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那天,我和媽媽爸爸在家里忙碌著。媽媽在廚房里做年夜飯,那個香味兒啊,就像小貓咪聞到魚腥味一樣,讓我直流口水。爸爸在客廳掛燈籠,紅紅的,亮亮的,像我最愛吃的糖葫蘆。我也幫忙貼對聯(lián),雖然有些字我不認識,但我知道那些字都是祝福的話。
晚上,我們一家圍坐在餐桌旁,桌上擺滿了各種好吃的菜,有魚、有肉、有蔬菜,還有我最愛的餃子,它們像小船一樣漂在湯里。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個,燙得我直吐舌頭,爸爸媽媽都笑了。吃完飯,我們一起看春晚,節(jié)目真精彩,尤其是那個小品,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零點鐘聲一響,外面就響起了鞭炮聲,煙花在夜空中綻放,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我覺得那一刻,全世界都在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我還許了個愿,希望新的一年我能長得更高,學習更好。
第二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枕頭下放著紅包,我知道那是壓歲錢,可以用來買我喜歡的玩具和書。我開心極了,感覺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
老師評語:
作文描繪了除夕夜的家庭氛圍,生動有趣,充滿生活氣息。但有些地方還需改進,如“那個香味兒啊,就像小貓咪聞到魚腥味一樣”,此處比喻稍顯不足,不夠貼切。另外,“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個,燙得我直吐舌頭”,此處可改為“我急不可耐地夾起一個餃子,結(jié)果被熱氣燙到了舌頭”。
內(nèi)容亮點:
文章描繪的家庭溫馨場景和孩子般的天真爛漫是本文的亮點,特別是對食物和煙花的描述,富有想象力。但情感表達略顯單一,缺乏深度。
優(yōu)化參考:
文章的情感層次可以進一步豐富,比如在描述看春晚時,可以加入對家人笑容的描繪,增加情感互動。對于鞭炮聲的描寫,可以嘗試用比喻或擬聲詞來增強感官體驗。
批改后作文
除夕那天,家里的每個角落都彌漫著媽媽烹飪年夜飯的香氣,那味道仿佛是小精靈在廚房施展魔法,引得我垂涎欲滴。爸爸精心掛上的燈籠,猶如點亮的星星,照亮了整個家。我也參與其中,盡管對聯(lián)上的字跡對我而言如謎一般,但我仍樂此不疲地協(xié)助張貼,因為我知道,那是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晚餐時刻,我們圍坐一桌,菜肴琳瑯滿目,我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餃子,卻被滾燙的餡心燙得小臉通紅,惹得父母笑聲連連。之后的春晚,那些精彩節(jié)目如同畫卷展開,尤其是那個小品,逗得我捧腹大笑,家人的笑聲與我融為一體,那是除夕夜最動人的旋律。
零點的鐘聲敲響,煙花在夜空綻放,如同彩虹般絢麗,每一束光芒都像是新年的祝福,灑落在每一個角落。我在心里默默許愿,期待新的一年能夠茁壯成長,學業(yè)更上一層樓。清晨醒來,我發(fā)現(xiàn)枕頭下藏著紅包,那是長輩對我的關愛與期許,讓我的心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作文寫作素材:
閱讀參考
《春節(jié)的故事》、《家的味道》、《年畫與對聯(lián)》等課文,以及《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兒童文學作品,可以幫助提升描述家庭生活和節(jié)日氛圍的能力。
相關詩句
又是投閒歲欲除,閒中因得著工夫。園林香雪梅先透,庭院清風竹自呼。未厭夜寒燒榾柮,已貪曉色進屠蘇。巧名尚喜新年在,碌碌人應笑阿奴?!冻?》 李石
1. 除夕無詩侶,燈窗酒獨斟。三更風雪夜,一片歲寒衣。衰老常憂病,清閑不廢吟。明朝年八十,晚景惜榆陰。
2. 除夕愁難破,還家夢愈頻。十年江???,孤館別離人。殘漏聽還盡,寒燈坐愈親。梅花滿南國,誰寄一枝春。
3. 去年除夕遙憐汝,今歲酒觴期對舉。誰知人事苦好乖,百里相望竟成阻。去年雖深兄弟思,兒女抱負有母慈。今年已作生死隔,慟哭無地天使之。哀哉一官竟何直,南北由人長役役。屬兒無恨弟勿嗟,來歲田廬當畢集。