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詞大全

瘦西湖的導游詞

發(fā)布時間:2024-03-13 16:00:02 查看人數:67

瘦西湖的導游詞

第1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76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187位用戶收藏,16人推薦!

各位游客:揚州素以橋鄉(xiāng)聞名,它與江南紹興一樣橋多、橋美,不同的是,紹興以梁橋為多,而揚州卻以拱橋見長。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景點叫“四橋煙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間,以前為揚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經也是大鹽商的私家園林,登上這四橋煙雨樓,南面的虹橋,北面的長春橋,近處的春濃橋和西邊的五亭橋,都歷歷在目。每當風雨蕭蕭時,四橋就忽隱忽視,故稱“四橋煙雨”??少F的是諸橋近在咫尺,橋橋不同,但這四座橋卻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銜接起來,又以各橋不同的落點和構架將全徹景點劃分為各具特色的若干區(qū)間,使每一風景區(qū)都呈現出各自獨特的韻味。難怪乾隆每次來揚州都要登臨四橋煙雨樓,憑窗眺望。“趣園”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時的御筆。

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墻將大片湖水擋住,僅以一圓形的洞門引我們入內。清初這里是韓園桃花塢故址。民國4年(191年)改為徐寶山洞堂,故名徐園。徐寶山曾任辛亥革命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統(tǒng)管兩淮及八百里長江的緝私。他曾追隨孫中山,與清軍對陣作戰(zhàn),其后又提出撤銷揚州軍政府,從而統(tǒng)一江蘇的主張。由于他輕視袁世凱,并趕走袁派來監(jiān)視他的參謀長,袁世凱下毒手派人將他炸死。此時,曾與徐寶山共事過的著名書法家吉亮工不待請求,主動寫了“徐園”兩字。剛揮毫時,他心情還比較沉重,所以“徐”字為行楷,而后越寫越激動,以至寫“園”時,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憤寫成了行草。字徑雖逾尺,但兩字配合和諧,筆力遭勁。

這一小小園林中有一館,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內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處。此園是瘦西湖正門進入的第一個園,游客一入其中頓感江南園林的精巧。未到過瘦西湖的人,就以為這就是瘦西湖的風貌,其實這正是構園者的苦心,給人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第2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634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6分鐘,共有145位用戶收藏,21人推薦!

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時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瘦西湖主要分為14大景點,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荷花池、釣魚臺等。下面通過瘦西湖導游詞一起去領略一下瘦西湖導游詞的美景吧!

各位游客: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豐滿嫵媚的少婦,那么揚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因為杭州西湖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韻味,而揚州瘦西湖卻給人幾分纖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來,她那獨具的魅力,不僅使揚州人民喜往樂游,也使不少海內外的文人名士為之傾倒,單單一個瘦字,就引出許許多多詩人的佳句。早些年,鄧拓游湖時,就對湖山風光贊賞不已,欣然成詩:板橋歌吹古揚州,我作揚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勝收。

當年北宋皇帝宋微宗非常喜歡奇花異石,在他六十大壽之際,準備在京城造一座萬壽山,這塊來自廣西的鐘乳石在運輸的途中正好碰上方臘農民起義,所以遺失在揚州

名稱來歷大虹橋南門

各位游客: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qū)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的洞水流人運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時展時收,猶如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五色飄帶,形態(tài)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名聞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橋。這座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十五年后,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恒相繼重建,并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F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虹橋在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橋,見一乞丐手執(zhí)長竿,長竿端頭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詞,便門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紀曉嵐(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專在河邊吟詩乞討為生。乾隆聞聽下旨命令乞丐當面吟詩,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煙花風流在,一代天君過紅橋。錦帆徐牽碧鏡里,落霞貧賤照天燒。乾隆不得不感嘆:揚州乞兒尚能作此詩,果然不愧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動詩興,出詩應和:綠濃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今日大虹橋已成為進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橋遠望,不僅可見湖水如帶,桃紅柳綠,畫航簽歌,更可見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隱隱約約,似在招引我們,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門,她正敞開懷抱,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瘦西湖南大門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門廳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揚州已故書法家孫龍父的手筆。門廳廊柱上一副檻聯這樣寫道:天地本無私,春花秋月盡我留連,得閑便是主人,且莫間平泉草木;湖山倍多麗,杰閣幽亭憑誰點綴,到處別開生面,真不減清閟畫圖。是晚清揚州詩人李逸休撰題,并由其女兒揚州著名書法家李圣和書寫的。有了這副祖聯,瘦西湖風光也更添了幾分滋力。幾年前,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那場重頭戲就是在這地拍攝的,讓我們像當年的元妃那樣登上掛揖蘭橈,透過珠簾繡幕,去縱情領略瘦西湖的風光吧

長堤春柳小方亭桃花塢

各位游客:步入大門,腳下一道長堤,逶迤北去。從虹橋直至徐園門前,是一條600米的長堤。東側是碧波蕩漾的湖水,西側為花圃,路的兩邊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為清初鹽商黃為蒲所筑。此景即稱長堤春柳。每當和煦春風吹到這里時,那細細的柳絲就被染成嫩黃色,繼而吐出粒粒綠珠。春意盎然時,柳葉舒展了,桃花盛開了,湖上微風吹來,那柳絲們娜起舞,樹影婆婆,似青煙綠秀,漫步其間,怎不會令人人迷呢!這正如詩人陳其工所描寫的:長堤春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人迷。

春日踏訪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這問株楊柳間株桃的長堤上,不知游客們是否有心曠神怕的感受。堤雖長但并不顯得單調,請看前面堤畔的這座攢尖翹角式的四柱方亭,顯然是讓我們在此駐足,靜靜地揣摩欣賞這里的景色。亭內面西的長堤春柳匾是清代進士揚州書法家陳重慶的手筆。聯題:佳氣溢芳甸(趙孟頫句),宿云檐野川(元好問句)。為揚州書畫家王板哉所書,登亭小想,使我們在領悟中又進入了新的意境。

堤邊的柳與別處是不同的,為什么呢?據說,當年隋場帝開挖運河時,翰林學士虞世基建議在河堤兩岸大量插柳,既可護堤,又可遮蔭。隋揚帝大喜,并親手先栽一株,又賜垂柳姓楊,所以外地的柳樹到了揚州就稱楊柳,多情最是揚州柳,所以楊柳成了揚州的市樹。

如果說長堤春柳似東風二月,以桃紅柳綠間植取勝,那么挑花塢則以成片桃林,云霞散彩的氣派見長,的確是:花落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各位游客:現在我們所在之處就叫桃花塢,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拍攝時。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在此處以錦囊收桃花艷骨,埋于一環(huán)凈土之中,當她邊舞邊歌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時,連桃花雞的花瓣也籟籟飄落,似乎同情黛玉的不幸。

據野史記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間以古人飛紅為題,行令賦詩。到了某鹽商時,因才思枯竭,無以為對,竟然說出柳絮飛來片片紅之句。金農為之解圍,說是古人確有該詩,并為之補全,詩說: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鬧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眾人明知是金農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農的才思敏捷。

四橋煙雨徐園

各位游客:揚州素以橋鄉(xiāng)聞名,它與江南紹興一樣橋多、橋美,不同的是,紹興以梁橋為多,而揚州卻以拱橋見長?,F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景點叫四橋煙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間,以前為揚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經也是大鹽商的私家園林,登上這四橋煙雨樓,南面的虹橋,北面的長春橋,近處的春濃橋和西邊的五亭橋,都歷歷在目。每當風雨蕭蕭時,四橋就忽隱忽視,故稱四橋煙雨??少F的是諸橋近在咫尺,橋橋不同,但這四座橋卻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銜接起來,又以各橋不同的落點和構架將全徹景點劃分為各具特色的若干區(qū)間,使每一風景區(qū)都呈現出各自獨特的韻味。難怪乾隆每次來揚州都要登臨四橋煙雨樓,憑窗眺望。趣園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時的御筆。

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墻將大片湖水擋住,僅以一圓形的洞門引我們入內。清初這里是韓園桃花塢故址。民國4年(191年)改為徐寶山洞堂,故名徐園。徐寶山曾任辛亥革命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統(tǒng)管兩淮及八百里長江的緝私。他曾追隨孫中山,與清軍對陣作戰(zhàn),其后又提出撤銷揚州軍政府,從而統(tǒng)一江蘇的主張。由于他輕視袁世凱,并趕走袁派來監(jiān)視他的參謀長,袁世凱下毒手派人將他炸死。此時,曾與徐寶山共事過的著名書法家吉亮工不待請求,主動寫了徐園兩字。剛揮毫時,他心情還比較沉重,所以徐字為行楷,而后越寫越激動,以至寫園時,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憤寫成了行草。字徑雖逾尺,但兩字配合和諧,筆力遭勁。

這一小小園林中有一館,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內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處。此園是瘦西湖正門進入的第一個園,游客一入其中頓感江南園林的精巧。未到過瘦西湖的人,就以為這就是瘦西湖的風貌,其實這正是構園者的苦心,給人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小金山風亭本樨書屋

我們穿過徐國的后門,越過小虹橋,來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在清朝時,為了使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開一段蓮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開挖出來的河泥人工堆積而成的。那時滿嶺遍植梅花,香氣四溢,故稱梅嶺春深。據說當初在堆土成山時,屢堆屢塌,三年不成,督工也急得頭暈眼花,一次在睡夢中,看見關羽帶領士兵正在打梅花樁,將木樁幾個一組打在河心,然后堆土成山。他猛然驚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后,果然堆成一座小金山。其后乾隆游覽至此,聞聽此事大悅,左右乘機連媚說:皇上南巡,感動天地神靈,連關帝也主動為皇上效力。乾隆更加高興,即命重賞。

對了,剛才有位游客問,揚州為什么老是引用人家的名稱?杭州有個西湖,這里就叫瘦西湖;鎮(zhèn)江有個金山,這里就叫小金山。原來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于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來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借乎小。

下面我們沿著碗蜒山路,拾級而上,嶺上便是風亭,匾額為清代著名詩人、學者阮元所題。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深,貴在曲折。此時俯瞰小金山,上有風亭,中有觀音閣,下有各種形式的廳堂,很有層次,四周碧水時寬時窄,時直時曲,使人感到變化無窮而又富有自然之勢。

古城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瘦西湖一直有翰墨園林之稱,到處都顯示出文學藝術的特征?,F在我們來到了臨水而建的琴室,門前古柏兩株,樹齡都在200年以上,樹高過檐數丈,蔥籠疊翠。請大家隨我走進琴室的庭院,請看東面花瓶門的石額上刻著靜觀兩字,這是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的手筆。琴室后是木標書屋。游客們:大家請保持安靜。為什么?因為這里是讀書所在,自然要安靜了。園內種有老桂樹15株,花開時節(jié)濃香醉人,又名桂園,木揮是桂花的別稱。

吹臺五亭橋白塔

各位游客:在小金山西麓有一條岸柳成行的長堤,伸向湖心,長堤的頂端就是吹臺,也叫釣魚臺。提起釣魚臺,我們會想起北京國賓館的釣魚臺,另外還有陜西寶雞姜太公的釣魚臺。揚州的釣魚臺自有其高妙之處,伸出水面的小島,岸柳成行,寬丈許,長有百余步,直插湖心。整個吹臺既無繁雜的斗拱挑出,又無雕梁畫棟的富麗堂皇,而是素油涂抹梁檐,顯得樸實無華。釣魚臺建于清乾隆年間,最初設計者的本意是:乾隆游湖時,樂隊在其中彈奏江南絲竹,以助游興,所以亭內有沙孟海題吹臺匾。誰知有一次乾隆皇帝來到此地,覺得此處更宜釣魚,于是勃發(fā)釣魚之興。這下忙壞了手下人,管事的鹽商火速暗中挑選水手,潛入水下,以荷葉蓋頂,以荷莖換氣。每當乾隆落竿垂釣,水手就將活魚一條條掛上構去,乾隆舉竿魚躍,大家都喝彩歡騰,以為水神也從太君心意,鹽商也自然得到獎賞。現今檐口的釣魚臺三字匾,是書法家劉海粟所題。兩邊檻聯,上聯為浩歌向蘭渚,是唐代徐彥的佳句;下聯為把釣待秋風,是唐代杜甫的名言。吹臺三面各開圓洞門,以門借景,有三星拱照之稱,為我國造園技藝中運用借景的杰出范例。

游客們:前面橫跨瘦西湖南北兩岸,巍峨屹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環(huán)拱石橋就是五亭橋。五亭橋不僅是揚州瘦西湖的象征,而且是全國風景名勝中獨一天二的景觀,因橋上建有五亭,大家便都稱它為五亭橋。此橋是由巡鹽御史高恒為迎奉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年)而建,又因為其形狀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又叫蓮花橋。全長55.5米,橋基平面分成12個大小不同的橋墩,最為獨特的是橋基,雖然用大塊青石砌成,但十分纖巧,橋亭比例適當,配置和諧,造橋者把橋基建成艸形,主橋為單曲拱橋,旁構4翼,每翼各有3個半拱的橋洞,連同引橋兩個扇形橋洞,共有15孔。孔孔相連,正面望去,連同倒影,形成5孔,大小各異,形狀各殊;泛舟橋下,孔孔相通,猶如城堡。蓮花出水似的五亭橋,結構巧妙,造型獨特,橋亭結合,氣勢宏偉,舉世無雙,被著名橋梁建筑專家茅以升評價為中國古城交通橋與觀賞橋結合的典范。

五亭橋南面為蓮性寺,原稱法海寺,初建于元代,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改為蓮性寺。里面有名的建筑是白塔,巍峨矗立,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塔身為磚結構,分三層,上層叫剎,中層是龕,均呈圓形,下層是塔基,為正方形。整個造型與北京北海白塔相似。據說這座白塔是一夜之間造成的。一天,乾隆的游船到了五亭橋畔,忽然對揚州陪同官員說: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開窗一看,只見五亭橋旁一座白塔巍然聳立,以為是從天而降,身旁的太監(jiān)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圣上游瘦西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原來這座白塔是八大鹽商之一的江春用萬金賄賂乾隆左右,根據北京白塔的圖樣,然后用鹽包為基礎,以紙扎為表面,在一夜之間制作而成的。盡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但乾隆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當然真塔不可能是在一夜之間造成的,它究黨建于何年已無法考證。但白塔屬喇嘛塔,系藏傳佛教喇嘛教寺院里的塔制,在瘦西湖中也僅作為點綴而且。它高27.5米,外形輪廓線也比北海白塔瘦長,塔座是磚雕的束腰須彌座,八角四面,每面三龕,龕內雕刻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12個月,一天12個時辰。筑臺53級,象征童子拜觀音的53參;相輪為13層,象征天的最高處13天。正是:處處有象征,時時有暗示,造園手法運用得十分巧妙。

熙春臺望春樓二十四橋小李將軍畫本軒

各位游客:不知你們是否發(fā)現我們剛才走過的路程,從虹橋到小金山為一折,湖面由南北轉為東西,過吹臺,穿五亭橋到此又一折,湖面由東西轉為南北,直到蜀岡山麓。第二轉折處的起點就是前面那組氣勢恢宏的仿清建筑熙春臺。所謂熙春是取《老子》眾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表現了一種春日登高,與大自然相融,超然自樂的境界。熙春臺與小金山遙遙相對,都處在湖面轉折之處。它是當年乾隆皇帝祝壽的地方,因此處處體現出皇家園林富麗堂皇的宏大氣派。所有建筑的瓦頂全用綠琉璃筒瓦,與遠處五亭橋的黃瓦朱棟,白塔的玉體金頂相映成趣。熙春臺內的裝飾,使用了揚州漆器工藝,特別是這幅壁畫《玉女吹蕭圖》,采用揚州磨漆畫的工藝,表現出一群唐代仕女歡歌艷舞的壯觀場面。

從熙春臺向東隔湖相望,赫然入目的是望春樓,樓屋二層,翹角飛檐。上層半為露臺,登臺可覽園中秀景;樓下中為茶室,南北兩小間分別辟為山水庭院,頂部可見天日。

望春樓之西為小李將軍畫本軒,兩層之間有水池曲橋相連。小李將軍指的是誰呢?據記載,唐高宗時,宗室畫家李思訓,受封為右武衛(wèi)將軍,人稱大李將軍,他兒子李昭道曾任揚州大都督府參軍,人稱小李將軍。小李將軍畫本軒是按李昭道的畫意設計的,由于大李小李共創(chuàng)了唐代金碧山水畫派,因此,我們今天透過扇形窗戶觀賞對面熙春臺金碧輝煌的廓影,可以聯想起盛唐藝術那種雍容華貴的氣象。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調。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這是唐朝詩人杜牧留給我們的千古絕句,千百年來,二十四橋以其清麗俊爽的畫面,迷蒙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揚的情調撥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心弦。那么二十四橋因何得名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前來觀賞。過了畫本軒向北過小石橋西折便是那名聞遐邇的二十四橋了。請看,整座橋是用漢白玉砌成的單孔拱形石橋。它全長24米,寬2.4米,兩端各12級臺階,兩邊各24根漢白玉雕柱,高、寬各2.4米。橋上雕飾明月圖案,秀麗典雅。橋東有貼壁黃石假山,西有熙春臺,再現了唐詩中的詩情畫意。景區(qū)占地約7公頃,為一組古典園林建筑群,整個景區(qū)在體現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意境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在這里,我們并未見到二十四橋橋名,但卻處處暗示二十四之意。當然也有人說二十四橋指的是二十四座橋,然而我們對二十四橋似乎也不必作繁瑣的考證。倒不如對杜牧詩中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神奇股脫的意境去作一番細細的品味。正因為如此,歷史上才會有許多中外名人前來觀賞這里的景觀。

1991年10月,______陪同朝鮮勞動黨___金日成游覽二十四橋景區(qū)時,他們走到杜牧的詩碑前,一起觀賞并朗誦了___手書的杜牧絕句。在熙春臺,20名彈古箏的小朋友齊聲歡呼金爺爺好,并為金日成和江___彈奏了民樂《漁歌唱晚》,贏得了一片掌聲。

二十四橋月如約,黃花開遍瘦西湖;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揚州。這是長期旅居國外的李鴻章的孫子李孔昕先生來游覽瘦西湖后發(fā)出的感嘆,不知各位對此有無同感。作為導游的我衷心希望迷人的瘦西湖風采能撥動您的心弦,給您留下清新雋永的回憶。

好,瘦西湖的講解到此告一段落,下面我們沿著湖畔長廊繼續(xù)往北,去游覽下一個景點大明寺。

第3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56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9分鐘,共有258位用戶收藏,15人推薦!

江蘇揚州瘦西湖導游詞全文

各位游客: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豐滿嫵媚的少婦,那么揚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切娜的少女,因為杭州西湖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韻味,而揚州瘦西湖卻給人幾分纖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來,她那獨具的魅力,不僅使揚州人民喜往樂游,也使不少海內外的文人名士為之傾倒,單單一個瘦字,就引出許許多多詩人的佳句。早些年,鄧拓游湖時,就對湖山風光贊賞不已,欣然成詩:板橋歌吹古揚州,我作揚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勝收。

【名稱來歷 大虹橋 南門】

各位游客: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qū)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的洞水流人運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時展時收,猶如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五色飄帶,形態(tài)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名聞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 大虹橋。這座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十五年后,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恒相繼重建,并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F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虹橋在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橋,見一乞丐手執(zhí)長竿,長竿端頭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詞,便門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紀曉嵐(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專在河邊吟詩乞討為生。乾隆聞聽下旨命令乞丐當面吟詩,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煙花風流在,一代天君過紅橋。錦帆徐牽碧鏡里,落霞貧賤照天燒。乾隆不得不感嘆:揚州乞兒尚能作此詩,果然不愧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動詩興,出詩應和:綠濃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今日大虹橋已成為進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橋遠望,不僅可見湖水如帶,桃紅柳綠,畫航簽歌,更可見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隱隱約約,似在招引我們,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門,她正敞開懷抱,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瘦西湖南大門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門廳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揚州已故書法家孫龍父的手筆。門廳廊柱上一副檻聯這樣寫道:天地本無私,春花秋月盡我留連,得閑便是主人,且莫間平泉草木;湖山倍多麗,杰閣幽亭憑誰點綴,到處別開生面,真不減清閟畫圖。是晚清揚州詩人李逸休撰題,并由其女兒揚州著名書法家李圣和書寫的。有了這副祖聯,瘦西湖風光也更添了幾分滋力。幾年前,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那場重頭戲就是在這地拍攝的,讓我們像當年的元妃那樣登上掛揖蘭橈,透過珠簾繡幕,去縱情領略瘦西湖的風光吧!

【長堤春柳 小方亭 桃花塢】

各位游客:步入大門,腳下一道長堤,逶迤北去。從虹橋直至徐園門前,是一條600米的長堤。東側是碧波蕩漾的湖水,西側為花圃,路的兩邊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為清初鹽商黃為蒲所筑。此景即稱長堤春柳。每當和煦春風吹到這里時,那細細的柳絲就被染成嫩黃色,繼而吐出粒粒綠珠。春意盎然時,柳葉舒展了,桃花盛開了,湖上微風吹來,那柳絲們娜起舞,樹影婆婆,似青煙綠秀,漫步其間,怎不會令人人迷呢!這正如詩人陳其工所描寫的:長堤春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人迷。

春日踏訪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這問株楊柳間株桃的長堤上,不知游客們是否有心曠神怕的感受。堤雖長但并不顯得單調,請看前面堤畔的這座攢尖翹角式的四柱方亭,顯然是讓我們在此駐足,靜靜地揣摩欣賞這里的景色。亭內面西的長堤春柳匾是清代進士揚州書法家陳重慶的手筆。聯題:佳氣溢芳甸(趙孟頫句),宿云檐野川(元好問句)。為揚州書畫家王板哉所書,登亭小想,使我們在領悟中又進入了新的意境。

堤邊的柳與別處是不同的,為什么呢?據說,當年隋場帝開挖運河時,翰林學士虞世基建議在河堤兩岸大量插柳,既可護堤,又可遮蔭。隋揚帝大喜,并親手先栽一株,又賜垂柳姓楊,所以外地的柳樹到了揚州就稱楊柳,多情最是揚州柳,所以楊柳成了揚州的市樹。

如果說長堤春柳似東風二月,以桃紅柳綠間植取勝,那么挑花塢則以成片桃林,云霞散彩的氣派見長,的確是:花落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各位游客:現在我們所在之處就叫桃花塢,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拍攝時。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在此處以錦囊收桃花艷骨,埋于一環(huán)凈土之中,當她邊舞邊歌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時,連桃花雞的花瓣也籟籟飄落,似乎同情黛玉的不幸。

據野史記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間以古人飛紅為題,行令賦詩。到了某鹽商時,因才思枯竭,無以為對,竟然說出柳絮飛來片片紅之句。金農為之解圍,說是古人確有該詩,并為之補全,詩說: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鬧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眾人明知是金農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農的才思敏捷。

【四橋煙雨 徐園】

各位游客:揚州素以橋鄉(xiāng)聞名,它與江南紹興一樣橋多、橋美,不同的是,紹興以梁橋為多,而揚州卻以拱橋見長?,F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景點叫四橋煙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間,以前為揚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經也是大鹽商的私家園林,登上這四橋煙雨樓,南面的虹橋,北面的長春橋,近處的春濃橋和西邊的五亭橋,都歷歷在目。每當風雨蕭蕭時,四橋就忽隱忽視,故稱四橋煙雨??少F的是諸橋近在咫尺,橋橋不同,但這四座橋卻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銜接起來,又以各橋不同的落點和構架將全徹景點劃分為各具特色的若干區(qū)間,使每一風景區(qū)都呈現出各自獨特的韻味。難怪乾隆每次來揚州都要登臨四橋煙雨樓,憑窗眺望。趣園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時的御筆。

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墻將大片湖水擋住,僅以一圓形的洞門引我們入內。清初這里是韓園桃花塢故址。民國4年(191年)改為徐寶山洞堂,故名徐園。徐寶山曾任辛亥革命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統(tǒng)管兩淮及八百里長江的緝私。他曾追隨孫中山,與清軍對陣作戰(zhàn),其后又提出撤銷揚州軍政府,從而統(tǒng)一江蘇的主張。由于他輕視袁世凱,并趕走袁派來監(jiān)視他的參謀長,袁世凱下毒手派人將他炸死。此時,曾與徐寶山共事過的著名書法家吉亮工不待請求,主動寫了徐園兩字。剛揮毫時,他心情還比較沉重,所以徐字為行楷,而后越寫越激動,以至寫園時,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憤寫成了行草。字徑雖逾尺,但兩字配合和諧,筆力遭勁。

這一小小園林中有一館,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內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處。此園是瘦西湖正門進入的第一個園,游客一入其中頓感江南園林的精巧。未到過瘦西湖的人,就以為這就是瘦西湖的風貌,其實這正是構園者的苦心,給人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小金山 風亭 本樨書屋】

我們穿過徐國的后門,越過小虹橋,來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在清朝時,為了使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開一段蓮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開挖出來的河泥人工堆積而成的。那時滿嶺遍植梅花,香氣四溢,故稱梅嶺春深。據說當初在堆土成山時,屢堆屢塌,三年不成,督工也急得頭暈眼花,一次在睡夢中,看見關羽帶領士兵正在打梅花樁,將木樁幾個一組打在河心,然后堆土成山。他猛然驚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后,果然堆成一座小金山。其后乾隆游覽至此,聞聽此事大悅,左右乘機連媚說:皇上南巡,感動天地神靈,連關帝也主動為皇上效力。乾隆更加高興,即命重賞。

對了,剛才有位游客問,揚州為什么老是引用人家的名稱?杭州有個西湖,這里就叫瘦西湖;鎮(zhèn)江有個金山,這里就叫小金山。原來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于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來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借乎小。

下面我們沿著碗蜒山路,拾級而上,嶺上便是風亭,匾額為清代著名詩人、學者阮元所題。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深,貴在曲折。此時俯瞰小金山,上有風亭,中有觀音閣,下有各種形式的廳堂,很有層次,四周碧水時寬時窄,時直時曲,使人感到變化無窮而又富有自然之勢。

古城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瘦西湖一直有翰墨園林之稱,到處都顯示出文學藝術的特征?,F在我們來到了臨水而建的琴室,門前古柏兩株,樹齡都在22022年以上,樹高過檐數丈,蔥籠疊翠。請大家隨我走進琴室的庭院,請看東面花瓶門的石額上刻著靜觀兩字,這是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的手筆。琴室后是木標書屋。游客們:大家請保持安靜。為什么?因為這里是讀書所在,自然要安靜了。園內種有老桂樹15株,花開時節(jié)濃香醉人,又名桂園,木揮是桂花的別稱。

第4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5791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5分鐘,共有181位用戶收藏,20人推薦!

關于揚州瘦西湖導游詞(一)

揚州瘦西湖有什么樣吸人眼球的風景呢?下面就通過這篇導游詞來初步了解一下瘦西湖吧。

各位游客,非常歡迎到瘦西湖參觀游覽。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長春河。有文獻可翔實稽考為《宋書》記載:廣陵舊有高樓,湛之更加修整起風亭、吹臺、琴室、月觀,果竹繁茂,’花藥成行。這是瘦西湖最早見于史書的記載。其規(guī)模最盛時期為清乾隆年間。由于康熙、乾隆兩朝皇帝的屢次南巡,揚州鹽商在沿河兩岸爭地構園,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勝境。湖上園林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最盛時期有二十四景著稱于世。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橋為大虹橋,始建于明崇禎年間,是一座紅欄木構橋梁,故名紅橋。后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為石橋,如臥虹于波,故改名為虹橋.康熙年間王漁洋任揚州司理,留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其中一首虹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最為出名。

長堤垂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入迷?,F在我們正在漫步的這段長堤叫 做長堤春柳,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是瘦西湖的春景。堤長一里多,東西兩側,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間成行。每當煙花三月之時,桃花盛開艷麗繽紛,柳絲婀娜起舞,似青煙綠霧,雨絲煙霧之中,漫步其間,確是游人銷魂之處。這段長堤在園林藝術手法上,合理地運用了空間藝術和時間藝術,在進入較 大的景區(qū)前,以長堤作為過渡,漸漸拉開全園的序幕.

現在我們走到長堤的盡頭。首先看到的這座園叫做徐園。它是1915年于清桃花塢舊址改建的,為祠祀原駐揚州的第二軍軍長徐寶山而建。園門形如滿月,門額上草書徐園二字是晚清著名書法家吉亮工題寫的。園中聽鸝館過去是徐寶山的享堂,現為游人休息場所,取詩人杜甫: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意。館內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圖案,是揚州現存罩隔中的精品,體現了晚清揚州的木雕工藝。聽鸝館門口的兩口鐵鑊,是揚州的出土文物,據《鐵鑊碑》記載是南北朝蕭梁時代的鎮(zhèn)水之物。每只鐵鑊重約3噸,由此可見當時揚州冶鐵-業(yè)的發(fā)達。徐園雖名為祠堂,實質是一座非常精巧的湖上園林,其中春草池塘吟榭為客座,宜于客人小憩;疏峰館為客廳,宜于宴請賓客;冶春后社為詩社,宜于吟詠詩句。 繞過徐園,我們現在站在小虹橋上,大家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前面各位看到的就是瘦西湖比較開闊的景區(qū),回過頭來再看徐園,就知道它是整個瘦西湖的屏障,這就像看戲一樣由序幕而進入高潮。

現在請大家轉過來往東看,前面這一景叫做四橋煙雨,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每當山色空瀠雨亦奇之際,領略的景致是四橋飛跨煙霧里.站在這座樓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春波橋、大虹橋,北面有長春橋,西面有蓮花橋??少F的是四座橋的形狀和色彩各不相同。這座樓通過對景手法把咫尺之內的不同橋景展現在游客面前,同時又將湖上風光銜接起來,時放時收,有分有合,使每一個景區(qū)都呈現出不同的風韻。這里得到乾隆皇帝特別賞識,詠詩作賦多篇,御筆親贈趣園.

過了小虹橋,我們就到了小金山了。有人說:杭州有西湖,揚州有瘦西湖,鎮(zhèn)江有金山,揚州有小金山。一個是瘦,一個是小,怎么揚州人這么謙虛,從等級上來說,似乎總是比別人差了一等呢?為此,我們揚州國畫院的老院長李亞如撰寫了這樣一副對子: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瘦為苗條,小得精巧。揚州人的特點就是在摹仿他人的東西時能不落因襲,有自2獨到之處。實際上小金山是湖心最大的島嶼,俗稱小金山,實為二十四景之一的梅嶺春深.現在的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緊密的地方,瘦西湖最早見于史書記載的建筑風亭、吹臺、琴室、月觀,現在全部都集中在這個島上。小金山頂上的建筑風亭是瘦西湖的至高點。它就是著名散文 家朱自清先生所說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頗得宜的地方。風亭上面有一幅楹聯風月無邊,到此胸懷何似;亭臺依舊,羨他煙水全收.風亭這個名字就是取自于上下聯。第一個字而得名的。由此可見,站在小金山頂上所領略的景致是非常美的,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寬,曲折則妙。這就是瘦西湖和小金山的妙處。

梅嶺春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左右利用開挖蓮花埂新河的土人工堆成的。據說當初推土成山時,犀堆屢塌,三年不成,督工也非常著急。一次睡夢中看見關帝帶領士兵打梅花樁,即將木樁幾個一組打入河心,然后堆土即可不塌。他猛然驚醒,立即按關帝所示去做,十天后果然堆成。為感謝關帝托夢,督工特在此建造了關帝廟。光緒年間重修時改關帝廟為湖心律寺。后來有人將湖心律寺的山門拆除,題名小金山。關于小金山這個名字,有這樣一段傳說。當年揚州和鎮(zhèn)江的兩個和尚閑聊時,鎮(zhèn)江和尚賦詩說:青水也厭揚州俗,多少峰巒不過江。而揚州和尚不同意這種說法,于是兩人就下棋打賭,結果揚州和尚棋高一著,讓揚州鹽商將此景改名為小金山,并在庭院中掛了這樣一幅對聯: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只用了一個小字,就把金山引渡過來,變揚州俗為揚州雅了。

現在庭院中大家看到的這塊石頭是宋代花石綱的遺物。古代運輸都是用船,編號計數十船為一綱,這是用船運送花和石頭,所以稱之為花石綱.北宋皇帝趙佶特別喜歡奇花異石,在他六十大壽之時,命人在京城開封建造萬壽山,這塊鐘乳石是廣西巖洞滴水形成的。在自南而北的運輸過程中,由于方臘起義,被遺落揚州。

轉到小金山的東面,我們來到的這一組庭院,它由桂花廳棋室月觀三組建筑組成。這個庭院的名字叫靜觀。靜觀二字是清代金石名家鄧石如所題。游覽中國的園林很有講究,不能是一般的走馬觀花??偟恼f來,賞園講究大園動觀,比如大家可以邊走邊看,也可以坐船游覽;而小園宜靜觀,最好坐下來靜靜觀賞。現在各位來到的這個小園名字就叫做靜觀,我們一進門的地方是整個院子最大最開闊的地方,而前面的拐角處則最窄,它采用了時放時收的手法,似乎是無限深遠。從名字上看園子不大,但是站在拐角的地方卻還沒看到它的盡頭,這就令人產生懸念,轉過去到底有多深多遠呢?從而吸引游人想要走進去觀賞。從造園藝術來說,這個小院造得最成功的當屬是它的圍墻。這座花墻隨勢彎環(huán),很自然地被處理成一座折疊的屏風形狀,像一把扇子一樣漸漸拉開,使人產生無限深遠的感覺。花墻上設置了不同幾何圖案的花窗,透過花窗可借到窗外不同的景致,給游人的感覺是園外有園,景外有景。同時小院還設置了四時不謝之花:春有牡丹、芍藥;夏有結果的枇杷;秋天大家可以看到的都是一百年以上的桂花;冬天有臘梅和天竺??偟膩碚f,如果人不多而能坐在庭院中細細觀賞的話,就會有詩一般的聯想。

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個廳叫做木樨書屋,因周圍遍植桂花而得名。木樨書屋四字匾是由著名園林與古建專家陳從周教授所題。接下來大家看到的這個廳叫做棋室,是古人下棋的地方。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兩只棋盤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蘇州監(jiān)造的。棋室早面最值得看的是兩邊陳設的一套清花瓷屏風,燒制于清代康熙年間,全國僅存此一套,所以非常珍貴。這一套瓷屏的主要特點有三個:一是畫面圖案非常清晰;二是立體感相當強;三是瓷的顏色燒出了深淺,使畫面顯得有層次有生氣。

轉過來我們就到了瘦西湖最好的廳館——月觀了。揚州號稱中國的月亮城,揚州的月色美,觀月的地方也多,月觀是其中之一。月觀三楹坐西朝東,前面臨著開闊的湖面,每當皓月東升,打開門憑欄而看,天上水中各有一月,雙月交輝。不禁叫人感嘆今月古月,皓魄一輪,把酒問青天,好悟滄桑小劫;長橋短橋,畫欄六曲,移舟泊煙渚,可堪風柳多情!現在月觀里面掛的這一幅對聯是鄭板橋撰寫的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我們都說月色如水,這里假水和真的湖水連成一片,于是瘦西湖也就不再瘦了,而云起一天山就是說小金山雖然微不足道,但天上的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的山峰,很自然地和前面的湖水連成一片,就滿天是山了。通過把實景虛化,小景變大,把有限的園林空間化為無限的意境。月觀觀月不僅景致好,它的陳設也可稱得上是湖上園林之最。這里面陳苧的一套海梅家俱,工藝精致,式樣古樸,真切地體現了乾隆年間揚州的木雕工藝,同時家俱上雕刻之內容也和觀月有所聯系。

揚州的市樹有兩種,一種是柳樹,因為楊州白古右綠楊城郭是揚州的美譽;第二種是銀杏,因為它的樹齡一般都比較長,能夠體現揚州的歷史,前面這棵大樹請大家仔細看一下,到底是死樹還是活樹呢?這棵樹是唐代的時候種在揚州古木蘭寺的銀杏樹,到現在有一千多年,建國以后,下雨打雷把這棵樹劈開,這一半小的死了,以后被放在這里作為木樁景觀供游人觀賞。后來有心之人在它的后面種了一棵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必須要有所攀附才能生長,到夏天凌霄長出葉子,開出黃花,讓人以為這棵樹又活了,所以起名叫枯木逢春.

提到木蘭寺,在揚州有這樣一個故事:唐代,揚州曾出過一個狀元叫王播。王播自小父母雙亡,他的父親在世時和木蘭寺院的主持和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這樣他就寄住在寺院里。和尚吃飯之前都要敲鐘,王播聽到鐘聲就去吃飯,其他時間用來讀書。后來住持和尚嫌王播坐吃寺院,就叫小和尚飯后再敲鐘,每到王播聽到鐘聲時別人已經吃完,只能常常餓肚子。王播非常生氣,于是在墻上題了兩句詩: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閣黎飯后鐘。以后就離開了木蘭寺,發(fā)憤讀書,二十年以后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在他赴官上任路過木蘭寺時,王播發(fā)現自己臨走時題的兩句詩還在,并且已被和尚用碧紗把它罩起來了。于是就感慨今昔,續(xù)題兩句: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這就是揚州的飯后鐘的故事。后來宋代蘇東坡路過揚州,聽了這個故事也有一番感慨,他說王播讀書讀昏了頭,殊知飯非鐘,應當感激這位老和尚,要不然王播至今會像凌霄一樣攀附在銀杏樹上不能成材。

關于揚州瘦西湖導游詞(二)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占得一個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風景區(qū)是蜀岡-瘦西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核心和精華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xù)建園。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盛況。清代錢塘詩人汪沆將揚州西湖與杭州西湖作了對比,寫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且為人們所首肯,至今名播中外。

瘦西湖風景區(qū)為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古典園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體,組合巧妙,互為因借,構成了一個以瘦西湖為共同空間,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藝術境界,歷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稱于世。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園曲水、虹橋攬勝、長堤春柳、荷浦熏風、四橋煙雨、梅嶺春深、水云勝概、白塔晴云、春臺明月、三過留蹤、蜀岡晚照、萬松疊翠、花嶼雙泉諸勝,顆顆明珠鑲嵌交織在玉帶上,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體山水畫卷,而小金山、五亭橋、二十四橋景區(qū)是這幅畫卷的神來之筆。

瘦西湖的美麗景致,很早就為人們所向往。清人劉大觀言: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另一位清人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贊道:奇思幻想,點綴天然,即閬苑瑤池,瓊樓玉宇,諒不過此。其妙處在十余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俱貫。歷史上李白、劉禹錫、白居易、杜牧、歐陽修、蘇軾、王漁洋、蒲松齡、孔尚任、吳敬梓、郁達夫、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在這一帶留下或深或淺的足跡和眾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煙花三月下揚州、 園林多是宅,車馬少于船、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珠簾十里卷春風、綠楊城郭是揚州等數不清的名言佳句,流傳千古,為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濃墨重彩。

瘦西湖風景區(qū)正因其悠久、豐富的人文景觀、秀麗典雅的自然風韻,成為古今中外賓客紛至沓來的著名的游覽勝地。

瘦西湖風景區(qū)是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揚州的重要對外窗口,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等殊榮。近年來,瘦西湖風景區(qū)不斷開發(fā)建設景區(qū)、景點,面積已達168.32公頃,食、行、游、購、娛等旅游配套設施日趨完善,隨著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的認證,將為新世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走向國際旅游市場注入新的內涵。

十里湖光,清澄縹碧,花木扶疏,連綿滴翠,亭臺樓榭,錯落有致。人文景觀,獨具風韻。瘦西湖正向八方游客敞開懷抱,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佳賓高朋。

五亭橋

瘦西湖在全國園林中獨樹一幟,五亭橋又是瘦西湖的標志,在全國園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和。該橋建于蓮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鹽御史高恒所建,是因為建于蓮花堤上,還是因為形狀象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它又叫蓮花橋。

據說,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嘆它象瓊島春陰之景,這就點出了該橋是借鑒北京北海之景。確實,該橋受北海五龍亭的影響很深,五龍亭五亭臨水而建,中日龍澤,重檐下方上圓,象征天圓地方;西為涌瑞、浮翠,涌瑞為方形重檐,浮翠為方形單檐;東為澄祥、滋香,澄祥為方形重檐。五亭皆綠琉璃瓦頂,亭與亭之間有石梁相連,婉轉若游龍,另龍澤、滋香、浮翠三亭有單孔石橋與石岸相接,珠欄畫棟,照耀漣漪。

揚州五亭橋無北海開闊水面,當然無法把五龍亭照搬。但聰明的工匠別出蹊徑,將亭、橋結合,形成亭橋,分之為五亭,群聚于一橋,亭與亭之間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橋亭秀,橋基雄,兩者如何配置和諧呢?這里關鍵是如何把橋基建得纖巧,與橋亭比例適當,配置和諧。造橋者把橋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種不同的卷洞聯系,橋孔共有十五個,中心橋孔最大,跨度為7.13米,呈大的半圓形,直貫東西,旁邊十二橋孔布置在橋礎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圓形,橋階洞則為扇形,可通東西。正面望去,連同倒影,形成五孔,大小不一,形狀各殊,這樣就在厚重的橋基上,安排了空靈的拱卷,在直線的拼縫轉角中安置了曲線的橋洞,與橋亭自然就配置和諧了。難怪后人把橋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橋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這是力與美的結合,壯與秀的和諧。

白塔

揚州至今還流傳著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該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觀》。一天 ,乾隆在瘦西湖中游覽,船到五亭橋畔,忽然對揚州陪同官員說: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開軒一看,只見五亭橋旁一座白塔巍然聳立,以為是從天而降,身旁的太監(jiān)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圣上游西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據說,是八大鹽商之一的江春用萬金賄賂乾隆左右,請畫成圖,然后一夜之音用鹽包為基礎,以紙扎為表面推成的。盡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但乾隆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

第5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1857個字,預計看完需要5分鐘,共有219位用戶收藏,24人推薦!

瘦西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導語:小編希望一下內容對于導游您有所幫助.com西湖三面環(huán)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瘦西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瘦西湖”游記 記得在清明小長假時,我有幸去了故鄉(xiāng)的瘦西湖。都說杭州西湖美,其實揚州的“瘦西湖”也絲毫不遜色。那湖畔的垂柳,盛開的鮮花給人一種“人在畫中游”之感。

古人云:“煙花三月下揚州?!笔堑?,四月的揚州風景宜人,到處洋溢著春的氣息,猶如畫家潑墨渲染的畫卷?!笆菸骱鳖櫭剂x:縮小了的杭州西湖,景色當然不一般了!

這時;正是花的'世界,假山旁,草坪邊,到處開滿了鮮花。紅的桃花,白的梨花,紫的蘭花色彩各異。更令人叫絕的是朵朵花兒都是那么精神,那么有神韻,姿態(tài)萬千,風情萬種。那大朵大朵開放的是繡球花,那形如酒杯的是郁金香,那星星點點飛散著的是蒲公英花叢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眲倓偅矣斡[了瘦西湖的一角?,F在,我們就要到二十四橋去了。

在瘦西湖公園中,最能吸引游客的非二十四橋莫屬。二十四橋是用漢白玉砌成的,橋身長24米,寬2.4米,旁邊各有24根欄柱,兩端又各有24級臺階。罕見的構思,奇特的造型,工匠們可真是匠心獨具啊! 站在橋下俯視湖面,湖水映襯著奇橋,奇橋點綴著明湖,真可謂:“相得益彰啊!” “瘦西湖”我愿你美麗長駐,祖國,也愿你更加絢麗多彩。

瘦西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人們都說揚州是一座最適宜人居的城市。今天就讓我做導游,帶領大家游覽揚州的代表景點瘦西湖的美景吧!

剛進入大門,兩排整齊的柳樹便迫不及待地躍入我們的眼簾。它們有的像在翩翩起舞,有的像在嬉戲打鬧,有的像在梳理秀發(fā),真不愧為"長堤春柳"啊!

沿著長堤春柳,我們來到了潔白無暇的白塔??粗@高聳入云的白塔,我不禁高呼一聲"啊,白塔真像一根擎天柱啊!"相傳白塔是在清代乾隆皇帝游玩瘦西湖后,說瘦西湖就比北京的南海公園少一座白塔。于是幾個大鹽商立刻召集了一群工人連夜建造了一座白塔。

欣賞完白塔的風光后,我們來到了最著名的五亭橋。為什么它會叫"五亭橋"呢?因為它與其它橋不同的是它有五個亭子。又因遠看像一朵盛開在水面的蓮花,又得名為"蓮花橋"。更加神奇的是它有十五個橋洞,在中秋節(jié)時會映出十五個完美無瑕的月亮,引來了中外游客來賞月。難怪人們度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真是名副其實呀!五亭橋不僅僅是瘦西湖的代表,還是整個揚州的象征!

揚州的確很美,如果你想來揚州做客,我和家鄉(xiāng)會張開雙臂歡迎你的到來。

瘦西湖風景區(qū)導游詞

各位游客: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qū)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的洞水流人運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時展時收,猶如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五色飄帶,形態(tài)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名聞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橋。這座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十五年后,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恒相繼重建,并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F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虹橋在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橋,見一乞丐手執(zhí)長竿,長竿端頭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詞,便門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紀曉嵐(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專在河邊吟詩乞討為生。乾隆聞聽下旨命令乞丐當面吟詩,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煙花風流在,一代天君過紅橋。錦帆徐牽碧鏡里,落霞貧賤照天燒?!鼻〔坏貌桓袊@:“揚州乞兒尚能作此詩,果然不愧為文昌之地?!倍约阂脖涣脛釉娕d,出詩應和:“綠濃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苯袢沾蠛鐦蛞殉蔀檫M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橋遠望,不僅可見湖水如帶,桃紅柳綠,畫航簽歌,更可見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隱隱約約,似在招引我們,步入佳境。

第6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56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9分鐘,共有124位用戶收藏,13人推薦!

各位游客: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豐滿嫵媚的少婦,那么揚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切娜的少女,因為杭州西湖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韻味,而揚州瘦西湖卻給人幾分纖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來,她那獨具的魅力,不僅使揚州人民喜往樂游,也使不少海內外的文人名士為之傾倒,單單一個瘦字,就引出許許多多詩人的佳句。早些年,鄧拓游湖時,就對湖山風光贊賞不已,欣然成詩:板橋歌吹古揚州,我作揚州三日游;瘦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勝收。

名稱來歷 大虹橋 南門

各位游客: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qū)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的洞水流人運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時展時收,猶如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五色飄帶,形態(tài)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名聞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 大虹橋。這座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十五年后,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恒相繼重建,并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現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虹橋在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橋,見一乞丐手執(zhí)長竿,長竿端頭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詞,便門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紀曉嵐(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專在河邊吟詩乞討為生。乾隆聞聽下旨命令乞丐當面吟詩,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煙花風流在,一代天君過紅橋。錦帆徐牽碧鏡里,落霞貧賤照天燒。乾隆不得不感嘆:揚州乞兒尚能作此詩,果然不愧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動詩興,出詩應和:綠濃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今日大虹橋已成為進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橋遠望,不僅可見湖水如帶,桃紅柳綠,畫航簽歌,更可見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隱隱約約,似在招引我們,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大門,她正敞開懷抱,熱情歡迎我們的到來。瘦西湖南大門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諸景半藏半露,恰似美人猶抱琵琶半遮面,千呼萬喚始出來。門廳檐口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揚州已故書法家孫龍父的手筆。門廳廊柱上一副檻聯這樣寫道:天地本無私,春花秋月盡我留連,得閑便是主人,且莫間平泉草木;湖山倍多麗,杰閣幽亭憑誰點綴,到處別開生面,真不減清閟畫圖。是晚清揚州詩人李逸休撰題,并由其女兒揚州著名書法家李圣和書寫的。有了這副祖聯,瘦西湖風光也更添了幾分滋力。幾年前,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那場重頭戲就是在這地拍攝的,讓我們像當年的元妃那樣登上掛揖蘭橈,透過珠簾繡幕,去縱情領略瘦西湖的風光吧!

長堤春柳 小方亭 桃花塢

各位游客:步入大門,腳下一道長堤,逶迤北去。從虹橋直至徐園門前,是一條600米的長堤。東側是碧波蕩漾的湖水,西側為花圃,路的兩邊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為清初鹽商黃為蒲所筑。此景即稱長堤春柳。每當和煦春風吹到這里時,那細細的柳絲就被染成嫩黃色,繼而吐出粒粒綠珠。春意盎然時,柳葉舒展了,桃花盛開了,湖上微風吹來,那柳絲們娜起舞,樹影婆婆,似青煙綠秀,漫步其間,怎不會令人人迷呢!這正如詩人陳其工所描寫的:長堤春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人迷。

春日踏訪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這問株楊柳間株桃的長堤上,不知游客們是否有心曠神怕的感受。堤雖長但并不顯得單調,請看前面堤畔的這座攢尖翹角式的四柱方亭,顯然是讓我們在此駐足,靜靜地揣摩欣賞這里的景色。亭內面西的長堤春柳匾是清代進士揚州書法家陳重慶的手筆。聯題:佳氣溢芳甸(趙孟頫句),宿云檐野川(元好問句)。為揚州書畫家王板哉所書,登亭小想,使我們在領悟中又進入了新的意境。

堤邊的柳與別處是不同的,為什么呢?據說,當年隋場帝開挖運河時,翰林學士虞世基建議在河堤兩岸大量插柳,既可護堤,又可遮蔭。隋揚帝大喜,并親手先栽一株,又賜垂柳姓楊,所以外地的柳樹到了揚州就稱楊柳,多情最是揚州柳,所以楊柳成了揚州的市樹。

如果說長堤春柳似東風二月,以桃紅柳綠間植取勝,那么挑花塢則以成片桃林,云霞散彩的氣派見長,的確是:花落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各位游客:現在我們所在之處就叫桃花塢,電視連續(xù)劇《紅樓夢》拍攝時。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在此處以錦囊收桃花艷骨,埋于一環(huán)凈土之中,當她邊舞邊歌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時,連桃花雞的花瓣也籟籟飄落,似乎同情黛玉的不幸。

據野史記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曾在平山堂赴宴,席間以古人飛紅為題,行令賦詩。到了某鹽商時,因才思枯竭,無以為對,竟然說出柳絮飛來片片紅之句。金農為之解圍,說是古人確有該詩,并為之補全,詩說: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鬧猶憶舊江東。夕陽返照桃花塢,柳絮飛來片片紅。眾人明知是金農即席杜撰,但不得不佩服金農的才思敏捷。

四橋煙雨 徐園

各位游客:揚州素以橋鄉(xiāng)聞名,它與江南紹興一樣橋多、橋美,不同的是,紹興以梁橋為多,而揚州卻以拱橋見長。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景點叫四橋煙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間,以前為揚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經也是大鹽商的私家園林,登上這四橋煙雨樓,南面的虹橋,北面的長春橋,近處的春濃橋和西邊的五亭橋,都歷歷在目。每當風雨蕭蕭時,四橋就忽隱忽視,故稱四橋煙雨??少F的是諸橋近在咫尺,橋橋不同,但這四座橋卻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銜接起來,又以各橋不同的落點和構架將全徹景點劃分為各具特色的若干區(qū)間,使每一風景區(qū)都呈現出各自獨特的韻味。難怪乾隆每次來揚州都要登臨四橋煙雨樓,憑窗眺望。趣園二字便是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時的御筆。

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前面一道高墻將大片湖水擋住,僅以一圓形的洞門引我們入內。清初這里是韓園桃花塢故址。民國4年(191年)改為徐寶山洞堂,故名徐園。徐寶山曾任辛亥革命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統(tǒng)管兩淮及八百里長江的緝私。他曾追隨孫中山,與清軍對陣作戰(zhàn),其后又提出撤銷揚州軍政府,從而統(tǒng)一江蘇的主張。由于他輕視袁世凱,并趕走袁派來監(jiān)視他的參謀長,袁世凱下毒手派人將他炸死。此時,曾與徐寶山共事過的著名書法家吉亮工不待請求,主動寫了徐園兩字。剛揮毫時,他心情還比較沉重,所以徐字為行楷,而后越寫越激動,以至寫園時,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憤寫成了行草。字徑雖逾尺,但兩字配合和諧,筆力遭勁。

這一小小園林中有一館,一榭,一亭,外有曲水,內有池塘,花木竹石,恰到好處。此園是瘦西湖正門進入的第一個園,游客一入其中頓感江南園林的精巧。未到過瘦西湖的人,就以為這就是瘦西湖的風貌,其實這正是構園者的苦心,給人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小金山 風亭 本樨書屋

我們穿過徐國的后門,越過小虹橋,來到了小金山。小金山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在清朝時,為了使乾隆皇帝能直接乘船去平山堂,便新開一段蓮花埂新河,小金山就是用開挖出來的河泥人工堆積而成的。那時滿嶺遍植梅花,香氣四溢,故稱梅嶺春深。據說當初在堆土成山時,屢堆屢塌,三年不成,督工也急得頭暈眼花,一次在睡夢中,看見關羽帶領士兵正在打梅花樁,將木樁幾個一組打在河心,然后堆土成山。他猛然驚醒,立即仿效此法,十天后,果然堆成一座小金山。其后乾隆游覽至此,聞聽此事大悅,左右乘機連媚說:皇上南巡,感動天地神靈,連關帝也主動為皇上效力。乾隆更加高興,即命重賞。

對了,剛才有位游客問,揚州為什么老是引用人家的名稱?杭州有個西湖,這里就叫瘦西湖;鎮(zhèn)江有個金山,這里就叫小金山。原來近人巧取瘦西湖之瘦,小金山之小,點明揚州園林之妙在于借,而借又借得巧,真是借來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借乎小。

下面我們沿著碗蜒山路,拾級而上,嶺上便是風亭,匾額為清代著名詩人、學者阮元所題。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深,貴在曲折。此時俯瞰小金山,上有風亭,中有觀音閣,下有各種形式的廳堂,很有層次,四周碧水時寬時窄,時直時曲,使人感到變化無窮而又富有自然之勢。

古城揚州是歷史文化名城,瘦西湖一直有翰墨園林之稱,到處都顯示出文學藝術的特征?,F在我們來到了臨水而建的琴室,門前古柏兩株,樹齡都在200年以上,樹高過檐數丈,蔥籠疊翠。請大家隨我走進琴室的庭院,請看東面花瓶門的石額上刻著靜觀兩字,這是清代大書法家鄧石如的手筆。琴室后是木標書屋。游客們:大家請保持安靜。為什么?因為這里是讀書所在,自然要安靜了。園內種有老桂樹15株,花開時節(jié)濃香醉人,又名桂園,木揮是桂花的別稱。

第7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830個字,預計看完需要3分鐘,共有271位用戶收藏,17人推薦!

各位游客: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qū)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的洞水流人運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時展時收,猶如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五色飄帶,形態(tài)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名聞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橋。這座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十五年后,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恒相繼重建,并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F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虹橋在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橋,見一乞丐手執(zhí)長竿,長竿端頭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詞,便門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紀曉嵐(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專在河邊吟詩乞討為生。乾隆聞聽下旨命令乞丐當面吟詩,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煙花風流在,一代天君過紅橋。錦帆徐牽碧鏡里,落霞貧賤照天燒。”乾隆不得不感嘆:“揚州乞兒尚能作此詩,果然不愧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動詩興,出詩應和:“綠濃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今日大虹橋已成為進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橋遠望,不僅可見湖水如帶,桃紅柳綠,畫航簽歌,更可見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隱隱約約,似在招引我們,步入佳境。

第8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726個字,預計看完需要2分鐘,共有205位用戶收藏,26人推薦!

各位游客:

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景區(qū)有三四十處之多,而瘦西湖僅揚州一個。那么她為什么要定名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處揚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稱保障河,是隋唐時期由蜀同諸山之水,匯合安徽大別山東來的洞水流人運河的一段水道。他有五十多公頃的游覽面積,6公里多的游程,一條曲水如錦帶,時展時收,猶如嫦娥起舞時拋向人間的五色飄帶,形態(tài)自然動人。后來改稱瘦西湖,是因為乾隆年間詩人汪沆將揚州保障河與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較,寫了一首詠贊保障河的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從此瘦西湖作為正式名稱,名聞中外。

揚州好,第一是虹橋,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就是名聞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大虹橋。這座橋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元年改建為石橋。十五年后,巡鹽御史吉慶、普福、高恒相繼重建,并在橋上建橋亭,改紅為虹,意思是橋如彩虹?,F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虹橋在歷史上曾經名噪一時,乾隆皇帝游揚州時也作詩贊賞虹橋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橋,見一乞丐手執(zhí)長竿,長竿端頭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詞,便門左右,此人在此作甚?紀曉嵐(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專在河邊吟詩乞討為生。

乾隆聞聽下旨命令乞丐當面吟詩,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煙花風流在,一代天君過紅橋。錦帆徐牽碧鏡里,落霞貧賤照天燒。乾隆不得不感嘆:揚州乞兒尚能作此詩,果然不愧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撩動詩興,出詩應和:綠濃春水飲長虹,錦纜徐牽碧鏡中;真在橫披畫里過,平山迎面送春風。今日大虹橋已成為進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橋遠望,不僅可見湖水如帶,桃紅柳綠,畫航簽歌,更可見遠處小金山上的山亭,隱隱約約,似在招引我們,步入佳境。

第9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407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1分鐘,共有227位用戶收藏,24人推薦!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占得一個恰如其分的“瘦”字。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qū)是蜀岡-揚州瘦西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核心和精華部分。一泓曲水宛如錦帶,如飄如拂,時放時收,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種清瘦的神韻。隋唐時期,揚州瘦西湖沿岸陸續(xù)建園。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兩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盛況。清代錢塘詩人汪沆將揚州西湖與杭州西湖作了對比,寫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揚州瘦西湖?!睋P州瘦西湖由此得名,且為人們所首肯,至今名播中外。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qū)為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古典園林群融南秀北雄于一體,組合巧妙,互為因借,構成了一個以揚州瘦西湖為共同空間,景外有景,園中有園的藝術境界,歷史上有二十四景著稱于世。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卷石洞天、西園曲水、虹橋攬勝、長堤春柳、荷浦熏風、四橋煙雨、梅嶺春深、水云勝概、白塔晴云、春臺明月、三過留蹤、蜀岡晚照、萬松疊翠、花嶼雙泉諸勝,顆顆明珠鑲嵌交織在玉帶上,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體山水畫卷,而小金山、五亭橋、二十四橋景區(qū)是這幅畫卷的神來之筆。

揚州瘦西湖的美麗景致,很早就為人們所向往。清人劉大觀言:“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另一位清人沈復在《浮生六記》中贊道:“奇思幻想,點綴天然,即閬苑瑤池,瓊樓玉宇,諒不過此。其妙處在十余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俱貫?!睔v史上李白、劉禹錫、白居易、杜牧、歐陽修、蘇軾、王漁洋、蒲松齡、孔尚任、吳敬梓、郁達夫、朱自清等文化名人都在這一帶留下或深或淺的足跡和眾多膾炙人口的篇章。“煙花三月下揚州”、 “園林多是宅,車馬少于船”、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珠簾十里卷春風”、“綠楊城郭是揚州”等數不清的名言佳句,流傳千古,為揚州瘦西湖增添了耀眼的濃墨重彩。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qū)正因其悠久、豐富的人文景觀、秀麗典雅的自然風韻,成為古今中外賓客紛至沓來的著名的游覽勝地。 揚州瘦西湖風景區(qū)是首批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揚州的重要對外窗口,擁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等殊榮。近年來,揚州瘦西湖風景區(qū)不斷開發(fā)建設景區(qū)、景點,面積已達168.32公頃,食、行、游、購、娛等旅游配套設施日趨完善,隨著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的認證,將為新世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走向國際旅游市場注入新的內涵。

十里湖光,清澄縹碧,花木扶疏,連綿滴翠,亭臺樓榭,錯落有致。人文景觀,獨具風韻。揚州瘦西湖正向八方旅客敞開懷抱,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佳賓高朋。

五亭橋

揚州瘦西湖在全國園林中獨樹一幟,五亭橋又是揚州瘦西湖的標志,在全國園林中有一席之地。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和。該橋建于蓮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鹽御史高恒所建,是因為建于蓮花堤上,還是因為形狀象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它又叫蓮花橋。 據說,乾隆南巡到此曾感嘆它象瓊島春陰之景,這就點出了該橋是借鑒北京北海之景。確實,該橋受北海五龍亭的影響很深,五龍亭五亭臨水而建,中日龍澤,重檐下方上圓,象征天圓地方;西為涌瑞、浮翠,涌瑞為方形重檐,浮翠為方形單檐;東為澄祥、滋香,澄祥為方形重檐。五亭皆綠琉璃瓦頂,亭與亭之間有石梁相連,婉轉若游龍,另龍澤、滋香、浮翠三亭有單孔石橋與石岸相接,珠欄畫棟,照耀漣漪。

揚州五亭橋無北海開闊水面,當然無法把五龍亭照搬。但聰明的工匠別出蹊徑,將亭、橋結合,形成亭橋,分之為五亭,群聚于一橋,亭與亭之間以短廊相接,形成完整的屋面。橋亭秀,橋基雄,兩者如何配置和諧呢?這里關鍵是如何把橋基建得纖巧,與橋亭比例適當,配置和諧。造橋者把橋身建成拱卷形,由三種不同的卷洞聯系,橋孔共有十五個,中心橋孔最大,跨度為7.13米,呈大的半圓形,直貫東西,旁邊十二橋孔布置在橋礎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圓形,橋階洞則為扇形,可通東西。正面望去,連同倒影,形成五孔,大小不一,形狀各殊,這樣就在厚重的橋基上,安排了空靈的拱卷,在直線的拼縫轉角中安置了曲線的橋洞,與橋亭自然就配置和諧了。難怪后人把橋基比成北方威武的勇士,而把橋亭比做南方秀美的少女,這是力與美的結合,壯與秀的和諧。

白塔

揚州至今還流傳著“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該故事出于《清朝野史大觀》。一天,乾隆在揚州瘦西湖中游覽,船到五亭橋畔,忽然對揚州陪同官員說:“這里多象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皇帝開軒一看,只見五亭橋旁一座白塔巍然聳立,以為是從天而降,身旁的太監(jiān)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圣上游西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據說,是八大鹽商之一的江春用萬金賄賂乾隆左右,請畫成圖,然后一夜之音用鹽包為基礎,以紙扎為表面推成的。盡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但乾隆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

傳說是無稽的,舊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因喇嘛塔,原屬藏語系佛教中喇嘛教寺院的塔制,元代以降,漸行全國,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兩淮鹽總江春集資仿北京北海白塔,就舊塔基建造?!稉P州畫舫錄》點明,該塔是“仿京師萬歲山塔式”。但型制已大有區(qū)別。北海的白塔是寺廟塔,肚大頭細,高35.9米,下為高大的磚石臺基,塔座為折角式的須彌座。揚塔雖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揚州瘦西湖僅為點綴,系園林塔,另則揚州的建筑都以柔秀見長,因此取其形式,改換面目。一是降低高度,揚州的白塔僅27.5米;二是外形輪廊線變得秀美,使之身子縮小,其相輪(十三層級)也較北海塔瘦長,這樣揚州的塔形似花瓶了;三是發(fā)揮磚刻特長,塔座全是磚雕的束腰須彌座,座為八角四面,每面三龕,龕內磚雕十二生肖像,象征一年十二,一天十二時辰,筑臺五十三級,象征童子拜觀音的五十三參圖,相輪為十三層,象征天的最高處十三天。

處處有象征,處處有暗示,揚州造園藝術的手法巧妙揉合于外來景致之中。著名建筑家陳從周在《園林談叢》中曾將北海塔和揚州的搭進行對比,說:“然比例秀勻,玉立亭亭,晴云臨水,有別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穩(wěn)?!笨梢姳狈街暗搅四戏揭搽S鄉(xiāng)入俗,雄壯之氣銳減,窈窕氣質倍增了。 小李將軍畫本 揚州揚州瘦西湖的“小李將軍畫本”景點,是鄭板橋為景題匾,東有望春樓,西有熙春臺,這是按唐代畫家李昭道的畫意建的閣。唐高宗時,宗室畫家李思訓,受封為右武衛(wèi)將軍,時人稱大李將軍。1961年紀念古代十大畫家,李思訓即為其中之一。高宗時他任江都令,他們一家人俱善丹青。弟思誨,曾任揚州大都督府參軍。子李昭道,稱小李將軍。三人均善山水。

“花為畫本,月為詩源”,此建筑西面是兩個扇形窗,東面是兩個六角窗,站在屋內的不同角度向窗外望去,只見對面景色時時變換,窗框儼然畫框,這種框景藝術正是李漁所說的“無心畫”,而窗外所見正是花和月,是詩人畫家的“本”和“源”??梢娫摼皡^(qū)實在是為詩人、詞人、畫家所設,按其生活創(chuàng)作喜好安排建筑,配上相應的匾額聯對,人們可感受到氤氳的文人氣息和撲鼻的翰墨之香。 二十四橋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首詩已流傳了一千多年,可謂婦孺皆知。詩因橋而詠出,橋因詩而聞名。單項式橋名就引動多少文人學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筆墨官司。

《揚州鼓吹詞》說:“是橋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據說二十四橋原為吳家磚橋,周圍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本是文人歡聚,歌吟唱之地。唐代時有二十四歌女,一個個姿容媚艷,體態(tài)輕盈,曾于月明之夜來此吹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獻上,請杜牧賦詩。

傳說是優(yōu)美的,也有野史說成是隋煬帝的作為,二十四橋即煬帝以歌女數改名,但無以稽考,只能留給后人鑒賞。宋代沈括是以嚴謹著稱的,他在《補筆談》中,對二十四橋一一考證,論證揚州確有二十四橋,證明了揚州無愧于“橋鄉(xiāng)”的稱號。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黛玉思鄉(xiāng)之情,特別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橋,六朝遺跡……”。

文學家朱自清也曾滿懷激情地追憶故鄉(xiāng)“城里城外古跡很多,如‘文選樓’、‘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橋’?!?/p>

廿四橋為單孔拱橋,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臺級24層,似乎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潔白欄板上彩云追月的浮雕,橋與水銜接處巧云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郁丹桂,使人隨時看到云、水、花、月,體會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的妙境,遙想杜牧當年的風流佳話。沿階拾級而下,橋旁即為吹簫亭,亭臨水邊橋畔,小巧別致,亭前有平臺,圍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輝籠罩,波涵月影,畫舫拍波,有數十歌女。淡妝素裹,在臺上吹簫弄笛,婉轉悠揚,天上的月華,船內的燈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覺得好象在銀河中前行。橋上簫聲,船上歌聲,岸邊笑聲匯在一起,此時再詠誦“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你定會為唐代詩人徐凝的精妙描寫撫掌稱絕。

靜香書屋 石壁流淙,原為徐氏別墅,乾隆乙酉年間,乾隆南巡,賜名“水竹居”。這個園輦巧石、磊奇峰、瀉泉水。其石峰森然突怒而出,平如刀削,峭如劍利,山頂峭壁摩空,泉水從石縫間,匹練懸空,掛岸盤溪,披苔裂石,激射柔滑,使湖水全活,故名曰“淙”。這淙流,是眾水攢聚在一起,由高向低沖擊,形成瀑布。其懸瀑下落如風快,聲響似驚雷,臨水時水花向四面飛濺,蔚為壯觀。此處景點甚多,且很具特色,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曾指出《紅樓夢》中最主要景點怡紅院就是以揚州水竹居作為藍本的。靜香書屋不是有意以《紅樓夢》中大觀園為藍本,而是按舊時《揚州畫舫錄》的記載,清代園林檔案中的效果圖復建。但步行其間,卻與大觀園景色那樣相契相合。主廳為卷棚式,面水而建,一汪碧水中睡蓮婀娜,游魚戲水,一艘畫舫臥波,亭廊環(huán)圍橋閘,黃石構筑的假山上翼然飛亭。

建筑多以“半制”取勝。即舫為半舫,亭為半亭,月洞口旁的美人靠也僅有一半。但這一個個的“半”又以廊、墻或遮或掩或放或收,打破了舊式園林的對稱規(guī)整,顯得輕靈活潑。書房內,松林梅的木雕罩格,條幾上供桌屏、花瓶,書桌上置文房四寶,多寶架上擺放線裝古書,圓桌上一盤圍棋,使人一進其中立即體味到《紅樓夢》中富貴閑人的灑脫和聰慧,停足其間,仔細把玩,余味無窮。

第10篇 瘦西湖的導游詞

閱讀小貼士:本篇共計3805個字,預計看完需要10分鐘,共有223位用戶收藏,20人推薦!

各位游客,非常歡迎到瘦西湖參觀游覽。瘦西湖原名保障河,又名長春河。有文獻可翔實稽考為《宋書》記載:“廣陵舊有高樓,湛之更加修整起風亭、吹臺、琴室、月觀,果竹繁茂,’花藥成行。”這是瘦西湖最早見于史書的記載。其規(guī)模最盛時期為清乾隆年間。由于康熙、乾隆兩朝皇帝的屢次南巡,揚州鹽商在沿河兩岸爭地構園,形成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勝境。湖上園林有“園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譽,最盛時期有二十四景著稱于世。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橋為大虹橋,始建于明崇禎年間,是一座紅欄木構橋梁,故名紅橋。后在清代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為石橋,如臥虹于波,故改名為“虹橋”。康熙年間王漁洋任揚州司理,留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其中一首“虹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最為出名。

“長堤垂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入迷?!爆F在我們正在漫步的這段長堤叫做長堤春柳,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是瘦西湖的春景。堤長一里多,東西兩側,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相間成行。每當煙花三月之時,桃花盛開艷麗繽紛,柳絲婀娜起舞,似青煙綠霧,雨絲煙霧之中,漫步其間,確是游人銷魂之處。這段長堤在園林藝術手法上,合理地運用了空間藝術和時間藝術,在進入較大的景區(qū)前,以長堤作為過渡,漸漸拉開全園的“序幕”。

現在我們走到長堤的盡頭。首先看到的這座園叫做徐園。它是1915年于清桃花塢舊址改建的,為祠祀原駐揚州的第二軍軍長徐寶山而建。園門形如滿月,門額上草書“徐園”二字是晚清著名書法家吉亮工題寫的。園中聽鸝館過去是徐寶山的享堂,現為游人休息場所,取詩人杜甫:“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意。館內楠木罩隔,精刻松竹梅圖案,是揚州現存罩隔中的精品,體現了晚清揚州的木雕工藝。聽鸝館門口的兩口鐵鑊,是揚州的出土文物,據《鐵鑊碑》記載是南北朝蕭梁時代的鎮(zhèn)水之物。每只鐵鑊重約3噸,由此可見當時揚州冶鐵-業(yè)的發(fā)達。徐園雖名為祠堂,實質是一座非常精巧的湖上園林,其中“春草池塘吟榭”為客座,宜于客人小憩;“疏峰館”為客廳,宜于宴請賓客;“冶春后社”為詩社,宜于吟詠詩句。繞過徐園,我們現在站在小虹橋上,大家頓時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前面各位看到的就是瘦西湖比較開闊的景區(qū),回過頭來再看徐園,就知道它是整個瘦西湖的屏障,這就像看戲一樣由序幕而進入高潮。

現在請大家轉過來往東看,前面這一景叫做“四橋煙雨”,也是清二十四景之一。每當“山色空瀠雨亦奇”之際,領略的景致是“四橋飛跨煙霧里”。站在這座樓上大家可以看到南面有春波橋、大虹橋,北面有長春橋,西面有蓮花橋。可貴的是四座橋的形狀和色彩各不相同。這座樓通過對景手法把咫尺之內的不同橋景展現在游客面前,同時又將湖上風光銜接起來,時放時收,有分有合,使每一個景區(qū)都呈現出不同的風韻。這里得到乾隆皇帝特別賞識,詠詩作賦多篇,御筆親贈“趣園”。

過了小虹橋,我們就到了小金山了。有人說:杭州有西湖,揚州有瘦西湖,鎮(zhèn)江有金山,揚州有小金山。一個是“瘦”,一個是“小”,怎么揚州人這么謙虛,從等級上來說,似乎總是比別人差了一等呢?為此,我們揚州國畫院的老院長李亞如撰寫了這樣一副對子:“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瘦為苗條,小得精巧?!睋P州人的特點就是在摹仿他人的東西時能不落因襲,有自2獨到之處。實際上“小金山”是湖心最大的島嶼,俗稱小金山,實為二十四景之一的“梅嶺春深”?,F在的小金山是瘦西湖上建筑最緊密的地方,瘦西湖最早見于史書記載的建

筑“風亭、吹臺、琴室、月觀”,現在全部都集中在這個島上。小金山頂上的建筑風亭是瘦西湖的至高點。它就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說的“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頗得宜的地方。”風亭上面有一幅楹聯“風月無邊,到此胸懷何似;亭臺依舊,羨他煙水全收”。風亭這個名字就是取自于上下聯。第一個字而得名的。由此可見,站在小金山頂上所領略的景致是非常美的,“山不在高,貴在層次。水不在寬,曲折則妙。”這就是瘦西湖和小金山的妙處。

梅嶺春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左右利用開挖蓮花埂新河的土人工堆成的。據說當初推土成山時,犀堆屢塌,三年不成,督工也非常著急。一次睡夢中看見關帝帶領士兵打梅花樁,即將木樁幾個一組打入河心,然后堆土即可不塌。他猛然驚醒,立即按關帝所示去做,十天后果然堆成。為感謝關帝托夢,督工特在此建造了關帝廟。光緒年間重修時改關帝廟為湖心律寺。后來有人將湖心律寺的山門拆除,題名小金山。關于“小金山”這個名字,有這樣一段傳說。當年揚州和鎮(zhèn)江的兩個和尚閑聊時,鎮(zhèn)江和尚賦詩說:“青水也厭揚州俗,多少峰巒不過江。”而揚州和尚不同意這種說法,于是兩人就下棋打賭,結果揚州和尚棋高一著,讓揚州鹽商將此景改名為“小金山”,并在庭院中掛了這樣一幅對聯:“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只用了一個“小”字,就把“金山”引渡過來,變“揚州俗”為“揚州雅”了。

現在庭院中大家看到的這塊石頭是宋代花石綱的遺物。古代運輸都是用船,編號計數十船為一綱,這是用船運送花和石頭,所以稱之為“花石綱”。北宋皇帝趙佶特別喜歡奇花異石,在他六十大壽之時,命人在京城開封建造萬壽山,這塊鐘乳石是廣西巖洞滴水形成的。在自南而北的運輸過程中,由于方臘起義,被遺落揚州。

轉到小金山的東面,我們來到的這一組庭院,它由“桂花廳”“棋室”“月觀”三組建筑組成。這個庭院的名字叫靜觀?!办o觀”二字是清代金石名家鄧石如所題。游覽中國的園林很有講究,不能是一般的走馬觀花??偟恼f來,賞園講究大園動觀,比如大家可以邊走邊看,也可以坐船游覽;而小園宜靜觀,最好坐下來靜靜觀賞?,F在各位來到的這個小園名字就叫做“靜觀”,我們一進門的地方是整個院子最大最開闊的地方,而前面的拐角處則最窄,它采用了時放時收的手法,似乎是無限深遠。從名字上看園子不大,但是站在拐角的地方卻還沒看到它的盡頭,這就令人產生懸念,轉過去到底有多深多遠呢?從而吸引游人想要走進去觀賞。從造園藝術來說,這個小院造得最成功的當屬是它的圍墻。這座花墻隨勢彎環(huán),很自然地被處理成一座折疊的屏風形狀,像一把扇子一樣漸漸拉開,使人產生無限深遠的感覺?;▔ι显O置了不同幾何圖案的花窗,透過花窗可借到窗外不同的景致,給游人的感覺是園外有園,景外有景。同時小院還設置了四時不謝之花:春有牡丹、芍藥;夏有結果的枇杷;秋天大家可以看到的都是一百年以上的桂花;冬天有臘梅和天竺??偟膩碚f,如果人不多而能坐在庭院中細細觀賞的話,就會有詩一般的聯想。

現在我們首先看到的這個廳叫做“木樨書屋”,因周圍遍植桂花而得名?!澳鹃貢荨彼淖重沂怯芍麍@林與古建專家陳從周教授所題。接下來大家看到的這個廳叫做棋室,是古人下棋的地方。這里大家可以看到的兩只棋盤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蘇州監(jiān)造的。棋室早面最值得看的是兩邊陳

設的一套清花瓷屏風,燒制于清代康熙年間,全國僅存此一套,所以非常珍貴。這一套瓷屏的主要特點有三個:一是畫面圖案非常清晰;二是立體感相當強;三是瓷的顏色燒出了深淺,使畫面顯得有層次有生氣。

轉過來我們就到了瘦西湖最好的廳館——月觀了。揚州號稱“中國的月亮城”,揚州的月色美,觀月的地方也多,“月觀”是其中之一。“月觀”三楹坐西朝東,前面臨著開闊的湖面,每當皓月東升,打開門憑欄而看,天上水中各有一月,雙月交輝。不禁叫人感嘆“今月古月,皓魄一輪,把酒問青天,好悟滄桑小劫;長橋短橋,畫欄六曲,移舟泊煙渚,可堪風柳多情!”現在月觀里面掛的這一幅對聯是鄭板橋撰寫的“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我們都說月色如水,這里假水和真的湖水連成一片,于是瘦西湖也就不再瘦了,而“云起一天山”就是說小金山雖然微不足道,但天上的云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座座的山峰,很自然地和前面的湖水連成一片,就滿天是山了。通過把實景虛化,小景變大,把有限的園林空間化為無限的意境。月觀觀月不僅景致好,它的陳設也可稱得上是湖上園林之最。這里面陳苧的一套海梅家俱,工藝精致,式樣古樸,真切地體現了乾隆年間揚州的木雕工藝,同時家俱上雕刻之內容也和觀月有所聯系。

揚州的市樹有兩種,一種是柳樹,因為楊州白古右“綠楊城郭是揚州”的美譽;第二種是銀杏,因為它的樹齡一般都比較長,能夠體現揚州的歷史,前面這棵大樹請大家仔細看一下,到底是死樹還是活樹呢?這棵樹是唐代的時候種在揚州古木蘭寺的銀杏樹,到現在有一千多年,建國以后,下雨打雷把這棵樹劈開,這一半小的死了,以后被放在這里作為木樁景觀供游人觀賞。后來有心之人在它的后面種了一棵凌霄,凌霄是藤本植物,必須要有所攀附才能生長,到夏天凌霄長出葉子,開出黃花,讓人以為這棵樹又活了,所以起名叫“枯木逢春”。

提到木蘭寺,在揚州有這樣一個故事:唐代,揚州曾出過一個狀元叫王播。王播自小父母雙亡,他的父親在世時和木蘭寺院的主持和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這樣他就寄住在寺院里。和尚吃飯之前都要敲鐘,王播聽到鐘聲就去吃飯,其他時間用來讀書。后來住持和尚嫌王播坐吃寺院,就叫小和尚飯后再敲鐘,每到王播聽到鐘聲時別人已經吃完,只能常常餓肚子。王播非常生氣,于是在墻上題了兩句詩:“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閣黎飯后鐘?!币院缶碗x開了木蘭寺,發(fā)憤讀書,二十年以后出任“淮南節(jié)度使”。在他赴官上任路過木蘭寺時,王播發(fā)現自己臨走時題的兩句詩還在,并且已被和尚用碧紗把它罩起來了。于是就感慨今昔,續(xù)題兩句:“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這就是揚州的“飯后鐘”的故事。后來宋代蘇東坡路過揚州,聽了這個故事也有一番感慨,他說王播讀書讀昏了頭,殊知飯非鐘,應當感激這位老和尚,要不然王播至今會像凌霄一樣攀附在銀杏樹上不能成材。

瘦西湖的導游詞

各位游客:揚州素以橋鄉(xiāng)聞名,它與江南紹興一樣橋多、橋美,不同的是,紹興以梁橋為多,而揚州卻以拱橋見長?,F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景點叫四橋煙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間,以前為揚州北郊二十四景之一,曾經也是大鹽商的私家園林,登上這四橋煙雨樓,南面的虹橋,北面的長春橋,近處的春濃橋和西邊的五亭橋,都歷歷在目。每當風雨蕭蕭時,四橋就忽隱忽視,故稱四橋煙雨。可貴的是諸橋近在咫尺,橋橋不同,但這四座橋卻把湖水分割的景物相互銜接起來,又以各橋不同的落點和構架將全徹景點劃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相關瘦西湖信息

  • 瘦西湖的導游詞
  • 瘦西湖的導游詞67人關注

    各位游客:揚州素以橋鄉(xiāng)聞名,它與江南紹興一樣橋多、橋美,不同的是,紹興以梁橋為多,而揚州卻以拱橋見長?,F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景點叫四橋煙雨。此景建于康熙年間,以前為揚 ...[更多]

詞大全熱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