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質量事故管理辦法
制造工程部質量事故管理辦法
質量事故,是指產品在生產及倉儲過程中發(fā)生質量不合格,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停產時間和經濟損失超過規(guī)定限額的事故。凡屬于人為原因,如違反操作規(guī)程、擅離工作崗位、超負荷運轉、設備維保不力、違反工藝標準以及監(jiān)視不力等原因造成的質量事故,稱為責任事故,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一、質量事故等級的劃分
質量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三類。
1.一般事故
以下事故稱為一般事故:
1)松散回潮后在制品的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4.5%;
2)松散回潮后在制品的溫度偏離工藝要求溫度15℃;
3)松散回潮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4)儲葉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5)熱風潤葉后在制品的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3%;
6)熱風潤葉后在制品的溫度偏離工藝要求溫度15℃;
7)熱風潤葉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8)切絲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9)儲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0)浸漬后煙絲出現(xiàn)一批(一鍋)不合格;
11)成絲回潮后煙絲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0.9%;
12)熱端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3)儲成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4)成品含雜且返工工作量不足2人日;
15)裝箱時標識不清或者錯牌號且數(shù)量不足10箱;
16)成品煙絲箱混堆且數(shù)量不足10箱;
17)成品煙箱暫存期間出現(xiàn)破損、受潮等影響包裝質量的情形且數(shù)量不足10箱;
18)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壞且數(shù)量不足10kg;
2.重大事故
以下事故稱為重大事故:
1)松散回潮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2)儲葉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3)儲葉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shù)量不足1000kg;
4)儲葉柜進出錯誤但幸未造成配方混雜;
5)熱風潤葉工序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6)儲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7)儲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shù)量不足1000kg;
8)儲絲柜進出錯誤但幸未造成配方混雜;
9)浸漬后煙絲出現(xiàn)二批(二鍋)不合格;
10)成絲回潮后煙絲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2%;
11)熱端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12)儲成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13)儲成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shù)量不足1000kg;
14)儲成絲柜進出錯誤但幸未造成配方混雜;
15)成品含雜且返工工作量超過2人日但不足10人日;
16)裝箱時標識不清或者錯牌號且數(shù)量超過10箱但不足50箱;
17)成品煙絲箱混堆且數(shù)量超過10箱;
18)成品煙箱暫存期間出現(xiàn)破損、受潮等影響包裝質量的情形且數(shù)量超過10箱但不足50箱;
19)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壞且數(shù)量超過10kg但不足50kg;
3.特大事故
以下事故稱為特大事故:
1)備料配方錯誤造成投料錯配方;
2)儲葉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3)儲葉柜進出錯誤造成配方混雜;
4)儲葉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shù)量超過1000kg;
5)儲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6)儲絲柜進出錯誤造成配方混雜;
7)儲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shù)量超過1000kg;
8)浸漬后不合格煙絲超過二批(二鍋);
9)成絲回潮后煙絲水分偏離工藝要求水分3%;
10)熱端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11)儲成絲柜混入異物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12)儲成絲時間偏離工藝要求時間造成在制品變質且數(shù)量超過1000kg;
13)成品含雜且返工工作量超過10人日;
14)裝箱時標識不清或者錯牌號且數(shù)量超過50箱;
15)成品煙箱暫存期間出現(xiàn)破損、受潮等影響包裝質量的情形且數(shù)量超過50箱;
16)各工序在制品遭受一次性破壞且數(shù)量超過50kg;
二、質量事故分析及處理
質量發(fā)生事故后,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按規(guī)定上報分管副總經理,并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根據“三不放過”的原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其他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進行調查分析,嚴肅處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1.進行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
(1)思想重視,及時分析。分析工作進行得越早、原始數(shù)據越多,分析事故原因和提出防范措施的根據就越充分,要保存好分析的原始數(shù)據。
(2)分析事故時,要詳細了解周圍環(huán)境,多走訪有關人員,以便得出真實情況。
(3)分析事故不能憑主觀臆測作出結論,要根據調查情況與測定數(shù)據進行仔細分析、判斷。
2.認真做好事故的彌補工作,把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3.認真做好事故的上報工作。
質量事故經過分析、處理后,工藝員應及時形成事故分析報告,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fā)生的前后經過。
(2)對事故采取的緊急處理措施。
(3)事故發(fā)生的原因。
(4)事故責任人的確認。
(5)對責任人的處罰措施或處罰意見。
(6)應吸取的教訓。
三、質量事故的處理
質量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是驚人的,杜絕和減少質量事故是各級質量管理人員的重要職責,任何質量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責任,對事故責任者應按情節(jié)輕重、責任大小,認錯態(tài)度好壞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直至追究
刑事責任。
責任事故的具體處罰規(guī)定如下:
1、一般責任事故對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及沒有盡到管理責任的相關管理人員給予批評教育,提出警告,同時給予100~200元的經濟處罰。
2、重大責任事故對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及沒有盡到管理責任的相關管理人員提出嚴重警告,并根據情節(jié)和損失程度對各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分,同時給予200~500元的經濟處罰。
1、特大責任事故根據事故分析小組的分析情況上報總經理給予相關責任人留崗查看或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罰。
四、異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