干部,以及新上崗的工人,教訓后經過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第三十九條牽頭每月開展一次防治水會議及水患隱患排查活動,對所查問題進行“三定”處理,并限期落實整改情況。
第四十條 地質測量部牽頭每月進行1—2次防治水檢查,檢查內容見考核辦法。
第四十一條 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災害預防處理和計劃》準備好各種搶險物資,派專人管理,并能在緊急情況下及時供應。礦井發(fā)生重大水害事故時,執(zhí)行《礦井井下水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第四十二條 考核與獎懲
1、防治水辦公室每季對各相關單位防治水工作進行一次檢查考評,對在礦井防治水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2、檢查實行百分制,各小項不出現負分,低于85分不給予獎勵。
3、每季度一檢查一排名,排名按業(yè)務部室和井下區(qū)隊分開進行,根據考核結果,每季度對井下部室及區(qū)隊有關人員給予一定獎勵,具體見《礦井防治水管理考核辦法》。
4、地測防治水費用??顚S?各類罰款建立專門臺帳。
第四十三條 本制度自下發(fā)之日起開始執(zhí)行。
第9篇 地質技術管理制度
1、技術管理應以《煤礦安全規(guī)程》,國家相關政策,法規(guī)及地質、防治水各專業(yè)規(guī)程和集團公司制定的有關細則為準。
2、井巷所揭露的煤層,不論是否開采均必須進行觀測和描述。凡井筒、石門和其它穿層巷道揭露煤層的地點,均應作為觀測點,進行觀測;在沿可采煤層掘進的巷道應按《地質規(guī)程》規(guī)定的間距進行觀測描述,遇地質構造時應適當加密觀測點。
3、嚴格按《地質規(guī)程》及細則規(guī)定的內容觀測煤層、斷層、褶曲、巖漿巖及巖溶陷落柱等。
4、開拓施工前,應分析附近井巷(鉆孔)工程揭露資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區(qū)域構造規(guī)律,分析工程將穿過的煤、巖層特點,熟知巷道所處層位特點及距上、下煤層距離,按要求及時深入現場,進行地質編錄。開拓過程中,應及時填圖、分析,及時修改預測圖紙及區(qū)域地質圖紙,預測前方地質情況變化,提出超前探測計劃與設計,按時編制提交開拓地質說明書。
5、工作面掘進施工前應分析附近井巷(鉆孔)工程揭露地質資料及物探成果,掌握區(qū)域及工作面煤層厚度變化、地質構造情況、掘進層位、煤層與上下相鄰煤層間距、頂底板巖性及其變化趨勢,按時編制提交掘進地質說明書。
6、掘進過程中應及時填圖分析,及時修改填繪斷層交面線、各可采煤層底板等高線圖、區(qū)域圖及巷道素描圖,預測前方地質情況變化,及時提交各種地質預報。工程結束后及時組織探煤厚及物探工作。規(guī)定綜采工作面必須進行物探,查清工作面內隱伏地質構造、巖漿巖、陷落柱等,獲得結果后5天內按質量標準化要求編制提交回采地質說明書,并在說明書中提供物探成果,并交物探結果附在回采說明中,經礦總工程師審核后一并交生產部門使用。
7、充分分析回采地質說明書、物探成果及已開采的相鄰工作面地質規(guī)律;對采面進行動態(tài)跟蹤、動態(tài)分析、動態(tài)預報,認真觀測。記錄已知的地質構造、物探異常區(qū)的地質變化情況,做好采面地質素描,分析預測隱伏構造及薄煤層延展變化趨勢,驗證物探結果,做好地質預報工作。按要求及時編制提交采后總結。(回采工作面采完后一個月內寫出采后總結;厚煤層分層開采的工作面應在最后一分層采出后一個月內編制;地質構造復雜的工作面可在頭層回采結束后編寫,待最后一分層采出后再作補充。報告礦總工程師批準后妥善保存。
8、生產中遇重大地質構造時,地質科有關負責人應立即組織地質人員深入現場進行會審,上井后根據觀測及調查資料綜合分析及時編制相關圖件,及時向總工程師匯報,研究處理。
9、各種圖紙,必須按標準化要求使用統(tǒng)一正確的圖例、圖示作圖,按細則要求的時間填繪井巷工程、煤厚、斷層等高線等及各種注記。地質工作用圖(包括采掘工程平面圖、日常手頭用圖等)要求隨工程進度,在日常整理資料的同時隨時修改填繪,并至少每月全面填繪修改一次。基本地質圖(1:5000)礦井各煤層底板等高線圖、剖圖圖、各水平地質平面圖等)要求每季修改填繪一次。要求圖紙內容齊全,資料推測有理有據,并保證相關圖件一致性。
10、按要求及時提出各種地質預報。年報應于2月10日前簽發(fā);季報應于每季度第一個月10日前簽發(fā);月報應于每月5日前提出;臨時預報應根據采掘工程進度及地質變化隨時提出預報。要求預報內容準確,并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和指導性。
11、各種地質資料包括圖紙、原始記錄本、說明書、各種臺賬、卡片等要求內容齊全,有目錄索引,做到查找方便,實現檔案化管理。
12、加強地質資料的發(fā)放管理,任何人不得隨意對外提供地質資料及圖紙,地質測量部門向外提供的一切資料、圖紙、報表等,均須經技術負責人嚴格把關,經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提供或報出。
13、加強技術培訓及相關專業(yè)學習,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
第10篇 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煤礦生產技術管理,促進原煤生產技術基礎建設,實現礦井正規(guī)生產、安全生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基礎工作若干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并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生產技術管理是煤礦企業(y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原煤公司、礦井都必須根據自身特點,細化生產技術管理要求,組織制定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制度。各級領導必須把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切實加強領導,健立健全生產技術管理體系。
第三條 湖南黑金時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股份公司”)具體負責集團內所有原煤公司的生產技術管理。
生產技術實行分級管理模式:股份公司-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原煤公司(包括托管公司)-生產礦井的監(jiān)督、管理體制。
湘能公司的生產技術管理實行:股份公司--湘能公司-生產礦井的監(jiān)督、管理體制。
第四條 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原煤公司、煤礦都必須對生產技術業(yè)務部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強化管理,強化監(jiān)督,強化培訓;必須明確各業(yè)務部門的生產技術工作職責范圍和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職責權限,并嚴格檢查考核;各煤礦必須配備采礦、機電、地質、測量、通風專業(yè)技術人員,突出礦井還必須配備防突及瓦斯抽采技術人員。
第五條 各單位必須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制定本單位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規(guī)劃及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驗收、考核評比辦法,以安全質量標準化促進生產技術工作有序健康發(fā)展。
第二章 工程設計與技術規(guī)程審批管理
第六條 工程設計管理
(一)礦井初步設計及安全專篇與施工圖設計;礦井改擴建工程設計與安全專篇;礦井技術改造工程設計與安全專篇;“三下”壓煤方案設計與初步設計;礦井開拓延深工程方案設計與初步設計。以上工程項目由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負責設計。
采區(qū)方案設計、初步設計和施工設計以及其它單項工程設計可由原煤公司總工程師組織完成。
(二)礦井改(擴)建、技術改造、開拓延深、采區(qū)、工作面設計必須在原有勘探部門提交的礦井資源儲量報告基礎上,根據礦井儲量核實(或儲量檢測)報告及礦井實踐和補勘的地質資料,按工程的不同要求,編制生產地質報告或說明書。按審批程序審批后,提交設計部門,設計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提供的資料組織設計。
(三)新井建設、礦井改(擴)建必須先委托有資質的單位編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預可研報告)與可行性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可研報告),可研報告須報股份公司審查,經批準立項后才可進行初步設計與安全專篇設計。
(四)礦井技術改造必須在核定生產能力和礦井發(fā)展規(guī)劃基礎上進行。重大項目(500萬以上)應報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經股份公司批準后,才能進行初步設計或施工圖設計。
(五)礦井開拓延深工程由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總工程師組織有關單位、部門研究提出延深設計的主要原則,設計單位根據延深設計的主要原則編制設計方案和初步設計。
(六)工程設計、技術規(guī)程、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批按照《湖南黑金時代股份有限公司煤礦生產技術審批制度》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七條 工程施工與竣工驗收管理
(一)新井建設、礦井改擴建、重大(500萬元及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由股份公司或委托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負責施工監(jiān)督管理,單位工程完工后,由股份公司或委托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收。工程合格后簽署交工驗收證書和竣工圖紙。工程全部竣工后由股份公司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收,提交竣工驗收報告,驗收合格要簽署交工驗收證書。并及時申請煤礦安全監(jiān)察部門對礦井安全設施進行驗收。
(二)水平延深工程、500萬元以下的技術改造項目、采區(qū)施工由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負責質量監(jiān)督,工程竣工后由股份公司或委托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收,簽署交工驗收證書和竣工圖紙,提交竣工驗收報告。
第三章 回采管理
第八條 必須堅持采用正規(guī)的采煤方法。采用非壁式采煤方法,其開采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批準。非壁式采煤方法的回采管理辦法由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制定,報股份公司備案。突出煤層采煤嚴格按照股份公司《湖南黑金時代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規(guī)范突出煤層采煤方法暫行規(guī)定》執(zhí)行。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應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制定淘汰落后采煤方法的整改規(guī)劃,并認真組織整改規(guī)劃的實施,限期解決非壁式采煤方法開采的問題。
第九條 采區(qū)投產前,由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組織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不得投產;回采工作面投產前,由原煤公司組織進行驗收,驗收不合格不得投產。
第十條 各采煤工作面必須制定回采作業(yè)規(guī)程,作業(yè)現場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和作業(yè)規(guī)程的要求,做到通風、行人、運輸、排水、防塵、供電、通訊等系統(tǒng)完善、暢通。
第十一條 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過含水斷層、過老空、工作面收尾等,必須有經原煤公司總工程師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報礦區(qū)管理局備案,原煤公司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應組織安全、生產技術部門的人員和礦井相關人員到現場指揮,嚴格執(zhí)行安全技術措施,直至過程結束為止。
第十二條 壁式回采工作面支護必須采用液壓支架或單體液壓支柱。其它采煤方法必須積極推廣單體液壓支柱支護。使用單體支護的采面必須滿足如下要求:
(一)各工作面必須配齊足夠數量的支柱;所有單體支柱必須定期運到地面檢修,對超期服役的單體支柱要制定專門的管理辦法加強維護、檢測、維修。
(二)泵站壓力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要求,乳化液配比符合規(guī)定;
(三)液壓支柱的初撐力必須達到《煤礦安全規(guī)程》及作業(yè)規(guī)程的要求。每班應有專人進行檢查,作好記錄,并納入工程質量班評估內容;
(四)底板松軟工作面,支柱必須加裝柱鞋;
(五)采高在1.8m以上或傾角大于25度的工作面,支柱要采取連鎖技術措施;
(六)炮采工作面應推廣應用毫秒爆破技術,并有防止炮崩損壞支柱活柱的措施;
(七)回采工作面應建立設備維護檢修制度,責任到人;
(八)回采工作面必須保證有兩個安全出口,上下出口必須加強支護,兩巷必須按作業(yè)規(guī)程規(guī)定搞好超前支護。
(九)回采工作面必須實行掛線采煤,煤層傾角大于25度的工作面,要有防止煤壁片幫和防止老塘竄矸的安全措施及相應的護地、護頂安全措施。
第四章 開拓掘進管理
第十三條 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至少每半年、原煤公司至少每季組織召開采掘平?會。各原煤公司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礦井水平和采區(qū)開拓準備計劃,中、長期規(guī)劃和年度采、掘接替計劃,報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審查批準。礦井的水平、采區(qū)接替由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局長、總工程師安排落實,原煤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組織實施;工作面接替由原煤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安排落實,礦長、礦總工程師組織實施。
第十四條 水平、采區(qū)、工作面必須實現正常接替,礦井水平延深工程,必須在上一水平產量遞減半年前,新水平設計的第一個工作面必須具備投產條件。接替新采區(qū),在老采區(qū)產量遞減三個月前,新采區(qū)設計的第一個工作面必須具備投產條件。新工作面接替,必須在老工作面結束前一個月,具備竣工投產條件。高瓦斯及突出礦井,還應考慮有足夠的瓦斯預抽時間和其它防突措施施工時間,做到“抽、掘、采平?”。
第十五條 礦井應以合理集中生產、提高單產單進、提高效率為目標,把礦井生產環(huán)節(jié)改造和改革開拓布署、優(yōu)化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作為重要的技術工作抓好。
第十六條 所有掘進巷道都必須有正規(guī)的設計、施工圖紙和作業(yè)規(guī)程、安全技術措施。
第十七條 掘進巷道應采用科學先進的生產工藝。
(一)積極應用光爆錨(網)噴技術,錨桿支護巷道要進行錨桿拉力檢測。努力實現巖巷支護錨(網)噴化,煤巷、半煤巷支護金屬化,有條件的煤巷、半煤巷推廣錨(網)噴支護。
(二)優(yōu)化設計,優(yōu)化勞動組合,改進掘進工藝,改善掘進施工環(huán)境,組織快速掘進,實行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提高單進水平和工效。
(三)提高掘進機械化作業(yè)水平,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推廣機械化掘進及鑿巖臺車、機械裝矸。
(四)支架巷道必須采用前探梁支護,嚴禁空頂作業(yè)。
(五)巷道掘進必須按中腰線施工。中腰線必須按規(guī)定延伸,中腰線距作業(yè)點巖巷不得超出5米、半煤巷不得超出3米、煤巷不得超出2米。
(六)所有施工巷道都必須用油漆注明月度起始點標示,標示內容:本年度已施工工程量、上月度工程量、上月度工程質量、驗收人姓名。
第十八條 各礦井必須建立健全井巷工程質量檢查和工程竣工驗收制度,驗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移交使用。
第十九條 巷道貫通必須制定施工安全技術措施,防止透水、有害氣體超限、通風系統(tǒng)混亂、放炮著火、崩壞設備、貫通傷人、冒頂等。大型貫通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經原煤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執(zhí)行。
第二十條 巷道過斷層、過老空區(qū)、過破碎帶、石門揭煤和巷道貫通等,原煤公司生產副總經理或總工程師應組織安全、生產技術部門相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指揮。
第五章 機電運輸管理
第二十一條 礦井提升運輸必須貫徹“采、掘、運協調發(fā)展,系統(tǒng)配套,高效安全,綜合治理”的方針。各單位要嚴格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建立健全人車運行、提升絞車、鋼絲繩檢查、檢測管理制度,以及電機車、礦車、軌道、架空線的維護、使用管理辦法。對所有運輸設備必須做到檢查有要求、運行有制度、安裝有標準、技術有規(guī)范、管理有辦法。
第二十二條 新安裝和改造的2米及以上絞車,必須經安全生產管理局驗收后,方可投入運行。2米以下提升絞車必須經原煤公司驗收后,方可投入運行。各礦井必須制定主、副井(含暗主、副井)提升絞車、提升裝置、提升系統(tǒng)各類保護裝置的檢查維護制度,司機及包機人員按各自的職責進行巡回檢查。各級機電部門要制定主要提升設備定期檢查維護制度。每次檢查應有記錄可查,發(fā)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要有記錄并存檔。
第二十三條 礦井各水平的排水能力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二百七十八條的要求。
第二十四條 原煤公司機電管理部門每季應組織一次排水系統(tǒng)全面檢查,每年一季度由安全生產管理局局長和原煤公司總經理組織進行一次排水、供電、防治水全面檢查。各礦井每年必須至少對水倉進行一次清理,水倉的有效容量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要求。每年一季度各礦井必須對供排系統(tǒng)進行一次全負荷運行實驗,并提交總結報告,報安全生產管理局備案,對存在的問題應立即整改。
第二十五條 每一礦井必須有雙回路供電電源,每一回路應能擔負整個礦井的全部負荷。礦井的兩回路電源線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負荷。
正常情況下,礦井電源應采用分列運行方式,一回路運行時另一回路必須帶電備用,以保證供電的連續(xù)性。
10kv及其以下的礦井架空電源線路不得共桿架設。礦井電源線路上嚴禁裝設負荷定量器。
每年一季度,原煤公司應組織一次礦區(qū)高壓供電系統(tǒng)的全面檢查。原煤公司每年必須按規(guī)定對高壓供電系統(tǒng)的設備設施及保護裝置進行電氣試驗,達不到要求的要及時整改,試驗報告要送安全生產管理局備案。
第二十六條 井下用電的安全管理
(一)井下供電系統(tǒng)必須有合格的供電系統(tǒng)設計及保護整定校驗計算。保護裝置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四百五十六條的規(guī)定要求;
(二)高、低壓開關的各項安全保護和保護接地裝置必須齊全,動作靈敏,性能可靠。各礦井每季要進行一次井下供電系統(tǒng)整定計算,每年對井下供電保護裝置進行一次試驗;
(三)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應檢查三證:“防爆合格證”、“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檢查安全性能,合格后方準下井;
(四)防爆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要定期進行檢查,要求防爆面清潔光滑無銹,螺絲齊全緊固,未接線的電纜喇叭口有合格的擋板,電纜嚴禁有“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井下防爆電氣設備嚴禁失爆;
(五)電氣設備不得超過額定值運行;
(六)井下變電硐室應用不燃性材料支護,硐室必須裝設向外開的防火鐵門;
(七)井下電纜必須選用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阻燃銅芯電纜,電纜主線芯的截面應滿足供電線路負荷的要求,電纜的懸掛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四百六十八條、四百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要求;
(八)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電線。井下須要操作高壓的地方必須配有高壓絕緣用具;
(九)井下低壓饋電線上,必須裝設檢漏保護裝置或有選擇性的漏電保護裝置,每天進行一次跳閘試驗,每月進行一次遠方試驗,試驗記錄要由礦井主管機電的副礦長簽字;
(十)下井高壓電纜要求每年定期進行一次高壓耐壓電氣試驗,試驗電壓按規(guī)范標準進行;并要有試驗記錄,達不到要求的必須立即進行更換。
(十一)原煤公司每季應組織一次對礦井安全供電的檢查,安全生產管理局每半年組織一次檢查。
第六章 “一通三防”管理
第二十七條 煤礦“一通三防”工作必須認真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煤礦瓦斯抽放規(guī)范》、《煤礦瓦斯抽采基本指標》、《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暫行)》、《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guī)范》、《礦井防滅火規(guī)范》、《礦井密閉防滅火技術規(guī)范》及《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等國家規(guī)定和行業(yè)標準,切實抓好礦井通風、防治瓦斯、防治自然發(fā)火、防治粉塵等工作。
第二十八條 安全生產管理局局長、原煤公司總經理、礦長為本單位“一通三防”工作的第一責任者,負責組織建立、健全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和崗位人員“一通三防”安全生產責任制;根據礦井災害情況,負責設置滿足工作需要的“一通三防”管理機構,配齊專業(yè)人員;定期主持召開“一通三防”專題安全辦公會議,保證“一通三防”工作所需的人、財、物;檢查工作開展情況,聽取匯報,對“一通三防”存在的重大隱患及時研究解決。
安全生產管理局、原煤公司、煤礦總工程師是“一通三防”工作的分管領導,并對“一通三防”工作負技術領導責任;其他副職領導對本職范圍內的“一通三防”工作負責。
第二十九條 各單位必須建立健全以總工程師為首的“一通三防”管理體系,建立完善“一通三防”管理機構。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必須設通風部,各原煤公司必須設“一通三防”管理機構,礦井必須設通風隊(區(qū)),具體負責全礦井的“一通三防”工作。
有突出礦井的原煤公司應設置瓦斯研究室;突出礦井應設分管防突及瓦斯抽采副職領導,專門主管礦井防突與瓦斯抽采工作。突出礦井必須成立瓦斯抽采和防突專業(yè)工程隊伍,具體負責礦井瓦斯抽采、防突工程施工和技術管理工作。
各級“一通三防”人員配備必須滿足工作需要,礦井“一通三防”人員配備人數由原煤公司“一通三防”部門提出意見,原煤公司總工程師審核,原煤公司總經理批準,礦長負責配齊。
第三十條 礦井必須有獨立、完善、可靠的通風系統(tǒng)。生產水平和采區(qū)必須實行分區(qū)通風;突出礦井的采區(qū)和工作面必須設置專用回風巷。
礦井開拓新水平和準備新采區(qū)的回風,必須引入總回風巷或主要回風巷。在未構成通風系統(tǒng)前,只允許施工與構成通風系統(tǒng)相關的工程,可將此種回風串入生產水平,但必須確保在無瓦斯噴出或無突出危險的巖層中施工,并制定安全技術措施,非突出礦井的報原煤公司總工程師審批,突出礦井的報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總工程師審批。
采、掘工作面應實行獨立通風。獨立通風有困難時,可采用串聯通風,但串風次數不得超過1次,且必須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專門安全措施報原煤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開采有瓦斯噴出或突出危險的煤層時,嚴禁串聯通風。同一區(qū)段內,禁止2個或2個以上突出危險采掘工作面共用回風道作業(yè)。在突出危險采掘工作面回風流中,不得安排其它作業(yè)。短時間必須安排其它非采、掘、修、鉆作業(yè)的,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安全措施,報原煤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突出或自燃煤層采、掘工作面回風系統(tǒng)必須暢通,不應在其中設置調節(jié)風窗,失修巷道必須及時修復。
第三十一條 礦井新安裝或改造后的主要通風機投入正式運行前,必須進行試運轉和性能測定。在主要通風機進行性能測定時,原煤公司總工程師必須在現場負責指揮測定的全過程。礦井在投產前,必須進行全礦井通風阻力測定,以后每3年至少測定一次。當礦井改變一翼通風系統(tǒng)或轉入新水平生產后,也必須重新進行通風阻力測定。礦井主要通風機性能測定和通風阻力測定的所有資料,必須作為重要技術資料歸檔永久保存。
第三十二條 礦井每月應組織一次通風系統(tǒng)檢查,每季組織一次巷道失修情況檢查;原煤公司每季應對所轄礦井反風設施組織一次檢查,每年應組織礦井進行反風演習。演習前,礦井必須制定反風演習方案,報原煤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反風演習應由原煤公司總經理負責指揮。
第三十三條 礦井必須建立健全局部通風管理制度。局部通風機的安裝和拆移必須實行申請制度。需要安裝局部通風機的作業(yè)地點,必須在作業(yè)規(guī)程中做出局部通風設計。所有局部通風機均應實行“三?!惫╇?有電氣設備的煤與半煤(巖)巷、有瓦斯涌出的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實現“兩閉鎖”。
突出礦井局部通風必須實現“雙風機、雙電源”,且裝配標準達到技術要求。
第三十四條 礦井必須建立瓦斯檢查制度。其檢查的方式和檢查次數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突出礦井的所有采掘工作面、高瓦斯礦井和低瓦斯礦井瓦斯變化異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須配備專職瓦斯檢查員固定工作面檢查瓦斯。瓦斯檢查數據要實現“三對口”,所有采掘面都必須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瓦斯檢查工要做好交接班;通風瓦斯日報必須當日送礦長、礦井總工程師審閱。
第三十五條 各原煤公司和煤礦必須制訂瓦斯排放制度。啟封密閉、恢復盲巷通風、處理積聚濃度達到或超過3%的瓦斯時,必須制訂措施,報原煤公司總工程師審批,由救護隊負責排放。處理濃度在3%以下的積聚瓦斯時,由通風隊提出措施,礦井總工程師批準,礦井輔助救護隊或通風隊負責排放,排放瓦斯應在交接班撤出井下作業(yè)人員時進行。排放瓦斯必須由礦井值班領導在調度室統(tǒng)一協調指揮。
第三十六條 礦井每年必須進行瓦斯等級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鑒定工作,原煤公司應將鑒定結果報管理局初審匯總,報股份公司審查。開采新水平、揭開新煤層,也必須按規(guī)定進行瓦斯鑒定、瓦斯基礎參數的測定以及煤層自燃傾向性、煤塵爆炸危險性的鑒定,并按規(guī)定程序上報。
第三十七條 礦井必須建立盲巷管理制度,嚴格盲巷管理,消滅敞口盲巷,杜絕盲巷窒息事故。臨時停工不得停風,一旦停風,施工隊必須立即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打好柵欄,揭示警標,并向礦井調度室匯報。停風區(qū)內瓦斯?jié)舛冗_到3%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不能立即處理時,必須在24h內封閉完畢。長期停風時間超過7天的的煤巷、半煤巖巷或停風時間超過30天的巖巷必須封閉。
當采掘作業(yè)接近盲巷或準備與盲巷貫通時,地測部門必須提前發(fā)出通知,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巷道貫通和盲巷瓦斯排放措施,防止誤穿盲巷。
第三十八條 突出礦井和所屬原煤公司必須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成立以公司總經理、礦長為首的防突領導小組,并建立防突辦公會議制度。原煤公司和突出礦在制訂年度、季度和月生產計劃的同時,必須制訂年、季、月防治突出計劃,并隨同年、季、月生產計劃按規(guī)定程序上報。
第三十九條 突出礦井必須按照《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制訂區(qū)域綜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按規(guī)定報批后嚴格執(zhí)行。突出礦井必須優(yōu)先采取保護層開采和預抽煤層瓦斯等區(qū)域性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只能作為區(qū)域性防突措施的補充。
第四十條 突出礦井必須建立“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現場實施、監(jiān)督、檢查、竣工驗收制度,明確生產技術、地測、通風、安監(jiān)、防突等部門的職責。突出礦井口調度室、防突業(yè)務部門,必須對井下防突作業(yè)地點實行24h調度,并建立專門的防突調度和管理臺帳。
第四十一條 突出礦井,必須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統(tǒng)。
所有煤礦排放的瓦斯?jié)舛缺仨氝_到《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暫行)》的規(guī)定。對可直接利用的高濃度瓦斯,應配套建立瓦斯利用設施,加以利用。抽放瓦斯利用的管理工作應以瓦斯抽放管理部門為主;瓦斯利用所獲收入應主要用于瓦斯抽采系統(tǒng)的維護和擴大瓦斯抽放,實行以用養(yǎng)抽。
第四十二條 原煤公司總經理、煤礦礦長負責組織編制抽放瓦斯長遠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礦在制訂年度、季度和月生產計劃的同時,要制訂礦年、季、月抽放瓦斯計劃,平?掘、抽、采的關系。
第四十三條 所有礦井必須裝備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煤礦編制延深水平設計、采區(qū)設計、采掘作業(yè)規(guī)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安全監(jiān)控做出明確規(guī)定,并繪制布置圖和斷電控制圖。煤礦必須按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證書規(guī)定的型號選擇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傳感器、斷電控制器等關聯設備,嚴禁對不同系統(tǒng)間的設備進行置換。
礦井必須成立專門的監(jiān)控管理隊伍,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管理制度必須健全,相關圖紙、資料應齊全,系統(tǒng)的安裝、使用和管理必須符合《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guī)范》的規(guī)定。監(jiān)測中心室必須24h有人值班,礦長與總工程師每日必須審閱監(jiān)控日報。
第四十四條 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與股份公司聯網,實現數據共享、遠程監(jiān)控。各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原煤公司必須制訂遠程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管理制度,配備維護和管理專門人員,明確各級、各相關崗位的職責和權限,建立迅速反應、快速排查機制。
第四十五條 開采自然發(fā)火煤層的礦井,必須采取綜合防治煤層自然發(fā)火的措施。礦井巷道布置、采區(qū)、工作面設計、采煤方法及工藝的選擇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嚴禁采用前進式采煤和放頂煤開采。開采容易自燃煤層的礦井,必須建立注黃泥漿、注凝膠或注惰性氣體等防滅火系統(tǒng)?;饏^(qū)管理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
第四十六條 礦井必須建立完善的防塵系統(tǒng),安裝防塵設施,采取綜合防塵措施。同時,建立定期測塵、沖刷積塵、清掃巷道、工作面投產前防塵設施驗收制度,并認真執(zhí)行。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設置隔爆設施,并定期進行維護,保持完好。
第四十七條 每個礦井都必須按照《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要求,建立 “五圖、五板、五記錄、四臺帳”,并及時填繪。
第四十八條 各原煤公司和煤礦必須建立“一通三防”調度制度,調度突出煤層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的落實情況;啟封火區(qū)、排放瓦斯、巷道貫通等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特別要對礦井瓦斯超限、火災等重大隱患的處理情況進行重點調度、跟蹤、處置。
第七章 地質測量及防治水管理
第四十九條 各級地質、測量部門都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技術考核制度、圖紙資料和儀器、設備、工具、材料保管制度等,并按制度要求嚴格遵照執(zhí)行。
第五十條 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原煤公司、煤礦都必須明確本單位防治水工作的分管領導,安全生產管理局局長、原煤公司總經理、煤礦礦長是防治水的第一責任者,分管副職領導是直接責任者。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防治水工作的領導。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或水害隱患嚴重的礦井應設立專門的防治水機構,配備專職水害防治技術人員。
第五十一條 地質、測量部門要編制和完善《煤礦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的基本礦圖,并及時填繪相關的圖紙,加強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和業(yè)務保安工作。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臺帳,為礦井的安全生產提供準確的資料。
第五十二條 加強資料的管理和保密工作,地質、測量部門向外提供的一切資料、報表等,均須經原煤公司總工程師批準后才能提交或報出,并建立臺帳。
第五十三條 測量外業(yè)要堅持復測制度,內業(yè)計算應堅持正付本對算制度。重大測量工程開始前應編寫設計,并按規(guī)定的程序報批后實施,結束后要編寫技術總結。重大測量必須獨立地進行兩次或以上的觀測。主要測繪儀器每年要進行檢定。常用測繪儀器、工具要定期進行檢驗、校正和維修。
第五十四條 查明礦區(qū)和礦井的水文地質條件,編制防治水規(guī)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對重點防治水工程應制定單項工程計劃及設計,以便對照檢查和落實。
第五十五條 定期收集、調查和核對相鄰煤礦和井田范圍內的正在開采或廢棄的小煤窯及采空區(qū)情況,采掘工程施工前要分析查明溶巖、斷層、老空(窯)等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情況。確定探水警戒線,并準確繪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建立小煤窯調查臺帳。加強管理,掌握其開采動態(tài)。
第五十六條 每年雨季前必須對照防治水工作計劃對防治水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并跟蹤整改其隱患。所有礦井應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應急預案。儲備足夠的防洪搶險物資,明確搶險隊伍。做到每道防線,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專人負責。
第五十七條 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和受水害威脅的礦井,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方針,按照“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進行地下水動態(tài)觀測、水害分析,并制定相應“防、堵、疏、排、截”綜合防治水技術措施。
第五十八條 在水體下或受水害威脅的區(qū)域進行采掘活動時,必須要進行綜合分析和論證,由具有乙級及以上資質的煤炭設計單位編制可行性方案和設計,按權限上報經批準后才能進行。
第五十九條 各礦井應繪制儲量計算圖、“三量”計算圖,并于一季度將上年度計算圖經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審查后報股份公司。各礦井應編制“三量”報表,并于每季度第一個月將上季度“三量”報表經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審查后報股份公司。各礦井要繪制符合實際的采掘工程平面圖(立面圖)并于每年第一季度經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審查后報股份公司。
第六十條 有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地質、測量部門,應與采礦、防突部門共同編制礦井瓦斯地質圖。圖中應標明采掘進度、煤層賦存條件、地質構造、瓦斯基本參數等資料。
第八章 煤質管理
第六十一條 質量是企業(yè)生存的基礎,各單位要認真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高度重視煤炭質量工作,要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從源頭確保煤炭質量的措施。
第六十二條 原煤公司應明確分管煤炭質量的分管領導,公司總經理對商品煤質量全面負責,分管領導負直接責任。凡煤炭質量有問題,應進行分析,追查有關領導、部門、崗位的責任。
第六十三條 原煤公司應配專人負責煤炭的質量管理,礦區(qū)安全管理局負責對煤炭產品質量進行監(jiān)督抽查,有效控制煤炭質量。
第六十四條 應加強毛煤質量管理,嚴格矸石、雜物的揀選。
第六十五條 掘進半煤巖巷道應實行分次裝藥,分次放炮,分裝、分運。
第六十六條 采煤設計、開采過程和運輸系統(tǒng)等重要環(huán)節(jié)均須制定保證煤炭產品質量的措施。不同質量煤層應合理配采,保證煤炭質量的相對穩(wěn)定。
采煤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中必須有提高煤質的具體措施。炮采工作面對厚度超過300毫米的夾石層,應創(chuàng)造條件實行分采、分裝、分運,并堅持放炮后先揀矸后出煤。
第九章 監(jiān)督與考核
第六十七條 原煤公司每二月、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每季度、股份公司每半年檢查一次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并進行總結分析。
第六十八條 礦區(qū)安全生產管理局和原煤公司對生產技術工作情況組織評比,推廣先進經驗,并對生產技術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第十章 附則
第六十九條 本制度由集團公司生產技術部負責編制、修訂和督導實施。
第七十條 本制度自批準發(fā)布之日起執(zhí)行。
相關文檔:
1.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3.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基礎工作若干規(guī)定
4.煤礦安全規(guī)程
5.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guī)定
6.煤礦瓦斯抽放規(guī)范
7.煤礦瓦斯抽采基本指標
8.煤層氣(煤礦瓦斯)排放標準(暫行)
9.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guī)范
10.礦井防滅火規(guī)范
11.礦井密閉防滅火技術規(guī)范
第11篇 車輛技術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營運客運車輛的技術管理,完好車輛的安全技術狀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嚴禁帶病車運行,確保運輸安全,特制定本規(guī)定。
一 、 營運車輛總的管理原則是堅持預防為主和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原則,對運輸車輛實行擇優(yōu)選配、正確使用、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合理改造、適時更新和報廢的全過程綜合性管理。
二、營運的車輛應符合《營運車輛綜合性能要求和檢驗方法》(gb18565-2010)和《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7258-2022)等有關規(guī)定,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證照齊全有效。
三、 公司按規(guī)定設置專門的車輛技術管理機構,配備專業(yè)車輛技術管理人員,加強車輛技術管理,確保營運車輛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
四、 從事營運的客車車輛技術等級必須達到三級以上;從事高速公路客運的車輛應符合部頒《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jt/t325-2022)規(guī)定的高、中級客車,車輛狀況達到二級車標準,禁止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老舊車輛或達到報廢車輛參加營運。
五、車輛應按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規(guī)范》(gb8344-2022)要求進行-級、二、三級維護,車輛的一級維護、二級維護必須遵照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規(guī)定的或客車廠家保養(yǎng)規(guī)定的行駛里程或間隔時間,按期強制執(zhí)行。
六、 加強車輛維護保養(yǎng)管理,確保營運車輛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況。車輛的維護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等。
(一)日常維護:是日常性作業(yè),由駕駛員負責執(zhí)行。其作業(yè)中心內容是清潔、補給和安全檢視;
(二)一級維護:由專業(yè)維修工負責執(zhí)行。其作業(yè)中心內容除日常維護作業(yè)外,以清潔、潤滑、緊固為主,并檢查有關制動、操縱等安全部件;
(三)二級維護:由專業(yè)維修工負責執(zhí)行。其作業(yè)中心內容除一級維護作業(yè)外,以檢查、調整為主,并拆檢輪胎,進行輪胎換位;
七、車輛的一、二級、三級維護應在公司屬下的汽車修理廠進行定點維護,特殊情況下可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其他修理廠進行維護,嚴禁到無資質修理廠維護修理或私自更改車輛配置。
八、修理廠必須認真進行維護作業(yè),確保維護質量,并建立車輛維修技術檔案,一車一檔。車輛維護后,應將車輛維護的級別、項目等填入車輛技術檔案,并簽發(fā)合格證。
九、客運車輛必須嚴格按核定的線路、站點運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越線行駛。
十、營運車輛必須具有良好的技術方可參加營運,按規(guī)定配備各種有效的安全裝置和設備,車內安全帶,安全錘、滅火器、故障車警告標志的配備齊全有效,安全出口通道暢通;應急門、應急頂窗開開啟裝置有效,開啟順暢。并在車內明顯位置標示客運車輛行駛區(qū)間和線路、經批準的??空军c。
十一、 公司必須在營運客車車廂內前部、中部、后部明顯位置標示客運車輛車牌號碼、核定載客人數和投訴舉報座機、手機電話,方便旅客監(jiān)督舉報。
十二、建立健全客車報班安全例檢的管理制度,嚴格按《汽車客運班車報班安全例檢辦法》、《汽車客運班車報班安全例檢技術規(guī)范》做好車輛安檢工作,確保每臺車回場必檢,合格才能報班,保障車輛行車安全。
十三、 按照國家規(guī)定建立營運車輛的技術檔案,實行一車一檔,其內容主要包括車輛行駛證復印件、購車發(fā)票復印件、車輛合格證復印件、車輛購置稅復印件、保險、車輛技術狀況檢測及等級評定資料、行駛里程記錄和車輛維修記錄以及肇事記錄等情況。
技術檔案應記載及時、完整和準確,不得隨意更改。
十四、加強對駕駛員駕駛技能培訓,提高駕駛員技術水平,規(guī)范駕駛操作,制訂車輛修理費、輪胎消耗和燃油消耗額定考核指標并進行定期考核,降低車輛運輸成本,提高企業(yè)經濟效益。
十五、 營運車輛必須按國家交警、交通部門有關規(guī)定將車輛送線檢測審驗,經檢測審驗合格后方能繼續(xù)投入營運,嚴禁年審超期的車輛參加營運。
十六、 公司建立營運車輛牌證統(tǒng)一管理、派車單制度,明確規(guī)定牌證統(tǒng)一管理、派車的組織管理部門,派車單的內容包括了:由公司填寫的車輛、客運駕駛人、線路基本信息,始發(fā)點(站)、中途??奎c(站)、終點(站),批準簽發(fā)人。由客運駕駛人填寫的旅客人數,運行距離和時間,途中休息時間,天氣和道路狀況,以及行車中發(fā)生的車輛故障、事故等。
十七、 運行車輛的行駛證、營運證、線路牌等手續(xù)在行車時由當班司機保管,收班后或車輛報停的車輛牌證必須交由公司統(tǒng)一保管。車輛在每日收車后,應回單位的停車場或單位指定的其它場地統(tǒng)一停放。
十八、 所有參加營運的客車均應按規(guī)定強制參加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強制責任保險、承運人責任險、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
十九、 經長期使用,技術性能變壞、消耗增加、維修費高、經濟效益差、安全性能不可靠的老舊汽車,必須執(zhí)行強行報廢。車輛安全技術性能達不到安全運行標準,經檢測不合格的車輛或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汽車報廢標準的車輛必須交回公司統(tǒng)一報廢,嚴禁報廢車上路運行或私自倒賣報廢車輛。
二十、建立車輛報廢臺賬資料,車輛的報廢必須交由有資質的機動車回收企業(yè)回收,并及時辦理車輛注銷登記手續(xù)。車輛報廢相關材料應至少保存3年。
二十一、 公司所有營運客車必須安裝符合行業(yè)標準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臥鋪客車應安裝符合標準且具有視頻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接入符合標準的監(jiān)控平臺或監(jiān)控端,并有效接入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tǒng)。
第12篇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技術交底管理制度
受控狀態(tài)
編號
執(zhí)行部門
監(jiān)督部門
考證部門
第一章總則
第1條
目的
為了科學地組織施工,按合理的工序、工藝流程進行作業(yè),避免發(fā)生指導和操作的錯誤,在正式施工之前,工程技術部更好地對參與施工的有關施工單位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施工工人交待工程情況和技術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2條
職責
(1)部門職責
①項目經理部負責技術交底的組織工作。
②工程技術部負責具體的技術交底工作。
③設計管理部、造價部等相關部門負責技術交底的支持工作。
(2)人員職責
①項目施工組織總設計交底應由總工程師主持。
②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交底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主任工程師)主持。
③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案應由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主持。
④施工工序的交底由單位工程負責人(工長)實施,主要在下達施工任務時進行。
第二章技術交底的要求與范圍
第3條
技術交底的要求
技術交底必須滿足施工合同條款、施工規(guī)范標準、工藝標準及操作規(guī)程。
第4條
技術交底的范圍
包括整個工程施工、各分項工程、特殊和隱蔽工程、易發(fā)生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或工序。
第三章技術交底的形式
第5條
會議交底
即交底人事先寫好交底材料,然后召開會議進行交底。
第6條
書面交底
一般單位工程負責人向班組長及工人進行技術交底時強調書面交底,即單位工程負責人按照規(guī)范標準和工藝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質量標準及安全要求,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寫出書面技術交底材料交予施工班組。
第7條
樣板交底
先按設計圖的技術要求和具體做法,在一個自然間或一個部位,由技術水平高的工人做出樣板,然后對照樣板向施工班組交底。交底的重點是交操作要領、質量標準和檢驗方法。
第8條
崗位交底
崗位交底也稱工序交底,是為了保證某工序上的不同崗位的操作質量而進行的交底。其具體做法是采用工人操作崗位責任制或制定操作崗位工藝卡等措施。
第四章
技術交底的內容
第9條
圖樣交底
目的是使施工人員了解設計意圖、建筑和結構的主要特點、重要部位的構造和要求等,以便掌握設計關鍵,做到按圖施工。
第10條
施工組織設計交底
要向施工人員交待施工組織設計的全部內容,以便其掌握工程特點、施工部署、任務劃分、進度要求、主要工種的相互配合、施工方法、主要機械設備及各項管理措施等。
第11條
設計變更交底
要將設計變更的部位向施工人員交待清楚,講明變更的原因,以免施工時發(fā)生遺漏。
第12條
分項工程技術交底
(1)主要是對施工工藝、規(guī)范和規(guī)程的要求、材料的使用、質量標準及技術安全措施等進行交底。對新技術、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和關鍵部位以及特殊要求,要著重交待,以使施工人員把握住重點。
(2)技術交底可分級、分階段進行。各級交底除口頭和文字交底外,必要時要用圖表、樣板、示范操作等方法進行。
第13條
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向下級技術負責人交底
包括工程概況、工程特點及設計意圖、施工方案、施工準備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項,其中包括地基處理、主體施工裝飾施工的注意事項、項目目標控制的要求等。
第14條
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對工長、班組長進行技術交底
按工程分部、分項進行交底,內容包括:
(1)設計圖紙的具體要求;
(2)施工方案實施的具體技術措施及施工方法;
(3)土建與其他專業(yè)交叉作業(yè)的協作關系及注意事項;
(4)各工種之間協作與工序交接質量檢查;
(5)設計要求;
(6)規(guī)范、規(guī)程、工藝標準;
(7)施工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
(8)隱蔽工程記錄、驗收時間及標準;
(9)成品保護項目、辦法與制度、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編制日期
審核日期
批準日期
修改標記
修改處數
修改日期
第13篇 車輛安全技術與維護管理制度
1.學生接送車輛的技術狀況應符合國家對運營車輛綜合性能及《校車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按照校車規(guī)定配置車輛安全設備,定期檢查運行車輛配備危險警示標志牌、三角木、滅火器、安全逃生錘等安全設施情況,確保設備完好并做檢查記錄。
2.定車、定人、定線路,不隨便調換駕駛員。做好出車前、途中、收車后的車輛例行檢查工作,提高駕駛員搞好例保的自覺性。教育并培訓駕駛員熟悉車輛的性能,養(yǎng)成良好習慣,使轉向、制動、燈光、喇叭、輪胎等車輛安全保障系統(tǒng)處于良好、有效狀態(tài)。
3.公司加強督促檢查,除每天的例檢外,安全部門每月不少于一次普查并做出記錄。
4.充分利用現有的檢測設備,結合安全檢查,每年對校車進行全面檢查,凡不符合運行條件的停駛檢修,無法恢復技術等級的要報廢,堅決杜絕帶病車輛行駛。
5.校車實行強制維護原則。分為日常維護、一級維護、二級維護,并記錄車輛的安全維護和保養(yǎng)行為。
分級 | 周期 | 定義 | 執(zhí)行人或單位 |
日常維護 | 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 | 以清潔、補給和安全檢視為作業(yè)內容 | 由駕駛員負責執(zhí)行 |
一級維護 | 7500+500公里(或一個月) | 除日常維護作業(yè)外,以清潔、潤滑、堅固為作業(yè)中心必做內容,并檢查有關制動、操縱等安全部件 | 由維修單位負責執(zhí)行 |
二級維護 | 15000+1000公里(具體參照《汽車維護、檢測、診斷技術制度》(gb/t18344-2001)附錄a執(zhí)行) | 除一級維護作業(yè)外,以檢查、調整轉向節(jié)、轉向搖臂、制動蹄片、懸架等經過一定時間的使用容易磨損或變形的安全部位為主,并拆檢輪胎,進行輪胎換位,檢查調整發(fā)動機工作狀態(tài)的排氣污染控制裝置等 | 由維修單位負責執(zhí)行 |
第14篇 電子技術文件管理制度
一、 總則
1、 技術文件是本公司的核心秘密,是本公司能夠持續(xù)發(fā)展并在市場上保持強勢競爭力的有力保障,公司的技術文件屬于公司所有。
2、 為規(guī)范本公司技術文件的管理,確保文件編制的正確性、完整性,明確技術文件的編制、簽署、更改、保存等相關的內容,確保技術文件的正確性及實施有效的管理,特制訂本制度。
3、 適用范圍:適用于本廠的技術文件的管理。
二、 技術文件的編制
1、 技術文件包括:技術文件是指公司的產品設計圖紙、技術標準、技術檔案和技術資料。
具體包括:
1) 開發(fā)計劃階段:方案設計、質量保障大綱、設計開發(fā)計劃書、檢驗要求。
2) 開發(fā)設計階段:原理圖、印制版圖、產品編程手冊、機械結構圖、編程器件燒寫文件、可編程器件源碼、硬件編程手冊、軟件安裝包、驅動程序、設計評審記錄表。
3) 產品調試階段:產品調試手冊、產品焊裝明細表、產品調試記錄、產品驗證記錄。
4) 產品維護階段:設計開發(fā)總結、軟件使用手冊、產品使用手冊。
2、 技術文件的技術要求和數據等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規(guī)定要求。
3、 技術文件由技術開發(fā)部等相對應部門編制,各部門應對技術文件的準確性、合理性負責。
三、 技術文件的提交
1、 在產品開發(fā)的整個周期中,設計人員必須按照技術文件規(guī)范認真進行各項文件的編寫工作,以保證技術文件的完整性。
2、 在產品開發(fā)的各個階段,設計人員都必須按時提交設計文件,并保存在公司的服務器中。每當設計文件發(fā)生重大更改后,設計人員都必須重新提交文件,以便更新服務器中的文件,保證開發(fā)工作的可靠性。
3、 設計文件的提交以starteam為準,設計人員須按照提交的文件類別提交到starteam相應的目錄。
4、 對于已提交的文件,任何人員不得故意在服務器上進行刪除。
四、 技術文件的歸檔
1、 各相關負責人負責技術文件的審核和批準;技術文件的編制必須嚴格執(zhí)行編制、校對、審核三級把關制度;明確各級的責、權、利。
2、 技術文件應保證標題欄中的編號、名稱、日期,設計、校對、審核、批準等欄中簽署齊全,簽署不齊全的技術文件不得用于歸檔。
3、 文件簽署分為紙質文件簽署、電子文件簽署和光盤簽署。其中,紙質文件簽署須在紙質文件上手寫簽署,電子文件簽署則在starteam上以備注的方式進行簽署,光盤簽署則在光盤封面的標簽上進行總體簽署。
4、 各類歸檔文件經確認無誤并且簽署完畢后,方可進行歸檔工作。歸檔文件要求一式兩套:一套存放在公司服務器上,供查閱使用;一套刻錄成光盤,做封存保管。
5、 用來存儲歸檔文件的光盤或其包裝盒上應貼有標簽,標簽上須注明光盤的大致信息,如名稱、編號、簽署信息等。
6、 歸檔文件時,須填寫《設計項目歸檔資料清單》,并對歸檔文件進行真實有效型和完整規(guī)范性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給予存檔。
五、 技術文件的借閱
1、 任何員工之間不得私自傳閱技術文件,不得非法保持不具權限的文件。
2、 若因工作需要,須借閱技術文件,則需報相關領導批準,并填寫《借閱登記表》,然后方可通過獲得的授權從公司服務器上下載相應的文件進行查閱。
第15篇 技術開發(fā)部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
為規(guī)范實驗操作,保證試驗過程中人員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1穿著規(guī)定:
1. 進入實驗室,必須按規(guī)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
2. 進行危害物質、揮發(fā)性有機溶機、特定化學物質或其它環(huán)保署列管毒性化學物質等化學藥品操作實驗或研究,必須要穿戴防護具(防護口罩、防護手套、防護眼鏡)。
3. 進行實驗中,嚴禁戴隱形眼鏡。(防止化學藥劑濺入眼鏡而腐蝕眼睛)
4. 需將長發(fā)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且在處理藥品之所有過程中需穿著鞋子。
5. 操作高溫之實驗,必須戴防高溫手套。
1.2飲食規(guī)定:
1. 避免在實驗室吃喝食物且使用化學藥品后需先洗凈雙手方能進食。
2. 嚴禁在實驗室內吃口香糖。
3. 食物禁止儲藏在儲有化學藥品之冰箱或儲藏柜。
1.3藥品領用、存儲及操作相關規(guī)定:
1. 操作危險性化學藥品請務必遵守操作守則或遵照老師操作流程或進行實驗;勿自行更換實驗流程。
2. 領取藥品時,該確認容器上標示中文名稱是否為需要的實驗用藥品。
3. 領取藥品時,請看清楚藥品危害標示和圖樣;是否有危害。
4. 使用揮發(fā)性有機溶劑、強酸強堿性、高腐蝕性、有毒性之藥品請必定要在特殊排煙柜及桌上型抽煙管下進行操作。
5. 有機溶劑,固體化學藥品,酸、堿化合物均需分開存放,揮發(fā)性之化學藥品更必需放置于具抽氣裝置之藥品柜。
6. 高揮發(fā)性或易于氧化之化學藥品必需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之中。
7. 避免獨自一人在實驗室做危險實驗。
8. 若須進行無人監(jiān)督之實驗,其實驗裝置對于防火、防爆、防水災都須有相當的考慮,且讓實驗室燈開著,并在門上留下緊急處理時聯絡人電話及可能造成之災害。
9. 做危險性實驗時必須經實驗室主任批準,有兩人以上在場方可進行,節(jié)假日和夜間嚴禁做危險性實驗。10. 做有危害性氣體的實驗必須在通風櫥里進行。
11. 做放射性、激光等對人體危害較重的實驗,應制定嚴格安全措施,做好個人防護。
12. 請將廢棄藥液或過期藥液或廢棄物必須依照分類標示清楚,藥品使用后之廢(液)棄物嚴禁倒入水槽或水溝,應例入專用收集容器中回收。
1.4用電安全相關規(guī)定:
1. 實驗室內的電氣設備的安裝和使用管理,必須符合安全用電管理規(guī)定,大功率實驗設備用電必須使用專線,嚴禁與照明線共用,謹防因超負荷用電著火。
2. 實驗室用電容量的確定要兼顧事業(yè)發(fā)展的增容需要,留有一定余量。但不準亂拉亂接電線。
3. 實驗室內的用電線路和配電盤、板、箱、柜等裝置及線路系統(tǒng)中的各種開關、插座、插頭等均應經常保持完好可用狀態(tài),熔斷裝置所用的熔絲必須與線路允許的容量相匹配,嚴禁用其他導線替代。室內照明器具都要經常保持穩(wěn)固可用狀態(tài)。
4. 可能散布易燃、易爆氣體或粉體的建筑內,所用電器線路和用電裝置均應按相關規(guī)定使用防爆電氣線路和裝置。
5. 對實驗室內可能產生靜電的部位、裝置要心中有數,要有明確標記和警示,對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預防措施。
6. 實驗室內所用的高壓、高頻設備要定期檢修,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凡設備本身要求安全接地的,必須接地;定期檢查線路,測量接地電阻。自行設計、制做對已有電氣裝置進行自動控制的設備,在使用前必須經實驗室與設備處技術安全辦公室組織的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自行設計、制做的設備或裝置,其中的電氣線路部分,也應請專業(yè)人員查驗無誤后再投入使用。
7. 實驗室內不得使用明火取暖,嚴禁抽煙。必須使用明火實驗的場所,須經批準后,才能使用。
8. 手上有水或潮濕請勿接觸電器用品或電器設備;嚴禁使用水槽旁的電器插座(防止漏電或感電)。
9. 實驗室內的專業(yè)人員必須掌握本室的儀器、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
10. 機械設備應裝設防護設備或其它防護罩。
11. 電器插座請勿接太多插頭,以免電荷負荷不了,引起電器火災。
12. 如電器設備無接地設施,請勿使用,以免產生感電或觸電。
1.5壓力容器安全規(guī)定
1. 氣瓶應專瓶專用,不能隨意改裝其它種類的氣體;
2. 氣瓶應存放在陰涼、干燥、遠離熱源的地方,易燃氣體氣瓶與明火距離不小于 5 米;氫氣瓶最好隔離;
3. 氣瓶搬運要輕要穩(wěn),放置要牢靠;
4. 各種氣壓表一般不得混用;
5. 氧氣瓶嚴禁油污,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
6. 氣瓶內氣體不可用盡,以防倒灌;
7. 開啟氣門時應站在氣壓表的一側,不準將頭或身體對準氣瓶總閥,以防萬一閥門或氣壓表沖出傷人。
8. 搬運應確知護蓋鎖緊后才進行。
9. 容器吊起搬運不得用電磁鐵、吊鏈、繩子等直接吊運。
10.廠內移動盡量使用手推車,務求安穩(wěn)直立。
11.以手移動容器,應直立移動,不可臥倒?jié)L運。
12. 用時應加固定,容器外表顏色應保持顯明容易辨認。
13. 確認容器之用途無誤時方得使用。
14. 每月檢查管路是否漏氣。
15. 查壓力表是否正常。
1.6環(huán)境衛(wèi)生
1. 各實驗室應注重環(huán)境衛(wèi)生,并須保持整潔。
2. 為減少塵埃飛揚,灑掃工作應于工作時間外進行。
3. 有蓋垃圾桶應常清除消毒以保環(huán)境清潔。
4. 垃圾清除及處理,必須合乎衛(wèi)生要求應按指定處所傾倒,不得任意傾倒堆積影響環(huán)境衛(wèi)生。
5. 凡有毒性或易燃之垃圾廢物,均應特別處理,以防火災或有害人體健康。
6. 窗面及照明器具透光部份均須保持清潔。
7. 保持所有走廊、樓梯通行無阻。
8. 油類或化學物溢滿地面或工作臺時應立即擦拭沖洗干凈。
9. 養(yǎng)成使用人員有隨時拾撿地上雜物之良好習慣,以確保實習場所清潔。
10. 垃圾或廢物不得堆積于操作地區(qū)或辦公室內。
11. 工業(yè)消防用水,應與飲用水分別由不同放于一定處所。
12. 盥洗室、廁所、水溝等應經常保持清潔。
2.安全防護2.1防火1. 防止煤氣管、煤氣燈漏氣,使用煤氣后一定要把閥門關好;
2.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機溶劑易燃,實驗室不得存放過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災;
3. 金屬鈉、鉀、鋁粉、電石、黃磷以及金屬氫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與水直接接觸;
4. 萬一著火,應冷靜判斷情況,采取適當措施滅火;可根據不同情況,選用水、沙、泡沫、co2 或 ccl4 滅火器滅火。
2.2防爆2.1化學藥品的爆炸分為支鏈爆炸和熱爆炸1. 氫、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氣和氨氣等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至爆炸極限,一旦有一熱源誘發(fā),極易發(fā)生支鏈爆炸;
2. 過氧化物、高氯酸鹽、疊氮鉛、乙炔銅、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質,受震或受熱可能發(fā)生熱爆炸。
2.2防爆措施1. 對于防止支鏈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氣體或蒸氣散失在室內空氣中,保持室內通風良好。當大量使用可燃性氣體時,應嚴禁使用明火和可能產生電火花的電器;
2. 對于預防熱爆炸,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必須分開存放,使用時輕拿輕放,遠離熱源。
2.3防灼傷除了高溫以外,液氮、強酸、強堿、強氧化劑、溴、磷、鈉、鉀、苯酚、醋酸等物質都會灼傷皮膚;應注意不要讓皮膚與之接觸,尤其防止濺入眼中。
2.4防輻射1. 化學實驗室的輻射,主要是指 *-ray, 長期反復接受*-ray照射,會導致疲倦,記憶力減退,頭痛,白血球降低等。
2. 防護的方法就是避免身體各部位(尤其是頭部)直接受到*-ray照射,操作時需要屏蔽和縮時,屏蔽物常用鉛、鉛玻璃等。
3. “三廢”處理3.1 廢氣1. 產生少量有毒氣體的實驗應在通風櫥內進行。通過排風設備將少量毒氣排到室外;
2. 產生大量有毒氣體的實驗必須具備吸收或處理裝置。
3.2廢渣少量有毒的廢渣應埋于地下固定地點。
3.3廢液1. 對于廢酸液,可先用耐酸塑料網紗或玻璃纖維過濾,然后加堿中和,調ph值至6-8后可排出,少量廢渣埋于地下。
2. 對于劇毒廢液,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消除毒害作用后再進行處理。
3. 實驗室內大量使用冷凝用水,無污染可直接排放。
4. 洗刷用,污染不大,可排入下水道。
5. 酸、堿、鹽水溶液用后均倒入酸、堿鹽污水桶、經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6. 有機溶劑回收于有機污桶內,采用蒸餾、精餾等分離辦法回收。
7. 重金屬離子(包括 )沉淀法等集中處理:
4.實驗室傷害的預處理
1. 普通傷口:以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以膠布固定。
2. 燒燙(灼)傷:以冷水沖洗15至30分鐘至散熱止痛→以生理食鹽水擦拭(勿以藥膏、牙膏、醬油涂抹或以紗布蓋住)→緊急送至醫(yī)院。(注意事項:水泡不可自行刺破)
3. 化學藥物灼傷:以大量清水沖洗→以消毒紗布或消毒過布塊覆蓋傷口→緊急送至醫(yī)院處理。
技術開發(fā)部
2006-3-10
第16篇 鋼鐵公司設備技術狀態(tài)管理制度
鋼鐵企業(yè)設備技術狀態(tài)管理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 制訂設備技術狀態(tài)管理是為了對生產設備進行有效地管理,以保持設備的基本性能和工作條件,并在實績分析的基礎上做好必要的設備改善工作,提高設備的可靠性、維修性、經濟性,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技術狀態(tài),滿足縱橫鋼鐵的經營目標和生產要求。
第二條 為加強設備技術狀態(tài)管理,必須堅持:
1、廠長對管轄區(qū)域的設備全面負責的的原則,執(zhí)行下級對上級負責的四級責任制,即廠長對公司經理負責,設備副廠長對廠長負責,設備作業(yè)長或車間主任(工段長)對設備副廠長負責,班組長對設備作業(yè)長或車間主任(工段長)負責,把各項指標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并嚴格進行考核。
2、設備的專業(yè)管理與全員設備管理相結合,嚴格執(zhí)行全員預防維修、點檢定修制及設備技術標準。
3、在點檢的基礎上,大力運用和發(fā)展現代診斷技術,對設備進行狀態(tài)監(jiān)測,逐步以定量數據代替定性判斷開展設備狀態(tài)分析,實行狀態(tài)維修。
第三條 技術狀態(tài)管理的責任范圍
1、各分廠、單位是負責轄區(qū)內機械、電氣、自動化儀表、工業(yè)爐窯、工業(yè)建構筑物等設備技術狀態(tài)的直接管理者和責任者,并負責技術狀態(tài)管理。
2、各點檢作業(yè)區(qū)或車間(工段)負責本地區(qū)的機械、電氣、自動化儀表、工業(yè)爐窯、工建構筑物等設備技術狀態(tài)及管理,專職點檢人員是其所分管點檢區(qū)域設備技術狀態(tài)的直接管理者和責任者。
3、設備部是公司設備技術狀態(tài)管理的主管部門,主要責任是:
1)匯總并向有關部門報送有關統(tǒng)計報表;
2)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公司設備技術狀態(tài)的考核評比;使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tài)。
第17篇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
1、礦井地質工作是指在原勘探報告的基礎上,從礦井基本建設開始,直到閉坑為止的全部地質工作。礦井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具體負責煤礦地質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技術管理。
2、按照《煤礦地質工作規(guī)定》,礦井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編制相關地質報告、圖件和臺賬。報告、圖件和臺賬都應數字化、信息化,內容真實可靠,每年對相關內容進行補充完善。圖件的比例尺以滿足工作需要為原則。
3、礦井地質類型每5年應重新確定。當礦井發(fā)生影響地質類型劃分的突水和煤與瓦斯突出等地質條件變化時,礦井應在1年內重新進行地質類型劃分。
4、礦井應設立地測部門,配備所需的地質及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和儀器設備,建立健全煤礦地質工作規(guī)章制度。
5、礦井地質工作應當堅持“綜合勘查、科學分析、預測預報、保障安全”的原則。
6、對重大技術問題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討論,制定實施方案報請總工程師批準。
7、礦井應建立地質資料檔案室,并由專人負責管理;資料要齊全、完整,分類妥善保存,便于利用。
8、礦井應組織或安排地質技術人員介紹繼續(xù)教育或業(yè)務培訓,每3年至少進行1次。
9、研究礦井地層、地質構造、煤層、煤質、瓦斯、水文地質和其他開采地地質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開展地質類型劃分。
10、查明影響礦井安全生產的各種隱蔽致災地質因素,做好相應的預測預報工作。
11、進行地質補充調查與勘探、地質觀測、資料編錄和綜合分析,提供礦井建設和生產各個階段所需要的地質資料,解決礦井安全生產中的各種地質問題。
12、估算和核實礦井煤炭資源/儲量以及礦井瓦斯(煤氣層)資源/儲量,掌握資源/儲量動態(tài),為合理安排生產提供可靠依據。
13、調查、研究礦井含煤地層*(伴)生礦產的賦存情況和開采利用價值。
14、在工作面回采或者掘進前宜采用“瞬變電發(fā)勘探”、“地面直流電法”等技術手段,對工作面范圍內的老窯采空區(qū)、陷落柱、斷層帶等進行物探,盡量查明地質構造情況,以便采取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15、礦井應積極采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裝備,認真開展煤礦地質研究,不斷提高煤礦地質工作的技術水平。
第18篇 a礦綜合防塵技術管理制度
一、煤礦必須成立綜合防塵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業(yè)會議,防塵人員充足,采掘區(qū)隊有專職防塵員。各業(yè)務部門必須制定明確的綜合防塵齊抓共管責任制,有考核辦法和獎懲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
二、配齊各種防塵裝備和所需儀器儀表,保證防塵設施的正常使用。
三、礦井必須有完善的消防灑水系統(tǒng),水量充足水壓符合要求,水質符合規(guī)定。
四、認真落實回采工作面各項防塵措施,安設防塵水幕,放炮前后必須灑水降塵。
五、認真落實掘進工作面綜合防塵措施,炮掘工作面必須實行濕式樣打眼,防止煤塵飛揚。
六、運輸系統(tǒng)各轉載點,裝卸點必須有完善的噴霧灑水設施,健全巷道沖塵制度,,嚴禁積塵超限。
七、完善隔爆系統(tǒng),按規(guī)定設置隔爆設施且水量充足,設置地點,吊掛質量符合規(guī)定,并實行掛牌管理,隔爆設施每半月檢查一次,保證水袋完好和規(guī)定的水量。
八、加強粉塵測定工作,配齊測塵人員,按規(guī)定進行粉塵測定及游離二氧化硅、分散度的化驗分析。測塵數據每旬報有關單位及領導審閱。
九、建立綜合防塵的檢查評定和驗收制度,新采區(qū)和回采工作面投產前必須驗收供水管路系統(tǒng)和綜合防塵設施,系統(tǒng)不完善,設施不齊全,不準生產,礦井要制定綜合防塵檢查制度和考核辦法,并獎懲兌現,落實到人。
第19篇 信息技術設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是學校的強用電場所,是消防安全的重點保護地點。為了保護國家財產和廣大師生的人身生命安全,建立以校長為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信息技術設備管理人員為第二責任人的管理機制,定期組織師生學習《消防法》和防火滅火基本知識,懂得人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遇到火災人人都有參加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要做到人人都知道火災報警電話119,基本學會使用滅火器材撲救初期火災。
所有進入信息技術設備機房的人員必須遵守以下制度:
一、未經管理人員許可任何人不得進入機房。
二、嚴禁吸煙或動用明火。
三、嚴格按照國家用電安全有關知識進行用電操作。
四、嚴禁使用超負荷的大功率電器。
五、所有用電設備必須保證有良好的接地措施。
六、安裝防火器材的部位,要人人愛護,不準任何人隨意移動和損壞,違者嚴肅處理。
七、管理人員堅持經常檢查有無火災隱患,發(fā)現情況及時報告,及時排除。
力所鄉(xiāng)中小學電教組
2023年3月
第20篇 水利水電工程安全技術、措施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有效控制我局施工生產過程中的潛在風險,保障施工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利用安全技術措施創(chuàng)造或改善施工現場的安全條件,結合我局施工生產的特點,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 安全技術措施的制訂應在施工過程危險源辨識、評價的基礎上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原則,注重措施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條 安全技術措施的范圍包括:
1、改善施工環(huán)境和生產條件,防止傷亡事故發(fā)生或財產損失的措施。
2、保護作業(yè)人員的身體健康,防止職業(yè)中毒和職業(yè)病發(fā)生的措施。
3、保證施工生產順利進行而抵御自然破壞能力的措施。
第四條 安全技術交底應分部、分項、分專業(yè)工種進行。
第二章 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
第五條 各施工單位的工程技術部門為本單位安全技術措施編制的主責部門,與安全技術措施內容相關的其它部門為參與措施會簽部門。
第六條 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工作應根據防范事故類別和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的規(guī)定,由具備相應專業(yè)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經過會簽、審核、批準后執(zhí)行。
第七條 安全技術措施的審核,應由編制措施人員所在部門的負責人完成并簽證。安全技術措施的批準由本單位技術總負責人完成并簽證。
第八條 施工單位編制的安全技術措施應及時報送工程建設監(jiān)理單位同意并簽證。
第九條 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應同施工技術措施同時進行、同步實施。對安全有重大影響作業(yè)應單獨制訂專項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凡涉及的重要結構、施工設施應進行安全技術設計,以保證其強度、剛度和安全系數。
第十條 下列單項工程施工(作業(yè))必須單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
基坑支護、腳手架、模板工程、施工用電、塔吊、物料提升機、外用電梯、大型物體起重吊裝、以及爆破、水下、拆除工程等,以及
1、土石方開挖工程爆破施工;
2、斜、豎井工程施工;
3、高排架和高棧橋施工;
4、大型金屬結構、機電設備運輸、拆裝施工;
5、高處臨空、高處臨水和高邊坡施工;
6、雙層以上交叉和系統(tǒng)性電氣作業(yè);
7、水上、水下工程施工;
8、其它對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工程施工。
第三章 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和執(zhí)行
第十一條 根據施工方案、工作環(huán)境、季節(jié)特點、工程特點和施工工人員素質等情況,做好分部分項工程的安全技術交底。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施工技術負責人、施工員要向施工班組作文字交底,填寫《安全技術交底》。
安全技術、措施應在實施作業(yè)前由措施編制部門的有關人員向實施單位的作業(yè)人員進行交底并做好交底記錄。
第十二條 安全技術、措施編制部門應及時向會簽部門及實施單位傳遞措施文件,收發(fā)措施文件的雙方簽證并保存文本及收發(fā)記錄。
第十三條 安全技術、措施由生產調度部門組織落實,實施作業(yè)的單位負責執(zhí)行。執(zhí)行過程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監(jiān)督。
第十四條 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執(zhí)行結果由措施編制部門組織相關部 門和單位共同進行驗收,并做好驗收記錄,參加驗收的人員應在驗收記錄上簽證。
第十五條 屬于報請建設工程監(jiān)理單位審查批準的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執(zhí)行后的驗收,必須邀請監(jiān)理單位派人參加并在驗收記錄上簽證。
第四章 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后的監(jiān)督與管理
第十六條 安全技術、措施落實形成的安全防護設施,應經常進行檢查,保持有效狀態(tài)。遇有損毀、失靈、變形等情況應及時進行維護或更還。
第十七條 各級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進行安全檢查時,必須檢查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有效狀態(tài),發(fā)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或作業(yè)單位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八條 各項目工程部負責所在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的日常監(jiān)督管理。當生產需要臨時變動防護設施時,作業(yè)單位必須首先向有關部門報告,經過允許方可變動,并負責防護設施的恢復。
第十九條 安全防護設施的檢查、變動、恢復情況,應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并予以保存。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條 安全技術、措施文件保存期限至少五年。
第二十一條 安全技術、措施實施、檢查、驗收及其它相關記錄保存期限至少三年。
第二十二條 本制度適應于局屬各施工局、項目部、指揮部、分局及廠、處、費用單位和各協作隊伍。
第二十三條 本制度的解釋權歸局安監(jiān)辦。
第二十四條 本制度自下發(fā)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